酒藥花醉魚草

酒藥花醉魚草

酒藥花醉魚草,別名:多花醉魚草,拉丁文名:Buddleja myriantha Diels. 馬錢科、醉魚草屬灌木,花期4-10月,果期6-12月。產於甘肅、福建、湖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等省區。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酒藥花醉魚草 酒藥花醉魚草

植株:灌 木,高1-3米。

枝:枝條四棱形,棱上有翅,幼枝被星狀短絨毛,老枝變無毛或毛被稀疏。

葉:葉對生,葉片紙質或薄紙質,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5-4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楔形,下延至葉柄基部,嫩葉邊緣具尖鋸齒,老葉邊緣鋸齒較圓,上面深綠色,被星狀毛和腺毛,下面淡綠色,密被星狀短絨毛;側脈每邊7-12條,上面扁平,乾後略凹陷,下面凸起;葉柄長達6毫米;葉柄間有1-2枚托葉,托葉寬心形或半圓形,長3-6毫米,寬5-9毫米,有時早落。

花:總狀或圓錐狀聚傘花序,長10-27厘米,直徑1-2.5厘米,通常3個頂生,被星狀短絨毛;苞片和小苞片線狀披針形;花萼鍾狀,長3-4毫米,外面被黃色星狀短絨毛,內面無毛,花萼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2毫米;花冠紫色,外面被星狀短絨毛和腺毛,花冠管長5-6毫米,內面上部被長柔毛,花冠裂片寬卵形或近圓形,長約2毫米,寬約1.5毫米,內面無毛;雄蕊著生於花冠管喉部,花絲極短,花葯長圓形,長0.8-1.2毫米,基部心形;子房卵形,長約1.5毫米,光滑無毛,花柱長1-1.5毫米,柱頭棍棒狀,長0.5-1毫米。

果:蒴果長橢圓形,長4-6毫米,直徑1-1.5毫米,無毛,有時基部有宿存的花萼;種子紡錘形,長2-2.5毫米,寬0.3-0.5毫米,兩端具長翅。

花果期:花期4-10月,果期6-12月。

生長環境

酒藥花醉魚草 酒藥花醉魚草

生長於海拔450-3 400米山地疏林中或山坡、山谷灌木叢中。

分布範圍

酒藥花醉魚草 酒藥花醉魚草

產於甘肅、福建、湖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等省區。緬甸也有。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漾濞蒼山西坡。

馬錢科·醉魚草屬

醉魚草屬,馬錢科,約100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我國約40種,產西北、西南和東部,有些供觀賞用,有些可毒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