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

金榜

金榜,科舉時代俗稱殿試錄取進士的榜。出處:《神異經·中荒經》:“中央有宮,以金為牆,有金榜,以銀鏤題,曰:‘天皇之宮’。”金榜,指中國封建科舉時代殿試揭曉的榜。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金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成語有“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古代比喻男人人生最激動人心時刻。另有同名清朝狀元,徽州府歙人,乾隆三十七年高中狀元,與戴震同學。

基本信息

注音

jīn bǎng ㄐㄧㄣ ㄅㄤˇ
金榜 

詞語解釋

金榜 jīnbǎng

英文釋義:the billboard announcing the names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中文釋義:科舉時代俗稱殿試錄取進士的榜

亦作“ 金牓 ”

1.金色的匾額或姓名榜。《神異經·中荒經》:“中央有宮,以金為牆,有金榜,以銀鏤題,曰:‘天皇之宮’。” 唐王涯《宮詞》之十六:“雕牆不斷接宮城,金榜皆書殿院名。” 後蜀歐陽炯《春光好》詞之五:“玉兔宮前金牓出,列仙名。”
2. 科舉時代殿試揭曉的榜。 唐劉禹錫《送裴處士應制舉》詩:“彤庭翠松迎曉日,鳳銜金榜雲間出。” 明陳所聞《端正好·贈焦弱侯太史》套曲:“自從你占金榜龍頭髮跡,向青瑣鑾坡載筆。” 清黃遵憲《番客篇》:“有如窮秀才,得意掛金榜。”

概述

金榜: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歷史典故

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清朝狀元

金榜(1735年-1801年),安徽徽州府歙縣岩寺人(現徽州區),字蕊中,又字輔之。乾隆二十九年(1764)高宗南巡時召試舉人,授內閣中書、軍機處行走。乾隆三十七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曾任山西省鄉試、京都會試副主考官。外祖卒,服喪不出,專事讀書著述。少有大志,從江永學經,與戴震、程瑤田同學,又從桐城劉大櫆學古文,書法宗二王,精篆籀。精思博學,著《禮箋》10卷,朱矽為之作序,認為詞精義賅。

清代狀元榜

狀元或稱狀頭,這個名稱起於唐朝武則天做皇帝時,但誰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已無可考。清朝自順治三年丙戌開始,至光緒三十年甲辰末科止,正科恩科總計一百一十二科。恩科為前朝所無,起於康熙五十二年聖祖六十萬壽時;此後遇皇帝、皇太后整壽,以及其他慶期,皆開恩科。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名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