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蕨

《采蕨》是明朝時期王守仁的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采蕨 

【創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學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

采蕨

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①。

遊子望鄉國,淚下心如摧。

浮雲塞長空,頹陽不可回。

南歸斷舟楫②,北望多風埃。

已矣供子職③,勿更貽親哀④。

作品注釋

①扳:同攀。陟(zhì):由低處向高處走。崔嵬:有石頭的土山。

②斷舟楫:沒有回去的船。

③供子職:供,奉行職責,供事。子,古代漢語作代詞,相當於“你”。此處是陽明自己稱呼自己。其意是做好自己的事。

④貽:遺留。如《詩經·周頌·思文》“貽我來牟”。唐李朝威《柳毅傳》:“坐貽聾瞽。”

作品譯文

采蕨來到西山下,攀援蹬上山峰頂。

漂泊的遊子遙望故鄉,禁不住熱淚長流心如碎。

浮雲布滿了天空,落山的太陽不可追回。

我已不能乘船南歸,遠望北方呵到處風塵。

還是乾好現在的事吧,別留下太多不幸讓親人傷悲。

作品簡析

這首詩信手拈來,自然妥貼,以謫居的采蕨生活為背景,抒發了被貶的無奈和苦悶,表達了對家鄉親人的懷念。全詩50字,有景有情,有聲有色。全詩沒有采蕨過程的描寫,而是以采蕨為引,表達作者的內心世界。通過情與景的相互描寫,便全詩神情飛揚,令人心動。

作者簡介

王守仁(1472~1529),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他二十八歲參加禮部會試,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廣東等地爆發民亂,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啟用,並平定了寧王等叛亂,立下赫赫戰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學大師,著有《傳習錄》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學說的集大成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