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輕工大學

鄭州輕工大學,中國高等院校,目前正在籌建中,創建於1977年,是原國家輕工業部為培養行業高級人才在全國設立的八所本科高校之一,隸屬國家輕工業部。1998年轉為中央和河南省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理、文、經、管、法、教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學校。

基本信息

鄭州輕工大學,即鄭州輕工業學院,目前正在籌建中,創建於1977年,是原國家輕工業部為培養行業高級人才在全國設立的八所本科高校之一,隸屬國家輕工業部。1998年轉為中央和河南省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理、文、經、管、法、教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學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菸草專賣局省部共建高校、博士學位授予點省級立項單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之一,河南省重點建設骨幹高校之一。學院簡介

鄭州輕工大學是河南省政府和國家菸草專賣局省部(局)共建高校,是國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是博士學位授權點省級立項建設單位,具有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院經國務院批准創建於1977年,是原國家輕工業部為培養行業高級人才在全國設立的八所本科高校之一,並於同年獲得學士授予權,建校即為普通本科高校,原隸屬國家輕工業部。1998年轉為中央和河南省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2011年11月3日,國家菸草專賣局與河南省政府共建鄭州輕工業學院。學院發展至今已成為以本科教育為主體,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理、文、經、管、法、教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學校,是一所特色鮮明、成就突出的高等院校,是河南省唯一的雅思考試中心,是省屬重點特色大學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重點建設的骨幹院校。 
學校現有東風路校區(老校區) 和鄭州西大學城校區(新校區),兩個校區目前占地總面積1600餘畝。學校地理位置優越,校園環境優美,建築錯落有致,辦學條件優良,是河南省文明學校。學校設有計算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分析測試中心、網路中心、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體育場、體育館、標準游泳池等良好的體育設施;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料200萬餘冊,其中,紙質中外文圖書130餘萬冊,電子圖書70餘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近2000種,中外文電子期刊近7萬種。擁有Elsevier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Scopus文摘資料庫、EBSCO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Springer Link電子期刊全文資料庫、NSTL外文文獻、中國知網、萬方資料庫、讀秀知識庫(數字圖書200餘萬種)等中外文資料庫27個,配備有電子閱覽、語音聽力等現代化設備;截至2011年底科研教學設備總價值達2.5億元,高速寬頻信息網便捷地連通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教工宿舍等校園的每一角落。學校是“河南省高校數位化校園建設示範工程單位”。 2012年,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所評高校有600所本科院校,我校在該榜的排名為271位,位列河南高校第8位;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的一般大學排行榜被評高校有610所本科院校,我校位列河南高校排名第7位;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武書連)的被評高校達705所本科院校,我校在該榜排名中位列河南高校第9位。

院系設定

學校設有藝術設計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菸草科學與工程學院 、政法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軟體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輕工職業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民族職業學院、 鄭州輕工業學院易斯頓國際美術學院等15個二級學院,設有外語系、技術物理系、數學與信息科學系 、體育系、藝術教育中心、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等6個教學系(中心)。學校現有53個本科專業,其中有5個本科專業(法學、經濟學、市場行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具有雙學位授予資格。目前,學校有研究生、本科生等各類在校生20000多人。 
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動畫、藝術設計(環境、裝潢、服裝、時尚設計與管理)、數字媒體藝術、繪畫、雕塑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精細化工、電化學)、套用化學、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環境工程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自動化 
機電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空調與製冷)、測控技術與儀器、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安全、物聯網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軟體外包Java方向) 
經濟與管理學院:會計學、工商管理、經濟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行銷、物流管理、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 
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生物技術 
菸草科學與工程學院:菸草科學與工程、菸草學 
政法學院社會工作法學公共事業管理城市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軟體學院軟體工程網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系統管理 
國際教育學院:工業設計、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傳媒藝術設計)、經濟學(電子商務)、商務管理、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市場行銷、計算機科學與套用(網際網路科學與技術) 
易斯頓國際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動畫、藝術設計(環境、裝潢、服裝、廣告藝術設計、傳媒藝術設計)、繪畫(中國畫、油畫)、雕塑(陶瓷藝術) 
外語系:英語、對外漢語、朝鮮語 
技術物理系: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物理 
數學與信息科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計算數學、軟體)、數學與套用數學(套用統計、金融數學) 
體育系:社會體育

師資力量

目前,學校有研究生、本科生等各類在校生20000餘名。現有教職工1500餘人,專職教師1016人,其中雙聘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省級特聘教授崗位8個,省級特聘教授7人,教授138人,副教授25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28人,碩士學位的59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團隊1個,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7個,河南省省級教學團隊5個,河南省教育廳科技創新團隊2個,鄭州市科技創新團隊5個;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省管優秀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等高層次教學科研人才100餘人。 
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1個):
多尺度複合功能材料(方少明) 
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7個):
河南省多尺度聚合物基複合材料研究團隊(方少明,2008年)
河南省電器智慧型控制中的信息處理與算法研究團隊(崔光照,2008年)
河南省中式捲菸減害增香關鍵技術研究團隊(毛多斌,2009年)
河南省數位化製造與輕工裝備研究團隊(羅國富,2010年)
河南省應急管理信息技術研究與套用研究團隊(甘勇,2010年)
河南省製冷與低溫設備節能技術創新型科技團隊(呂彥力,2012年)
河南省工業機器人技術及套用創新型科技團隊(王新傑,2013年)
河南省省級教學團隊(5個):菸草科學與工程教學團隊、電器控制技術教學團隊、 機械設計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團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河南省教育廳科技創新團隊(2個):河南省高校工業機器人技術及其套用創新型科技團隊(2012年)、河南省工業機器人技術及套用創新型科技團隊(2013年)。
鄭州市科技創新團隊(5個):鄭州市數位化製造與輕工裝備研究團隊、鄭州市製冷設備與空調系統節能技術團隊、鄭州市表面活性劑合成與套用研究團隊、鄭州市應急管理信息技術科技創新團隊、鄭州市功能性多糖科技創新團隊。

雙聘院士:

張明高 男,漢族,1937年出生,湖北省京山縣人,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數學系,1981-1983年留學英國盧塞副阿普爾頓研究所,現為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第九屆政協委員、中國電子學會會員、中國通信學會會士、兼任ITU-R(國際電聯無線電通信)電波傳播研究組中國對口組組長、中國電子學會電波傳播學會名譽主任委員、河南省通信學會名譽理事長以及多個高校的雙聘院士和兼職教授。
經福謙 中國凝聚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祖籍江蘇淮陰1929年6月7日出生於江蘇南京。1952年9月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後到長春地質學院任教。1960年7月到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長、所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 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6年,他親自擔任上海國棉25廠主車間的控制爆破拆除的技術領導,這是當時在鬧市區進行的一次大面積控制爆破,爆破效果得到了國內專家和外界的一致好評。他曾為幾個較大規模的控制爆破設計方案提出修改意見,做出了成功的技術決策。1987年當選為中國物理學會常務理事,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學部委員(後稱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
沈緒榜 中國航天集團第九研究院771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歷任航天工業部驪山微電子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副所長、研究員,中國宇航學會第一屆理事。沈院士長期從事航天計算機及其國產晶片的設計研製工作,並做出了重大貢獻。1965年,他設計研製了我國第一台國產雙極小規模積體電路航天制導計算機,研製出了我國第一台國產PMOS中規模積體電路航天制導計算機,設計了基於中小規模積體電路兩種箭載數字計算機,提出了多重積分誤差校正新方法、箭載計算機新體系結構與箭載系統測試新方案,為解決箭載計算機小型化難題做出了突出貢獻;1977年研製了大規模積體電路16位嵌入式微計算機,推動了NMOS技術在我國的發展;80年代初研製四種數位訊號處理晶片;90 年後期從事 MPP 嵌入式計算機的設計與研製工作。1995年研製定點32位RISC微處理晶片;為了超小型化,近年開始研究MPP嵌入式計算機與系統測試新方法,並研製3.2億次MPP微處理元晶片與浮點32位RISC微處理器晶片及其計算機等。參加了我國大型系列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參加並領導我國運載火箭計算機的總體邏輯設計,其成果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著有《微型計算機》《數位訊號處理計算機》、《 RSIC 及編譯技術》等著作。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省級特聘教授

楊公明(食品科學與工程) 1950年生於富平縣覓子鄉。1975年畢業於原西北農學院農機系,後任教。1978年至1980年曾在西安交通大學學習。1992年赴法留學,歷獲法國DSER、博士學位,曾受聘於法國Yonne新技術中心研究員。1995年獲法國布爾高涅大學食品加工新工藝及設備專業博士學位,並被“高技術中心”聘為研究員。2000年作為省部級人才回國工作,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導、食品學院院長,現為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導、食品學院院長。鄭州輕工業學院食品科學方向特聘教授。
杜淼(材料學) 1976年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物理化學、無機化學專業)。畢業於南開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1998)和理學博士(2003)學位。隨後在天津師範大學化學系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至今,期間曾赴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助理、訪問學者)和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JSPS 研究員)進行學術研究。曾入選校渤海學者(2005),天津市131 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006),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7),天津市特聘教授(2008)。目前擔任英國皇家化學會CrystEngComm 等四種國內外學術期刊(顧問)編委,天津市化學會、X-射線研究會理事,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及無機化學學科帶頭人,曾應邀擔任第21屆國際結晶學聯合會分會主席(2008)。
黃德雙(計算機套用技術) 現為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教授。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圖象圖形學報》副主編。 其研究方向為信號與信息處理(圖象工程)。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技術計畫(863)及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等資助的研究項目。
李春文(電機與電器) 現為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學位委員會委員。他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基於網路的電器智慧型控制系統研究;以網路化、層次化和混雜性為結構特徵的典型複雜系統的控制理論研究。
魏東芝(發酵工程) 博士生導師,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魯華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上海市重點學科-生物工程學科帶頭人,國家重點學科-生物化工學科帶頭人。中國酶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工業和環境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生物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上海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常務理事,上海生物醫藥行業協會理事,中-韓生物技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聯誼會理事。魏東芝教授曾獲得國家和上海市的多項榮譽,其中包括: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上海市科技英才提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和啟明星後、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上海市特殊津貼,霍英東基金獲得者等。
陳學東(機械設計及理論) 1963年4 月出生,江蘇姜堰人。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1997年留學日本,在國立佐賀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2001年學成回國。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IEEE、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機生產工程學會第四屆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設計法研究會等會員,數字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2011年河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百人計畫”(許春平)1977年5月出生,2000年7月本科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生物技術系;2000年9月�2001年9月在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化工系讀研究生;2001年9月後被推薦到韓國大邱大學(Daegu University)生物技術系讀研究生,2003年9月獲工學碩士學位;2003年9月�2004年9月在中古合資北京百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工作,任項目經理;2004年9月�2005年9月在日本九州工業大學生命體工學研究科工作,任研究員;2005年9月�2008年2月在荷蘭Groningen(格羅寧根)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讀博士,2008年獲工學博士學位(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荷蘭Cymo B V 公司兼職,產品經理);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瑞士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 R&D 工作。許春平博士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菸草微生物學、生物化工(生物反應器)、發酵過程(生物製藥)。目前,許春平博士共公開發表研究論文2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9篇,截至2011年11月論文被引用260次。 2010年3月1日,許春平博士全職受聘我校河南省高校菸草加工技術中心主任。

學科建設

學校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資格,現擁有化學工程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等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材料學、製冷及低溫工程、發酵工程等9個獨立設定的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自主設定菸草科學與工程目錄外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擁有工程碩士(食品工程、電氣工程、化學工程等14個授權領域)、藝術碩士(設計藝術領域)、工商管理碩士3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是河南省具有藝術碩士高校之一(共2所),是河南省第一個獲批藝術類一級碩士點的高校。具有具有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形成了全日制招生、工程碩士、同等學歷和高校教師攻讀碩士學位、聯合培養博士等不同類型的研究生教育培養體系,在校研究生達到近1100人。
電機與電器學科於1999年獲得第五批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經過十餘年持續的投入和建設,在2012年第八批河南省重點學科的評審中,成功申報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電氣工程等13個一級學科和環境工程等3個二級學科,省級重點學科的數量位居河南省屬本科院校前列。
2009年11月,學校獲批為河南省第一家博士學位省級立項建設單位,為申報國家級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奠定了堅實基礎。近三年,學校以開展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省級立項建設工作為契機,重點建設化學工程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和電氣工程 3 個博士點建設學科,加強支撐學科建設,使建設學科與支撐學科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省級立項建設紮實有效。

博士點、碩士點

一級博士點學科(3個): 化學工程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
一級碩士點學科(10個):化學工程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機械工程、藝術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管理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
二級碩士點學科(9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製冷及低溫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生物化工、發酵工程
專業學位碩士點:藝術碩士(河南省兩個之一)、MBA、工程碩士(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化學工程、計算機技術、物流工程、工業設計工程、儀器儀表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工程、項目管理、動力工程、工業工程等14個)
目錄外碩士點(4個):菸草科學與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法治、國際商務英語

省部級重點學科:

重點資助一級學科(1個):食品科學與工程(菸草方向)
一級重點學科(13個):機械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輕工技術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設計學
二級重點學科(3個):社會學、凝聚態物理、環境工程
校級重點學科(3個):套用數學、物理電子學、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人才培養

近年來,學校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緊緊抓住國家輕工行業轉型升級和中原經濟區建設所帶來的發展良機,始終牢牢確立人才培養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質量提升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任務,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開展質量工程建設、各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培育、精品教材建設、青年教師培養與能力提升以及開展輔修和雙學位等相關工作。
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7項;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1門;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1個;雙學位授予點5個,省級特色專業1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3個;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3個。省級精品課程21門。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菸草化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工業設計、食品科學與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3個):食品科學與工程(菸草工程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1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省級特色專業(13個):工業設計、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藝術設計、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會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畫、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套用化學、市場行銷
雙學位授予點(5個):法學、經濟學、市場行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
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3個):熱能與動力工程、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3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市場行銷
省級精品課程(21門):

科研機構

學校積極加強科研條件建設,加大投入力度,整合資源,科研平台建設取得了突出成績。現有教育部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菸草專賣局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省級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2個,省級院士工作站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河南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河南省工程實驗室1個,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參加3個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由河南師範大學牽頭的“動力電源及關鍵材料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河南科技大學牽頭的“機械裝備先進制造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鄭州大學牽頭的“社會管理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在同類高校中科研實力位居前列。另外,設有河南省生物工程中心、河南省製造業信息化技術服務中心、鄭州市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食品生物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智慧型機器人與機電一體化等校級重點實驗室等。
教育部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多尺度複合材料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教育部食品加工與安全控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與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聯合申報(國家第一批)
國家菸草專賣局重點實驗室:菸草行業工業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信息化電器省級重點實驗室、表界面科學省級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數位化與輕工裝備技術河南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物聯網感知與智慧型信息處理河南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省級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2個:河南省食品加工與安全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河南省藝術設計模型技術與CAD實驗中心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河南省煙用香精香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 食品科學與工程教學實驗中心、化學化工基礎教學實驗中心、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機械工程實驗中心、藝術設計實驗教學中心、電子電氣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實驗中心
河南省工程實驗室1個:河南省應急平台信息技術工程實驗室
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參與3個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動力電源及關鍵材料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機械裝備先進制造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社會管理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

教學成果

學校堅持知識、能力、素質相協調,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原則,科學制定了人才培養方案。實行主輔修制、導師制等,加強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畢業生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畢業生面向全國擇業,多年來一次就業率均超過95%。學校建校30多年來,共為社會尤其是輕工行業培養了八萬多名畢業生,他們有的紮根基層、勤奮實幹,為地方經濟和行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全國菸草企業有大批廠級領導和技術骨幹來自我校,國家大型家電企業如美的、海爾等公司中的大批中高層領導和技術骨幹畢業於我校,工業設計和電池等行業更是我校畢業生凸顯優勢的領域;有的勇於創業,敢於創新,不斷進取,湧現出了數以千計的優秀企業家,樹立起了輕院畢業生的品牌形象。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河南省普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近年來,被授予“河南省文明學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河南省高校‘五好’黨組織”、“全國高校軍訓先進單位”、“鄭州市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兩度被評為“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高等學校”。

科研成果

2007年以來,學校高度重視高層次項目的爭取工作,在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863計畫等國家科技計畫項目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我校共承擔74項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10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1項國家“863”計畫項目,1項國家軟科學計畫項目。在爭取河南省高層次科技計畫項目方面成績突出。近年來,共承擔包括河南省重大科技攻關、河南省傑出人才計畫、河南省傑出青年計畫、河南省高校傑出科研人才創新工程項目、河南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畫等省內有重要影響力的高層次項目27項。承擔省科技廳、省規劃辦、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廳、鄭州市科技局等各類科技計畫項目1135項,涵蓋了科技計畫項目的全部類型,在河南省工科類高校中位居前列。
科技成果、科技獎勵的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專利工作進步明顯。近年,來我校共有近450餘項成果通過省級鑑定或結項驗收;共獲各類科研成果獎勵400餘項,其中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河南省科技進步獎、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發展研究獎等省部級獎勵77項;圍繞學校重點學科及特色學科發表論文、出版著作的數量和質量有了明顯提高。近年來共出版著作500餘部;發表論文60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1900餘篇。特別是SCI、EI、ISTP三大索引收錄的論文數量顯著增加,共收錄1000餘篇次,授權專利20餘項。
學校充分發揮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的優勢,圍繞地方產業發展狀況,與鄭州、許昌、洛陽、南陽、焦作等地方政府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與紅塔集團、紅雲紅河集團、許繼集團、宇通客車等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夥伴關係,形成了化工、菸草、食品、機械、工業控制等一批具有我校輕工特色的科技服務領域。在推動產學研結合,探索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學校充分利用生產力促進中心、河南省國家大學科技園等科技成果轉化平台,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近年來,學校先後承擔橫向科技開發項目近400項,促進了行業的技術進步。

對外交流

學校在利用國際和社會教育資源開展合作辦學方面走在河南高校的前列。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等國十餘所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係,經常選派專家、學者赴國外講學、深造、考察,並聘請外籍專家來校任教、進行學術交流。學校設有河南省唯一的雅思考試中心,並被英國駐華使館譽為“中國最好的考點之一”。2010年學校獲得招收留學生資格。 鄭州輕工業學院於2001年開始從事中外合作辦學活動,是河南省最早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公立高等學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教育部相關法規政策,我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遵循“擴大開放、規範辦學、依法管理、促進發展”的方針,依法辦學、規範管理。目前,我校與英國龍比亞大學(現更名為愛丁堡龍比亞大學)有五個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分別為電子商務、國際商務、網際網路技術、工業設計和藝術設計專業。五個項目都經過了教育部的審批和覆核,批准書編號分別是: MOE41GB2A20040062O、MOE41GB2A20040063O、 MOE41GB2A16140064O、MOE41GB2A20040145O、MOE41GB2A20040608O。
為確保項目的良好運行,我校成立了國際教育學院作為中外合作辦學的執行和管理單位,集中全校多個部門的優秀管理人員和教師,與合作夥伴英國龍比亞大學一起共同協調管理合作辦學項目。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四年教學全過程中,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由合作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並落實到教學計畫和教學安排中,使國際教育的理念和特色貫穿整個本科階段,保證中外課程的合理銜接,並集中學校的優勢資源和教學力量,使學生同時享受國內和龍比亞大學的優質資源。以“動態連線”學分轉移模式,為學生提供順利轉入合作院校繼續學習深造的機會。
我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於2002年開始招收首屆本科項目學生,現已有4屆畢業生和6屆動態連線到英國龍比亞大學學習的學生。目前我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畢業學生遍及全國各地和眾多的行業和領域,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通過中外合作辦學這樣一個橋樑和視窗,搭建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的平台,發揮公立大學的教育優勢,在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管理等方面引進、吸收、借鑑國外先進的辦學經驗,加強專業建設,促進教學改革。

展望未來

面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學校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把握國家振興輕工業發展的機遇,圍繞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向工業強省邁進的目標,進一步強化特色和優勢,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切實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充滿生機活力、特色鮮明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

學校校訓

為之則易,不為則難。
校訓“為之則易,不為則難”出自清代學者彭端淑一篇文章《為學》,原文是:“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校訓體現出我校在改革發展中勇於開拓、不斷創新的精神風貌,時刻警示、導向他們在謀求更大的發展過程中要敢為、勇為、善為,從而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校訓也激勵廣大同學不畏困難,勇於進取,不斷完善自己,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立足輕工,拓寬面向,瞄準人才市場需求,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我國經濟建設培養了近60000名高素質套用型人才,其中,許多人已成為大中型企業的領導和技術骨幹,畢業生中湧現出了如安陽玻殼集團副總裁趙文明,金星啤酒集團總經理王智、黃河鏇風集團董事長喬秋生、深圳喜德盛腳踏車集團公司董事長譚偉龍海南金廈裝飾工程公司董事長姜岱雲等一批企業家;湧現了以武漢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李文峰為代表的一批專家學者;以全國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寧飛華為代表的一批社會精英;還有數不可數的中層管理幹部、技術骨幹和工程專家。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將繼續秉承“為之則易,不為則難”的傳統,圍繞教學工作中心地位,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強化優勢特色學科和專業,形成專業特色明顯、學科優勢突出的發展格局;最佳化師資隊伍結構,積極引進學校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建設高質量的人才隊伍;以套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為主,積極開展基礎研究,提升科研、學術水平;加快新校區建設步伐,完善辦學條件,團結奮進,銳意創新,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專業特色突出、學科優勢明顯,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型大學。

通信地址

鄭州輕工業學院分兩個校區辦學,占地總面積1600餘畝。
東風校區鄭州市東風路5號,占地600餘畝。緊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和河南農業大學
科學校區:鄭州輕工業學院新校區位於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大道166號。與鄭州大學新校區相鄰,北沿楓楊西街和法青街,西依紅松路和牽牛路,南臨科學大道,東靠須水西路 ,新校區一期、二期工程建設占地面積:981.7畝 。目前,正在籌建三期工程。新校區發展規模為在校生14300人,控制規模按20000人。

各校區功能布局

科學校區主要院系: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各專業、軟體學院(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各專業、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各專業、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各專業、經濟與管理學院各專業、政法學院各專業。

東風校區主要院系: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各專業、機電工程學院各專業、藝術設計學院各專業、國際教育學院各專業、外語系各專業、技術物理系各專業、數學與信息科學系各專業、社會體育專業。

交流合作

充分利用行業優勢,我院發起並成立了河南省職業教育工藝美術職教集團和輕工職教集團,加強產學合作,探索產學緊密結合的辦學模式,在半工半讀、工學結合、訂單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近三年來,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輕工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最具影響力的十佳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與就業服務先進單位、河南省教育廳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