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集體化

農業集體化

農業集體化(俄語:Колхоз),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宣導共產主義,於1930年1月5日所推行的政策。1934年蘇聯政府宣布農業集體化基本實現。蘇聯農業集體化(agricultural collectivization in the Soviet Union)是通過合作社把個體的小農經濟改造成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過程。引導農民走向集體經濟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以後,列寧依據K.馬克思F.恩格斯關於不能用力剝奪小農,必須通過示範和提供社會幫助把個體農民的私人生產和私人占有變為合作的生產和占有的思想,制訂了農村社會主義改造和通過合作社吸收農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計畫。

事件回放

1927年-1928年,由於蘇聯國家規定的糧食價格太低,農民並不急於賣糧,使糧食收購出現短缺。史達林認為造成危機的原因是富農階層的蓄意破壞,他不顧布哈林等人的反對,一方面採用特殊手段打擊富農,強迫他們按指定價格賣出餘糧;另一方面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1927年12月,史達林又提出了“消滅富農”的口號,命令沒收富農的財產並將他們放逐,不準他們加入集體公社。由於對“富農”概念缺乏準確界限,集體化開始時國內“富農”占農戶總數不到3%,而最後被剝奪的農戶卻達到農戶總數的6%-8%,部分中農和貧農也被當作富農剝奪。1929年11月蘇共中央全會通過決議開始全盤集體化,從此集體農莊的規模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兩個月內集體農莊的比例從15%增長到59.3%),執行過程中,底層執行者經常採用威脅、恐嚇等手段強迫農民入社。1930年3月2日,史達林在《真理報》發表了《勝利沖昏頭腦》一文,批評全盤集體化運動中違反農民自願原則的過火行為,於是引發了大規模退社的浪潮。1930年6月,集體農莊的比例已經由60%降到了23.4%,史達林不得不在6月召開的蘇共第十六次代表大會上再次改變態度,讚揚全盤集體化的成就並批評反對者是“和共產主義的敵人勾結在一起的人”,又一次掀起了集體化運動的高潮。到1933年底未加入集體農莊的農戶僅占0.2%,至此全盤集體化的目標基本實現。

農業集體化政策引起了很多農民的不滿,他們在入社前屠殺和出售牲畜,到了1933年,蘇聯的牲畜總量將近損失了50%。部分農民在絕望中毀壞工具、焚燒穀物,還時常參與縱火、暗殺等破壞活動。全盤集體化也沒有給農業生產效率帶來明顯提高,1932年-1934年之間,蘇聯出現了嚴重的饑荒,農業總產值下降了23%。而且在1936年-1940年集體化完成後,農業總產值也只是維持在1924年-1928年的水平。

饑荒

烏克蘭大饑荒中的受害兒童烏克蘭大饑荒中的受害兒童

蘇聯1928年-1934年間農業集體化過程中,穀物的總產量下降了7.8%,而同期的國家收購量卻增加了

150%,這直接導致了波及烏克蘭、北高加索、伏爾加地區、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等地的嚴重的饑荒。在此次饑荒中死亡的人數大約在600萬-1000萬之間,其中以烏克蘭大饑荒最為慘重(餓死250萬-500萬人)。為了控制農民向人滿為患的城市轉移,政府恢復了沙皇時代的內部護照制度,宣布農民不經許可滯留城鎮為非法行為。在此期間國內數以萬計的農民暴動此起彼伏,蘇聯當局不得不使用正規軍以剿匪的名義鎮壓反抗農民。

1947年二戰結束後,蘇聯再次出現了饑荒,約有100萬-150萬人因此而喪生。

蘇聯農業集體化

蘇聯農業集體化 agricultural collectivization in the Soviet Union 蘇聯通過合作社把個體的小農經濟改造成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過程。 引導農民走向集體經濟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以後,列寧依據K.馬克思F.恩格斯關於不能用力剝奪小農,必須通過示範和提供社會幫助把個體農民的私人生產和私人占有變為合作的生產和占有的思想,制訂了農村社會主義改造和通過合作社吸收農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計畫。1918年1月通過的《土地社會主義化》法令,提出在農業中發展集體經濟的任務。1923年1月,列寧發表了《論合作制》一文,從理論上論證了合作社的性質,具體地規定了改造小農經濟的途徑。 集體農莊的初期形式初期,蘇聯的集體農莊有三種形式:①農業公社。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公有,實行“按需分配”,實際上是平均分配。②共耕社。社員在播種、中耕、收穫時共同勞動,生產資料(除土地外)仍歸社員私有。③農業勞動組合。基本生產資料為集體所有(土地屬國家所有,但撥給農業勞動組合永久使用),加入勞動組合的成員從事集體勞動,實行按勞分配,同時允許農民保留一定數量的宅旁園地,經營家庭副業。但直到全盤集體化運動前夕,蘇聯的集體農業仍為數甚少。據統計,1929年7月,蘇聯有各種形式的集體農莊57000個,參加農戶只占農戶總數的3.9%,在各種形式中,共耕社占60.2%,農業勞動組合占33.6%,農業公社占6.2%。 全盤集體化20年代後期,蘇聯隨著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的實施,開展了大規模經濟建設,工業迅速發展,城市人口激增,建立在個體勞動基礎上的、分散落後的小農經濟越來越不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1926年以後,出現了糧食危機。為了解決這一矛盾,1927年12月2日召開的聯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作出了儘快發展農業集體化的決議。1929年11月聯共(布)中央決定加快農業集體化的速度,向各州提出了全盤集體化的任務。隨後,對各類地區規定了完成集體化的期限:主要產糧地區(北高加索、伏爾加河中下游),要求在1931年春季基本完成;其他產糧區(烏克蘭、中央黑土區、西伯利亞、烏拉爾、哈薩克斯坦),要求1932年春季基本完成;其他地區(中央非黑土地帶、白俄羅斯、中亞、南高加索),則要求在1933年末基本完成。於是集體化速度大大加快了。1929年10月,參加集體農莊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7.6%,1930年為23.6%,1931年為52.7%,1932年為61.5%,1933年為65.6%,1934年達71.4%。蘇聯在1934年宣布農業集體化基本實現。

提出者

史達林,原名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朱加什維利,蘇聯領導人,曾任聯共(布)中央總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1928年,他放棄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全力進行工業化,通過幾個五年計畫使蘇聯這個落後國家迅速改變了面貌。1939年的第十八次黨代會上,史達林承認在大清洗運動中他犯下了錯誤,然而肅反運動的餘波一直延續到衛國戰爭前夕和戰爭初期,並在戰後再掀高潮。1945年6月獲最高軍銜蘇聯大元帥稱號。著有:《史達林全集》、《論蘇聯偉大衛國戰爭》、《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