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責任制的演變

農業生產責任制的演變

《農業生產責任制的演變》是2009年08月江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艷敏。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農業生產責任制的演變》共分為九章,內容涉及新中國農業集體化運動的制度淵源、新中國農業集體化的實踐、農業合作化時期的包工包產和包產到戶、“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的包工包產到戶、農村人民公社經營管理體制的調整等,可供相關讀者閱讀學習。

作者簡介

賈艷敏,女,1968年生,河南永城人,歷史學博士,安微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史。在《當代中國史研究》、《南京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大躍進時期鄉村政治的典型:河南碴砑山衛星人民公社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新中國農業集體化運動的制度淵源

第一節 馬克思、恩格斯關於農業集體化的理論

第二節 前蘇聯關於農業集體化的理論和實踐

第二章 新中國農業集體化的實踐

第一節 新中國農業集體化的理論依據

第二節 新中國農業集體化的歷程

第三章 農業合作化時期的包工包產和包產到戶

第一節 初級社時期的包工包產責任制

第二節 高級社時期生產管理上的嚴重問題

第三節 包工包產和包產到戶的興起

第四章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的包工包產到戶

第一節 人民公社體制在生產管理上的缺陷074.

第二節 人民公社體制調整中包工包產到戶的再次萌發

第三節 廬山會議後對包工包產到戶的批判

第五章 農村人民公社經營管理體制的調整

第一節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災難性後果

第二節 農村人民公社“六十條”的制定

第六章 包工包產到戶的再次出現

第一節 各省不同形式的生產責任制

第二節 萌生於宿州農民開荒的“責任田”

第三節 風雲突變——關於包產到戶的爭論和批判

第七章 “大寨”成為全國農業發展的模式

第一節 對“單幹風”的進一步批判和集體經濟的典型——大寨的崛起

第二節 大寨的生產管理和分配模式——大寨工

第三節 “農業學大寨”運動及其後果

第八章 “大包乾”——當代農村改革的前奏

第一節 “文革”結束後農村的破敗

第二節 安徽、四川農村改革的啟動

第三節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大包乾到戶

第四節安徽農村改革試驗的阻力

第九章 “大包乾”在全國的推廣

第一節 “大包乾”引起的全國大爭論

第二節 “大包乾”的推廣

第三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給農村帶來的巨大效益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