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環境學

農業環境學

1.2 3.1 1.1

農業環境學是研究農業與環境之間關係的科學,是農學與環境科學的交叉。本學科是中國建立並不斷發展起來的,但世界上有許多學者都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主要研究大氣污染及其後變遷對農林牧漁業的影響,噪聲對禽畜、家畜的影響;水質污染及富營養化對農林牧漁業及其產品的影響,污水灌溉,污水的土地處理;土壤污染的現狀、危害,防止土壤污染的方法及污染土壤的治理;農藥及化肥等農用化學藥品對農林牧漁業環境及其產品的影響;農業生態系統;生態農業;生物防治;鄉鎮環境規劃;鄉鎮企業污染防治;草原、草場、土地、生產、禽畜品種等資源的保護;與農林牧漁業有關的生態資源保護與開發。今年因畜牧業興起,故禽畜糞便的處理及惡臭氣體對環境人體影響也日益引起關注;科研、監測、情報處理的技術開發與污染、生態破壞有關的經濟評價,也日益受到重視。農業環境學正在由定性轉向定量,由一般認識轉向探討機制、並逐漸與生態、經濟等眾多學科結合,迅速發展。

同名圖書

作/譯者:傅柳松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
ISBN:9787503825125 [十位:750382512X]
頁數:234 重約:0.285KG
定價:¥22.00

內容提要:

本書著重闡述了“農業環境學”的基礎理論,較為系統地介紹了工業“三廢”和農業生產自身對農業環境和農業生物的危害,以及農業環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同時對農村環境規劃農業環境管理妁基本原理和程式也作了較全面的介紹。
本書為教育部新頒布的“農業資源與環境”本科專業的主幹課程——農業環境學課程而編寫。也可作為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等環境類專業教學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環境和農業環境的概念
1.2 環境問題
1.3 全球環境問題及其對農業的影響
1.4 環境科學和農業環境科學
思考題
第2章 生態學基本原理及其在農業環境學中的套用
2.1 生態學的基本理論
2.2 生態農業
2.3 生物多樣性保護
思考題
第3章 大氣污染與農業
3.1 大氣污染概述
3.2 大氣污染物對植物影響的一般規律
3.3 大氣硫氧化物對植物的影響與危害
3.4 大氣氟化物對農業生物的危害及防治
...

文章節選:

第1章 緒論
1.1 環境和農業環境的概念
1.1.1 環境及其組成要素
1.1.1.1 環境的定義
環境是一個套用非常廣泛的名詞和術語。所謂環境是一個相對於某個主體而言的客體,它與主體相互依存,它的內容隨著主體的不同而不同。主體以外的一切客觀事物的總和稱之為環境。對於環境科學而言,“環境”的含義是以人類社會為主體的外部世界的總體。這個外部世界主要指人類已經認識到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人類生存與社會發展的周圍事物。它即包括未經人類改造過的自然環境,如陽光、空氣、陸地、土壤、水體、天然森林和草原、野生動物等,又包括經過人類社會加工改造的人工環境,如城市、村落、水庫、港口、公路、鐵路、空港、園林等。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
目前,還有一種為適應某些方面工作的需要,而給“環境”下的定義。它們大多出現在世界各國頒布的環境保護法規中。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規定:“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自然遺蹟、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這是一種把人類環境中必須予以保護的那部分對象界定為環境的工作定義,其目的是從實際工作的需要出發,對環境一詞的法律適用對象或適用範圍作出規定,以保證法律的準確實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