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

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

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原中國科學院土壤圈物質循環重點實驗室)建於1987年,同年通過驗收,正式對外開放,是中國科學院第二批對外開放的實驗室之一。實驗室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實驗室是國內土壤科學研究高級人才的培養基地。實驗室總體目標是瞄準我國土壤質量退化防治過程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深入開展我國土壤質量演變的套用基礎研究,建立和發展土壤質量調控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管理思想,發展以土壤質量為核心的現代土壤學,為國家的糧食安全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實驗室基本信息

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實驗室名稱(中文):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實驗室名稱(英文): StateKeyLaboratoryofSoilandSustainableAgriculture (InstituteofSoilScienc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實驗室代碼:2003DA173013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實驗室主任:沈仁芳研究員
實驗室副主任:周東美研究員,徐華研究員

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組成名單

(2006.1-)
周健民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任)
張福鎖教授中國農業大學
邵明安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潘根興教授南京農業大學
金繼運研究員農業部植物營養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徐建明教授浙江大學
張玉龍教授瀋陽農業大學
孫成教授南京大學環境學院
朱永官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中心
吳曉磊教授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瀋吉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蔡祖聰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張佳寶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駱永明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史學正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沈仁芳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黃銘洪教授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

學科領域

學科分類: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環境科學
博士後流動站:農業資源利用
博士學位點學科:一級學科:農業資源利用
二級學科: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環境科學
碩士學位點學科: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環境科學、生態學、
水土保護和荒漠化防治
研究類別:套用基礎研究

實驗室概況

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2003年由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其前身是成立於1987年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圈物質循環重點實驗室,依託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現任實驗室主任是沈仁芳研究員,副主任是周東美研究員和徐華研究員;學術委員會主任是周健民研究員。實驗室現有工作人員48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研究員26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獲得者4名,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引進人才6名。
實驗室重點研究高強度人為活動下土壤資源的演變規律和退化防治措施;土壤養分供應與植物營養調控原理與方法;土壤污染及其修復理論和技術;土壤利用與環境變化的相互關係;土壤生物過程及其調控技術。主要目標是:建立以土壤質量為核心的現代土壤學,促進相關學科的發展;建立土壤資源信息系統,實現土壤資源數位化管理;發展水肥高效利用與農業清潔生產及污染土壤修復理論和技術體系;提出農業與環境協調的發展模式,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提高土壤生產力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服務。
2000年以來實驗室共承擔國家和地方各項科研項目200多項,其中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1項;獲得國家和省部委科技獎勵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200多篇,其中SCI刊物論文400多篇。
實驗室積極與國內外相關學術機構開展合作研究和交流。實驗室設有開放基金,為國內外學者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工作平台和經費資助。

實驗室研究方向

為了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提高土壤生產力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發展土壤及其相關學科,實驗室將研究高強度人為活動下土壤資源的演變規律和退化防治措施,建立土壤資源信息系統,實現土壤資源數位化管理;研究土壤養分供應與植物營養調控原理和方法,建立水肥高效利用與農業清潔生產技術體系;研究土壤污染及其修復理論和技術,保障土壤環境質量;研究土壤利用與環境變化的關係,探索農業與環境協調的發展模式。

實驗室研究內容

土壤資源是核心農業生產資料和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施肥是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的手段,土壤利用與環境協調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針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主要土壤問題,土壤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確定的主要研究內容為土壤資源演變與可持續利用,土壤養分與植物營養調控,土壤污染及其修復、土壤利用與環境變化和土壤生物與生物化學等五個方面。
1.土壤資源演變與可持續利用
土壤資源演變與可持續利用研究是為了揭示高強度人為活動下土壤資源的演變和時空分異規律,精確地監測和預測土壤資源演化及其對農業可持續利用的影響,實現土壤資源的高效利用;提出不同類型土壤資源的最佳化利用模式,防治土壤退化,實現退化土壤的恢復重建,直接為糧食生產和生態環境建設服務。
2.土壤養分與植物營養調控
土壤養分與植物營養調控研究的核心是揭示土壤-植物-肥料三者相互作用過程和機制,通過農藝措施(如水肥的精準管理、新型肥料的使用)和生物學途徑(如作物的合理間作、套作和養分高效型作物套用、土壤養分轉化的微生物過程),實現土壤水分和養分資源的高效利用,減少土壤集約化利用條件下施肥對環境的污染,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土壤污染及其修復
研究區域土壤重金屬、農藥和多環芳烴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分布規律及其污染過程與機制,主要污染物對農田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健康和農產品質量的影響,污染土壤環境的物理化學控制和植物學與微生物學修復原理和技術及其評估管理系統。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定土壤污染標準、發展污染土壤控制和修復技術提供理論基礎和關鍵技術。
4.土壤利用與環境變化
研究土壤與水體、大氣的物質交換過程、主要控制因素和相互作用機理。揭示土壤利用方式和強度對土壤與水體和大氣質量的影響及其機理,以及農田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回響機理。建立土壤利用方式對水體、大氣質量影響的評估體系。協調土壤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應對全球環境變化的對策措施,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5.土壤生物與生物化學
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樣性與環境變化的關係、微生物在土壤礦質元素循環及污染物遷移轉化中的作用、微生物種質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土壤有機質化學本性和周轉動態、農業生物質的分解轉化及有機資源管理技術;抗生素等獸藥在糞肥和土壤中的殘留、歸趨與生態效應、畜禽養殖業的環境效應與治理技術,黏土礦物環境材料開發。

預期研究目標

實驗室總體目標是瞄準我國土壤質量退化防治過程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深入開展我國土壤質量演變的套用基礎研究,建立和發展土壤質量調控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管理思想,發展以土壤質量為核心的現代土壤學,為國家的糧食安全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提供土壤資源數量和土壤質量方面的決策諮詢服務,成為我國土壤資源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國家決策諮詢中心;為各級政府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建立綠色生產基地等提供土壤質量評價服務;為合理、高效施用農用化學品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
在完成國家目標的同時,發展土壤學科。在近期內建立和完善如下土壤學分支學科。
土壤信息學研究土壤信息獲取、分析、集成與套用的新興土壤學分支學科,它是土壤學與信息科學、環境科學和測量學等學科交叉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土壤信息包括微觀與巨觀的土壤空間數據、土壤屬性數據、文獻資料和歷史記載等,涉及到土壤自然信息和土壤社會信息。野外觀測、樣品採集、實驗分析與模擬或者通過遙感技術獲取土壤信息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土壤信息系統,以廣泛套用於農業、環保、國土資源、林業、水利和氣象等諸多國民經濟的產業部門。
根際營養學研究土壤與植物根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根際環境特徵、土壤養分在根際的轉化規律、根系分泌物的組成與土壤性質和養分供應的關係、根系吸收養分的過程和機理、植物根系的生物學特性與根際營養的關係,通過改良植物遺傳性狀改變植物對土壤養分利用能力的方法和技術手段等。根際營養學為提高土壤養分利用率、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指導施肥、減少環境污染服務。
土壤環境學研究外源物質如化肥、農藥、農用薄膜、污水、污泥、持久性毒害污染物等在土壤中遷移(運移)、轉化(降解)等規律及其對土壤肥力質量、健康質量和環境質量的影響;土壤質量評估方法和指標體系;污染土壤修復原理和技術支撐系統。為環境保護、改善土壤質量、農業可持續發展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