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

祭孔

祭孔是民間的一種對“先賢”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紀念活動。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典禮,稱為“釋奠禮”。釋、奠都有陳設、呈獻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陳設音樂、舞蹈,並且呈獻牲、酒等祭品,對孔子表示崇敬之意。2006年5月20日,山東省曲阜市申報的祭孔大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韓國祭孔大典的儀式嚴格採用古禮,釋奠禮一直沿襲了中國周代雅樂的規範,保持了傳統的古風儀式。因此成均館釋奠大典(祭孔典禮)在1986年被韓國政府指定為國家級85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

基本信息

簡介

根據《禮記·文王世子》的記載,早在周朝的時候,學校每年都要按四季釋奠於先師,來表示尊師重道之意。不過當時所謂的先師,並不是指特定的某一個人或某些人;凡是過去對教育有貢獻,且已過世的教師,都是師生祭祀的對象。

後來,由於孔子生前非常注重教育,在教育事業上的成就很高,影響極為深遠,所以釋奠的對象逐漸以孔子為主。到了隋朝,孔子被尊稱為“先師”以後,釋奠便成為祭孔典禮的專屬名稱了。

典禮由來

孔子生於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於周敦王四十年(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歲。

孔子死後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里孔子的舊宅立廟,既今天的曲阜孔廟。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間房屋改成壽堂,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車、琴、書冊等保存起來,並且按歲時祭祀。這是諸侯祭孔的開始。

歷史沿革

祭孔祭孔
漢高祖十二年,高祖劉邦經過魯國,以太牢祭祀孔子。這是天子祭孔的開始。

漢元帝徵召孔子第13代孫孔霸為帝師,封關內侯,號褒成君,賜食邑八百戶,以稅收按時祭祀孔子。這是封孔子子孫為侯,以奉祀孔子的開始。

漢光武帝建武五年,派遣天子特使大司空宋宏到曲阜闕里祭祀孔子。這是天使祭孔的開始。

在此以前,所有祭孔典禮都在曲阜孔廟舉行,直到漢明帝永平二年,於太學及郡縣學祭祀周公、孔子。從此,朝廷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學校中祭孔,祭孔成為全國性的重要政教活動。

漢明帝永平十五年,明帝赴曲阜,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這是祭孔有配享的開始。

自漢代以後,祭孔活動延續不斷。規模也逐步提升,明清時期達到頂峰,被稱為“國之大典”。滿清入主中原,順治帝定都北京,他在京師國子監立文廟,內有大成殿,專門舉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並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祀禮規格又進化為上祀、奠帛、祝文、三獻、行三拜九叩大禮。

直至中華民國時期,民間、官方均有祭孔活動。1913年6月22日,袁世凱發布《尊孔令》。次年9月又頒發《祭孔令》,並進行中華民國首次“官祭孔子”活動。

1914年9月28日,即仲秋上丁,袁世凱在一大群全副武裝的侍從護衛下於早晨6點半抵達孔廟,換上了繡有四團花的十二章大禮服,下圍有褶紫緞裙,頭帶平天冠,由侍儀官朱啟鈐、周自齊及侍從武官昌前導行禮,俎豆馨香,三跪九叩

袁世凱稱帝前,所進行的尊孔祭天一套儀式,完全是古代王朝更替的現代版。他為了表示他踐履帝祚的合法性而苦心經營擺出來的“禪讓”姿態,便是源於《書經》中的堯舜傳說。他還加封孔子的第76代孫“衍聖公”孔令貽為“郡王”。

中華帝國復辟失敗後,進入軍閥混戰時期,祭孔典禮有時舉行,有時未舉行,有的地方舉行,有的地方未舉行。

大陸祭孔

祭孔祭孔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基本取消祭孔活動。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大搞批林批孔的運動,祭孔視為封建迷信而被禁止,很多文廟等文物古蹟都被破壞。因此,很多古老的祭孔儀式、舞蹈被人遺忘。直到1984年,曲阜孔廟才恢復了民間祭孔,以後大陸其他地區陸續恢復祭孔的活動。

中央電視台從2005年開始直播曲阜的祭孔活動。

2013年9月,教育部在報請國務院審議的《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中提出:擬將教師節日期改為9月28日,即孔子誕辰日。

這份草案將在徵求社會各界意見、進一步研究修改後,將報請國務院常務會議。如果審議通過,1985年設立至今的9月10日教師節將被改期,屆時,祭孔將更加具有官方色彩。

2015年9月28日,為紀念“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66周年,數百名各界人士在國子監孔廟大成殿前舉行祭孔大典。在典儀官的主持下,大典分為“迎神”、“初獻”、“亞獻”、“終獻”等六部分,集禮、樂、歌、舞為一體,生動再現了古代祭孔典禮。

台灣祭孔

從1952年開始,台灣當局把孔子誕辰日定為教師節,但並無可供遵循的祭孔禮儀。

直到1968年,為對抗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台灣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奉“總統蔣介石指示,邀集台“內政部”等相關單位,並且聘請學者、專家組成“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由蔣復璁擔任主任委員,分別成立禮儀、服裝、樂舞、祭器四個研究組,由方豪、王宇清、莊本立、孔德成四位先生為各組召集人,進行研究規劃的工作。初步訂定“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釋奠禮儀節”,並於同年在台北孔廟祭孔時試行;然後再經過兩年的研討改進,終於在1970年定案,並公布實施,沿用至今。

2013年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時值台灣教師節,台北孔廟舉行祭孔大典,“總統”馬英九身著馬褂參加台北市孔廟祭孔,被人成為夷狄祭孔。

外國祭孔

古代中國周邊國家多崇尚儒學,日本、韓國、越南等亦有祭孔。日本、韓國、新加坡至今每年都會有大型祭孔儀式。

日本

湯島聖堂1922年被指定為國家史跡,多久聖廟1921年被指定為國家史跡。日本民眾對孔廟非常虔誠,每到春季入學考試前,大量學生或家長會到附近孔廟祭拜,祈求考入理想的學校。

湯島聖堂每年4月第4個星期日舉行“釋奠”,以酒食祭祀先聖先師儀式。“釋奠”儀式在大成殿內舉行,祭官、伶人、祭主均身著日本神道式的白色禮服。釋奠流程從參會者就座至參會者退場,共22個步驟。伶人用笙、笛等演奏雅樂,祭官向先師供奉酒、鯉魚、蔬菜和水果等。

多久市對孔子和儒學的虔誠程度無與倫比。該市每年4月18日和10月第4個星期日都要舉行“釋菜”以蔬果菜羹等祭祀先聖先師,典禮,這項典禮已經持續300多年。多久市市長橫尾俊彥擔任獻官,市議會議長、教育長、中國小校長等8人擔任祭官,分掌掌儀、贊者、祝者、執饌等職責。市政府職員扮飾的伶官和執事官分跪於拜殿內兩側。伶官在祭祀期間鳴奏鳳簫、龍笛、鉦、鼓等樂器。獻官的服裝為黑帽、淺藍長袍,祭官與執事官身著黑帽白袍,伶官身著黑高帽、紅底黃紋袍。

每年9月28日中午,由中國駐長崎總領館,長崎縣華僑協會主辦的大型祭孔活動在長崎縣長崎市孔子廟舉行。

韓國

9月28日,在韓國首爾成均館舉行祭祀孔子的“釋奠大祭”,成均館大學舞蹈系學生們進行“八佾舞”表演。

作為國家指定的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第85號,釋奠大祭是保存最完整、影響力最大、規格最高的祭孔儀式。每年的釋奠大祭於5月11孔子祭日和9月28日孔子誕辰日在成均館和全國各地234個鄉校舉行。它祭拜的是孔子等五大聖賢以及中韓兩國的先賢們。

新加坡

孔子誕辰農曆八月廿七,為方便學生和家長,除了正日,新加坡天福宮29日舉行四場祭孔儀式,一整天的活動吸引超過2000人參加。

祭孔儀式

漢朝開始,不論在曲阜或者在首都及地方政府,都已普遍祭祀孔子,也都訂有禮儀。隨著時代的演變,孔子的封號由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的褒成宣尼公,逐漸提升為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的文宣王。儀式也就愈來愈完備而隆重。

身著傳統漢服的樂舞生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身穿紅色圓領公服,頭頂黑色金邊三梁冠,舉手投足盡顯華夏衣冠風範。樂生們展示了正統的中華雅樂,柷、敔、琴、瑟、塤、簫、鼓、笙、鍾、磬等多種樂器合奏;舞生則左手執龠,右手執翟,排列整齊地跳起了釋奠禮專用的“六佾舞”。執士們身穿白色深衣,頭頂“四方平定巾”,與獻官們共同完成了讀祝、三獻等祭祀的主體部分。

此外,由於後來在祭孔時,又有孔子弟子及其他儒者配享,所以祭孔時,也同時祭祀這些配享者。祭祀孔子的禮儀稱正獻禮,祭祀配享者的禮儀稱分獻禮。

佾舞

祭孔祭孔
祭孔大典中的樂舞表演,繼承了上古時代漢民族祭祀天地和慶祝豐收與戰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廟堂祭祀樂舞,有“聞樂知德,觀舞澄心,識禮明仁,禮正樂垂,中和位育”之謂,是唯一保留下來的漢民族舞蹈,自古以來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因此在2005年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祭孔大典主要包括樂、歌、舞、禮四種形式,樂、歌、舞都是緊緊圍繞禮儀而進行的,所有禮儀要求“必豐、必潔、必誠、必敬”。大典用音樂、舞蹈等集中表現了儒家思想文化,體現了藝術形式與政治內容的高度統一,形象地闡釋了孔子學說中“禮”的涵義,表達了“仁者愛人”、“以禮立人”的思想,具有較強的思想親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藝術感染力,對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和樂氛圍、構建和諧社會、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作用。

三獻

祭孔的最重要議程是三獻禮,主祭人要先整衣冠、洗手後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時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後。所謂三獻,分初獻、亞獻和終獻。

初獻帛爵,是黃色的絲綢,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獻官將帛爵供奉到香案後,主祭人宣讀並供奉祭文,而後全體參祭人員對孔子像五鞠躬,齊誦《孔子贊》。亞獻和終獻都是獻香獻酒,分別由亞獻官和終獻官將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式和初獻相當。

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為明故城開城儀式、孔廟開廟儀式、現代公祭和傳統祭祀四個部分。在音樂、舞蹈和服飾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

首先是音樂新,在原有樂譜的基礎上,重新製作了開城、祭孔音樂,引入了交響樂、合唱樂團的表現形式,意在達到磅礴大氣、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參照《中國歷代孔廟雅樂》等有關文獻圖譜,對祭孔樂舞進行了重新編排,使其更具感染力。再者是服飾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裝和道具經過重新設計製作,準確體現了明代祭孔的規模和盛況,更加古樸、莊嚴、凝重,展現了“千古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的盛況。

日期爭議

關於孔子誕辰日曆來存在爭議。

孔子誕辰確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崔東壁在《洙泗考信錄》中曾做過考證,據《春秋穀梁傳》定為魯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為今之8月21日;《孔庭纂要》說是8月27日。此外還有陽曆10月9日、10月3日等等。中國古代祭孔,都以每年農曆8月27日作為孔子誕辰。民國期間,政府曾定夏曆8月27日作為教師節,後又把它換算為陽曆9月28日。這已為傳統習慣,人們從心理上已經認可它,再爭論,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江曉原推定孔子生於公元前552年10月9日,中國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的生卒年份有了新說。曾解開“武王伐紂”日程之謎的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江曉原教授,運用現代天文學方法,推算出孔子生於公元前552年10月9日,於公元前479年3月9日逝世。這一結論與先前一般認為的孔子誕辰年份相差約一年左右。

有關這位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的確切誕辰在歷史上爭論已久。唐代司馬貞曾在《史記索隱》中感嘆:“《經》、《傳》生年不定,致使孔子壽數不明。”因此出現幾種觀點各持一端的局面。當下比較流行的孔子生年,是依據《史記·孔子世家》中“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得出,即公元前551年。但這一結果與《史記》下文敘述孔子卒年的說法並不吻合。此外也沒有孔子出生的確切月、日記載。

江曉原在考察《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等古代文獻時發現,孔子出生當年都有庚戌日食的記載。在天文學上,日食是非常罕見的現象,同時又是可以精確回推計算年份與日期的天象,成為解決孔子誕辰問題的科學坐標。回推計算表明,公元前552年8月20日,在曲阜確實可以見到一次食分達到0.77的日偏食,且這天的日乾支恰為庚戌。在此基礎上,江曉原經過嚴密的天文學計算,最終推定魯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即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孔子誕生;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即公元前479年3月9日,孔子去世。這一結果與《史記》中“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的記載十分吻合。

江曉原認為,現代天文學提供了確定歷史年代的一種科學手段。在此之前,他採用考證天象和回推年份的方法,重現“武王伐紂”的確切日程表,為確定我國古代商周年代設立了至關重要的標點,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江曉原是改革開放後我國第一個天文學史專業博士,他領導的課題組掌握著國際天文學界最先進的長時間星曆表資料庫和計算軟體,能夠進行大量嚴密的天文學計算。

此次江曉原給出孔子誕辰的結論,給孔子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參考,已引起多位專家的重視,並有可能影響各地紀念這位古代思想家的日期。

舊時每年農曆二月、八月上旬丁日,為祭孔日,稱為“丁祭”。每當春秋此日,府縣官吏、舉人秀才、府學教諭,齊集大成殿祭孔,儀式隆重,莊嚴肅穆。

各地祭孔

曲阜正宗

自1984年山東曲阜恢復祭孔以來,已經連續19年舉辦祭孔儀式。9月28日,在孔子出生地山東曲阜,癸巳年祭孔大典在孔廟隆重舉行。2013年的祭孔大典在遵從古法的前提之下,也進行了相應的一些調整。比如在現場的布置像地毯的鋪設以及樂舞的表演時間等等都進行了適當的壓縮來節儉辦這個儀式。

南宗衢州

浙江衢州孔廟是中國僅有的兩家孔氏家廟之一,素稱“南宗”,另一家位於山東曲阜。2004年,孔氏南宗家廟才恢復祭孔大典。

南宋建炎初孔子第48世孫、襲封衍聖公孔端友,率族人隨宋高宗趙構南渡後所詔建。1253年始建,明正德十五年遷現址,歷代多次修葺。1998年經過全面修繕,對外開放。

南宗由來——1128年,金兵占領汴京,宋高宗趙構倉促南渡。次年趙構定都臨安(今杭州)。孔子第48世孫孔端友隨駕南下,朝廷賜衢州的州學校舍給孔端友暫作“家廟”,從此衢州成為孔氏第二故鄉“東南闕里”。

祭孔歷史——魯哀公十七年(前478年),即孔子去世後的第二年,孔子家鄉就修建了孔子廟,春秋兩季致祭,以後各代都有祭孔活動。作為孔子後裔的第二故鄉,衢州也多次舉行祭孔大典。祭孔大典的時間一般都在農曆8月27日孔子誕辰日舉行,後來換算成了公曆9月28日。前不久,定位為“當代人祭孔”的衢州南宗祭孔被列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

2013年9月28日,孔子誕辰2564周年祭祀典禮在衢州市孔廟舉行。孔子第七十五世嫡長孫孔祥楷堅持“當代人祭孔”的原則,即不沿襲仿古的祭祀形式,將其簡化為“活人祭孔夫子”。

哈爾濱

2013年9月28日紀念孔子誕辰的“祭孔大典”在哈爾濱文廟舉行。

通過悼念孔子來教育當代人乾有德之事、做有德之人。哈市南崗區教育局、繼紅國小、六十九中學的優秀教師及學生代表和眾多市民參加了活動。

烏魯木齊

2013年9月28日烏魯木齊文廟與全國同步舉辦祭孔大典,再現傳統祭孔的祭祀程式,這是烏魯木齊文廟舉辦的第七次祭孔活動。不僅邀請了外國留學生參加祭祀大典,還首次舉辦了標誌著兒童步入少年的成童禮。

重慶

9月28日,重慶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孔子廣場,“第五屆孔子文化節暨2013年祭孔大典”正式啟動,萬州萬人獻花籃、誦論語,祭奠偉大先賢。2009年學院舉辦首屆“祭孔大典”,得到了中國孔子研究院、香港孔教學院、中華孔子學會等多方支持。

長沙

9月28日在孔子誕辰之日,伴隨著祭孔大典舉行,祭祀先聖儀式在湖南長沙嶽麓書院中斷百年後重啟。祭祀先聖先師是古代書院三大規制之一,據悉,此次祭孔既繼承了古禮的釋典儀式,又根據現代習俗的變化做了改進。

貴陽

2013年9月28日上午貴陽孔學堂舉行了系列紀念活動,300名國小生現場吟誦《禮運大同篇》祭拜孔子。

祭文

2004年中國曲阜孔廟祭孔公祭大典祭文

維公元2004年9月28日,歲在甲申,節屆中秋,先師孔子誕祭孔大典辰2555年,曲阜各界代表、海內外賓朋、孔子後裔,肅立大成殿前,謹以鮮花雅樂,恭祭先師孔子。文曰:

文聖吾祖,恩澤海宇。千古巨人,萬世先師。

欣逢盛世,物阜民熙。高岸秀木,惟恐失序。

居安思危,重振綱紀。以德治國,德法兼濟。

幸賴聖儒,萬代垂儀。道貫古今,德侔天地。

杏壇春暉,泮池桃李。三墳五典,六經古籍。

薪火傳承,百代不熄。而今吾輩,見賢思齊。

任重道遠,弘揚承繼。依仁志道,據德遊藝。

仁為己任,見利思義。中和至德,過猶不及。

和協萬邦,摒棄暴戾。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與時偕進,創新活力。清風遍拂,神州萬里。

群情振奮,勃發騏驥。文化名城,通衢如砥。

碧樹花團,芬苾爭奇。百業興隆,日新月異。

近悅遠來,治平修齊。老養壯用,兆民甘飴。

儒風猶在,先聖故里。慎終追遠,奮吾國膂。

繼往開來,同德凝聚。東方巨龍,吼嘯騰起。

四海擎天,有吾一臂。長鯨吞吐,丹鳳鼓翼。

攬月追日,神舟環宇。告慰先祖,盛世在即。

大同世界,四海兄弟。世界和平,假年可期!

伏惟尚饗,為禱為祈!
2005年中國曲阜祭孔大典公祭祭文
維公元二00五年九月二十八日,歲次乙酉,孔子誕辰兩千五百五十六年,曲阜市各界人士、海內外賓朋、孔子後裔,滿懷崇敬之情,謹備鮮花雅樂,恭祭我中華先師。其文曰:

海右山東,岱南奎星。垣牆環抱,岸柳梳攏。

玉樹攀雲,紫葉吟虹。水含苔浦,草鋪鶯鳴。

歌動八垠,舞牽九瀛。全球祭孔,五州同風。

設獎開壇,薪火傳承。春秋絕筆,詩禮趨庭。

植檜葳莛,宅井鴻蒙。高山景行,杏壇筵盈。

文脈緜延,海域再興。百所學院,有孔命名。

千年儒流,今古匯通。天人合一,與時偕行。

仁者愛人,和而不同。陰陽和諧,執兩用中。

和生萬物,萬物和興。天道和運,地勢和行。

家國和睦,世界和平。聖城曲阜,物阜文豐。

華夏標誌,百里新城。政通人和,德道常青。

小康初成,大同在夢。欣逢盛世,強國威風。

寶島盼歸,華夏一統。旭日中天,巨龍飛騰。

鯤犁碧海,鵬登蟾宮。四海翹首,八方嘆驚。

繼往開來,待我後生!

2006年中國曲阜祭孔大典公祭祭文

歲在丙戌,節屆仲秋先師誕辰,二五五七曲阜人民,祭孔大典孔子後裔,兩岸同胞,四海賓朋,大成殿前,肅穆祭孔。文曰:

洙泗流帶,沃野萬壟。尼嶧滴翠,回峰千重。

白雲舒臥,紫霞縱橫。紅纏杏壇,綠掩碑亭。

古城墉堞,聖廟龍騰。誕聖吉日,鼓樂奏鳴。

嘉卉六醴,果餅三牲。童子俎豆,耄耋禮容。

同根一脈,兩岸祭孔。共緬先師,追遠慎終。

志道據德,心正意誠。節用愛民,修齊治平。

為政北辰,身正令行。見利思義,後凋寒松。

近悅遠來,躬身自省。博文約禮,弘毅任重。

己所不欲,勿施人行。仁義宅居,誠信軔衡。

忠孝首善,禮法持恆。中道不倚,恕道寬容。

以和為貴,華夏一統。乾坤氳氤,和諧化生。

天和雨行,地和物豐。家和事興,國和人定。

萬邦和諧,世界和平。遺訓在耳,發聵振聾。

高山仰止,桴海道興。聯合國獎,以孔命名。

亘古首屈,文教巔峰。百所學院,遍及九瀛。

黃髮碧目,學在泮宮。五洲四海,章甫誦經。

讚譽遠播,天下服膺。故里鄉親,蹈德踐行。

幼學長教,老養壯用。誠信工商,讓畔桑農。

居如圖藻,行掣電風。盛世再現,小康初成。

天枹擊鼓,海鈸震庭。河山舞姿,日月霓虹。

龍飆鱗爪,鳳翥翼翀。魂兮歸來,又夢大同。 
2007年中國曲阜祭孔大典公祭祭文
清風送爽,海晏河清。國泰民安舉國歡騰。時逢中華文化先祖孔子誕辰2558周年,海內外賓朋,世界各地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謹備鮮花禮樂,肅立台北祭孔大典於曲阜孔廟大成殿前,恭祭孔子誕辰。其文曰:

海右山東,岱南奎星。聖誕吉日,鼓樂奏鳴。

黃河謳歌,泰山挺松。飛泉漱液,嘉卉吐紅。

日月增光,齊魯夸榮。西振河源,東澹海瀛。

北動玄土,南耀朱嶺。環球華裔,額首隆慶。

僑胞同胞,根連脈通。亞非歐美,百校名孔。

奧林匹克,喜臨京城。五洲四海,睹我雄風。

大同非夢,人類有情。聖哲先導,萬邦風從。

我輩協力,盛世太平。風發飆揚,纛拂雲中。

天地人和,萬物繁盛。與時偕進,和諧化生。

天和雨順,地和物豐。家和事興,國和人定。

仁者愛人,和而不同。忠孝首善,修齊治平。

為政以德,氣正風清。見利思義,躬行自省。

政通人和,德道常青。農工商旅,百業同興。

教科文衛,人本民生。生態環保,天人一行。

原隰郁茂,畎瀆流清。芳草綠堤,粳谷盈豐。

城如蜃樓,貨殖縱橫。翰墨奮藻,學子書英。

大國崛起,自強不陵。一飛沖天,華夏振興。

勵精圖治,眾志成城。萬代功業,待我後生!

伏惟尚饗!
2008年中國曲阜祭孔大典公祭祭文
歲在戊子,節屆國慶,時逢中華文化先祖孔子誕辰2559年,海內外賓朋,港澳台同胞,世界各地華人華僑,謹備鮮花禮樂,肅立於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前,恭祭夫子誕辰,文曰:

清風送爽,海晏河清。國泰民安,舉世歡騰。

北京奧運,萬邦風從。五洲四海,睹我雄風。

世界同運,人類一夢。中華崛起,國和人定。

為政以德,氣正風清,有教無類,修齊治平。

國之將興,聽命於民,博我以文,刪正六經。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為之不厭,不倦誨人。

今我立國,秉承遺教:忠孝首善,禮法持恆,

中道不倚,和恕寬容,以和為貴,華夏一統,

萬邦和諧,世界和平。盛世再現,小康初成。

見利思義,仁為己任,中和至德,自強不息。

生態環保,天人一行。夫子聖教,百代維新。

孜孜不懈,永秉傳承。
伏惟尚饗!
2009中國曲阜祭孔大典公祭祭文
周室頹隳,禮樂廢馳,九州失馭。戰伐出於諸侯,列國窺竊神器。春秋之末,仲尼起於陬邑,感萬方之多難,乃馳驅以宣教。冀輔弼於亂世,欲敦厲於黎庶。然則宮寢邃遠,王者不悟,有楚狂接輿歌而過之,痛詈鳳德之衰,切悲廟堂之殆。往者不諫,來者可追,孔子乃歸魯,不復出遊。述而不作,非謂徒託空言,追往事,思來者,懸明鏡而作《春秋》,立極則以昭萬代。鳳鳥不至,河圖不出,憂古道之不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傷往哲之益遠也。遂力倡仁恕中和之道,克己復禮之德。播雨杏壇,天下士赴之如萬類之附麟鳳。若顏淵、子路、公冶長、有子、子張、子貢曾子七十二賢列坐其次,三千學子,相望於道。仲尼自云: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乃諄諄以告諸君子,知任重而道遠,期弘毅以自勵。世幽昧以炫燿,獨好古而敏求。視富貴如浮雲,思賢若渴,聞義即徙。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夫子者,其集微子、箕子、比干之懿德嘉行於一身者也。世人以夫子為木鐸,非無由也。顏淵喟然而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是高弟子之敬仰,亦足為萬代所共祀者也。荊玉含寶,幽蘭懷馨,此孔學之無盡藏也。延越百餘載,孟子起於鄒而倡義,與孔子之倡仁相輔佐。又越三百載,漢武獨崇儒術,乃有毛亨、鄭玄之輩為之詮,董仲舒之屬演其說。再越千二百年,南宋理宗朝濂、洛、關、閩之學,勉心景跡,遂成大觀,共祭諸孔廟。更越千載,日月雖邁,誦說優新,百川競乎孔子之門庭,孔學之克守,於今愈盛。孔子學院,遍列全球,蔚為人類文化之奇觀。

世變事異,而孔學不衰者,以仁者愛人、先欲達人為黽勉下天之襟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則厚望瀛海以高節。唯和衷以共濟,講信而修睦。此足稱萬國邦交之極則,亦各族和諧之巨觀。遺訓雖遠,踐行在邇,歲寒松柏,歷千萬齡而不凋,其非孔子博懷之遠猷,而周贍之大略歟。

巍巍陵寢,鬱郁巨柏,雲霄萬古,黛色參天。仰瞻煙霞,伏增肅敬,焚香再拜,賦以永禱。
2010年中國曲阜孔廟祭孔公祭大典祭文
維公元2010年先師孔聖夫子誕日,謹備時蔬玄酒,雅樂升舞,恭奠於大成殿階下,肅拜追遠,上達夫子暨諸先哲先賢。其辭曰:

吾國文明,淵源何遠!洪荒無征,蒙昧萬年。

既歷三皇,五帝相銜;賢哲冥思,歸之鬼天。

吾儕何來?終將何還?何者為福?何者為善?

生應何求?何為聖賢?茫茫長夜,踽踽盤桓。

逮及文武,民聽達天。周公制禮,明德尚賢。

享祚八百,維繫血緣。尾漸不掉,王室東遷。

霸者問鼎,逐鹿中原。強則陵弱,富者欺寒。

悖逆詐偽,淫佚興亂。歲歲征伐,竟無義戰。

嗚呼夫子,生憫人寰。少賤多能,屢經磨練。

復禮興樂,欲挽狂瀾。己立立人,孝弟唯先。

修齊治平,悅邇來遠。遊說列國,不懼厄難。

杏壇論學,大同是盼。人心驅霾,晨曦乍現。

道雖不行,學統綿綿。與時俱進,巨匠迭見。

孟軻弘發,荀卿敷衍。董生繼後,道法兼含。

南北一統,合而有辨。孔賈拘守,昌黎吶喊。

迄宋大興,如日中天。程朱相續,周張並肩。

出入佛道,孔孟真傳。人參天地,敬而自反。

天理良心,理學體完。知行合一,世界峰巔。

沉沉浮浮,倏爾千年。偉哉中華,千劫萬艱。

百折不撓,國泰民安。環顧全球,熙攘紛亂。

一如春秋,衝突不斷。弱肉強食,貪慾泛濫。

嗟我夫子,所述皆驗。文明對話,五洲共願。

仁恕之道,日益播散。促進和睦,中華奉獻。

謹此上達,慰我聖賢。伏惟上饗!

2011年中國曲阜祭孔大典公祭祭文
煌煌中華,鬱郁文明,唐虞稽古,夏商乂寧。文武周公,天下景從。

嗟我夫子,降誕昌平。少賤鄙事,博學多能。通天之德,旁徹物情,

金聲玉振,愛集大成。乾坤並立,日月代明,陰陽合和,萬物蒸蒸。

首出庶物,人為秀靈。禮自外作,樂由心生。好惡有節,敬德懷刑。

言則忠信,行則篤敬。和而不流,與時偕行!為政以德,仁愛百姓。

舉直措枉,尚賢使能。知民之欲,察民之情,富而後教,德化流行。

遠來近悅,萬邦鹹寧。大哉夫子,既聖且明,出類拔萃,卓乎獨盛。

垂儀立極,百代同宗。三千弟子,惟道是弘。章句漢唐,義理宋明。

遠播歐美,澤及亞東,夫子精華,代代相承。秋高氣爽,玉宇澄清,

社會祥和,物阜民豐。巍巍神州,蕩蕩德風,仁愛誠信,中華魂靈。

濟濟多士,眾志成城;融古鑄今,中西會通。而今而後,乃昌乃隆。

炎黃子孫,祈祥鞠躬;四海一家,天下大同!伏惟尚饗!
2012年中國曲阜祭孔大典公祭祭文
2012年曲阜祭孔大典的這篇祭文為台灣著名學者、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孔子第77代嫡長孫孔德成的學生董金裕歷時一個月時間撰寫而成,“循序而進、仁道思想”的儒學精髓貫穿於整個祭文之中。400字的祭文洋洋灑灑,祭文的每一節都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潑墨山水,層層展開。

文曰:

“天地設位,人在其中。天行剛健,地道寬弘。

品物流形,化育功隆。人稟五常,靈秀所鍾。

法天之德,效地之用。贊之參之,與之同功。

唯我夫子,博通世務。上應天時,下順風土。

遠宗堯舜,近法文武。刪述六經,以教生徒。

循序而進,孜孜矻矻。成德達材,栽培無數。

仁道思想,眾德匯涵。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推己及人,是為其方。禮以行之,益加發揚。

華夏文明,賴以發皇。馴致大同,協和萬邦。

與時俱進,彌足珍貴。集聖大成,出類拔萃。

其所成就,卓越崔巍。典型既在,吾誰與歸。

萬民景從,仰承教誨。千秋萬世,永蒙遺徽。

恭逢聖誕,我心歡暢。秉持誠意,其喜洋洋。

護佑生靈,教化其昌。樂道好禮,同沐禎祥。

載歌載舞,俎豆馨香。奉承而進,伏惟尚饗。
2014年中國曲阜祭孔大典公祭祭文
惟夏曆甲午之年,恭逢先師孔子誕辰2565年,謹以香花酒果,佾舞雅樂,敬莫於夫子暨諸聖誓之靈。其辭曰:

天地何來?人類何生?

和實生物,同則不繼。

陰陽絪縕,五行相雜。

萬物化醇,恭惟綱紀。

湯武革命,應天順人。

惟德是輔,敬德保民。

水能載覆,民貴君輕。

無信不立,去食去兵。

巍巍孔子,聖道昭明。

復興禮樂,挽瀾扶傾。

己達達人,博施於民。

惟聖之德,萬世永馨。

天道剛健,地道柔順。

人道仁義,天下文明。

天文察變,人文化成。

誠意正心,修齊治平。

仁愛民本,誠信正義。

和合大同,時代價值。

洪惟中華,其命維新。

德法互濟,至善知止。

勢利紛華,不染尤潔。

君子九德,進退守正。

禮義為紀,各正性命。

經國序民,坤寧乾清。

多重世界,差分融突。

和而不同,協和萬邦。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命運同體,寰宇輝煌。

天人和美,身心和樂。

家和則興,國和則強。

天和人樂,和樂與共。

和合世界,幸福永享。

伏惟尚饗!
2015年中國曲阜祭孔大典公祭祭文
維此乙未仲秋,公曆2015年9月28日,乃至聖先師孔子二千五百六十六年誕辰,吾等華夏胞民,謹具鮮卉果蔬,佾舞雅樂,肅祭聖師,恭獻此文。

聖師孔子,生於無道之世,力倡雅頌之聲。承堯舜禹湯文武之餘緒,集禮樂射御書數之大成,設帳授徒,創立儒宗,開百代之聖教,化萬民於春風。

聖師之教,垂範至今。以人為本,不語亂神;以德為政,立己立人。興學杏壇,有教無類;文行忠信,約禮博文。三千弟子,傳道四海;澤被天下,十步芳鄰。樂群貴和,行己有恥;修齊治平,遍惠人倫。洵為萬世之師表,五洲之聖哲,凝華夏之魂魄,涌文明之朝暾。

近世以降,西風東凌。聖師之言猶在,而或成腐儒之虛飾,或遭偽士之凶訐。然禮失諸廟堂,猶可求諸四野,況志士仁人迭起,力挽神州陸沉。聖賢之道,潛而復甦,忠恕之義,普世皆欽。今日華夏,病夫之名已去,而全盛之日未臨,誠宜秉傳聖訓,固本培根,崇德以築中國夢,舊命而維天下新。樂賓朋來自四海,繪丹青饋於子孫。幸我九州通力,朝野一心,華夏之洪舟,正揚帆破浪而進。謹以此告,先師聖靈。伏惟尚饗,日升月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