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

一生奉戒極嚴,自名為“淨住子”。 何胤的學生鍾岏進議曰“食蚶蠣不為食肉”,遭到子良的怒斥。 范縝不信佛,子良也以為不滿。

簡介

文宣王蕭子良(460年-494年),字雲英,齊武帝蕭賾的次子,封竟陵王,後該文宣王,官至司徒

生平

蕭子良從小聰明記憶過人深得父親齊武帝喜愛。 通經史黃老,尤喜佛典,與文慧太子並精佛理。齊永明年間,有文士集合於竟陵王左右,其中最著名有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等八人,文學史上稱“竟陵八友”。
任司徒時,移居雞籠山邸,常在邸園內操辦各類齋戒,大集朝臣眾僧。一生奉戒極嚴,自名為“淨住子”。何胤的學生鍾岏進議曰“食蚶蠣不為食肉”,遭到子良的怒斥。范縝不信佛,子良也以為不滿。為政體恤百姓疾苦,遇有災荒,則上奏朝廷寬減役稅、開倉賑濟,深受百姓擁護。湯用彤讚嘆說:“竟陵王者,乃一誠懇之宗教徒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