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學原理

環境學原理

《環境學原理》是2010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左玉輝。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環境學系列叢書》之一,基於大量科學事實,圍繞“兩定四原理”系統闡述環境學基本理論。

“兩定”即環境規律的定義和環境科學的學科定位:環境規律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規律,是獨立於自然規律、技術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規律的第五類規律;環境規律的獨立性決定了環境科學的獨立性。“四原理”即環境多樣性原理、人與環境和諧原理、規律規則原理以及五律協同原理,是環境規律的基本核心,也是環境規律獨立地位的根本。環境多樣性是基礎規律,人與環境和諧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核心規律,規律規則原理是環境管理的基本規律,五律協同是環境決策的核心規律。

本書可供政府工作人員、科研人員和相關專業研究生參閱,也可作為環境學課程的輔助教材供相關專業學生使用,還可作為環境通識教育課程輔助教材和國民科學素質教育讀物供大學生和一般讀者閱讀。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環境科學基本問題
1.1.1 理論概要
1.1.2 環境科學的學科定位
1.2 環境規律
1.2.1 環境規律的定義
1.2.2 環境規律體系與環境科學定位
1.2.3 環境基本規律
1.3 環境調控
1.3.1 江蘇水污染控制研究
1.3.2 人口-環境調控
1.3.3 經濟-環境調控
1.3.4 能源-環境調控
1.3.5 土地資源調控
1.3.6 大西線調水
第2章 環境多樣性
2.1 環境多樣性原理概述
2.1.1 環境多樣性概念
2.1.2 環境多樣性原理的研究歷程
2.1.3 其他多樣性概念
2.2 自然環境多樣性
2.2.1 物質多樣性
2.2.2 生物多樣性
2.2.3 環境過程多樣性
2.2.4 環境形態多樣性
2.3 人類需求和人類創造多樣性
2.3.1 飲食需求與創造的多樣性
2.3.2 服飾需求與創造的多樣性
2.3.3 居住需求與創造的多樣性
2.3.4 出行需求與創造的多樣性
2.4 人類與環境相互作用多樣性
2.4.1 人類與水環境相互作用的多樣性
2.4.2 人類與大氣環境相互作用的多樣性
2.4.3 人類與土壤環境相互作用的多樣性
2.4.4 人類與生物環境相互作用的多樣性
參考文獻
第3章 人與環境和諧
3.1 人與環境和諧原理
3.1.1 傳統的“和諧”思想
3.1.2 環境問題
3.1.3 人與環境的和諧程度
3.2 適應生存
3.2.1 生態適應
3.2.2 自然資源
3.3 環境安全
3.3.1 自然災害與安全
3.3.2 環境災害與安全
3.4 環境健康,
3.4.1 原生環境問題與健康
3.4.2 環境污染與健康
3.5 環境舒適
3.5.1 城市環境
3.5.2 農村環境
3.6 環境欣賞
3.6.1 自然景觀
3.6.2 人文景觀
參考文獻
第4章 規律規則
4.1 規律規則原理
4.1.1 規律
4.1.2 規則
4.1.3 規律與規則的區別和聯繫
4.1.4 規律規則原理的內涵
4.2 環境基準與環境質量標準
4.2.1 環境基準
4.2.2 環境質量標準
4.3 環境技術規則
4.3.1 環境技術政策
4.3.2 環境標準
4.4 環境社會規則
4.4.1 環境倫理
4.4.2 環境法律
4.4.3 環境管理
4.5 環境經濟規則
4.5.1 環境經濟戰略
4.5.2 環境經濟政策
4.5.3 環境經濟制度
參考文獻
第5章 五律協同
5.1 五律協同原理概論
5.1.1 自然現象、自然科學和自然規律
5.1.2 技術現象、技術科學和技術規律
5.1.3 經濟現象、經濟科學和經濟規律
5.1.4 社會現象、社會科學和社會規律
5.1.5 環境現象、環境科學和環境規律
5.1.6 五律解析與五律協同
5.2 人口、經濟發展的五律解析
5.2.1 人口發展五律解析
5.2.2 經濟發展五律解析
5.3 資源利用的五律解析和五律協同
5.3.1 能源環境調控五律解析
5.3.2 四地平衡五律解析
5.3.3 大西線調水的五律解析與五律協同
5.4 環境問題五律解析與環境調控五律協同
5.4.1 大氣環境問題五律解析
5.4.2 水環境調控的五律解析與五律協同
參考文獻

圖書信息

書名:環境學原理--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

圖書編號:2349205

出版社:上海科學出版

定價:30.0

ISBN:978-7-03-011210-1

作者: 陳立民 吳人堅 戴星翼

出版日期:2005-01-05

版次:1

開本:16開

簡介: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環境和環境問題

一、環境及其組成要素

二、環境問題

第二節 環境保護

一、世界環境保護的發展歷程

二、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回顧

第一章 自然環境與生物圈

第一節 地球環境的形成與演化

一、地球的宇宙背景

二、地球與環境

第二節 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

一、大氣圈

二、水圈

三、岩石圈

第三節 生物圈與生態學

一、生物圈

二、生態學的發展

三、種群生態

四、生物群落

五、生態系統

主要參考文獻

複習思考題

第二章 資源與社會發展

第一節 概論

一、持續削弱的全球資源

二、資源的基本概念

三、自然資源的分類

四、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

五、自然資源與環境的相互關係

第二節 土地資源

一、土地生態經濟系統

二、土地和生產力

三、耕地的養育力

四、城市土地的集約利用

五、世界的土地資源

六、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第三節 水資源

一、水資源與水循環

二、世界對水的需求與供給

三、我國水資源特徵與利用中的問題

四、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第四節 生物資源與生物多樣性

一、生物資源

二、生物多樣性

三、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第五節 礦產資源

一、礦產資源的特性

二、世界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

三、我國的礦產資源

四、礦產開發與環境

第六節 海洋資源

一、海洋生態系統

二、海洋與人類

三、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

第七節 能源

一、能源的分類

二、國內外的能源狀況

三、能源利用與環境

四、新能源的開發

主要參考文獻

複習思考題

第三章 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

第一節 水污染

一、淡水污染

二、海洋污染

第二節 大氣污染

一、空氣污染

二、臭氧層損耗

三、酸雨

四、溫室效應

第三節 固體廢棄物

一、固體廢棄物的基本概念

二、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對策

第四節 噪聲污染

一、噪聲

二、噪聲的度量

三、噪聲控制

第五節 土壤與森林

一、土壤污染

二、土地退化

三、森林的破壞與退化

主要參考文獻

複習思考題

第四章 人類社會環境

第一節 人口與環境

一、人口容量

二、人口壓力的作用途徑

三、人口與環境關係前景

第二節 農業與農村生態環境

一、農業發展的歷程

二、農業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三、我國鄉鎮工業環境問題

第三節 城市化過程與環境保護

一、城市化的作用

二、城市空間與土地使用

三、城市生態系統

第四節 環境污染與健康

一、生態環境與疾病

二、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和轉化

三、污染物在生物體內的轉運和轉化

四、污染物的毒作用

五、重要的環境致病因素

主要參考文獻

複習思考題

第五章 環境保護對策

第一節 環境經濟學原理

一、環境行為與經濟驅動

二、外部性理論

三、環境產權

第二節 環境規劃與管理

一、我國環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二、市場經濟下的環境管理體系

第三節 環境保護的法制體系

一、環境保護法律體系

二、環境權益

三、環境法制的效果與局限

第四節 環境質量評價

一、環境質量評價概述

二、環境質量評價的基本內容

三、環境影響評價

四、環境定價

第五節 環保技術與環保產業

一、環保技術與產業的發展

二、中國環保產業現狀

三、建立和完善環保產業市場

第六節 環境國際合作與交流

一、環境國際合作回顧

二、國際環境合作中的公平問題

三、我國的環境安全

第七節 環境宣傳教育與公眾參與

一、環境宣傳教育

二、環境保護的社會機制

主要參考文獻

複習思考題

第六章 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可持續發展概念

第二節 一種新的發展模式

一、效率、公平與節儉

二、以人力資源替代自然資源的發展

三、制度能力強大的發展模式

第三節 自然資本

一、新財富理論

二、自然資本

三、真正的儲蓄

第四節 實踐中的可持續發展

一、清潔生產

二、ISO14000

三、減物質化

主要參考文獻

複習思考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