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店文化

辛店文化

1924年4月,甘肅考古的開拓者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及其助手從蘭州出發沿洮河逆流而上,開始了甘肅境內的首次考古調查。他們發現的第一個古文化遺址就是位於洮河東岸的臨洮縣辛甸遺址,隨後,在此地及周圍地區做了一系列的發掘和調查工作,在辛甸發掘了25座墓葬,清理了20座墓葬,在辛甸村以北的灰嘴岔遺址,也發現了同類遺物。其陶器大多為圜底,主體紋飾為雙勾紋。類似一對羊角,無論器物造型還是彩陶紋飾,均與其他彩陶文化明顯有別。安氏便以首次發現地命名。出土地本名為辛甸,但因翻譯有誤,正式出版物的中文譯為辛店,之後按照約定俗成的原則再未更正,便一直稱為辛店文化。

簡介

辛店文化辛店文化

辛店文化因瑞典學者安特生1923年至1924年期間發現於臨洮縣辛店村而得名。最早發現辛店文化的臨洮縣辛店鎮是辛店村駱駝崖遺址和石郭家村石家坪遺址,當年安特生在辛店發掘了25座墓葬,清理了20座,在辛店村以北的灰嘴遺址也發現了同類遺物。1947年,學者裴文中在洮河、大夏河流域進行考古調查,發現辛店文化遺存9處。解放後,考古工作者在永靖縣發現辛店文化遺址86處。後在臨夏馬路塬、甘谷毛家坪遺址,發現了以圓底、鼓腹、繩紋為特徵的另一類辛店遺存,學術界以最早發現地青海民和山家頭將其命名為山家頭類型。
辛店文化的發展序列和分布區域基本清晰,其範圍主要在黃河、洮河、大夏河、湟水的交匯地帶,向東可達渭河中上游。

現狀

駱駝崖因其山形頗似駱駝而名,距離辛店鎮政府北側500米左右,是當年安特生髮現辛店文化的主要遺址點,現為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了引人重視和紀念此地,近年來村民們集資修建了山門、台階、小型的佛寺、廟觀。離此不遠處,便是綿延廣闊的石家坪台地,據說就是辛店文化時期人類的居住地,發現有諸多灰層和墓葬。
辛店文化出土地本名為辛甸,但因翻譯有誤,正式出版物的中文譯為辛店,之後按照約定俗成,一直稱為辛店文化。由於辛店文化分支類型較多,內涵較複雜,關於辛店文化的研究備受學術界關注。它在初始階段並未劃分類型,安特生當初的研究成果認為:辛店文化源於馬廠類型,但早於沙井文化。經過學者們數十年的努力,現已基本搞清了辛店文化的發展和分布,從現有狀態看,整個辛店文化是從商代一直延續到西周晚期。
通過對比研究,學者們發現辛店文化早期遺存與齊家晚期遺存有十分明顯的繼承發展關係,同時,辛店彩陶也接受了不少馬廠類型彩陶的文化因素。另外,辛店文化的某些特徵也被沙井文化吸收,足見彩陶文化的融合與分化呈現出十分複雜的局面。
辛店文化是西北地區一支重要的文化遺存,其遺址主要位於河谷兩岸的台地上。房屋形制較單一,多為長方形半地穴式建築,門道設在西邊,呈斜坡狀,在居住面中間有一圓形灶。辛店文化墓葬,主要是長方形豎穴土坑葬,還有長方形豎穴偏洞墓和近似橢圓形或三角形的不規則形墓。隨葬品以陶器為主,還有銅器、裝飾品等。

特徵

辛店彩陶辛店彩陶

辛店文化的陶器有兩種造型:一類器形渾厚,多是環底、凹底式,平底器少見;另一類器形顯得較輕巧,以平底器為多,環底或凹式底少見。器形都是罐,口沿微翹,高頂,肩部較高,腹部以下束成小環底,略向內凹入,小罐口緣處附雙耳,大罐腹部有兩個對稱的把手,最典型的器形是大口雙耳罐和高頸雙耳罐。
辛店文化的陶器中彩陶較多,以夾砂粒和羼有石英粒的細泥做陶坯,外表施黃色、紫醬色或白色陶衣,用黑色繪-有羊角紋演變而來的雙鉤曲紋,兼以太陽紋。這種紋樣是辛店文化彩陶的特色紋樣,接近甲骨文中的“羌”字。雙鉤曲紋的發展淵源是由一對相向的犬紋複合而成,左右兩側向上勾曲的紋樣好像一對犬的尾巴向上捲曲,可以看作是古代羌人帶有族徽意義的紋樣太陽紋,具有寒來暑往、出沒循環的寓意。有些陶器上繪著與畜牧、養殖有關的馬、鹿、犬、羊的形象,個別陶罐上還繪有人的形象。
辛店文化彩陶中有不同的花紋特徵與組合形式,常見的圖案花紋有寬頻紋、雙鉤紋、三角紋、折線紋、渦形紋、十字紋、S紋等。臨洮出土的彩陶壺,肩部兩個迴旋形的小鉤子形紋左右對稱展開,中間連線處隆起的部位又繪以小鉤子形紋。小鉤子形紋左、右部兩個太陽紋相穿插而對稱。彩陶壺頸部為一周回形紋,其下為並列的兩條弧線紋,其上兩帶紋之間夾繪一周曲線折紋。這種特殊的紋飾組合形式究竟表示什麼寓意呢?相對相連兩個小鉤子形紋與太陽紋組合,展示了太陽往復、寒熱相對、互為依存的寓意象徵。
辛店文化彩陶中這種以寬頻紋的變體,形式組合中以直觀的女陽圖像為象徵,展示了季節劃分和周年回歸,是自然規律的意象。

辛店文化與羌文化

辛店文化的分布地都是古代羌人生活區。《括地誌》一書中說“隴右、岷、洮以西,羌也”。《後漢書·西羌傳》:“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河關之西南應包括蘭州西南部及青海東部地區。即黃河上游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這些地區恰好是辛店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區。
辛店文化彩陶經碳14測定其年代為公元前1400年-公元前700年。這一時期正是古代羌人在黃河上游活動最重要的時期。後來才向東向南遷徙進入四川。古文獻中對這一時期羌人活動多有記載。《詩經·商頌》“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竹書記年》記載成湯與武丁時有兩次“氐羌來賓”。殷墟卜辭中有關羌人的記載也很多。表明辛店彩陶的製造時期和古代羌人活躍的鼎盛時期在時間上是吻合的。
古代羌人的經濟生活以畜牧和狩獵為主。馴養的動物有牛、羊、狗、豬等,以羊為主。在辛店文化墓葬中,羊骨的數量往往數倍於其他動物骨骼。由於羊在古代羌人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他們將羊視為圖騰崇拜物。辛店文化彩陶中有大量的羊角紋飾。
據古文獻記載,古代羌人曾有過火葬的習俗。《荀子·大略篇》“氐羌之虜也,不憂其系虜也,而憂其不焚也。”說明他們更擔心的是死後不能被焚燒,靈魂不能上天。《太平御覽·四夷部》“莊子曰:羌人死,燔而揚其灰。”在辛店文化墓葬發掘中,也出現過棺材內是被焚燒過的人骨骼,棺材外面隨葬著辛店文化的典型陶器。
辛店文化遺址中,曾出土過保存完整的骨笛,這種樂器被學者們認為就是羌笛。唐王之渙《出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馬融《長笛賦》也有“近世雙笛從羌起”的說法。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相吻合。
現在四川羌人生活中使用和流行的紋飾,許多都能從辛店彩陶找到它們的祖型。由此推斷,辛店文化的族屬是古代羌人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