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王七寶

輪王七寶

佛典中記載,在轉輪聖王出現時,自然會有七寶出現,以輔助該王教化百姓,行菩薩道。轉輪聖王是指具足德行及福報的理想聖王。而輪王七寶則是指: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典兵寶等。《大寶積經》卷十四中說:“轉輪聖王生種姓家,七寶則現。何謂為七?一日紫金輪,有千輻。二曰白象,有六牙。三曰紺色神馬,烏頭朱髦。四曰明月化珠,有八角。五曰玉女後,口優缽者,身旃檀香。六曰主藏聖臣。七曰主兵大將軍,御四域兵。”

佛典中記載,在轉輪聖王出現時,自然會有七寶出現,以輔助該王教化百姓,行菩薩道。轉輪聖王是指具足德行及福報的理想聖王。而輪王七寶則是指: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典兵寶等。《大寶積經》卷十四中說:“轉輪聖王生種姓家,七寶則現。何謂為七?一日紫金輪,有千輻。二曰白象,有六牙。三曰紺色神馬,烏頭朱髦。四曰明月化珠,有八角。五曰玉女後,口優缽者,身旃檀香。六曰主藏聖臣。七曰主兵大將軍,御四域兵。”

七寶簡介

輪王七珍也稱國政七寶(輪王七珍寶),相傳是古印度轉輪聖王治理國家不可缺少的武器、工具、財寶、人材等,轉輪聖王乃成就七寶,具足四德,統一須彌四洲,而以正法治世者。

金輪寶

金輪寶就是法輪,但它是從一種古印度的武器演變而來的。相傳這種武器主要用於自衛,如鎧甲,但又可以做為抗敵的銳器。金輪寶是用金的千輻輪、軸心和外圈所組成的。民間傳說這種金輪是自然形成的,並非是鐵匠所造,故有征服和消滅敵人的作用。金輪寶的圖案、色彩、形狀,都與法輪相同。

白象寶

白象寶即白象,是印度古代戰爭中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同時又是勇敢的鬥士。它既溫順又勇猛,且全身是寶。圖書中的白象寶,頭頂有金頂飾、背有火焰寶飾、尾椎有尾飾、項有項鍊飾,裝飾華麗。

紺馬寶

紺馬寶也稱馬王雲風。紺馬實不僅是為戰爭所用,而且是交通、運輸的最佳工具。紺馬寶的全身為藍色,頭為黑色,尾巴像柳條婀娜多姿,速度快如疾風。圖中的紺馬寶,頭頂有金寶頂,宗有彩絲飾,項有紅絲穗和花椒口小鈴,背有火焰寶和金鞍具,尾椎項有瓔格,尾巴挽吉祥結,體態健壯。

神珠寶

神珠寶亦稱如意寶珠,相傳來源於佛祖。佛說佛的舍利放入大海,經過長時間存放之後變成了藍色的八角形如意寶珠。把珠寶掛在幢上,無論何時何地都會放出無量的光輝,把黑暗驅除,光亮猶如白天,給人世間帶來光明,並能實現一切願望。

玉女寶

據《長阿含經》卷三:玉女寶即能忽然示現玉女,其相貌端正,全身毛孔皆有旃檀香,言語溫柔,舉止安詳。

主藏寶(居士寶)

大臣是決定國政興衰的關鍵人物,因此,主藏寶必須具備恭敬國王,有膽有識、深信業果、德才兼備的特點才能完成國王的一切願望。

兵臣寶(將軍寶)

兵臣寶是英勇善戰、聰明伶俐、具備無畏鎧甲,並能徹底消除敵人和協助治理國政的勇士。

供奉此輪王七珍,可促成轉輪王所擁有一切的緣起,豐衣足食,具足四德、萬事順意、吉祥圓滿。

此七寶有用、銀、銅、琺瑯製作,亦有用木雕的,為藏密常見之莊嚴具。

金輪寶

梵語cakra-ratna,巴利語cakka-ratana。為古代印度帝王之標幟;亦為佛教經典之理想君王,即轉輪聖王(梵cakravarti-ra^ja)所感得七寶之一,使王之行處所向無敵,而可制伏四方,統一宇內。起世經卷二轉輪聖王品(大一•三一七上):‘轉輪聖王出閻浮洲,以水灌頂作剎利主,於十五日月盛圓滿受齋之晨,洗沐清淨,(中略)親屬群臣前後圍繞,是時王前有金輪寶忽然來應,輪徑七肘,千輻轂輞眾相滿足,自然成就,非工匠造。’蓋輪寶有金、銀、銅、鐵四種,稱金輪寶、銀輪寶、銅輪寶、鐵輪寶。又因國土之廣狹,而有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四種。 此外,釋尊成就正覺,破除無明煩惱,放正義知識之光輝,故佛之說法,稱為轉***。一般亦將輪寶視為佛陀之教說或法之象徵而加以崇拜。又輪相有八輻輪、十二輻輪等,分別表示八正道、十二因緣。佛陀之手足、齒等,亦有千輻輪之相。另於密教之諸尊中,亦有以金輪為名號者;又一字金輪、最勝佛頂、金剛輪持金剛菩薩、轉***菩薩等,皆以金輪為三昧耶形;另如準胝佛母、如意輪觀音大隨求菩薩等,均持有金輪。又千手觀音四十手中,持有金輪之一手,稱為金輪手。[雜阿含經卷二十七、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見王經、卷十五轉輪王經、長阿含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卷十八轉輪聖王品、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三、卷四十八、大樓炭經卷一轉輪王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俱舍論卷十一、卷十二]

轉輪王感得之寶器,王遊行之處,必自前進,而制伏四方者也。有金銀銅鐵四種,故分金輪王乃至鐵輪王之四等。俱舍論十二曰:‘此王由輪鏇轉應導威伏一切,名轉輪王。(中略)若王生在剎帝利種紹灑頂位,於十五日受齋戒時,沐浴首身,受勝齋戒。升高台殿,臣僚輔翼。東方忽有金輪寶現,其輪千驅,具足轂輞眾相,圓淨如巧匠,舒妙光明,來應三所,此王定是金轉輪王。余轉輪王應知亦爾。’

在《長阿含經》卷十八曾提及轉輪聖王的七寶與四種神德:“轉輪聖王出世,於十五日,月滿之前,沐浴香湯上高殿,與婇女共相娛樂,其時金輪寶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匠所造。輪徑丈四,王召四兵禮此金輪寶,隨所願求向東,輪寶即向東轉,轉輪王率四兵隨之,金輪寶前有四神引導,輪寶止時王駕亦止。時東方諸小國王見大王至,皆捧珍寶以示歸順。餘南、西、北三方亦如是。”這種隨心飛行的輪寶,象徵聖王之威德。

白象寶

象由於其體大,個性溫和,為佛教所推崇。《正法念處經》卷二云:“彼象調順,以一線延,系因牽行。若轉輪王來行之時,彼象調順,與王心同。若轉輪王欲何處行,則不須教速至彼處,平心均行,不震不掉,行步詳審,身不動擺,次第舉足,不躑不驟,亦不怒力。”又,象寶功德有七種,並以白色大象為上,白象寶表示佛法力大無比,其有六牙,表示“六度”,四足象徵“四如意”。

紺馬寶

亦名勇疾風。紺馬者,青赤色馬也。謂轉輪聖王清旦升殿,有紺馬寶忽然出現,髦鬣貫珠,洗刷之時,珠則墮落,須臾之間,更生如故;其珠鮮潔,色勝於前。鳴聲遠聞一由旬內,力能飛行。王若乘之,案行天下,朝去暮回,力不疲極。馬腳觸塵,皆成金沙,是名紺馬寶。(梵語由旬,華言限量。有三等不同,上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

神珠寶

亦名光藏雲。神珠者,謂轉輪聖王清旦升殿,有神珠寶忽然出現,其色瑩潔無有瑕類,夜懸空中,隨國大小,明照內外,如晝無異,是名神珠寶。

神珠寶亦稱如意寶珠,相傳來源於佛祖。佛說佛的舍利放入大海,經過長時間存放之後變成了藍色的八角形如意寶珠。把珠寶掛在幢上,無論何時何地都會放出無量的光輝,把黑暗驅除,光亮猶如白天,給人世間帶來光明,並能實現一切願望。

玉女寶

(亦名淨妙德),玉女者,謂顏貌端正,色相具足,身則冬溫夏涼,於諸毛孔出旃檀香,口出青蓮華香,言語柔軟,舉動安詳;食自消化,非同世間女人,有諸不淨,是名玉女寶。

主藏寶

又稱摩尼寶、珠寶。雍和宮的這一模型為山形的三顆彩珠,表示佛教端嚴殊妙、圓明光瑩。

大臣是決定國政興衰的關鍵人物,因此,主藏寶必須具備恭敬國王,有膽有識、深信業果、德才兼備的特點才能完成國王的一切願望。

兵臣寶

又稱兵寶、武士寶。為一持兵器的武士形像,表示護持佛法、克服困難、戰勝敵人。

兵臣寶是英勇善戰、聰明伶俐、具備無畏鎧甲,並能徹底消除敵人和協助治理國政的勇士。

其他稱呼

梵文對音
藏文對音
回鶻文譯音
漢譯

1
cakra
’khor-lo/čakir-aratna
čakirärdini
金輪寶

2
ratnacinatamani
yid-bzinnorbu/maniratna
munčuqärdini
神珠寶

3
stri
bcun-mo/maγdaratna
qïzärdini
玉女寶

4
girti(mahajana)
blon-po/maxačanratna
buryuqärdini
典寶藏臣

5
hasti
glan-počhen-po/xastiratna
yangaärdini
白象寶

6
asva
rta-mčhog/turangaasu-aratna
atärdini
紺馬寶

7
ksatri
dmag-DPON/kadgaratna
süübägialpaγutärdini
典兵寶

七寶故事

佛說彌勒大成佛

姚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佛常降魔處。夏安居中與舍利弗。經行山頂。而說偈言

一心善諦聽光明大三昧

無比功德人正爾當出世

彼人說妙法悉皆得充足

如渴飲甘露疾至解脫道

四部眾平治道路。灑掃燒香皆悉來集。持諸供具供養如來及比丘僧。諦觀如來。喻如孝子視於慈父。如渴思飲。愛念法父亦復如是。各各同心。欲請法王轉正法輪。諸根不動心心相次流注向佛。是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鬼神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各從坐起右繞世尊。五體投地向佛泣淚。爾時大智舍利弗。齊整衣服偏袒右肩。知法王心善能隨順。學佛法王轉正法輪。是佛輔臣持法大將。憐愍眾生故。欲令脫苦縛。白佛言。世尊。如來向者于山頂上說偈。讚嘆第一智人。前後經中之所未說。此諸大眾心皆渴仰淚如盛雨。欲聞如來說未來佛開甘露道。彌勒名字功德神力國土莊嚴。以何善根何戒何施何定何慧何等智力。得見彌勒。於何心中修八正路。舍利弗發此問時。百千天子無數梵王。合掌恭敬。異口同音共發是問白佛言。世尊。願使我等於未來世。得見人中最大果報。三界眼目光明。彌勒。普為眾生說大慈悲。並八部眾亦皆如此。恭敬叉手勸請如來。爾時梵王與諸梵眾。異口同音合掌讚嘆。而說頌曰

勇猛無畏一切智人超出三有

成三達智降伏四魔身為法器

心如虛空靜然不動於有非有

於無非無達解空法世所讚嘆

我等同心一時歸依願轉法輪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當為汝等廣分別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汝等今者以妙善心。欲問如來無上道業摩訶般若。如來明見如觀掌中庵摩勒果。告舍利弗。若於過去七佛所。得聞佛名禮拜供養。以是因緣淨除業障。復聞彌勒大慈根本得清淨心。汝等今當一心合掌歸依未來大慈悲者。我當為汝廣分別說。彌勒佛國從於淨命無諸諂偽。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得不受不著。以微妙十願大莊嚴。得一切眾生起柔軟心。得見彌勒大慈所攝。生彼國土調伏諸根。隨順佛化。舍利弗。四大海水面各減少三千由旬。時閻浮提地縱廣正等十千由旬。其地平淨如流璃鏡。大適意華。悅可意華。極大香華。優曇缽花。大金葉華。七寶葉華。白銀葉華。華須柔軟狀如天繒。生吉祥果。香味具足軟如天綿。叢林樹華甘果美妙極大茂盛。過於帝釋歡喜之園。其樹高顯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雞飛相及。皆由今佛種大善根。行慈心報俱生彼國。智慧威德五欲眾具快樂安隱。亦無寒熱風火等病。無九惱苦。壽命具足八萬四千歲無有中夭。人身悉長一十六丈。日日常受極妙安樂。游深禪定以為樂器。唯有三病。一者飲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

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有一大城名翅頭末。縱廣一千二百由旬。高七由旬七寶莊嚴。自然化生七寶樓閣。端嚴殊妙莊校清淨。於窗牖間列諸寶女。手中皆執真珠羅網。雜寶莊校以覆其上。密懸寶鈴聲如天樂。七寶行樹間樹渠泉。皆七寶成。流異色水更相[日*英]發。交橫徐逝不相妨礙。其岸兩邊純布金沙。街巷道陌廣十二里。悉皆清淨猶如天園掃灑清淨。有大龍王名多羅屍棄。福德威力皆悉具足。其池近城龍王宮殿。如七寶樓顯現於外。常於夜半化作人像。以吉祥瓶盛香色水。灑淹塵土其地潤澤譬如油塗。行人往來無有塵坌。是時世人福德所致。巷陌處處有明珠柱。光喻於日四方各照八十由旬。純黃金色。其光照耀晝夜無異。燈燭之明猶若聚墨香風時來吹明珠柱雨寶瓔珞。眾人皆用服者。自然如三禪樂。處處皆有金銀珍寶摩尼珠等。積用成山。

寶山放光普照城內。人民遇者皆悉歡喜發菩提心。有大夜叉神。名跋陀婆羅賒塞迦(秦言善教)晝夜擁護翅頭末城。及諸人民灑掃清淨。設有便利地裂受之受已還合。生赤蓮華以蔽穢氣。時世人民。若年衰老。自然行詣山林樹下。安樂淡泊念佛取盡。命終多生大梵天上及諸佛前。其土安隱無有怨賊劫竊之患。城邑聚落無閉門者。亦無衰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饉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如子愛父如母愛子。語言謙遜皆由彌勒慈心訓導。持不殺戒不啖肉故。以此因緣生彼國者。諸根恬靜面貌端正。威相具足如天童子。復有八萬四千眾寶小城以為眷屬。翅頭末城最處其中。男女大小雖遠若近。佛神力故兩得相見無所障礙。夜光摩尼如意珠華遍滿世界。雨七寶花。缽頭摩華。優缽羅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華。彌布其地。或復風吹迴旋空中。時彼國界城邑聚落。園林浴池泉河流沼。自然而有八功德水。命命之鳥鵝鴨鴛鴦。孔雀鸚鵡。翡翠舍利。美音鳩雕。

羅耆婆闍婆快見鳥等。出妙音聲。復有異類妙音之鳥不可稱數。游集林池。金色無垢淨光明華。無憂淨慧日光明華。鮮白七日香華。瞻卜六色香華。百千萬種水陸生華。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香淨無比。晝夜常生終無萎時。有如意果樹。香美無比充滿國界。香樹金光生寶山間充滿國界。出適意香普熏一切。爾時閻浮提中常有好香。譬若香山。流水美好味甘除患。雨澤隨時。天園成熟香美稻種。天神力故一種七獲。用功甚少所收甚多。谷稼滋茂無有草穢。眾生福德本事果報。入口銷化。百味具足香美無比氣力充實。其國爾時有轉輪聖王。名曰穰佉。有四種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具三十二大人相好。

王有千子。勇猛端正怨敵自伏。王有七寶。一金輪寶。千輻轂輞皆悉具足。二白象寶。白如雪山七胑拄地。嚴顯可觀猶如山王。三紺馬寶。朱鬣髦尾足下生華七寶蹄甲。四神珠寶。明顯可觀長於二肘。光明雨寶適眾生願。五玉女寶。顏色美妙柔軟無骨。六主藏臣。口中吐寶足下雨寶兩手出寶。七主兵臣。宜動身時四兵如雲從空而出。千子七寶國界人民。一切相視不懷惡意。如母愛子。時王千子各取珍寶。於正殿前作七寶台。有三十重高十三由旬。千頭千輪遊行自在。有四大寶藏。一一大藏。各有四億小藏圍繞。伊缽多大藏。在乾陀羅國。般軸迦大藏。在彌緹羅國。賓伽羅大藏。在須羅吒國。穰佉大藏。在婆羅奈國古仙山處。此四大藏。自然開發顯大光明。縱廣正等一千由旬。滿中珍寶。各有四億小藏附之。有四大龍。各自守護此四大藏及諸小藏。自然踴出形如蓮華。無央數人皆共往觀。是時眾寶無守護者。

眾人見之心不貪著。棄之於地猶如瓦石草木土塊。時人見者心生厭離。各各相謂而作是言。如佛所說往昔眾生為此寶故共相殘害。更相偷劫欺誑妄語。令生死苦緣展轉增長。墮大地獄。翅頭末城眾寶羅網彌覆其上。寶鈴莊嚴微風吹動。其音和雅如扣鍾磬。演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時城中有大婆羅門主。名修梵摩。婆羅門女名梵摩拔提。心性和弱。彌勒托生以為父母。雖處胞胎如游天宮。放大光明塵垢不障。身紫金色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坐寶蓮華。眾生視之無有厭足。光明晃耀不可勝視。諸天世人所未曾睹。身力無量。一一節力普勝一切大力龍象。

不可思議毛孔光明。照耀無量無有障礙。日月星宿水火珠光。皆悉不現猶如埃塵。身長釋迦牟尼佛八十肘(三十二丈)。脅廣二十五肘(十丈)。面長十二肘半(五丈)。鼻高修直當於面門。身相具足端正無比成就相好。一一相八萬四千好。以自莊嚴如鑄金像。一一好中流出光明照千由旬。肉眼清徹青白分明。常光繞身面百由旬。日月星宿真珠摩尼。七寶行樹皆悉明耀現於佛光。其餘眾光不復為用。佛身高顯如黃金山。見者自然脫三惡趣。爾時彌勒諦觀世間五欲過患。眾生受苦沉沒長流。在大生死甚可憐愍。自以如是正念觀察苦空無常。不樂在家。厭家迫迮猶如牢獄。時蟻佉王共諸大臣國土人民。持七寶台。有千寶帳及千寶軒。千億寶鈴。千億寶幡。寶器千口寶瓮千口。奉上彌勒。彌勒受已施諸婆羅門。婆羅門受已即便毀壞各共分之。諸婆羅門觀見彌勒能作大施生大奇特心。彌勒菩薩見此寶台須臾無常。知有為法皆悉磨滅。修無常想。贊過去佛清涼甘露無常之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說此偈已。出家學道。坐於金剛莊嚴道場龍花菩提樹下。枝如寶龍吐百寶華。一一花葉作七寶色。色色異果適眾生意。天上人間為無有比。樹高五十由旬。枝葉四布放大光明。爾時彌勒與八萬四千婆羅門俱詣道場。彌勒即自剃髮出家學道。早起出家。即於是日初夜降四種魔。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說偈言

久念眾生苦欲拔無由脫

今者證菩提霍然無所礙

亦達眾生空本性相如實

永更無憂苦慈悲亦無緣

本為救汝等國城及頭目

妻子與手足施人無有數

今始得解脫無上大寂滅

當為汝等說廣開甘露道

如是大果報皆從施戒慧

六種大忍生亦從大慈悲

無染功德得

說此偈已默而住。時諸天龍鬼神王不現其身。而雨天花供養於佛。三千大千世界六變震動。佛身出光照於無量。應可度者皆得見佛。

爾時釋提桓因護世天王。大梵天王無數天子。於花林園頭面禮足。合掌勸請轉於法輪。時彌勒佛默然受請。告梵王言。我於長夜受大苦惱修行六度。始於今日法海滿。建法幢擊法鼓吹法蠡雨法雨正爾。當為汝等說法。諸佛所轉八聖道輪。諸天世人無能轉者。其義平等直至無上無為寂滅。為諸眾生斷長夜苦。此法甚深難得難入難信難解。一切世間無能知者無能見者洗除心垢得萬梵行。說是語時。復有他方無數百千萬億天子天女。大梵天王乘天宮殿。持天花香奉獻如來。繞百千匝。五體投地合掌勸請。諸天伎樂不鼓自鳴。時諸梵王異口同聲。而說偈言

無量無數歲空過無有佛

眾生墮惡道世間眼目滅

三惡道增廣諸天路永絕

今日佛興世三惡道殄滅

增長天人眾願開甘露門

令眾心無著疾疾得涅槃

我等諸梵王聞佛出世間

今者得值佛無上大法王

梵天宮殿盛身光亦明顯

普為十方眾勸請大導師

唯願開甘露轉無上法輪

說此偈已頭面作禮。復更合掌殷勤三請。唯願世尊。轉於甚深微妙法輪。為拔眾生苦惱根栽。遠離三毒破四惡道不善之業爾時世尊為諸梵王。即便微笑出五色光。默然許之。時諸天子無數大眾。聞佛許可歡喜無量遍體踴躍。譬如孝子新喪慈父忽然還活。大眾歡喜亦復如是。時諸天眾右繞世尊經無數匝。敬愛無厭卻住一面爾時大眾皆作是念。雖復千億歲受五欲樂。不能得免三惡道苦。妻子財產所不能救。世間無常命難久保。我等今者於佛法中淨修梵行。作是念已復更念言。設受五欲經無數劫如無想天壽。無量億歲。與諸婇女共相娛樂受細滑觸。會歸磨滅墮三惡道受無量苦。所樂無幾猶如幻化。蓋不足言。入地獄時大火洞然。百億萬劫受無量苦求脫叵得。如此長夜苦厄難拔。今日遇佛宜勤精進。時穰佉王高聲唱言

設復生天樂會亦歸磨滅

不久墮地獄猶如猛火聚

我等宜時速出家學佛道

說是語已。時穰佉王。與八萬四千大臣恭敬圍繞。及四天王送轉輪王。至花林園龍花樹下。詣彌勒佛求索出家。為佛作禮。未舉頭頃鬚髮自落袈裟著身。便成沙門時彌勒佛共穰佉王。與八萬四千大臣諸比丘等恭敬圍繞。並與無數天龍八部。入翅頭末城。足躡門閫。娑婆世界六種震動。閻浮提地化為金色。翅頭末大城中央其地金剛。有過去諸佛所坐金剛寶座自然踴出。眾寶行樹。天於空中雨大寶華。龍王作眾伎樂。口中吐華毛孔雨華用供養佛。佛於此座轉正法輪。謂是苦苦聖諦。謂是集集聖諦。謂是滅滅聖諦。謂是道道聖諦。並為演說三十七品助菩提法。亦為宣說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等。爾時大地六種震動。如此音聲聞於三千大千世界。復過是數無量無邊。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膩吒天。

時四天王各各將領無數鬼神。高聲唱言。佛日出時降法雨露。世間眼目今者始開。普令大地一切八部於佛有緣皆得聞知。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乃至大梵天。各各於己所統領處高聲唱言。佛日出世降注甘露。世間眼目今者始開。有緣之者皆悉聞知。時諸龍王八部。山神樹神藥草神水神風神火神地神城池神屋宅神等。踴躍歡喜高聲唱言。復有八萬四千諸婆羅門。聰明大智。於佛法中亦隨大王出家學道。復有長者名須達那。今須達長者是。亦與八萬四千人俱共出家。復有梨師達多。富蘭那兄弟。亦與八萬四千人俱共出家。復有二大臣。一名梵檀末利二名須曼那。王所愛重。亦與八萬四千人俱。於佛法中出家學道。轉輪王寶女名舍彌婆帝。今之毗舍佉母是也。亦與八萬四千婇女俱共出家。穰佉太子名天金色。

今提婆婆那長者子是。亦與八萬四千人俱共出家。彌勒佛親族婆羅門子名須摩提。利根智慧。今郁多羅善賢比丘尼子是。亦與六萬人俱。於佛法中俱共出家。穰佉王千子唯留一人用嗣王位。餘九百九十九人。亦與八萬四千人。於佛法中俱共出家。如是等無量億眾。見世苦惱五陰熾然。皆於彌勒佛法中俱共出家。爾時彌勒佛以大慈心語諸大眾言。汝等今者不以生天樂故。亦復不為今世樂故來至我所但為涅槃常樂因緣。是諸人等皆於佛法中種諸善根。釋迦牟尼佛出五濁世。種種呵責為汝說法。無奈汝何教殖來緣。今得見我。我今攝受是諸人等。或以讀誦分別決定修多羅毗尼阿毗曇。為他演說讚嘆義味。不生嫉妒教於他人令得受持。修諸功德來生我所。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來生我所。或以妓樂幡蓋華香燈明供養於佛。修此功德來生我所。或以施僧常食。起立僧房四事供養。持八戒齋修習慈心。行此功德來生我所。或為苦惱眾生深生慈悲。以身代受令其得樂。修此功德來生我所。或以持戒忍辱修淨慈心。以此功德來生我所。或造僧祇四方無礙齋講設會供養飯食。修此功德來生我所。或以持戒多聞。修行禪定無漏智慧。以此功德來生我所。或有起塔供養舍利念佛法身。以此功德來生我所。或有厄困貧窮孤獨系屬於他。王法所加臨當刑戮。作八難業受大苦惱拔濟彼等令得解脫。修此功德來生我所。或有恩愛別離朋黨諍訟極大苦惱。以方便力令得和合。修此功德來生我所。說是語已。稱讚釋迦牟尼佛。善哉善哉。能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等百千萬億諸惡眾生。令修善本來生我所。時彌勒佛如是三稱讚釋迦牟尼佛。而說偈言

忍辱勇猛大導師能於五濁不善世

教化成熟惡眾生令彼修行得見佛

荷負眾生受大苦今入常樂無為處

教彼弟子來我所我今為汝說四諦

亦說三十七菩提莊嚴涅槃十二緣

汝等宜當觀無為入於空寂本無處

說此偈已。復更讚嘆彼時眾生於苦惡世能為難事。貪慾嗔恚愚痴迷惑短命人中。能修持戒作諸功德。甚為希有。爾時眾生不識父母沙門婆羅門。不知道法。互相惱害近刀兵劫。深著五欲嫉妒諂佞。曲濁邪偽無憐愍心。更相殺害食肉飲血。不敬師長不識善友。不知報恩。生五濁世不知慚愧。晝夜六時相續作惡不知厭足。純造不善五逆惡聚。魚鱗相次求不知厭。九親諸族不能相濟。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以大方便深厚慈悲。能於苦惱眾生之中。和顏美色善巧智慧。說誠實語示我當來度脫汝等。如是導師明利智慧。世間希有甚為難遇。深心憐愍惡世眾生。為拔苦惱令得安隱。入第一義甚深法性。

釋迦牟尼三阿僧祇劫。為汝等故修行難行苦行。以頭布施。割截耳鼻手足胑體受諸苦惱。為八聖道平等解脫利汝等故。時彌勒佛如是開導安慰無量諸眾生等。令其歡喜。彼時眾生身純是法。心純是法。口常說法。福德智慧之人充滿其中。天人恭敬信受渴仰。時大導師各欲令彼聞於往昔苦惱之事。復作是念。五欲不淨眾苦之本。又能除舍憂戚愁恨。知苦樂法皆是無常。為說色受想行識苦空無常無我。說是語時。九十六億人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得阿羅漢。三明六通具八解脫。三十六萬天子。二十萬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天龍八部中。有得須陀洹者。種辟支佛道因緣者。發無上道心者。數甚眾多不可稱計。爾時彌勒佛。與九十六億大比丘眾。並穰佉王八萬四千大臣比丘眷屬圍繞。如月天子諸星宿從出翅頭末城。還花林園重閣講堂。時閻浮提城邑聚落小王長者。及諸四姓皆悉來集龍花樹下花林園中。爾時世尊重說四諦十二因緣。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他方諸天及八部眾六十四億恆河沙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住不退轉。第三大會。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三十四億天龍八部發三菩提心。時彌勒佛說四聖諦深妙法輪。度天人已。將諸聲聞弟子天龍八部一切大眾。入城乞食。

無量淨居天眾恭敬從佛入翅頭未城。當入城時。佛現十八種神足。身下出水。如摩尼珠。化成光台照十方界。身上出火。如須彌山流紫金光。現大滿空化成琉璃。大復現小如芥子許。泯然不現。於十方踴於十方沒。令一切人皆如佛身。種種神力無量變現。令有緣者皆得解脫。釋提桓因三十二輔臣與欲界諸天。梵天王與色界諸天。並天子天女。脫天瓔珞及以天衣。而散佛上。時諸天衣化成花蓋。諸天妓樂不鼓自鳴。歌詠佛德密雨天花。栴檀雜香供養於佛。街巷道陌豎諸幢幡。燒諸名香其煙若雲。世尊入城時。大梵天王釋提桓因。合掌恭敬以偈贊佛

正遍知者兩足尊天人世間無與等

十力世尊甚希有無上最勝良福田

其供養者生天上未來解脫住涅槃

稽首無上大精進稽首慈心大導師

東方天王提頭賴吒。南方天王毗樓勒叉。西方天王毗留博叉。北方天王毗沙門王。與其眷屬恭敬合掌。以清淨心讚嘆世尊

三界無有比大悲自莊嚴

體解第一義不見眾生性

及與諸法相同入空寂性

善住無所有雖行大精進

無為無足跡我今稽首禮

慈心大導師眾生不見佛

長夜受生死墜墮三惡道

及作女人身今日佛興世

拔苦施安樂三惡道已少

女人無諂曲皆當得止息

具足大涅槃大悲濟苦者

施樂故出世本為菩薩時

常施一切樂不殺不惱他

忍心如大地我今稽首禮

忍辱大導師我今稽首禮

慈悲大丈夫自免生死苦

能拔眾生厄如火生蓮

世間無有比

爾時世尊次第乞食。將諸比丘還至本處入深禪定。七日七夜寂然不動。彌勒佛弟子色如天色。普皆端正厭生老病死。多聞廣學守護法藏行於禪定。得離諸欲如鳥出[谷-禾 卵]

爾時釋提桓因。與欲界諸天子。歡喜踴躍。復說偈言

世間所歸大導師慧眼明淨見十方

智力功德勝諸天名義具足福眾生

願為我等群萌類將諸弟子詣彼山

供養無惱釋迦師頭陀第一大弟子

我等應得見過佛所著袈裟聞遺法

懺悔前身濁惡劫不善惡業得清淨

爾時彌勒佛。與娑婆世界前身剛強眾生及諸大弟子。俱往耆闍崛山到山下已。安詳徐步登狼跡山。到山頂已舉足大指躡于山根。是時大地十八相動既至山頂彌勒以手兩向擘山如轉輪王開大城門。爾時梵王持天香油灌摩訶迦葉頂。油灌身已擊大揵椎。吹大法蠡。摩訶迦葉即從滅盡定覺。齊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合掌。持釋迦牟尼佛僧迦梨。授與彌勒而作是言。大師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臨涅槃時以此法衣付囑於我。令奉世尊。時諸大眾各白佛言。云何今日此山頂上有人頭蟲。短小丑陋著沙門服。而能禮拜恭敬世尊。時彌勒佛訶諸大弟子莫輕此人。而說偈言

孔雀有好色鷹鶻鷂所食

白象無量力師子子雖小

撮食如塵土大龍身無量

金翅鳥所搏人身雖長大

肥白端正好七寶瓶盛糞

污穢不可堪此人雖短小

智慧如練金煩惱習久盡

生死苦無餘護法故住此

常行頭陀事天人中最勝

苦行無與等牟尼兩足尊

遣來至我所汝等當一心

合掌恭敬禮

說是偈已告諸比丘。釋迦牟尼世尊。於五濁惡世教化眾生。千二百五十弟子中。頭陀第一身體金色。舍金色婦出家學道。晝夜精進如救頭然。慈愍貧苦下賤眾生。恆福度之為法住世。摩訶迦葉者此人是也。說此語已。一切大眾悉為作禮

爾時彌勒持釋迦牟尼佛僧伽梨。覆右手不遍才掩兩指。復覆左手亦掩兩指。諸人怪嘆先佛卑小。皆由眾生貪濁憍慢之所致耳。告摩訶迦葉言。汝可現神足並說過去佛所有經法。爾時摩訶迦葉踴身虛空作十八變。或現大身滿虛空中。大復現小如葶藶子。小復現大。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履地如水履水如地坐臥空中身不陷墜。東踴西沒西踴東沒。南踴北沒北踴南沒。邊踴中沒中踴邊沒。上踴下沒下踴上沒。於虛空中化作琉璃窟。承佛神力。以梵音聲說釋迦牟尼佛十二部經。大眾聞已怪未曾有八十億人遠塵離垢。於諸法中不受諸法得阿羅漢。無數天人發菩提心。繞佛三匝還從空下。為佛作禮說有為法皆悉無常。辭佛而退還耆闍崛山本所住處。身上出火入般涅槃。收身舍利山頂起塔。彌勒佛嘆言。大迦葉比丘是釋迦牟尼佛於大眾中。常所讚嘆頭陀第一通達禪定解脫三昧。是人雖有大神力而無高心。能令眾生得大歡喜。常愍下賤貧苦眾生彌勒佛嘆大迦葉骨身言。善哉大神德釋師子大弟子大迦葉。於彼惡世能修其心。爾時摩訶迦葉骨身。即說偈言

頭陀是寶藏持戒為甘露

能行頭陀者必至不死地

持戒得生天及與涅槃樂

說此偈已。如琉璃水還入塔中。爾時說法之處。廣八十由旬長百由旬。其中人眾若坐若立若近若遠。各見佛在其前獨為說法。彌勒佛住世六萬億歲。憐愍眾生故令得法眼。滅度之後諸天世人闍維佛身。時轉輪王收取捨利。於四天下各起八萬四千塔。正法住世六萬歲。像法二萬歲。汝等宜應勤加精進。發清淨心起諸善業。得見世間燈明彌勒佛身必無疑也。佛說語已。尊者舍利弗。尊者阿難。即從座起為佛作禮。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斯經。云何奉持之。佛告阿難。汝好憶持。普為天人分別演說。莫作最後斷法人耶。此法之要。名一切眾生斷五逆種淨除業障報障煩惱障修習慈心與彌勒共行。如是受持。亦名一切眾生得聞彌勒佛名必免五濁世不墮惡道經。如是受持。亦名破惡口業心如蓮花定見彌勒佛經。如是受持。亦名慈心不殺不食肉經。如是受持。亦名釋迦牟尼佛以衣為信經。如是受持。亦名若有聞佛名決定得免八難經。如是受持。亦名彌勒成佛經。如是受持。佛告舍利弗。佛滅度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八部鬼神等。得聞此經受持讀誦禮拜供養恭敬法師。破一切業障報障煩惱障。得見彌勒及賢劫千佛。三種菩提隨願成就。不受女人身。正見出家得大解脫。說是語已。時諸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佛說輪王七寶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與大芻苾眾俱。是時佛告諸苾芻言。汝等當知。有剎帝利大灌頂王。已受灌頂得輪王位。威德自在人所尊重出現世間。其王出時有七寶現。何等為七所謂輪寶象寶馬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摩尼寶女寶。如是七寶隨王出現。何名輪寶。所謂千輻金輪最上殊妙。諸相圓滿有大威力。其金輪寶從空而下住王宮門。是時彼剎帝利大灌頂輪王。見是輪寶出已心大歡喜。即告侍臣言。汝今速嚴四兵當出遊幸。是時侍臣受王命已。即嚴四兵既嚴整已。即詣王所而白王言。四兵已嚴王出遊幸。今正是時。爾時彼剎帝利大灌頂輪王。即從座起整其衣服出於宮門。彼千輻輪導於王前。從王右手順次而轉。是時彼王游於四海。於少時間即還王宮。以其輪寶功能勝故。諸苾芻。此名剎帝利大灌頂輪王出時第一輪寶出現

複次諸苾芻。彼剎帝利大灌頂輪王出時。復有象寶出現。其相殊妙純白無雜。猶如大龍。七處具足圓滿而住。從於北方乘空而來住王宮門。是時臣寮見是事已。即馭王所具。以其事而白於王。彼大灌頂輪王見是象寶出已。心大歡喜內自思惟。甚為賢善最大殊勝。我有所用而必當取。是時彼王謂諸臣言。象寶出現。汝等宜應專勤守護備吾所用。是時侍臣受王命已。於長時中專勤守護。善巧調習無少損失備王所用。佛告諸苾芻。往昔有剎帝利大灌頂輪王出世。是時亦有象寶出現。其王於晨朝時乘彼象寶。游於四海即時還宮。汝等當知。象寶有是勝妙功能。諸苾芻。此名大灌頂輪王出時第二象寶出現

複次諸苾芻。大灌頂輪王出時。復有馬寶出現。其數有四。諸分圓滿而各有其上妙色相。所謂青黃赤白。項頸妙好猶如謨囉。行步迅疾而復調善。是四馬寶出現宮門。爾時臣寮見是馬寶希有妙好。即馭王所。彼大灌頂輪王見是四馬寶已。心大歡喜內自思惟。馬寶出現甚為賢善。我有所用必當如意。彼大灌頂輪王而復宣言。汝等諸臣。於長時中當勤守護善巧調習。我有所用而必當取。是時臣寮受王命已。長時守護備王所用。諸苾芻。往昔有大灌頂輪王出世。是時亦有馬寶出現。其王於晨朝時乘是馬寶。游於四海即復還宮。汝等當知。馬寶有是殊勝功能。諸苾芻。此名大灌頂輪王出時第三馬寶出現

複次諸苾芻。輪王出時復有主藏臣寶出現。是時有大寶藏。堅牢具足大財大富彼臣所主。時主藏臣。即詣王所作是白言。有大寶藏一切殊妙珍寶具足。所謂金等一切寶物王有所用。我當授王一切如意無少闕失。是時輪王見是主藏臣寶出已。心大歡喜。又聞其言金等諸寶一切具足獲大如意。時王即謂彼主藏臣寶言。汝今有如是色相神通威力。能主地中廣大伏藏。金等諸寶一切具足。觀如是事甚為希有最上賢善汝善主持。我有所欲汝當供給。余非欲者亦善主持。諸苾芻。汝等當知。此地伏藏。人所不見非人即見。輪王出時有主藏臣而自出現。為王守護一切供給。此名輪王出時第四主藏臣寶出現

複次諸苾芻。輪王出時復有主兵臣寶出現。是時彼臣有大智略勇猛威德。大力色相一切具足。善御兵眾護王國界不令侵擾。時主兵臣詣於王所。白如是言。大王當知。我善主兵守護王境。若時非時諸有所作。當如王意無少闕失。是時彼王見是主兵臣寶出現已。心大歡喜即謂彼言汝今有大智略勇猛威德大力色相。若時非時一切能作。善御兵眾。守護國界。甚為賢善。汝當長時親輔於我。諸有所為汝善方便。汝今於王是大守護。諸苾芻。此名輪王出時第五主兵臣寶出現

複次諸苾芻。輪王出時復有大摩尼寶出現。彼摩尼寶最上色相妙好殊勝。有大光明圓滿具足。其光廣大普照一切有大功能。於王宮中。若有是寶而彼夜暗非燈所照。寶出光明自然照曜猶如日光。諸苾芻。往昔有大輪王出世。是時亦有大摩尼寶出現有大光明。彼王爾時欲驗其能。即敕臣寮速嚴四兵。當於夜分出遊園林。是時臣寮受王命已。即嚴四兵速詣王所白如是言。四兵已集王出遊幸今正是時。爾時彼王。即以大摩尼寶置旌旗上引導王前。於夜分中出遊園林。其寶光明照一由旬。其王四兵皆悉光明互相映曜。如天光明等無有異。諸苾芻。此名輪王出時第六大摩尼寶出現

複次諸苾芻。輪王出時復有女寶出現。最上色相諸分圓滿妙好第一。諸世間人無有等者。輕妙柔軟如乾唧梨。身諸毛孔出諸妙香。譬如盛香寶器。於一切時香氣常在。又復女寶所有出入之息。一一皆如青蓮華香人所愛樂。如王所行女寶從後。諸有所作適悅自在。性行貞正不受邪染。常出愛語人所樂聞。面有光明人所喜見。諸苾芻。此名輪王出時第七女寶出現

佛告諸苾芻。如是名為輪王出時七寶出現。汝等當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時。宣說七覺支法。何等為七。所謂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如是名為七覺支法。唯除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出世宣說。如前七寶亦如是。唯除大灌頂輪王出時其寶出現。汝等當知。如來所說七覺支法。令諸眾生如理修行。一切皆得安樂利益。汝等當勤如是修學

其他說法

梵語saptaratna^ni。即七種珍寶。(一)又稱七珍。指世間七種珍貴之寶玉。諸經說法不一,阿彌陀經、大智度論卷十等謂七寶即:(一)金。(二)銀。(三)琉璃,又作琉璃、毗琉璃、吠琉璃等。屬青玉類。(四)頗梨,又作頗胝迦,意譯作水精(晶)。指赤、白等之水晶。(五)車渠,又作硨磲。經常與碼瑙混同,概指大蛤或白珊瑚之類。(六)赤珠,又稱赤真珠。(七)碼瑙,深綠色之玉,但異於後世所稱之碼瑙。法華經卷四則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真珠、玫瑰為七寶。〔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無量壽經卷上〕(參閱‘寶’6737)

(一)七種珍寶,又稱七珍。即金、銀、琉璃、玻璃、硨■、赤珠、碼瑙。此七寶之名出自鳩摩羅什譯的《阿彌陀經》,而玄奘譯《稱讚淨土經》則稱此七寶為金、銀、吠琉璃、頗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濕摩揭拉婆。此七寶之名,古代諸經論之譯名頗有異同。茲以《無量壽經》為例,將漢、魏、唐、宋譯本之譯語對照如下∶

┌——┬——┬——┬——┬——┬——┬——┬——┐
││金│銀│琉璃│玻│硨磲│赤珠│碼│
├——┼——┼——┼——┼——┼——┼——┼——┤
│漢│金│銀│琉璃│水精│車渠│珊瑚│琥珀│
├——┼——┼——┼——┼——┼——┼——┼——┤
│魏│紫金│白銀│琉璃│水精│硨磲│珊瑚│碼│
├——┼——┼——┼——┼——┼——┼——┼——┤
│唐│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碼│
├——┼——┼——┼——┼——┼——┼——┼——┤
│宋│黃金│白銀│璃│頗梨│硨磲│真珠│碼│
└——┴——┴——┴——┴——┴——┴——┴——┘

此外,《法華經》卷四〈寶塔品〉及《佛地經論》卷一所載,則將七寶中之玻璃,代以玫瑰(karketana)。

(1)金(suvarn%a)∶指黃金。又稱為紫金。梵名蘇伐刺那(修跋拏),譯為妙色或好色。佛典在讚嘆佛身端嚴時,常用妙色身、金色身之語。《翻譯名義集》卷三引真諦之釋,舉出金之四義(大正54•1105b)∶‘(一)色無變,(二)體無染,(三)轉作無礙,(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淨、我、樂四德耳。’

(2)銀(ru^pya)∶指白銀。

(3)琉璃(vaidu^rya)∶又作毗琉璃、吠琉璃耶、鞞頭黎等。譯為‘青色寶’或‘不遠’。是一種類似玉的寶石。中國、日本常有人誤以為是有色玻璃。此詞古來多作‘流離’,後代在使用時都加上玉偏旁。《慧琳音義》卷一(大正54•317b)∶‘須彌山南面是此寶也。其寶青色,瑩徹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釋髻珠雲是此寶,天生神物,非是人間鍊石造作,焰火所成琉璃也。’

(4)玻璃(sphat!ika)∶即水晶。又作薩頗胝迦、颯頗置加、塞頗胝迦、頗梨等。《慧琳音義》卷四(大正54•330b)∶‘古譯雲是水精,此說非也,雖類水晶,乃有紫白紅碧四色差別,瑩淨通明寶中最上。紅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淨無瑕點,雲是千年冰化作者謬說也。’

(5)硨■(musa^ragalva)∶可能是白珊瑚。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法華經玄贊》卷二(末)雲(大正34•685b)∶‘車渠梵雲牟娑洛揭婆,青白間色。’後世將白珊瑚及貝殼製成之物,稱為硨渠

(6)赤珠(lohitamuktika)∶即赤真珠。《大智度論》卷十雲(大正25•134a)∶‘真珠出魚腹中、竹中、蛇腦中。’《佛地經論》卷一雲(大正26•293a)∶‘赤蟲所出,名赤真珠,或珠體赤,名赤真珠。’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則指珠之稍帶赤色者。純赤色之真珠極其難得。

(7)碼瑙(as/magarbha)∶此物並非今人所稱之碼瑙,而是翠綠玉或帶有深綠色光輝的寶石。

(二)總稱轉輪聖王所擁有之七種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又稱主藏寶)與主兵臣寶(將軍)。〔長阿含經卷三、舊華嚴經卷四十三〕(參閱‘轉輪聖王’6624)
佛典中常記載在理想國王(轉輪聖王)出現時,會有七寶自然出現,以輔助該王教化百姓,行菩薩道。此七寶即∶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主藏寶、典兵寶等。

(1)輪寶(cakra)∶《長阿含經》卷十八曾提及轉輪聖王的七寶與四神德。謂轉輪聖王出世,於十五日,月滿之時,沐浴香湯上高殿,與婇女共相娛樂,其時金輪寶忽現在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天匠所造。輪徑丈四,王召四兵禮此金輪寶,隨所願求向東,輪寶即向東轉,轉輪王率四兵隨之,金輪寶前有四神引導,輪寶止時王駕亦止。時東方諸小國王見大王至,皆捧珍寶以示歸順。余南、西、北三方亦如是。

(2)象寶(hasti)∶指白色六牙象。清旦乘之周行四海,食時得還。

(3)馬寶(as/va)∶指紺青色有象力之駿馬。能飛行,與象寶同為轉輪王之乘駕。

(4)珠寶(man!i)∶指寶珠。有光明照王宮內,夜中置於高幢上,光照一由旬,城中人民皆起作務,以為白晝。

(5)玉女寶(stri^)∶指美女。顏色從容,面貌端正,冬則身溫,夏則身涼,舉身毛孔出旃檀香,口出優缽羅花香,言語柔軟,舉動安詳。

(6)主藏寶(grahapati)∶指寶藏自然財富無量。地中伏藏有有主與無主;若有主則擁護之,無主則取之供王用。此寶在其他經論中,另有作‘主藏大臣寶’者,或‘居士寶’者。

(7)典兵寶(parina^yaka)∶指智謀雄猛英略獨決之掌兵大將。《大寶積經》卷十四雲(大正11•78c)∶
‘轉輪聖王生種姓家,七寶則現。何謂為七?一曰紫金輪,有千輻。二曰白象,有六牙。三曰紺色神馬,烏頭朱髦。四曰明月化珠,有八角。五曰玉女後,口優缽香,身旃檀香。六曰主藏聖臣。七曰主兵大將軍,御四域兵,如是大聖、菩薩大士,以七寶現於世時,自然道寶現於世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