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

白象

白象,即患有白化病的亞洲象或者非洲象。白象就是白色的亞洲象,在古代暹羅國(今泰國)盛產大象,白色的象是非常稀少的,所以被視為珍寶,泰國人將患有白化病的亞洲象視為聖物,嚴禁役使,必須虔誠供奉。後來英語就把白象(white elephant) 稱為昂貴而無用的東西的代名詞,在全世界都通行。

基本信息

亞洲白象

白象就是白色的亞洲象,在古代暹羅國(今泰國盛產大象,白色的象是非常稀少的,所以被視為珍寶。但是白象只能用來供養,不能勞動。大象如果不勞動的話,花銷很大,即使是泰國的一般的貴族也養不起的,如果泰國國王對那個臣下不滿就送他一頭白象,既是寶物又是御賜,那么大臣就的更好的供奉白象,於是家道很快就衰落了。
白象
白象

後來英語就把白象(white elephant)成為昂貴而無用的東西的代名詞,在全世界都通行。

非洲白象

攝影師麥克-霍爾丁近日在波札那奧卡萬戈三角洲拍到了一頭粉紅色非洲小象的照片,他當時正為英國廣播公司野生動物節目拍攝一群由80頭大象組成的象群。
白象白象

泰國聖物

古代泰國人不僅把大象作為帝王將士出征時的理想坐騎和主要武裝力最,而且還把它視為吉祥之物,尊為國寶。象一般是黑色的,因此,一旦發現或捕獲白象,就是比較罕見的事,古時泰國人以此作為國運昌盛的吉祥之兆。

泰國大城王朝16世王時期,曾因獲白象七頭,朝廷內外鬧得沸沸揚揚,一些群臣和政客紛紛上朝或上書勸泰王晉號白象之君。並以白象王國自稱。此時,泰國以白象王國的美名蜚聲中南半島。至今人們一提到泰國,就會想到大象,可見泰國與大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大城王朝時期,白象還被作為友好使者送給中國。據《明史》中記載:三十二年遣使貢白象及方物,象死於途,使者以珠寶飾其乾,盛以金盤,並尾束獻,帝嘉其意,厚遣之。

曼谷王朝拉瑪二世時,曾因喜獲白象三頭而改國旗,把當時一色紅的國旗,改為紅底中有白象圖案的國旗。至拉瑪六世時則有明文法規,凡捕獲到的白象都要獻給國王,被王宮接受的白象稱為御象。因此,人們把白象看成是泰國的象徵。白象成為泰國國旗的圖案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白象正名

有一種說法是白象就是得了白化病的大象,實際上患有白化病的大象皮膚是粉紅色的,並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雪白色。
從古暹羅至今,稀有的白象一直被視為珍寶,是泰國王室權力的重要象徵。從前,白象是屬於國王陛下的,與王室一起居住在王宮。所以,一旦人們發現了一頭具備白象特徵的大象,他們必須上報轄區,然後轄區再上報王室,由專門負責鑑定白象的部門派出專家再度審核。
那么,一頭象要具備了怎樣的特徵才能成為“白象”呢?並不是通體純白色,而是:
1、白象的指甲必須全是潔白的
2、白象的皮膚至少呈現發白的淡褐色
3、白象口腔內的上牙堂是淡粉或者白色
4、白象的眼睛是紅色或者紅棕色
5、白象每個毛孔都要有2至3根毛髮
當王室的鑑定專家確認一頭白象後,泰國人會舉辦一個大型慶典來慶祝,宣布一頭新的白象歸屬於國王陛下。據說,現在有9頭白象居住在王宮。其中一頭泰王拉瑪九世的白象就在華欣宮。
象在亞洲幾乎受到所有產象國人民的熱愛。在佛教中,大象更是一種精神力量的象徵,而白象,則象徵著至高的力量和智慧。一頭灰色的野象,由最初的可以肆意摧毀一切,直到修行為可以自我內心控制,但卻擁有更強大力量境界的白象,可以在尋求希望的路上,清除一切障礙。
正因為白象稀少,珍貴,歷史上曾為白象發生過戰爭。據歷史記載,寮國在1497年捕獲了一頭白象,越南皇帝知道了,就派遣使者向寮國國王索取白象毛,以此尋釁滋事。寮國國王和文武官員看透了這個陰謀,宰相就把象糞裝在盒子裡讓越南使者帶回去。越南皇帝惱羞成怒,發幾十萬大軍想一舉吞併寮國,寮國宰相率兵迎敵,經過激戰,寮國獲勝,聲威大震。

病證名

見《白喉忌表抉微》。白喉初起,症象輕而白未見者,即服此方。俟一見白象,即改服養陰清肺湯。相當於白喉偽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