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中介指標

處於最終目標和操作指標之間,是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操作和傳導後能夠以一定的精確度達到的政策變數;通常有市場利率、貨幣供應量,在一定條件下,信貸量和匯率也可充當中介指標。貨幣政策操作指標是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操作能夠有效準確實現的政策變數,如準備金、基礎貨幣、中央銀行利率、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回購協定市場利率、票據市場貼現率等。

區別

貨幣政策中介指標和操作指標的區別:

⑴ 貨幣政策操作指標是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操作能夠有效準確實現的政策變數,如準備金、基礎貨幣、中央銀行利率、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回購協定市場利率、票據市場貼現率等。操作指標有兩個特點:一是直接性,既可以通過政策工具的運用直接引起這些指標的變化;二是靈敏性,政策工具可以準確的作用於操作指標,使其達到目標區。

⑵ 貨幣政策中介指標處於最終目標和操作指標之間,是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操作和傳導後能夠以一定的精確度達到的政策變數,如市場利率、貨幣供應量、信貸規模和匯率。中介指標的選取要符合三個標準: ① 可測性,中央銀行能夠迅速獲得這些指標準確的資料數據,並進行相應的分析判斷; ② 可控性,這些指標能在足夠短的時間內手貨幣政策的影響,並按政策設定的方向和力度發生變化; ③ 相關性,該指標與貨幣政策最終目標又極為密切的關係,控制祝這些指標就能基本實現政策目標。

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指標的優缺點

(1)貨幣供給量作為中介 指標的優點:貨幣供給量的變動能直接影響 經濟活動;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量的控制能力較強;與貨幣政策意圖聯繫緊密;不易將政策性效果與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

(2)貨幣供給量作為中介 指標的缺點: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量的控制能力並不是絕對的;中央銀行對貨幣供給量的控制存在著一定的時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