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梅特蘭·斯圖爾特

詹姆斯·梅特蘭·斯圖爾特

詹姆斯·梅特蘭·斯圖爾特美國的一名演員,有很多職業,是一名文武全才的人。

詹姆斯·梅特蘭·斯圖爾特英文:James Maitland Stewart,1908年5月20日1997年7月2日),暱稱吉米·斯圖爾特(Jimmy Stewart),美國電影電視舞台劇演員、美國空軍準將
詹姆斯·斯圖爾特文武全才,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系;在美國空軍晉升至準將;至於身為一名才氣煥發的演員,其作品橫跨西部
詹姆斯·斯圖爾特
James Stewart

1953年電影《血泊飛車》(The Naked Spur)預告片。
男演員
原名 詹姆斯·梅特蘭·斯圖爾特
James Maitland Stewart
暱稱 吉米·斯圖爾特
Jimmy Stewart
出生 1908年5月20日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
逝世 1997年7月2日(89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職業 演員、空軍準將、飛行員、投資商、詩人、建築師、公益事業
教育程度 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系畢業
配偶 Gloria Hatrick (1949年-1994年)
代表作品 《史密斯游美京》、《費城故事》、《風雲人物》、《奪魂索》、《後窗》、《迷魂記》、《雙虎屠龍
活躍年代 1935年1991年

詹姆斯·梅特蘭·斯圖爾特(英文:James Maitland Stewart,1908年5月20日1997年7月2日),暱稱吉米·斯圖爾特(Jimmy Stewart),美國電影電視、舞台劇演員、美國空軍準將。
詹姆斯·斯圖爾特文武全才,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系;在美國空軍晉升至準將;至於身為一名才氣煥發的演員,其作品橫跨西部片、文藝片、脫線喜劇screwball comedy)、家庭喜劇、驚悚懸疑片(thriller)、傳記電影等。他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金球獎終身成就獎,及其他多數主要電影組織的終身成就獎得主。多部作品名列美國電影學會各類型百年最佳影片、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典藏。他在美國電影學會、美國娛樂周刊評選的百年百大電影名單中,都是出現最多次的主演演員。1999年,斯圖爾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3名。
與其他巨星相形之下,詹姆斯·斯圖爾特更特殊的是:銀幕上下的他,幾近完美符合美國人心目中理想的品德與形象。從熱愛家人朋友,誠懇篤實的小市民;到智勇雙全、無畏無私的愛國英雄。他端正、謙沖又親切的人格,受到普遍的敬重和喜愛。除了被暱稱“吉米·斯圖爾特”外,甚至還被形容為“美國的良心”(American conscience)。他活躍的年代大致涵蓋了好萊塢的黃金時期。吉米·斯圖爾特本人已經成為一種文化象徵,以及一個經典時代的傳奇化身。
片、文藝片、脫線喜劇(screwball comedy)、家庭喜劇、驚悚懸疑片(thriller)、傳記電影等。他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金球獎終身成就獎,及其他多數主要電影組織的終身成就獎得主。多部作品名列美國電影學會各類型百年最佳影片、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典藏。他在美國電影學會、美國娛樂周刊評選的百年百大電影名單中,都是出現最多次的主演演員。1999年,斯圖爾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3名。
與其他巨星相形之下,詹姆斯·斯圖爾特更特殊的是:銀幕上下的他,幾近完美符合美國人心目中理想的品德與形象。從熱愛家人朋友,誠懇篤實的小市民;到智勇雙全、無畏無私的愛國英雄。他端正、謙沖又親切的人格,受到普遍的敬重和喜愛。除了被暱稱“吉米·斯圖爾特”外,甚至還被形容為“美國的良心”(American conscience)。他活躍的年代大致涵蓋了好萊塢的黃金時期。吉米·斯圖爾特本人已經成為一種文化象徵,以及一個經典時代的傳奇化身。生平
早年

詹姆斯·梅特蘭·斯圖爾特於1908年出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郡,一個蘇格蘭後裔,基督教喀爾文教派長老會虔誠信仰的家庭。父母都是大學畢業,他們讓兒女有同等機會受大學教育。吉米·斯圖爾特是家中長子,有兩個妹妹。父祖三代都經營五金行,家境富裕;而母親的音樂及美術素養,對三名子女的影響更大,音樂經常充滿了這個和樂的家庭。
童年時期的吉米·斯圖爾特,一個害羞的小男孩,課餘的時間常躲在家裡的地下室做飛機模型、繪製機械設計圖、還有自己寫了劇本與妹妹們排演、以及在家鄉的默片戲院打工。家人主要希望他能夠繼承父業。他曾一度想要就讀海軍學院,但未得到父親同意,飛行則是吉米·斯圖爾特自幼的夢想。
1932年詹姆斯·斯圖爾特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建築系。中學則畢業於位在賓州,人才輩出的梅瑟斯堡學院(Mercersburg Academy),兩所名校現在都已男女兼收,但在他就讀時都還是男校。斯圖爾特的中學及大學時期,在學校社團都極為活躍,因為從小就專長演奏手風琴,所以加入學校的管弦樂團。他亦是美式足球隊、棒球隊、田徑隊隊員,擅長跳高、擲標槍,尤其更是長跑健將。他還是唱詩班合唱團團員、童軍團成員及終身的支持者、年鑑的美術編輯、文學協會的成員,他也有寫詩的天份,並在多年後出版詩集。斯圖爾特的中學暑假曾在建築公司工讀、參與過鋪路及在道路劃線的工作,另一個暑假他則當一名專業魔術師的助手。
吉米·斯圖爾特在普林斯頓大學參加的社團,尚包括全美國聞名,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話劇團“普林斯頓三角俱樂部”(Princeton Triangle Club),以及歷史同樣悠久的“普林斯頓美食社”(Princeton Charter Club),他也是學校的啦啦隊隊長。斯圖爾特在建築系的成績依舊非常優異,擅長工程製圖化學等科目,並且曾經以一篇機場設計的論文獲得獎學金。
然而吉米·斯圖爾特是在大學時期參加的話劇團,發掘自己真正的興趣,他在學校話劇團已經當上主角。從斯圖爾特的大學時代開始,那時適值經濟大恐慌期間,百業蕭條,即使是當時美國最熱門的建築業也不免受到影響;不過其時也是有聲電影開始發展、“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初期。在普林斯頓建築系,成績優秀的詹姆斯·斯圖爾特決心成為演員。
不同於多數其他的演員,吉米·斯圖爾特不但未曾上過戲劇學校,也沒上過任何表演專門的課程。他憑藉的,除了天份,再來就是學校社團的經驗。他在Princeton Triangle Club時,認識長他一個年級的同學約書亞·羅根(1908~1988),畢業以後受到羅根之邀,參與在波士頓的學生劇團,之後再轉往百老匯參與舞台劇演出,並認識亨利·方達(1905~1982)、瑪格麗特·蘇利文(1909~1960)(先後成為亨利·方達與導演威廉·惠勒的第一任妻子),並結為朋友。
詹姆斯·斯圖爾特來到百老匯的數個月後,又成為舞台劇的主角,演出獲致成功,而且被當時的媒體加以報導。在1932年到1934年之間,這4位好友並肩為自己的夢想-以及經濟不景氣的壓力-而奮鬥著。之後羅根前往莫斯科進修,其後回到百老匯;蘇利文、斯圖爾特和方達,他們各有際遇,都到好萊塢發展。約書亞·羅根後來成為普立茲獎、東妮獎得主的舞台劇導演、斯圖爾特和方達皆是一代銀幕傳奇、瑪格麗特·蘇利文亦是1930年代、1940年代著名的一線女星。這些年輕人後來都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名。

戰前

瑪格麗特·蘇利文及詹姆斯·斯圖爾特,《街角的商店》,1940年。
吉米·斯圖爾特於1935年,與亨利·方達相偕進好萊塢從影,他們都是從與米高梅公司簽約開始。斯圖爾特和方達從百老匯到好萊塢一直都是室友。熱衷於參加派對與跟小女星約會的亨利·方達,詫異的發現他的室友儘管頂著普林斯頓高材生的光環而頗受異性矚目,可是依舊堅持著規矩的私生活,迥異於其他年輕演員。不過吉米·斯圖爾特仍然很高興有進好萊塢的機會,以每周6到7天在製片場勤奮工作著。
起先,吉米·斯圖爾特大男孩般害羞、謙遜的個性、以及瘦高的身形,似乎一度成為職業上的阻礙。這段時間,據他所言,總是在當“大型電影的小角色及小型電影的大角色”。不過在1936年,斯圖爾特在大型影片也得到第一個戲份重的角色,出現在影片《迷霧重重》,是演員名單排名第三的配角,飾演一名精神異常的殺手。其實詹姆斯·斯圖爾特後來整個演員生涯,尤其在成名以後,就沒再演過反派。
1938年,吉米·斯圖爾特被出借至米高梅的姊妹公司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比斯圖爾特早兩年來到好萊塢的朋友瑪格麗特·蘇利文,在那裡稱讚他的才華;而導演法蘭克·卡普拉早在斯圖爾特還在飾演小角色時,就已注意到他的潛力,並且在即將拍攝的作品中,打消了原本要找克拉克·蓋博賈利·古柏(他們當初也是卡普拉提拔的)等成名影星主演的念頭,決定重用這位新人。吉米·斯圖爾特此後就晉升為大型電影的主角,與法蘭克·卡普拉展開數次成功的合作。
他們的合作始於1938年、改編自普立茲獎作品、奧斯卡得獎的電影《浮生若夢》,一部經濟大恐慌時期溫暖人心、創下票房佳績、又有人生哲理內涵的喜劇片。法蘭克·卡普拉發現詹姆斯·斯圖爾特不但能夠充分理解自己所要詮釋的角色,並且幾乎不需要什麼指導,卡普拉後來稱讚斯圖爾特“可能是最出色的銀幕演員”、“已經到了不用表演的境界”。
在卡普拉1939年奧斯卡得獎的政治題材喜劇片《史密斯游美京》中;吉米·斯圖爾特出演一位曾經遭受威脅利誘,最後仍然勇敢揭發弊案的年輕參議員,初步確立了他正人君子的形象。此片在當時大受歡迎,至今仍聲名不減,被選在百年百大電影系列、以及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吉米·斯圖爾特在此片真正成名,得到了第一次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以及紐約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男主角。
同樣出品於1939年,導演喬治·馬謝爾的《警探奇俠》,是斯圖爾特第一部西部片,女主角是瑪琳·黛德麗。劇中他是個行俠仗義但愛好和平的青年神槍手、一位西部大俠的後代。此片後來在電影及舞台劇被數次重拍;被選為國家電影保護局指定收藏。
然而即使在吉米·斯圖爾特開始名揚好萊塢,問鼎奧斯卡獎項時,他的父母仍舊反對他投身影界,在身為虔信教徒的老斯圖爾特夫婦的觀念中,他們憂慮兒子會在這個浮華、罪惡的電影之都學壞,並且一直試圖勸兒子回到他原本就可以從事的,體面、正派的職業。吉米·斯圖爾特秘密的跑到歐洲旅行,以得到一段休息的時間,當他回到美國時,正值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0年與導演恩斯特·劉別謙合作的浪漫喜劇《街角的商店》;飾演女主角是他的朋友瑪格麗特·蘇利文;男女主角是相戀的筆友,卻不知道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一起工作、而且互相看不太順眼的同事;此片在美國電影學會百年百大愛情類電影,與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之列;於1998年被重拍為由湯姆·漢克斯及梅格·萊恩主演的《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新片與經典老片情節類似,只是隨著時代演進,男女主角由寫信的筆友變成使用電子郵件的網友。
1940年詹姆斯·斯圖爾特與凱薩琳·赫本、卡萊·葛倫主演喬治·丘克的經典脫線喜劇《費城故事》。斯圖爾特出演一名捲入別人多角戀愛鬧劇,為情所苦的記者,歌聲還不錯的他,在劇中有表現的機會。此片在1956年被重拍為葛莉絲·凱莉主演的《上流社會》。《費城故事》除了名列百年百大電影系列、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以外,更讓他以生動的演技,拿到1941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吉米·斯圖爾特把獎座寄回去他的家鄉,他所堅持的夢想終於得到雙親肯定,這座小金人在他父親開的五金行櫥窗里放了25年。

空軍英雄
詹姆斯·梅特蘭·斯圖爾特
James Maitland Stewart 美國空軍

美國陸軍航空隊上校時期,1944年。
國家: 美國空軍預備役
美國陸軍航空隊
服役年份: 1941年–1968年
軍銜: 準將
統率: 第8航空隊第2戰鬥轟炸聯隊參謀主任
第445轟炸大隊第703轟炸中隊中隊長
道賓斯空軍預備役基地指揮官
參與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
越南戰爭
獲得勳章: 優異服務勳章
法國英勇十字榮譽勳章
飛行優異十字勳章 (2次)
航空勳章 (4次)
陸軍嘉獎獎章
本土防禦服役獎章
歐洲-非洲-中東作戰獎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章
預備役服役獎章
總統自由勳章

吉米·斯圖爾特早在從軍的數年前,於事業起飛、經濟寬裕後,就開始實現從小的夢想。他考取私人飛行執照以及商用飛行執照,截至戰前一共累積400多小時的飛行時數。斯圖爾特常駕駛飛機飛越整個北美大陸,從加州到賓州去探望父母──經由鐵路線的導引。
1939年,31歲的斯圖爾特與友人電影作曲家赫奇·卡爾邁基(1899~1981)發起,與其他數位好萊塢人士,在亞利桑那州格蘭岱爾市(Glendale, Arizona),自行集資創辦“雷鳥”戰時飛行學校(Thunderbird Field)。這間飛行學校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美國、英國加拿大中國培育了超過20萬名飛行員。
從軍報國於詹姆斯·斯圖爾特來說並不遙遠。他的母系祖先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祖父和外祖父都參加過南北戰爭、父親參加過美西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成為年幼的吉米·斯圖爾特心目中的模範。早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發前,他已敏銳觀察到戰爭對國家的威脅一觸即發,因此向美國陸軍航空軍(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為美國陸軍航空隊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的前身,後者又為美國空軍前身)請求入伍。
身高6呎3.5吋(191厘米)的斯圖爾特,卻因體重過輕了5磅(2.27公斤)而遭拒。他向米高梅一位健美先生Don Loomis請益,此人以擅長隨心所欲控制自己的體重而聞名。他再次請求入伍,體重雖有增加,可是仍然過輕。經過又一次的請求,徵兵主官答應給他再量一次體重,這次以多了1盎司(28.35公克)通過了,後來斯圖爾特透露他有一個“朋友”在操作體重計!吉米·斯圖爾特在1941年3月入伍,身為新科奧斯卡影帝的他,成為第一位穿上軍服的影星,他的薪水也因此從周薪3000美元變成月薪21美元。
入伍後的吉米·斯圖爾特,謝拒所有軍方想到加諸於他的公眾宣傳形象,堅持要得到與所有入伍士兵相同的待遇。他繼續在飛行學校受訓,日以繼夜的準備他的飛行考試、專業科目考試、以及成為軍官的學科考試。他順利取得B-17空中堡壘式與B-24解放者式(B-24 Liberator)兩種重型轟炸機的駕駛資格,以少尉起用,擔任轟炸機飛行員。先駐往英國,再前往歐陸對納粹德國作戰,升至少校。之後再升為第445轟炸大隊第703轟炸中隊中校中隊長,帶領過至少二十次戰鬥行動,然後調往第453轟炸大隊。
斯圖爾特上校以其解放法國戰役中的功績,獲頒法國英勇十字榮譽勳章。授勳者為法國空軍參謀長Henri Valin中將。
吉米·斯圖爾特從軍時,父親寫給他一封信。在整個戰爭期間,吉米·斯圖爾特一直將這封家書放在他隨身的衣袋中,後來更終身保存著這封信。
斯圖爾特中校在第453轟炸大隊領導過“不計其數”深入納粹占領區的最危險任務,這一切都在他的命令下,在當時並未公開。有記載的二十次僅指他在445轟炸大隊的“正式”任務而言,其實遠多於此數目。此後詹姆斯·斯圖爾特再升任陸軍航空隊第8航空隊第2戰鬥轟炸聯隊上校參謀主任。
斯圖爾特上校曾任軍事法庭的審判主席。1945年3月,發生了意外轟炸到中立國瑞士蘇黎世一案,兩名飛行員及轟炸領航員被控失職。考量到當時惡劣的天氣,以及證實儀器故障是事件發生的主因,宣判被告無罪開釋。
詹姆斯·斯圖爾特因戰功彪炳,受頒優異服務勳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美國陸軍及空軍第三高榮譽)、法國英勇十字榮譽勳章(Croix de Guerre with Palm,與美軍第四高榮譽銀星勳章對等)、兩度得頒飛行優異十字勳章(Distinguished Flying Cross with Oak Leaf Cluster,由吉米·杜立德將軍頒發)、四度得頒航空勳章(Air Medal with 3 Oak Leaf Clusters)、陸軍嘉獎獎章(Army Commendation Medal);以及本土防禦服役獎章(American Defense Service Medal)、歐洲-非洲-中東作戰獎章(European-African-Middle Eastern Campaign Medal with 3 Service Stars)、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章(World War II Victory Medal);與後來的預備役服役獎章(Armed Forces Reserve Medal)等榮譽。
截至1945年返回美國時,斯圖爾特已累計超過1800小時的戰時飛行時數。他從二等兵晉升至上校僅花了不到4年的時間,只有極少數的美國軍人有這樣快的晉升速度。他在1950年代前期,擔任喬治亞州道賓斯空軍預備役基地(Dobbins Air Reserve Base)指揮官。於1959年再被擢為預備役準將。在越戰時,身為預備役軍官的斯圖爾特將軍,雖已過了飛行員年齡上限,仍以隨機觀察員身分,參與了一次B-52同溫層堡壘式(B-52 Stratofortress)轟炸機對北越作戰的行動。斯圖爾特拒絕將這次任務公之於眾,因為他不希望當他盡一名預備役軍人應盡之責時,被當成是名人在作秀。
詹姆斯·M·斯圖爾特準將。1960年代。
1942年,穿著飛行服的斯圖爾特中尉,為陸軍航空隊錄製愛國宣導短片《贏得你的飛行翼》(約翰·休斯頓中尉執導),這也是陸軍航空隊電影小組推出的首部作品。主要為大學生、高中生、以及社會青年解答加入陸軍航空隊的相關疑問。時任陸軍航空隊司令的亨利·阿諾德將軍,表示這部在2個星期內完成的短片成功招募到15萬名兵員,包括10萬名飛行員在內。1947年,斯圖爾特上校擔任陸軍航空隊二戰紀錄片《雷電!》的旁白(威廉·惠勒中校、約翰·司圖加上尉執導)。這部紀錄片主要敘述在1944年義大利攻防戰中,駐在科西嘉島的美國陸軍航空隊飛行員,成功阻斷軸心國軍對古斯塔夫防線及安濟奧灘頭的補給線。1961年,斯圖爾特準將再為美國空軍作X-15試驗機的介紹短片旁白。
斯圖爾特將軍於1968年除役。1983年,空軍選在詹姆斯·斯圖爾特75歲生日時,除了再次褒獎及祝賀以外,特地安排他與當年的同僚、部屬共聚一堂。他的昔日袍澤坦言,當他們最初還不了解斯圖爾特時,有些不太情願成為他的機組成員,因為斯圖爾特在下達命令時,“緊張、結結巴巴,有時有點猶豫”,但後來眾口一致的稱讚他們的斯圖爾特中隊長、聯隊參謀主任兼具智謀及膽略。
詹姆斯·梅特蘭·斯圖爾特將軍身為空軍預備役軍官一共27年,是好萊塢軍階最高的演員。但是身為真實的空軍英雄,卻對他的軍旅生涯非常低調。當他戰後返鄉時,婉拒了英雄式的歡迎。他甚少提及其戰爭經歷、亦絕少願意拍戰爭片,這點在好萊塢一線男星中十分罕見。除了從軍期間,他應陸軍航空隊要求,錄製的愛國宣導影片以外,斯圖爾特終其一生92部作品中,只有2部戰爭片。或許這正是因為他將從軍視為責任,而非用來自誇的事跡。
戰後

《風雲人物》劇照,1946年。
詹姆斯·斯圖爾特歷經戰爭的殘酷,一度對電影娛樂的價值感到懷疑,但這時再應卡普拉一通電話之邀,演出為他量身訂作的經典之作《風雲人物》。劇中主角到處有吉米·斯圖爾特的身影,例如設定與他同年紀,大學都主修建築,聽力都曾經受損(斯圖爾特聽力受損,是因為在空軍服役時,飛機引擎的強大噪音。他此後必須使用助聽器,到晚年幾乎完全失去聽覺)。吉米·斯圖爾特此時還未婚,但已能夠出色詮釋丈夫與父親的身份。他在《風雲人物》及《史密斯游美京》的角色,被認為前後互相輝映,從此被視為一種“平民英雄”的典型。
《風雲人物》得到當屆奧斯卡獎項的5個提名,後世評價則又遠勝過當時,被美國電影學會的百年百大電影系列,名列百年來最偉大的影片之一,以及百年來最偉大的勵志電影;之前的《史密斯游美京》也被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影片之一,與勵志影片百年來第五名;都在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之列。這部1946年的影片,至今在美國、英語系國家、以聖誕節為主要節日的國家地區,已被公認是聖誕節必看的經典,在電視上、甚至在電影院一再重播。斯圖爾特表示風雲人物的主角是他生平演過最喜歡的角色,卡普拉也認為可以稱得上是他生平最佳作品,並再度讚譽斯圖爾特為“非凡的凡人”。1985年,當斯圖爾特得到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時,曾對當時還健在的卡普拉,表示感謝法蘭克·卡普拉“慷慨、睿智的指引”、認為卡普拉“毫無疑問是我所知道最偉大的導演”。
哈利·杜魯門總統在看完《風雲人物》後,曾說:“如果貝絲和我有兒子的話,我們希望他就像吉米·斯圖爾特一樣”。1991年,冷戰結束,蘇聯解體。1992年,美國影片在俄國初次解禁,在鮑里斯·葉爾辛總統的首肯下,《風雲人物》這部結局眾人合唱蘇格蘭民謠友誼萬歲的影片,被選定於1月5日、東正教的聖誕節,在俄國播出的第一部美國電影。
《風雲人物》雖然在後世聲望日隆,在當年也得到5個奧斯卡獎項提名,包括斯圖爾特的最佳男主角。但是在當時票房普通、評價參差。法蘭克·卡普拉提前退休,新生代演員蜂起,許多與斯圖爾特同輩的演員,在此時事業多有衰退的現象。吉米·斯圖爾特甚至也開始懷疑起自己,經過四年軍旅生涯的耽擱後,演技是否還留著。他考慮過轉往航空工業發展,因為他本來就具有相關專業、亦是航空公司的投資商。父親則又主張他回到家鄉,並且催促兒子儘快結婚。後來吉米·斯圖爾特開始嘗試拓寬戲路,也曾經回到百老匯出演後來改拍為電影的舞台劇。他的突破最終獲得超越戰前的成就,在藝術與商業方面都成為真正的巨星,進入他一生髮表電影作品的黃金時期。
戰前的吉米·斯圖爾特幾乎都出現在文藝喜劇片,形象往往是俊雅、正直、害羞的年輕人。評論多認為,兵凶戰危的經歷,反而讓斯圖爾特完全成熟。他在1949年成家、擁有遲來但美滿的婚姻。戰爭讓他從青澀靦腆,變得可以更“dark”與“hard”,使他勝任更複雜而具挑戰性的角色,戲路也從既有的文藝、喜劇,推廣到了驚悚、西部、傳記等類型影片。
詹姆斯·斯圖爾特在戰後回到好萊塢時,並未與米高梅續約。他成為最早的“自由演員”之一,不再受到導演及製片廠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選擇想要嘗試的角色。後來在經典時期好萊塢的八大影業:米高梅、哥倫比亞、環球雷電華、二十世紀福斯、派拉蒙、聯藝、華納兄弟等,都有吉米·斯圖爾特的多部電影。不過米高梅仍是斯圖爾特最稱許、也推出較多作品的製片廠。

1940年代後期及1950年代

迷離世界》,1950年。
1948年,詹姆斯·斯圖爾特演出奧斯卡得獎、紀錄片形式的犯罪劇情片《反案記》。他飾演一名記者,經過追根究柢的調查後,洗刷了一名被告謀殺警察的罪名。這是改編自經濟大恐慌時期,芝加哥著名的組織犯罪案件。1949年,他演出奧斯卡得獎的作品《淑女痴戀》(又譯《義肢投手》),女主角是有“銀幕上的好太太”之稱的裘·艾莉森,他們之後又合作了兩次。曾是學校棒球隊選手的斯圖爾特飾演殘而不廢、裝上義肢,美國職棒大聯盟投手Monty Stratton(1912~1982)的傳記電影。此片雖被認為題材傳統,但仍受到歡迎,斯圖爾特亦得到Monty Stratton本人的稱譽。
1950年,吉米·斯圖爾特推出改編自普立茲獎名作的電影:亨利·柯斯特奧斯卡及金球獎得獎的《迷離世界》(Harvey)。片中與主角演對手戲的是一隻名字叫“Harvey”,兩米高、看不見的巨大白兔。這個構想源自於凱爾特神話中一種叫“pooka”的大白兔精靈。《迷離世界》名列百年百大喜劇電影,並且讓他又一次得到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此片極其受到歡迎,之後在電視和舞台劇多次的重製演出;其中1970年的舞台劇重拍版本、1972年的電視電影重拍版本,是由斯圖爾特主演;之後還有其他演員主演的重拍版本。《迷離世界》被非常多之後的電影、動畫、電視系列劇引用;人類幻想的大白兔朋友Harvey從此在英語系國家變成一種典故。對吉米·斯圖爾特來說,他的影迷此後除了獻花以外,獻上小白兔玩偶的大有人在。
1950年,他演出有史實背景、金球獎得獎的賣座西部片《折箭為盟》,這片的特色是在它是二次戰後,第一部站在印第安人觀點的主要西部片。1952年,他在導演賽西爾·德米爾奧斯卡得獎、票房甚佳的《戲王之王》飾演一名喬裝改扮的小丑;其他主要演員還有卻爾登·希斯頓;鮑勃·霍普平·克勞斯貝在此片客串;不過整部影片中,斯圖爾特始終未曾露出真面目。
1957年,在導演比利·懷德的傳記電影《壯志凌雲》(又譯《林白征空記》)。這部影片被選在百年百大勵志電影之列。他飾演首次單人不著陸橫越大西洋飛行的查爾斯·林白。斯圖爾特與林白都是美國空軍英雄,實際年齡相近(林白比斯圖爾特大6歲),最後官拜準將,而且都是由五星上將德懷特·艾森豪任命。
1958年,吉米·斯圖爾特和金·露華主演浪漫喜劇《奪情記》,其他主要演員還有傑克·李蒙;此片的電影攝影師是奧斯卡得獎的華人電影攝影師黃宗沾(James Wong Howe)。該片及其電影配樂在當時受到歡迎。金·露華與斯圖爾特之前已在亞弗列德·希區考克的《迷魂記》中合作過。此時吉米·斯圖爾特已漸漸上了年紀,這是他最後一次主演愛情片。其後的主要作品型式轉向了家庭喜劇,或者延續他之前的懸疑、西部等題材。
1959年,他演出導演梅恩·里洛伊的《聯邦調查局》。真實的美國聯邦調查局以及當時的約翰·胡佛局長,都有協助、或者干涉此片的製作過程。雖然衡諸當時國際情勢,《聯邦調查局》的性質,多少有些為政府機關做形象及政策宣傳的成份。但是由於本片主角及導演的盛名,以及這是早期對聯邦調查局寫實之作。因此此片依然留傳數十年至今。
1959年,詹姆斯·斯圖爾特晉升準將,他的父親在親見兒子官拜將軍之後不久過世,母親則在前幾年過世。1960年、1961年,好友瑪格麗特·蘇利文、賈利·古柏先後去世。直到斯圖爾特與仰慕已久的導演約翰·福特開始合作,才稍微緩解他此時的悲傷。

與希區柯克及曼的合作

無敵連環槍》,1950年。
從1940年代後期,到整個1950年代,斯圖爾特與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及導演安東尼·曼分別都展開一連串精彩的合作。1950年到1955年間,他與安東尼·曼推出一系列西部片:《無敵連環槍》(1950)、《怒河》(1952)、《血泊飛車》(1953)、《遠鄉》(1955)、《血戰蛇江》(1955),在當時及現在的美國,都是膾炙人口的西部片。詹姆斯·斯圖爾特在此時成為第一位爭取到電影票房抽成的演員,至今已被引為常例。
無敵連環槍》以1873年研發、美國西部經典的溫徹斯特來福槍為名。《怒河》以1847年西部篷車隊為背景。《遠鄉》是西部片中極少見、在阿拉斯加實地拍攝,以1896年克隆代克淘金潮為主題。在《血戰蛇江》中,斯圖爾特有一段長達90秒、被馬拖著跑的危險動作,他在這段鏡頭拒絕使用替身。反映1860年代南北戰爭戰後社會問題的《血泊飛車》在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之列,也得到知名電影歷史學家如李奧納德·馬丁等人的推崇。吉米·斯圖爾特在安東尼·曼一系列西部片中的角色各異,但共通的形象是一名為過去所困擾的男子,在遭遇艱難險阻之際,尋求救贖的過程。
1953年的《霹靂灣風雲》,是一部以二次戰後為背景,被認為將西部精神貫注於現代,石油探勘的冒險故事。1955年的《戰略空軍》是吉米·斯圖爾特一生之中少見的戰爭片,片中情節與他的自身經歷有著共通之處,都是空軍預備役軍官;此片合作的女主角也是裘·艾莉森。1953年,推出奧斯卡得獎、巨大票房成功的《葛倫米勒傳》,是爵士樂搖擺大樂團(Big band swing)作曲家兼指揮家葛倫·米勒的傳記電影;女主角再次是裘·艾莉森;爵士樂演奏家兼歌手路易斯·阿姆斯壯等人,親自在此片客串;這是一部結合電影與音樂藝術的經典之作。
《奪魂索》,1948年。
1948年到1958年之間,詹姆斯·斯圖爾特與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合作的四部經典驚悚片:《奪魂索》(1948)、《後窗》(1954)、《擒凶記》(1956)、《迷魂記》(又譯《迷情記》)(1958)。風格前衛的《奪魂索》是希區考克第一部彩色影片,帶有高度實驗及創新性質;親切、害羞的青年斯圖爾特在這裡搖身一變,成為一位睿智、機警、偏激的灰發哲學教授,識破他的兩名同性戀高材生策劃的謀殺案。奧斯卡得獎的《擒凶記》是重製希區考克在1934年的同名作品;女主角是著名歌手兼演員桃樂絲·黛;此片的電影主題曲《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為英語歌曲之經典。
《奪魂索》的編劇亞瑟·勞倫斯、以及飾演兩名同性戀學生的約翰·道爾、法利·葛倫格,在現實中是公開的同性戀者。亞瑟·勞倫斯及法利·葛倫格在當時且是情人。據亞瑟·勞倫斯在其著述中,對此片他感到非常有趣的回憶道,詹姆斯·斯圖爾特雖然是最重要主角,對於這部電影劇里劇外的同志意涵、甚至他的角色本身也隱然有同志傾向,竟然從頭到尾沒有察覺。
《後窗》、《迷魂記》在現在被認為是希區考克的顛峰之作,在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以及名列美國電影學會百年來最偉大的電影系列,歷來對《迷魂記》及《後窗》分析的專書、專文汗牛充棟。《後窗》是與葛莉絲·凱莉搭檔;吉米·斯圖爾特在其中細膩豐富的表情、舉止、演技,扣人心弦至極;此片之後一再被後人重拍,片中的創意被他人多次挪用在其他影片,於2007年再次被重拍為《恐怖社區》,新片情節也是大致與百年經典老片相似,但是主要演員改由青少年演出。《迷魂記》的女主角是金·露華;此片在英國電影學會的期刊《畫面與音響》,於1992年及2002年,分別被選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第四名及第二名、以及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懸疑電影,影片的多處創意亦經常被後人挪用。
《迷魂記》雖然在現在被廣泛評價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但是除了希區考克和斯圖爾特分別得到1958年聖塞瓦斯提安國際影展的最佳導演獎及最佳男主角獎以外,在當年的票房及影評普遍並不如意。希區考克在失望之餘歸咎於斯圖爾特“太老”,在下一部影片《北西北》卻找了比斯圖爾特更“老”了4歲的卡萊·葛倫主演,同樣失望的斯圖爾特後來沒再與希區考克合作,不過此後他們還是會同時出現在公開場合併坐在一起。其實《北西北》也是葛倫與希區考克的最後一次合作,斯圖爾特及葛倫都分別與希區考克推出過4部作品。
《迷魂記》,1958年。

[編輯] 1960年代

1960年,詹姆斯·斯圖爾特以導演奧圖·普萊明傑1959年的《桃色血案》,得到第五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主角、及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獎。由於片中涉及強暴殺人案,因此擔任律師的主角,其台詞包括有關性行為的敏感詞句,是普萊明傑借重斯圖爾特正人君子的形象,成功挑戰當時電影尺度的作品。1989年,《桃色血案》被美國律師協會評選為史上最偉大的12部法庭推理電影之一。2008年,再度名列美國電影學會的百年來十大法庭劇情電影。
1960年,詹姆斯·斯圖爾特尚有另一部作品《山路》,也是他一生之中少見的戰爭片,以中國抗日戰爭為背景。雖然這部影片並不是斯圖爾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但是合作的女主角、中國女演員盧燕(Lisa Lu)卻是在此第一次受到美國電影界矚目。
1962年,吉米·斯圖爾特演出亨利·柯斯特的家庭喜劇片《渡假留香》,此片改編自小說,是全家人一起去渡假的混亂和趣事;女主角是演員兼歌手瑪琳·奧哈拉,並有當時其他著名歌手客串。吉米·斯圖爾特得到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和柏林影展最佳男主角獎。該片推出後在美國國內外極受歡迎,到現在還會在電視重播。
1965年,斯圖爾特主演經典災難片《鳳凰號》“The Flight of the Phoenix”,此片是改編自小說,描述飛機在沙漠中心墜毀,機上乘客如何掙扎自救的過程。空軍英雄的詹姆斯·斯圖爾特正是演出飛機的機長。這片在2004年重製為類似片名的電影“Flight of the Phoenix”,由丹尼斯·奎德主演。新片與經典老片類似,但是由撒哈拉沙漠改成戈壁沙漠。
1965年和1966年,斯圖爾特推出兩部受歡迎程度不減的後期主演作品,《聖拿河之戰》及《原野豪傑》;前者的配角之一是斯圖爾特的好友約翰·韋恩的兒子派崔克·韋恩;後者的女主角再次是瑪琳·奧哈拉。瑪琳·奧哈拉與斯圖爾特一直維持著友誼,在一封斯圖爾特給奧哈拉的書信中,寫道:“葛蘿莉亞與我都祝你身體健康、事業成功”。
西部開拓史》,1962年。
1960年代起,吉米·斯圖爾特與導演約翰·福特有過四次西部片的合作。從1961年的《麥凱警長》開始,他飾演一名粗魯、醉酒、其實十分聰明,通印第安語言的西部執法官。1962年的《雙虎屠龍》,詹姆斯·斯圖爾特和當時已和約翰·福特合作近二十次的約翰·韋恩聯合主演。《雙虎屠龍》是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的典藏作品,被認為是約翰·福特的其一巔峰之作;雖然54歲的斯圖爾特被認為不太適合扮演“青年”律師,不過該片因為經典的故事題材、還有兩大巨星,在當時十分受歡迎,直到現在仍一再在電視重播、也是出租片市場的熱門。比較不尋常的安排是,在電影海報及預告片中,斯圖爾特的肖像及姓名均排在韋恩之上;而電影正片裡,韋恩的姓名則出現在斯圖爾特之前。
1962年,長篇壯觀史詩巨作,奧斯卡得獎,國家電影保護局收藏的《西部開拓史》,三位導演是約翰·福特、亨利·海瑟威、喬治·馬謝爾,列名主演的演員多達24位,詹姆斯·斯圖爾特、約翰·韋恩、亨利·方達、葛雷哥萊·畢克、史賓塞·屈賽(擔任旁白)等都列名其中。斯圖爾特在預告片中位列所有演員之前,飾演一位形象粗獷但愛好和平,悠遊於原始西部山林的探險家。《西部開拓史》得到巨大的票房成功,後來也曾重新上映過。1964年的電影《安邦定國志》,是約翰·福特生平最後第二部作品,也是最後一部西部片;斯圖爾特演出懷特·厄普警長(1848年~1929年),這是在美國家喻戶曉,西部歷史傳奇人物之一。
詹姆斯·斯圖爾特與約翰·福特在共事的過程中,並未能像約翰·福特與約翰·韋恩、或者像斯圖爾特與韋恩那么合拍、並且具有長期深厚的交情。但是斯圖爾特與福特仍然互相尊重、也願意繼續合作,一共完成了四件作品,直到約翰·福特的最後一部西部片為止。斯圖爾特認為福特是他最景仰的導演之一。約翰·福特稱讚吉米·斯圖爾特:“他扮演他自己,但是他也扮演他的角色,他擅長每一件事情”。

晚年

1970年代以後,吉米·斯圖爾特只在電影中偶爾客串,逐漸從電影轉向電視節目,包括演出電視電影、電視系列劇,還有出現在電視節目,有時妻兒也一起上節目。其中他在1973年1974年主演的電視系列劇《Hawkins》得到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他飾演一名律師,調查他所接手的案件。他也在1971年到1972年的電視系列劇《The Jimmy Stewart Show》中,演出一名小鎮上的大學教授。1972年,吉米·斯圖爾特主演他在1950年作品《迷離世界》的電視電影重拍版本。1976年,他在朋友約翰·韋恩生平最後一部作品、西部片《神槍手》(The Shootist)中客串。1976年,他在空難影片《航暴死亡角》(Airport '77),客串一名參與搜救工作的慈善家。
1980年代,70多歲的詹姆斯·斯圖爾特繼續在多部電影及電視客串,形象多是慈祥的老祖父,斯圖爾特表示他不喜歡“色情、褻瀆、暴力的劇本”。1983年,斯圖爾特與貝蒂·戴維斯合演電視電影:《正確之路》(Right of Way),是其最後一次正式演出。其後詹姆斯·斯圖爾特就退休以陪伴家人、多次被好友羅納德·雷根總統邀至白宮作客。1991年,斯圖爾特在西部卡通卡通片:《美國鼠譚第二集》(An American Tail: Fievel Goes West)裡面,為年高德劭的狗警長“Wylie burp”(名字取自懷特·厄普)配音,這是他最後一次演出。
1970年代及1980年代,吉米·斯圖爾特定期出現在強尼·卡森的電視談話節目《Tonight Show》,定期發表自己在一生之中不同時期的詩作,都獲得正面的迴響。1989年,他還出版詩集《Jimmy Stewart and His Poems》。
文武全才的詹姆斯·斯圖爾特同時亦是好萊塢最機敏的實業家之一。他從1950年代初期至1960年代中期,成為票房收入最高前十名的影星;數十年來,斯圖爾特投資房地產、石油開採、航空業都十分成功,也是一家包租飛機公司的董事。他變得非常富有。斯圖爾特曾出資創辦戰時的飛行學校、捐款興建教堂、以及慈善、公益事業等。
詹姆斯·斯圖爾特支持過的政治人物有隆納·雷根,加州州長、參議員喬治·杜克邁吉恩,首席大法官沃倫·伯格等。
詹姆斯·斯圖爾特受妻子影響,也熱衷於園藝,並十分有心得。夫婦多次在《Tonight Show》節目上,一起分享經驗談。斯圖爾特早年曾經參加狩獵活動,但是他感到後悔,毀棄了打獵紀念品,轉而與妻子在環保概念還不流行的當時,致力於維護動物權益、以及野生動物保育,他也長期捐款支持洛杉磯動物園。
有航空及建築設計專業知識的吉米·斯圖爾特,延續從小的興趣,和有美術才能的好友亨利·方達,喜歡一起設計製造飛機模型。
1982年,斯圖爾特的終身摯友亨利·方達在一償夙願、也得到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半年後去世。一個月後,斯圖爾特的另一位朋友、摩納哥王妃葛莉絲·凱莉去世。1991年,誼同師友的法蘭克·卡普拉以94歲高齡過世。
1988年,在斯圖爾特度過80大壽時,被問及希望如何被後世記得,他回答:“一個深信勤勉工作,熱愛國家、家庭、社區的人”(believed in hard work and love of country, love of family and love of community)。
1994年2月16日,與吉米·斯圖爾特結褵44年的愛妻葛蘿莉亞,因為肺癌去世,享年76歲,此後斯圖爾特的健康加速惡化,他的朋友都說他長期沉浸在傷慟之中。1996年底,他的心律調整器電池到期,但是斯圖爾特拒絕動手術更換,並囑咐兒女一切順其自然。在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個月,他通常獨處、坐在床上看電視、在庭院裡看著妻子手植的花木,極少與外界聯繫,非常平靜的為離開人世做準備。1997年7月2日,一代風雲人物詹姆斯·斯圖爾特因肺栓塞及心臟衰竭謝世,享年89歲,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我現在要隨葛蘿莉亞去了”(I'm going to be with Gloria now.)。

傳奇

詹姆斯·斯圖爾特身後倍極哀榮,總統比爾·柯林頓形容他的離去是“美國今天痛失國寶”(America lost a national treasure today),盛讚他是“偉大的演員、紳士、與愛國者”。(Jimmy Stewart was a great actor, a gentleman and a patriot.)。美國空軍儀隊在他的葬禮鳴禮槍二十一響致敬。與《風雲人物》的結局一樣,葬禮的尾聲眾人齊唱“友誼萬歲”,為謝幕的吉米·斯圖爾特送別。
1985年,美國影藝學院選在吉米·斯圖爾特從影五十周年,頒給他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全體觀眾起立、熱烈鼓掌達十分鐘之久,得獎理由是“為他50年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為他銀幕上下都是完美的典型,影響了合作過的人,並得到了他們的敬重”。斯圖爾特亦得到金球獎(1965年)、美國演員工會(影視演員協會)(1969年)、美國電影學會(1980年)、柏林影展(1982年)、甘迺迪藝術中心(1983年)、美國電影評議會(1990年)、美國國家影院業主協會(1990年)、林肯表演藝術中心(1990年)、棕櫚泉國際電影節(1992年)等組織的終身成就獎。
當斯圖爾特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及長達十分鐘的掌聲時,當時亦已功成名就的後進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也在場。史匹柏事後表示“與斯圖爾特同處一室時必須謙卑”,因為如此的崇敬他。
吉米·斯圖爾特曾受邀在好萊塢大道中國大劇院前留下手印及留言。
斯圖爾特在好萊塢星光大道有屬於他的星,還曾經被偷走過,現在已被重新安裝上去,位於洛杉磯好萊塢藤街(Vine Street)1708號。
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星。
1967年,吉米·斯圖爾特得到賓夕法尼亞州專門頒發給優秀表演藝術人士的獎項“The Pennsylvania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he Performing Arts”。
1971年,哈佛大學戲劇社“速食布丁劇團”(Hasty Pudding Theatricals)頒給他“年度風雲男性獎”(Hasty Pudding Man of the Year)。
位於奧克拉荷馬州奧克拉荷馬市的國立牛仔與西部史跡博物館,將吉米·斯圖爾特列入西部演員的展覽廳。該館並進一步頒給他“The Wrangler”獎座。1985年,斯圖爾特得到專為頒發給優秀西部片演員的金靴獎
在他賓州印第安納郡的家鄉,為了表彰斯圖爾特這位“小鎮男孩”對慈善公益事業的貢獻,以及他璀璨的一生,設立了“吉米·斯圖爾特展覽館”(The Jimmy Stewart Museum),該館不僅發揮了對學生的歷史教育、品格教育的功能,也頒發“Harvey獎”(The Harvey Award,以他主演電影《迷離世界》中的大白兔精靈為名)給像詹姆斯·斯圖爾特一般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熱愛家庭與故土的影劇界人士。原本斯圖爾特的謙遜,使他婉謝在賓州故鄉建立紀念館的計畫,直到了解可以為家鄉帶來觀光資源、幫助家鄉發展後才應允。該紀念館雖然位於鄉村小鎮,目前已經成為全郡主要的觀光景點。兩座高於真人大小,玻璃纖維環保材質的塑像,分別放置紀念館前與郡政府前。另外有一座郡機場以他命名為:“印第安納郡-吉米·斯圖爾特機場”。
1947年,詹姆斯·斯圖爾特被母校普林斯頓大學授與榮譽學位。1959年至1963年間,他擔任普林斯頓校友會理事。1990年,普林斯頓大學因為斯圖爾特傑出的公益服務事跡,頒給他該校校友的最高榮譽:“Woodrow Wilson獎”。1997年,普林斯頓以1932年畢業的校友詹姆斯·斯圖爾特,將校內一座劇院命名為“詹姆斯·M·斯圖爾特'32劇院”。
斯圖爾特少年時曾參加童軍團,其後成為童軍服務員團長及終身的支持者。他曾被美國童軍(Boy Scouts of America)頒給成年人的最高榮譽,在美國聲望甚高的銀水牛獎。一個以他命名,表揚傑出童軍的獎項:“詹姆斯·M·斯圖爾特優良品德獎”(James M. Stewart Good Citizenship Award),於2003年開始頒發。
1945年,當時還是陸軍航空隊上校的詹姆斯·斯圖爾特,成為在美國影響深遠的《生活雜誌》的封面人物,該雜誌並對他進行專訪。巧合的是,斯圖爾特在1954年的經典作品《後窗》中,演出《生活雜誌》的一位攝影記者。
位於俄亥俄州代頓市(萊特兄弟的故鄉)的國立美國空軍博物館,展覽詹姆斯·斯圖爾特將軍的事跡,以及他在當第703轟炸中隊中隊長時,所穿過的飛行夾克,夾克前襟仍繡有中隊隊徽。
由於詹姆斯·斯圖爾特曾被派往英國服勤,至今在英國劍橋近郊Duxford的皇家戰爭博物館,其中的美國空軍展覽館內,也陳列他所穿過的軍服。
1985年,詹姆斯·斯圖爾特獲頒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勳章。
1998年,吉米·斯圖爾特逝世周年時,在洛杉磯的格里斐斯公園內,市政府設定了紀念他的旗桿與銘碑。田徑好手的斯圖爾特,從1982年開始,在那裡主持一年一度的“吉米·斯圖爾特馬拉松”,這項活動至今仍由洛杉磯市政府按時舉辦。
2007年,吉米·斯圖爾特逝世十周年時,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博林空軍基地(Bolling Air Force Base),將一座電影院重新命名為“吉米·斯圖爾特準將劇院”。這間劇院重新命名後,第一部放映的影片是斯圖爾特還是陸軍航空隊中尉時,為陸航隊錄製的一段十分鐘的募兵廣告。
2007年,美國郵政管理局(United States Postal Service)發行了紀念吉米·斯圖爾特的郵票及紀念套張郵票,並由環球影業在洛杉磯好萊塢舉行紀念儀式。
2008年5月20日,詹姆斯·斯圖爾特世紀誕辰,透納經典電影頻道於當日24小時全天候放映其電影作品,計12部。
2008年5月20日,前美國影藝學院主席希德·甘尼斯(Sid Ganis)撰文紀念詹姆斯·斯圖爾特的百歲誕辰。
2008年5月23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暨電視檔案館、會同美國影藝學院,在洛杉磯西木區舉辦名為“來自天堂的形象:詹姆斯·斯圖爾特百年紀念”(The Picture Starts in Heaven: James Stewart's Centennial)的一系列電影作品特展。
2008年5月24日,詹姆斯·斯圖爾特世紀誕辰當周的星期六,他的家鄉以當天名為“世紀節日日”(Centennial Festival Day),主要於郡政府及吉米·斯圖爾特展覽館,舉辦一系列的慶祝活動。活動包括吉米·斯圖爾特生活用品的展覽;歷年來影迷送給吉米·斯圖爾特禮物的特展──從筆記本上撕下來的詩、小白兔玩偶、到鴕鳥蛋;美國童軍、當地國小,都準備了祝賀的節目及活動;美國空軍在當天舉行飛行表演;美國空軍管樂隊及其他樂團亦參與演出;斯圖爾特的電影作品放映;慶祝活動也準備了裝飾有小白兔精靈“Harvey”的生日蛋糕
2008年6月12日,美國影藝學院在比佛利山主持“詹姆斯·斯圖爾特世紀禮讚”(A Centennial Tribute to James Stewart),節目包括影片剪輯放映、邀請斯圖爾特的家人、朋友、同事的出席訪談,並作為5月23日開始的影展的閉幕式。
美國空軍民防航空巡邏隊第223大隊的混成中隊,以詹姆斯·斯圖爾特命名,稱“吉米·斯圖爾特將軍中隊”。
以吉米·斯圖爾特為名的獎項“The Jimmy Stewart Memorial Crystal Heart Award”,專為頒發給優秀的學生導演。

個人生活

青年時期的吉米·斯圖爾特,曾經戀慕老朋友兼合作女星瑪格麗特·蘇利文,但蘇利文嫁給他的老友亨利·方達,離婚後又一再改嫁旁人。未婚的吉米·斯圖爾特在1934年、1938年、1939年有過3任女友,分別是亨利·方達牽線、離婚的琴吉·羅傑斯、大他8歲、丈夫剛去世的瑙瑪·希拉、大他7歲、與丈夫分居多年的合作女星瑪琳·黛德麗,很快都沒有結果,對方且都是一生風流韻事不斷的女子。1940年代初,或許曾與未婚的奧麗維亞·德哈維蘭交往過,於斯圖爾特從軍後就沒有下文。此後斯圖爾特7、8年的影劇、軍旅生涯,亦即他大部分的三十幾歲時期,就維持著孤家寡人。
1949年,41歲的詹姆斯·斯圖爾特,與31歲、相同宗教背景、受過良好教育的葛蘿莉亞·哈翠克(Gloria Hatrick,1918年~1994年),在相識一年後結婚,婚禮在先前他捐款興建的長老會教堂舉行。儘管曾被媒體目為好萊塢最有價值的單身漢,吉米·斯圖爾特得到未來妻子的青睞,卻是在他一生職業生涯相對低潮的時期、取得重大突破的前一兩年。此後斯圖爾特還是喜歡羞怯而自嘲的提及他的求婚:“我..我..我那天晚上向她提出了這個大問題,沒想到她..她..她居然答應了!”。(I, I, I pitched the big question to her last night and to my surprise she, she, she said yes!)
詹姆斯·斯圖爾特收養了妻子與前夫所生的兩個兒子,麥可·麥克林(Michael McLean)與羅納德·麥克林(Ronald McLean),當時分別是5歲及2歲,對他們視若己出,稱他們為“我的兒子”。1951年,斯圖爾特暫停大部分的工作,以陪伴懷孕的妻子。夫婦倆育有一對雙胞胎女兒:茱蒂(Judy)與凱莉(Kelly)。此後吉米·斯圖爾特就以一家六口的照片,做為寄給親友的聖誕卡。
婚後的詹姆斯·斯圖爾特是花邊新聞的絕緣體,他對妻子始終恩愛忠誠,與緋聞、外遇、離婚事件層出不窮的其他好萊塢眾男星相形之下,顯得十分難能可貴。他的兩個妹妹,都是當時不多見的婚後職業婦女。斯圖爾特的繼子羅納德·麥克林海軍陸戰隊中尉于越戰時陣亡,得年24歲。女兒凱莉·斯圖爾特博士現任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學系教授。
由於愛妻喜歡園藝及飼養小動物,斯圖爾特就買下他們鄰戶的房地,把那裡原本的屋子拆除,將自家的庭院擴建出去,就在他們那座英國莊園造型、都鐸式的雅潔住宅前面。然而在另一方面,吉米·斯圖爾特開的車、日常衣著等,都相當簡樸,總是自己帶了飯盒到片場去,凡此又再次與其他好萊塢影星大相逕庭;斯圖爾特在所有的西部片,都戴同一頂他自己的牛仔帽。導演安東尼·曼開始注意到這一點,十幾年後,導演約翰·福特看到的還是同一頂帽子,福特也抱怨他不肯更換那頂翻了毛的牛仔帽,不過斯圖爾特依然故我。詹姆斯·斯圖爾特歷年來持續致力於慈善公益活動,對居住地加州及故鄉賓州的貢獻尤多,例如在洛杉磯聖莫尼卡、聖約翰健康中心兒童與家庭發展部門一處的捐款即以數百萬美元計。
洛杉磯格里斐斯公園內,市政府設立紀念銘碑以表彰斯圖爾特的人道精神。

得獎及評價

軍職及文職勛獎

優異服務勳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 法國英勇十字榮譽勳章(French Croix de Guerre with Palm) 飛行優異十字勳章(Distinguished Flying Cross with Oak Leaf Cluster)(兩度得獎) 航空勳章(Air Medal with 3 Oak Leaf Clusters)(四度得獎) 陸軍嘉獎獎章(Army Commendation Medal) 本土防禦服役獎章(American Defense Service Medal) 歐洲-非洲-中東作戰獎章(European-African-Middle Eastern Campaign Medal with 3 Service Stars)(三枚服役星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紀念章(World War II Victory Medal) 預備役服役獎章(Armed Forces Reserve Medal) 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影視主要得獎

奧斯卡獲獎 最佳男主角獎 費城故事(1940年) 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史密斯游美京(1938年) 風雲人物(1946年) 迷離世界(1950年) 桃色血案(1959年) 終身成就獎(1985年) 金球獎獲獎 最佳電視男主角獎:劇情類 Hawkins(電視系列劇)(1974年) 最佳電影男主角獎:喜劇與音樂劇類提名 渡假留香(1962年) 最佳電影男主角獎:劇情類提名 迷離世界(1950年) 金球獎終身成就獎(1965年)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最佳外國男主角獎提名 葛倫米勒傳(1955年) 桃色血案(1960年)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男主角獎 史密斯游美京(1939年) 桃色血案(1959年) 影視演員協會 終身成就獎(1969年) 美國電影學會 終身成就獎(1980年) 甘迺迪藝術中心 終身成就獎(1983年) 林肯表演藝術中心 終身成就獎(1990年) 美國電影評議會 終身成就獎(1990年) 美國國家影院業主協會 終身成就獎(1990年) 威尼斯影展 Volpi Cup最佳男主角獎 桃色血案(1959年) 柏林影展 Silver Bear最佳男主角獎 渡假留香(1963年) Honorary Golden Bear終身成就獎(1982年) 聖塞瓦斯提安國際影展 Silver Shell最佳男主角獎 迷魂記(1958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