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

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是一種幫助決策者進行分析問題與輔助決策的工具。

詞語

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

注音

jì suàn jī jué cè zhī chí xì tǒng

釋義

以計算機為工具,套用領導科學及有關決策的理論和方法,為決策提供各種信息,輔助決策者進行科學決策的系統。包括資料庫模型庫知識庫方法庫及相應的管理系統等。

簡介

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是一種幫助決策者進行分析問題與輔助決策的工具。它幫助人們收集與處理信息、構思與設計方案、分析與比較方案、降低或消除面臨的風險,最後作出正確的選擇奪取機遇贏得成功。

決策者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對決策問題中的風險進行科學的分析並採取有效的方法來降低或消除這些風險;對相到衝突的多種目標進行科學全面的權衡,從可行的方案中選出滿意的決定。信息是人們用來克服風險的一種資源,奪取機遇是決策者的目的,相關資源是實現決策的物質保證。因此,信息、機遇與資源是決策過程的三大要素。決策支持系統的中心任務就是協助決策者統籌與協調好這三要素間的士關係。因此,決策分析的科學性與決策模式的正確性是決策成功的關鍵。

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包括問題輸入問題分析問題求解結果輸出等四大部分。

問題輸入是決策者以人-機互動的方式向系統提出問題。問題分析主要是風險分析與多目標衝突分析。問題求解是形成備選方案與最佳化選擇。如果輸出是以決策者易於理解的方式(如圖表等)給出滿意的決策結果。如果結果不合適,則決策者可以反饋給系統重新進行互動,直至獲得滿意的結果。上述過程是在相關的數據、模型和知識支持下進行的,它們存放在相應的資料庫、模型庫與知識庫中。圖中的決策者可以是多人的群決策過程,這些不同的決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數據、模型與知識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方。通過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技術,在空間與時間上把他(它)們集成為有機的整體,有效地支持決策群體協同地工作。

決策過程包括有客觀與主觀兩種因素。客觀因素指的是同決策問題相關的自然規律,主觀因素指的是決策者的價值觀。決策過程中包括:結構化、半結構化與非結構化三種問題。結構化問題指的是人們已經完全掌握其規律的那些問題,因此可以建立模型交給計算機去處理。非結構化問題指的是人們尚未掌握其規律的那些問題,只能由決策者處理。半結構化問題是兩者的混合。因此,決策的成敗是同決策者的素質緊密相關的。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技術在這過程中只能起著輔助決策者的作用。決策科學與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為群體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與技術手段。但是複雜決策過程的全自動化是完全不可能的,必須注意提高決策者的科學素質與精神素質,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在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的幫助下作出正確的決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