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引水工程

西江引水工程

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是國家《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重點水資源調蓄工程,屬廣州亞運會配套民生供水工程,是繼南水北調工程、上海青草沙工程之後國內又一特大型引水工程,被列為2010年廣州市政府十件改善民生實事之一。對實現廣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宜居廣州、推動廣佛同城化、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工程簡介

西江引水工程全線圖。西江引水工程全線圖。

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國家《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重點水資源調蓄工程,屬廣州亞運會配套民生供水工程,是繼南水北調工程、上海青草沙工程之後國內又一特大型引水工程,被列為2010年廣州市政府十件改善民生實事之一。
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總投資概算89.53億元,取水規模為350萬立方米/日,管線總長71.6公里。工程從佛山市三水區思賢滘下陳村取水,由兩條48公里DN3600主管引水至廣州白雲區鴉崗配水泵站,再由23.6公里的支管分別輸送到江村水廠、石門水廠、西村水廠。工程橫跨廣佛兩市三個區的25個行政村、113個自然村,穿越北江東平水道、白坭河通航河道等大小河涌51條,與京廣線武廣線、廣茂線鐵路,5條高速公路、1條國道及22條市政路。該工程由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由廣州市自來水公司作為項目業主具體實施。
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建成通水後,除每天向廣州輸送350萬噸原水外,還向佛山南海區輸送原水15萬噸/日。西江引水工程將全面置換廣州西北部的石門、西村、江村三大水廠的現有水源,廣州也將提前兩年在全國大城市中率先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廣州市越秀、荔灣、白雲區以及天河區部分區域約600萬市民受惠。

西江引水工程通水儀式

2009年2月6日,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組織兩大銀團為西江引水工程成功融資118億元。2009年2月6日,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組織兩大銀團為西江引水工程成功融資118億元。

隨著西江引水工程建成通水,廣州越秀、荔灣、白雲區以及天河區部分區域約600多萬人開始喝上優質的西江水。29日上午,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廣州市長萬慶良,政府秘書長唐豪等省市領導在白雲區鴉崗配水泵站出席通水運行儀式。
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總投資概算89.53億元,是目前僅次於南水北調工程、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原水項目的全國在建第三大引水工程。通過水源置換,廣州西部西村、石門、江村三大水廠的水源水質從原來最差時達到“劣五類”變成了今天的國家飲用水Ⅱ類水源西江水,至此,廣州市中心城區水源水質100%達標。
據了解,今天西江原水從鴉崗配水泵站出發,按支管距離計算,最先到達的將會是最近的石門水廠,而西江水從自來水廠到市民家的水龍頭將需要一定時間,快的一天內,慢的可能要數天之後,因為在市政管里的自來水還要置換,而到居民家裡也要看二次供水設施等情況。

珠三角水資源一體化又一項重大舉措

優質西江水入穗後,西北部三大水廠供水受惠範圍。優質西江水入穗後,西北部三大水廠供水受惠範圍。

2010年9月29日,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經過兩年的日夜奮戰,終於迎來了通水運行的歷史性時刻!600萬廣州市民從此喝上優質的西江水!
西江引水工程建成後,將全面置換廣州西北部的石門、西村、江村三大水廠的現有水源,廣州市中心城區水源水質100%達標,廣州也將提前兩年在全國大城市中率先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越秀、荔灣、白雲以及天河部分區域約600萬市民受惠,廣州市中心城區從此形成東江、北江、西江三江並舉的優質水源新格局,工程對全面提升廣州中心城區的供水質量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對實現廣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宜居廣州、推動廣佛同城化、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民生為大,科學決策應運而生

草青水美的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水源地原貌草青水美的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水源地原貌

廣州珠水繞城、河網密布。隨著城市不斷發展,近年流溪河上游來水量日益減少,廣州西北部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指示:“廣州要以2010年舉辦亞運會為動力,在解決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飲水質量問題上,做全省的表率。”廣東省政協九屆五次會議將“以民生為重,解決江村、西村、石門等供水廠原水水質問題,保障廣州中心城區居民飲用水安全”的建議列為省政協主席會議重點督辦提案跟蹤辦理。廣州市政府也就城市供水布局、水源水質以及亞運會供水安全保障等問題作出重要部署。
西江作為珠江流域的第一大河流,年均徑流量約2670億立方米,占珠江流域總量的80%,水量之豐沛僅次於長江,河流自淨能力強。事實上,早在1984年,“西江”已出現在《廣州市供水水源規劃報告》里。上世紀80年代末起對西江持續二十多年的跟蹤監測顯示,西江高要至三水河段的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Ⅱ類水源水平,是理想的取水水源。
2007年,廣東省、廣州市各級政府民生為大、科學決策,當年5月廣州市政府正式發文明確實施西江引水工程。2008年,廣州市政府實施水務投融資體制改革,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對涉水項目實行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統籌管理。水投集團多方籌措,為西江引水工程及水廠改造成功融資118億元,並成立了支付中心,對工程款採取集中支付,加強資金監管,確保建設資金及時到位。在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正式出具西江引水工程核准意見,初步設計通過廣東省建設廳審批通過後,西江引水工程2008年12月29日正式動工,廣州市自來水公司作為項目業主負責工程具體實施。2009年9月,征拆任務全面完成,西江引水工程進入建設高峰期;2010年9月6日,西江引水工程全程71.6公里輸水管線全線成功聯通

國內領先,書寫供水建設新篇

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總投資概算為89.53億元,取水設計規模為350萬立方米/天,全程管線長71.6公里,是目前僅次於南水北調工程、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原水項目的全國在建第三大引水工程,既是列入國家《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建立合理高效的水資源配置和供水安全保障體系”的重點建設工程,也是廣州亞運會配套的民生供水工程,被列為2010年廣州市政府十大改善民生實事之一。
西江引水工程主要建設內容有:取水泵站、配水泵站各一座,全長71.6公里管廊敷設兩條各47.6公里長的原水主幹管(佛山段約44.5公里,廣州段約3.1公里)以及總計24公里長的原水支管。
工程從佛山三水區思賢滘下陳村西江河段取水,由兩條管徑3.6米的主管引水至廣州白雲區鴉崗配水泵站後,其中242萬立方米/天分別輸送到江村水廠、石門水廠、西村水廠置換現有水源,餘下108萬立方米/天預留,以滿足日後廣州北部供水發展的需求。
管線沿途跨越廣、佛兩市三區,途經36個行政村、110多個自然村,穿越京廣、武廣、廣茂等3條鐵路,廣肇、廣三、西二環、廣清、華南快速幹線三期、機場高速等6條高速公路,G321、西二環高速2條國道及15條主要市政路,9座大型橋樑與立交,2條主要航道及47條大小河涌。
工程工期緊迫、任務重大,得到廣東省、廣州佛山兩市各級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與支持。市水務投資集團組織各參建單位,屢破多個技術難點,填補了多項國內外同類工程技術空白,樹立了現代化供水工程的旗幟,踐行了廣州市政府提出的“西江引水工程要打造成精品工程、品牌工程、創新工程”的要求。

廣佛同城,民心工程駛上快車道

在廣東省全面實施珠三角發展規劃的大背景下,橫跨廣佛兩市的西江引水工程,是“廣佛同城化”的一項重要成果。
為了讓兩地市民儘早喝上更安全、更優質的水源,廣東省政府高屋建瓴,建立專門的協調機制,特別是2009年9月10日建立了西江引水工程聯席會議機制。在廣東省和廣佛兩市及三水、南海、白雲三區各級黨和政府領導的親自過問下,工程在佛山境內涉及的135畝征地和44478米永久借地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4個月內,工程71.6公里管線涉及的征借地完成率從31%上升到98.16%,為工程施工提供了關鍵的先決條件。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各級主要領導更是持續關心。2010年2月5日,廣州市委書記、時任廣州市市長的張廣寧親自啟動北江段過河管沉放安裝儀式按鈕,並親切慰問工程建設者;2010年7月25日,廣州市市長萬慶良親臨工程建設一線,提出將西江引水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品牌工程、創新工程”;廣州市常務副市長蘇澤群親自啟動工程動工按鈕,並隨後多次調研工程建設情況;時任佛山市委書記林元和、時任佛山市市長陳雲賢,現任南海區委書記鄧偉根等佛山主要領導在工程建設期間多次協調解決征拆等瓶頸難題。市水務局、水投集團負責人經常深入工地、深入征拆現場,解決工程實施困難。

科學管理,建現代化供水精品工程

征借地工作人員在三水江根村丈量魚塘。征借地工作人員在三水江根村丈量魚塘。

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規模宏大,在建設中廣泛借鑑國內外大型引水工程經驗模式。在工程管理上,投資及建設方堅持高標準、嚴規範。在西江引水項目策劃階段,水投集團即組織制定了《西江引水工程實施大綱》,規範了涵蓋技術、建設、資金、物資、安全、廉潔等六大類項目管理具體工作,並制訂了30多項規章制度,調集集團內部設計施工、項目管理、資金管理、黨建團建等各方精英人才充實西江建設一線,為打造現代化供水工程提供了結構合理、程式嚴密、資源充足的制度及人力保障。
在管道質量管理方面,建立了全過程質量控制系統。一是從管材設備到現場安裝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二是實施嚴格的質量檢測標準。要求鋼管的每條焊縫必須經過超音波和X光無損檢測合格;三是執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對每一道接口進行音像記錄,為施工質量的追溯保存依據;四是強化質量保障手段,加強與質量安監部門的聯繫,加大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督力度;五是嚴把驗收質量關,認真抓好每一道工序分項、整體水壓試驗和功能性驗收工作,確保工程整體驗收合格。
在安全管理方面,建立了三級安全監控管理體系。業主、專家、現場監理、施工多方聯動,對在建工地實施全過程、多層面的安全監督檢查,及時發現並嚴抓安全隱患整改。通過嚴密的施工質量保障與安全監督保障,確保全全措施落到實處。
在資金管理方面,建立起全過程投資控制體系。“每一階段設定投資控制指標,以前一階段的控制成果作為後一階段的控制目標進行過程控制”的總體思路貫穿工程設計、招投標、施工、結算等各階段,力爭做到施工圖預算不突破概算,契約價不突破預算,結算價不突破契約價,最終達到項目總投資不突破概算的目標。通過組織專家對初步概算進行內審,委託造價機構進行預審核,將投資控制在合理水平。

意義深遠,城市供水水質與安全實現飛躍

作為廣州亞運會配套的民生供水工程以及“2010年廣州市政府十大改善民生實事之一”,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是一個既解決當前,又兼顧長遠的戰略性工程。它的建成,不僅全面提升廣州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實現城市供水水質的大飛躍,還對廣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進城鄉一體化具有深遠意義。
在供水格局上,廣州市中心城區的供水從此形成國內大城市罕有的取水水源三足鼎立,即東有東江、南有北江、北有西江三大優質水源並舉的科學保障水源格局。
在供水水質上,優質的西江水入穗後,廣州中心城區飲用水水源100%達標,實現了讓市民從喝“放心水”到喝“優質水”的飛躍,到2010年年底,廣州將提前兩年在全國大城市中率先全面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在城市供水水質方面成為全國的排頭兵
西江引水工程還是保障廣州中心城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推動城市發展與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重要基礎條件。工程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滿足廣州北部地區發展的需要,有力促進城鄉統籌發展,讓更多的老百姓喝上優質的市政自來水,為廣州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宜居廣州,推動廣佛同城化,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西江引水工程7大亮點

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輸水管線跨越廣佛兩市三區,全長71.6公里,工程規模宏大,在實施過程中沿途需穿越大型立交、重要鐵路、高速公路、市政路等,在施工工藝上採用了“明挖、盾構、沉管、頂管”四種工法,並創造了多項國內外同類施工紀錄,個別工法填補了世界空白,工程技術方面湧現了七大技術創新亮點。
亮點一:隧道套水管,世界首創。西江引水工程在穿越小塘立交、官窯立交所採用的“5.4米盾構隧道內襯管徑4.8、管壁2厘米鋼管”的技術嘗試,在國內外可查閱的資料中,尚無先例可循。特別是成功攻克了大口徑薄壁鋼管在隧道內運輸、對接、焊接、支撐、防腐、自密實混凝土澆築等諸多技術難題,並已申報技術實施專利,為日後其他同類工程積累了寶貴經驗;
亮點二:江底臥潛龍,國內最大過河輸水管橫貫北江。工程穿越北江、白坭河段採用的直徑3.6米鋼管沉放安裝施工,書寫了國內最大管徑施工紀錄;
亮點三:雙龍掘地行,華南最大口徑雙線頂管成功。和順立交段直徑3.6米鋼管頂管雙線頂進順利完工,創造了華南地區頂管最大管徑施工紀錄;
亮點四:鋪管先修“路”,固基礎處理保百年工程。由於工程全線施工點多線路長,加之地質條件複雜,屬典型的南方地區砂土層或者溶洞層,地下水豐富,管道安裝的基礎加固處理難度非常大。為確保管道安全與施工質量,防止未來由於地基不均勻沉降發生管道下沉爆裂,90%以上的管道基坑均進行了打樁、止水、水泥灌漿等多種加固處理,管道在鋪設前先鋪好20多厘米厚的水泥底板,相當於先鋪設一條水泥公路,然後再在上面鋪設輸水管。在地質條件惡劣的淤泥段,底板厚達70多厘米,施工難度非常大。
亮點五:南方地區首次使用大口徑PCCP管。西江引水工程中使用的直徑3.6米PCCP管在南方地區屬首次使用。PCCP管是一種安全可靠、施工方便、造價經濟的非金屬複合管材。工程中使用的PCCP管總重約44萬噸,單管總長50714米,占工程總管長的比例約為41.8%。每根PCCP管管徑達3.6米、長5米、重45噸左右,每一段都需要單獨使用專門車輛進行運輸,且對路況要求較高,常需要開闢專門施工便道供運輸車輛行駛。
亮點六:鋼管用量創紀錄。工程使用的鋼管為70577米,占工程總管長的58.2%,總耗鋼量約達14.4萬噸,超過三個“鳥巢”。每一道鋼管的焊縫都需要經過超音波檢測與射線無損檢測合格。
亮點七:大口徑混合管材試壓成功。工程47.6公里主幹管採用PCCP管和鋼管混合安裝施工。在管材混合試壓之前,需要先對每隔5米一個的PCCP管接口進行4次壓力檢測,對每道鋼管縫進行超音波及X光檢測。此次混合管材試壓成功,對日後國內同類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背後凝結著征地拆遷部門幾多汗水

汩汩西江水,即將入廣州,背後凝結著征地拆遷部門幾多汗水!
直面“第一難”,必須跑贏時間

西江水來之不易

征借地篇

廣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歷時兩年日夜奮戰即將迎來通水運行的歷史性時刻,600萬羊城百姓將喝上西江清泉。 或許,很少人知道,這項造福廣州市民的民心工程背後,有一支默默奉獻的“戰鬥隊”———西江引水工程項目辦征地拆遷部。 動工伊始,一個艱巨的任務便擺在了征地拆遷部工作人員面前———征借地3357.64畝。與此同時“700天內完成引水工程建設”的任務鐵令如山。面對征借地這一“天下第一難事”,他們成了一群必須跑贏時間的人。 決心與勇氣總能創造奇蹟,僅用十個月,西江引水工程就完成了跨越廣佛兩市三區71.6公里管線的征借地任務,打了個漂亮的工程施工前哨戰。

秘訣

懷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應始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因為態度將直接決定最終結果,既要堅持原則又要換位思考,要維護好村民應得的利益。”西江引水工程項目辦總工程師黃微,如是解讀搞好征借地工作的秘訣。正因如此,偌大的工程全線只拆除了6間房屋。 西江引水工程跨越廣、佛兩市三區,絕大部分施工在佛山地區。工程全線途經36個行政村、110個自然村,穿越3條鐵路、6條高速公路、兩條國道、多條主要市政路、9座大型橋樑、3條主要航道及47條大小河涌,涉及征借地多達3357.64畝。工期之緊迫、任務之艱巨,在廣州供水工程建設史上尚無先例。 為讓三水取水泵站2009年3月順利開工,拿下泵站建設所需的135畝基本農田與耕地的用地指標,成了不容閃失的“頭等大事”。為此,廣州市水投集團和市自來水公司的各級領導、工程征借地工作人員奔波於省、市、區國土部門,解決用地指標先行用地問題,並積極協調當地國土等主管部門與村委會,想方設法在春節前將1000多萬元的補償金髮放到村民手中,好及時拿到用地。 一個小插曲,可見征借地團隊下了苦功夫。當時,當地國土部門會計外出清遠出差,等出差回來,向村民發放補償款就要到春節後了。怎么辦?西江引水工程項目辦三水段征地拆遷部負責人硬是多方協調,與國土部門領導溝通,給會計本人做工作,在春節前最後一個工作日下班前,驅車幾百公里將會計接回辦好手續,將補償金全額劃到村民賬上,保證了三水取水泵站的按時開工,還為支持取水泵站建設把土地讓出來的全村16-60歲的農民兄弟購買了養老社會保險

火線

用地一天也不能等 征借地工作者都知道,工期緊迫是西江引水工程建設的一大難題,為滿足重要節點所需用地,他們心裡始終緊繃“絕不拖後腿”的弦,馬不停蹄,片刻未敢停歇。 鄭志強,西江引水項目辦負責征借地規劃和南海段工程的副主任,他最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們一天也不能等!”他和他的團隊用了20天的時間,就和三水、南海、白雲三區政府簽下了征借地契約。 工程三水段小塘立交盾構工程所在的董菅(音)村,因歷史遺留問題是出了名的征借地“老大難”。2009年5-7月間,工作人員與三水區政府、董菅(音)村各方反覆協調,解決了長期未得到落實的經濟留用地問題,最終順利拿下了盾構工程始發井的10800平方米和接收井1500平方米的臨時用地,為盾構施工贏得寶貴時間。 為了讓輸水乾管順利通過武廣、京廣等重大鐵路及高速、通航要道等關鍵節點,征借地工作人員與政府各級多個主管部門進行用地審批協調;為了對工程沿線經過的8萬多平方米房屋約300多戶民宅、10多座廠房、750畝魚塘、農莊等進行評估檢測,踏勘現場、拍攝取證、測量放線、清點地面附著物、核實遷改管線,日曬雨淋、爬堤跨田、蚊蟲叮咬是常有的事。

信念

沒有搬不走的山 每遇到征借地難題,西江引水項目辦副主任劉尚建常說:“沒有搬不走的山,沒有趟不過的河,要盡我們最大的智慧和努力去實現目標!” 西江引水工程僅南海段管線,就要途經兩個50萬伏、1個11萬伏及30多個1萬伏以上的高壓電塔,遷移它們需停電8天。由於供電範圍覆蓋好幾個區,影響面較大,難度可想而知。征借地工作人員一方面積極協調,爭取當地政府和電塔所屬單位的支持;一方面在沿線貼出公告,一戶戶地做好宣傳解釋,讓村民了解到西江引水工程的作用和意義,爭取他們的支持。最終成功遷移多座高壓電塔,讓管線順利通過。 宏興鋼管廠是西江引水工程全線最大一個障礙構築物,占地30畝,員工200多人。由於廠房離管線基坑較近,原方案是將該廠整體遷移重建,預計耗資4000多萬元。工程時間緊迫,在當地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支持下,“西江引水”項目辦與廠方多次協商,與設計、施工單位認真研究,拿出了既保全廠房安全、又使管線順利通過的多重技術處理的新方案,最終用了不到300萬遷改費就得到妥善解決。工程項目業主還聘請了專業機構對該廠廠房安全進行構築物鑑定,出具了權威的廠房建築安全鑑定書,使廠家放下心來。 鴉崗配水泵站工程是西江引水工程重要節點工程,占地70.7畝,是西江引水工程管線兩條主幹管的終點,也是把西江水分配輸送到江村水廠、石門水廠、西村水廠三條支管的起點,選址鴉崗地區,看重的就是這裡的最佳位置。然而該地區是廣州物流集散地,寸金尺土,因地塊權屬關係複雜,並且出租契約尚未到期,談判溝通異常艱難,最後,在白雲區產權、規劃、國土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終於將鴉崗地區剩下的唯一一塊土地成功征來建設鴉崗泵站。

心裡話

為民引水苦也是甜 “我們每天往返廣佛間平均150公里,這一年多把一輩子的速食麵都吃了。工作雖然辛苦,但為了讓600萬老百姓早日喝上西江好水,心裡也甜”。 說這話的是征地拆遷部的部長高鴻榮,今年55歲,本已近退休年齡,引水工程建設的一聲召喚,他二話不說上了戰場,擔起征地拆遷的重任。早七晚九的高負荷工作下,身患高血壓的他常吃著降壓藥奔波在村委會、施工現場…… 西江引水工程即將建成通水,但衝鋒在前的征借地先行兵們的工作並未結束,他們要堅守到最後,妥善做好工程後期的復墾還田、征借地拆遷結算、審計等掃尾工作。他們要用文明和諧的工作為西江引水工程畫上圓滿的句號。

數說西江引水

西江引水工程涉及征地242.64畝、借地3115畝。其中,三水區征地136.49畝、借地727畝;南海區借地1529畝;白雲區征地106.15畝、借地859畝。 遷移市政設施:高壓電塔67座、高壓電桿51支、1萬伏高壓電線攀繩5條、低壓農網線約5公里、低壓電桿76支、台變5個、空軍電纜2條、電視桿22支、路燈桿22支、電信線路約18公里、電信桿44支。 遷移各種管道:不同口徑的自來水管道14.4公里、污水管約0.7公里、煤氣管道約4公里。 遷移其他設施:綠化120600平方米,處理農民便道60多公里、村鎮灌溉渠6公里。

專家話你知

西江水有多好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從1987年開始連續20多年定期對西江水質狀況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西江水水量豐富,水質常年處於國家飲用水Ⅱ類水源水平,個別指標甚至達到Ⅰ類,是理想的取水水源。 好處一:優質的西江水進入廣州後,廣州市中心城區供水水質將全面達到新國標(《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要求的106項指標,與國際水平接軌。 好處二:優質西江水進水廠後,將會根據其水源特點對投加等環節進行工藝調整,出廠水在口感上更佳、水質上更優。特別是從前水龍頭出來的自來水氯味兒等情況將有明顯改善。 好處三:西江好水將使石門、西村、江村三大水廠的出廠水實現從“放心水”到“優質水”的飛躍。惠及600萬人的西江好水進入廣州,對提高羊城百姓生活幸福感具有積極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