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學

西方心理學

1、西方心理學一直在思辨哲學的母體中孕育的,而德國人擅長思辨的傳統;2、德國的實驗生理學比較發達,它是實驗心理學的重要基礎;3、英法兩國儘管科學技術發達,但他們重視量化、輕視無法量化的心理學。

西方心理學西方心理學

心理學(英文名稱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心理學既研究動物的心理(研究動物心理主要是為了深層次地了解、預測人的心理的發生、發展的規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因此總而言之,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
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們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直到19世紀初葉,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原先,心理學、教育學都同屬於哲學的範疇,後來才各自從哲學的襁褓中分離出來。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髮展的規律。
心理學起源於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臘。1879年,德國的威廉•馮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培養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學家,使心理學脫離哲學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西方心理學有兩個基本方面的思想起源,一個是在哲學內的起源,一個是在科學內的起源。到了19世紀後期,這兩個方面起源的結合便產生了實驗心理學,即心理科學的獨立。

起源

西方心理學的歷史源頭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代希臘,甚至比那更早的所謂古希臘前哲學時期。那時人們通過神話對宇宙進行描述和解釋。對自然事件的傳說是未來的物理學,對人性的傳說則是未來的心理學。由詩人荷馬寫成的著名神話《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便包含了古希臘前哲學時期的常識心理學,例如武士經常不能控制他們心靈的不同部分,他們的理性也經常受到神的蒙蔽。我們從希臘文字里也可以窺探到人類早期對心理學問題的探索。例如“靈魂”(Psyche)這個詞,指生命的氣息,它在一個人死亡時離去。“心理學”(Psychology)就是從這個詞演變來的。古代希臘前哲學時期的常識心理學包括的內容是廣泛的。然而,常識卻是很少自我表現批判和改進的,心理學不能從常識中獲得發展的動力。大約到了公元前6世紀,心理學才真正開始了具有活力的起源時期,因為這時產生了古希臘哲學。
柏拉圖說過,哲學開始於驚異。科學也開始於驚異,而包括心理學在內的一切科學,在其起源上都是哲學的一部分。人類的知識體系是依其複雜的程度緩慢而逐漸地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有些科學如天文學和力學研究不那么複雜的自然現象,就比較早地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其他研究比較複雜的生物現象的科學如生物學,則比較晚地才分離出來。心理現象比生物現象更複雜,所以心理學分化出來更晚。在心理學獨立以前,已經有了不少關於心理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它們大都散見於哲學家的著作中。因此古代希臘思想就不僅是西方哲學史的開始,同時也成了西方心理學史的源頭。

發展歷史

1、古希臘羅馬的心理學
樸素唯物主義的出現,使人們認為自然界的因果起源存在於自然界本身之中,而不是存在於超感覺世界中的、經不起邏輯分析和試驗研究(觀察)的、隨心所欲的力量的作用之中。代表人物:德漠克利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2、封建社會的靈魂學說
在歐洲,基督教取得勝利,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後,嚴重摧殘已經衰落的古代文化。它讓人們仇視一切以經驗和理智為基礎的知識,而強調教會教條的千真萬確。古蹟被毀壞,圖書館被封被燒,書本被用以各種諸如取暖的莫名用途。
3、文藝復興時期的心理學思想
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心理學思想的歷史也是從對亞里士多德關於靈魂學說的爭論開始的。思想家們對亞里士多德學說持否定態度,在他們看來亞里士多德學說已被改造成符合教會和煩瑣哲學的教條。他們自己對世界不能作出解答時,便把希望寄托在亞里士多德以前的各種學說上。
4、十七世紀的心理學說
機械決定論。認為,活的軀體是一種機械系統,不需要任何隱秘的質和靈魂對它加以解釋。意識是個人所固有的,通過內心觀察獲得關於本人心理狀態和動作的儘可能確切的知識的能力。激情是在人體內由於人的本性而形成的指使人趨利避害的行為調節器。
5、十八世紀的心理學說
牛頓物理學和哈勒生理學,決定了這一世紀自然科學的面貌。
6、十九世紀前半期的心理學說
反射學說。19世紀末20世紀初,心理學的研究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當時出現了以馮特、鐵欽納為代表的構造主義學派,以詹姆士、杜威、安吉爾為代表的機能主義學派,以華生托爾曼,斯金納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學派,以維台默、考夫卡、苛勒為代表的格式塔學派,以弗洛伊德、阿德勒、榮格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派等等。這些學派的基本理論觀點不同,研究的範圍和方法不同,卻都想以自己的理論體系來統帥整個心理學,於是形成長期的爭論和對峙。這在一個新學科的開創階段是不可避免的,它表明這個學科的不成熟,也表明它正在發展壯大。到了20世紀30年代,有些學派萎縮了,有些學派發展了,新行為主義和新精神分析學派成為兩個比較有影響的學派。到了60年代,在美國出現了心理學的第三種力量--人本主義心理學,它反對用機械論和還原論的觀點研究人,主張心理學應是人化的心理學,強調研究人的本性、價值、尊嚴和自由。與此同時,認知心理學成為心理學研究的新方向,它認為人的行為主要決定於認識活動,強調心理學主要應研究人類認識的信息加工過程。還應該指出,二戰以後心理學的研究中心是在美國,其他國家多是學習和借鑑美國的心理學。近些年來已經出現了從本國實際出發研究心理學的傾向,這種傾向先是出現在歐洲、接著出現在亞洲。

馮特馮特

7、心理學的真正歷史,是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才開始的。
1875年,馮特被德國萊比錫大學聘為教授。1879年,他在萊比錫大學開創了一項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業,創建了世界上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心理實驗室。這就使得心理學有史以來第一次像其他學科一樣被作為一門正式科學而進行研究。在這所心理實驗室里,他領導一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心理研究者有效地完成了100多項的心理學實驗研究,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心理學專門人才。這些人後來各自回到他們的祖國,在他們的國家裡都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中堅力量,其中許多人後來都成了世界知名的心理學家,如美國的荷爾、卡特爾、安吉爾;英國的鐵欽納;歐洲的克勒佩林、閱斯特伯格、馬爾比、基蘇、朗格、馬修斯等,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一支訓練有素的心理學專業隊伍,為心理學的建立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
至此,心理科學的獨立,無論在研究對象、任務、方法上,還是在嚴密的心理理論體系上,以及在專業隊伍的組織上,都完全具備了條件。為了給事實上已經完全成熟獨立的心理科學樹立一個區別於19世紀中葉以前"心理學"的界碑,人們一致公認,馮特於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應作為心理學開始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真正科學的標誌。因此,1879年,也就成了心理科學真正歷史的開始。作為一門真正獨立的科學,雖然只有短暫的百餘年的歷史,但是,在這百餘年的短短歷史中,它卻獲得了驚人的發展。
在100多年的歷程中,整個心理學界出現了它過去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熱烈的學術探討的繁榮局面。在馮特的心理理論體系以後,又接二連三地相繼出現或繼承了馮特的理論,或反對馮特的理論,或獨樹一幟、另闢他徑的,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心理學派多達幾十個。而且,這些學派分布廣泛,遍布世界各國。真可謂學派林立、學說各異、百家爭鳴、萬帆爭先。
在100多年的歷程中,人類對心理現象探索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也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眾多學派,有從內在的意識去研究的、有從外在的行為去研究的;有從靜態去研究的、有從動態去研究的;還有從生物學、數理學、幾何學、物理學、拓撲學、民族學、文化學等種種不同角度去研究的。所有的學派,包括相互承繼的學派,在它們的心理研究對象、範圍、性質、內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聯繫,又各不相同。這百餘年心理學發展的速度以及研究成果,可以說遠遠超過了人類歷史上對心理研究成果的所有總和。
心理科學的這100多年的歷史,主要地集中體現在一些在世界範圍內,都曾代表過一個時期的心理學歷史發展的傾向、都曾對心理學本身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都曾客觀地左右過心理學歷史的發展進程的心理"大學派"的形成發展上;心理科學100餘年來所取得的成果,也主要地反映在一些心理學大派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上。

心理學觀念的發展

古代前期

古希臘人信奉萬物有靈論。
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
1、秘教相信人死後可以得到快樂的永生。阿爾阜斯秘教的影響最大。
2、泰勒士(米利都學派):認為水是萬物的根源,萬物由水生成,消滅後復歸為水。
3、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自然現象的基礎不是物質的始源,而是數及其關係。數構成了宇宙的“秩序”――社會“秩序”的原型。畢達哥拉斯認為靈魂分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慾。理性在腦,智慧也在腦,情慾在心臟。動物只有後二者而沒有理性。只有人三者齊備,三者中只有理性是不死的。 畢達哥拉斯由實驗發現了樂器的弦長與音高的關係是整數。
4、愛弗斯學派與埃利亞學派是對立的。前者是古代西方辯證法思想的代表;後者是古代西方形上學思想的代表。
5、赫拉克利特(愛弗斯學派)是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認為變化是世界萬物的本質:以火代表萬物的根源;萬物由火生成。並認為人的身體是土,而人的靈魂是純淨的火。
6、巴門尼德(埃利亞學派)認為只有思維、邏輯才能達到真理。
7、恩培多克勒四根說):四根是土、水、火、空氣。他認為土、水、火、空氣是不能自動的,必須另有物使之運動。他稱這種物為愛、憎。愛使四根結合,憎使四根分離。恩培多克勒認為,人的身體由四根構成、人的心理特性依賴身體的構造;演說家是舌頭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藝術家是手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
8、德謨克利特繼承並發揮留基伯的原子論,認為世界只是原子和虛空。靈魂是物質的,是細小圓滑如火那樣的原子構成的。靈魂原子遍布全身,但特別集中於感官、腦、心臟和肝臟。腦是思想的器官,心臟是意氣的器官,肝臟是欲望的器官。
9、阿爾克美恩是西方第一個從事動物解剖的人。認為腦是感覺和思維的器官。
10、希波克拉底長於外科手術,善於診斷和治療,被稱為西方醫學之父。他認為,一切病都是由於自然的原因,與神無關。著作《論聖病》是一本專論羊癇瘋的書,認為此病是由自然的原因造成的。他認為,腦是心理的器官。他將四液說系統化。人體內有四種液體,粘液生於腦,黃膽汁生於肝,黑膽汁生於胃,血液出於心臟。並認為羊癇瘋是由於腦失去了粘液。他在《論水、空氣和地域》一書中,論述了地理環境,氣候等決定人的體質和民族的心理特性。
普羅泰哥拉第一個“智者”,錯誤的相對主義的結論:人是萬物的尺度。。
11、蘇格拉底是普羅泰哥拉的後輩。他的論辯方法是先給對方提出關於某一事物的定義,然後層層追問,使對方陷入矛盾,這樣討論下去,可能得到關於這個事物的明確定義。這個最後定義,蘇格拉底自己稱這個方法為“產婆術”。是將人內部已有的知識引出來。亞里士多德稱蘇格拉底的這個方法為“歸納的論證”。
12、柏拉圖把人的靈魂分等並與他的“理想國”的等級相應。靈魂分為理性,意氣和欲望,理性位於頭部,意氣位於胸部,欲望位於腹部橫膜與臍之間。柏拉圖認為事物的普遍性是在個別事物之外的,並且先於這些事物存在。他將這些普遍性稱為伊迭耶。只有對伊迭耶的認識才是真實的知識,所以真正的知識都是回憶,這就是他的知識即回憶說。
13、亞里士多德認為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他著《畀思黑》,有人譯為《靈魂論》。他把靈魂分為三等:植物只有滋長的靈魂,動物有感性的靈魂,人則有理性的靈魂。他認為,人不僅有特殊感官如眼、耳、鼻、舌等,還有執行特殊感官的感覺以上,抽象思維以下的中間功能的“共同感官”。 亞里士多德區分心理功能為認識和動求兩大類功能。

古代後期中世紀

1、皮浪是懷疑學派的創始人。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達到心神恬靜。
2、伊壁鳩魯學派:伊壁鳩魯盧克萊修。伊壁鳩魯認為,萬物的基礎是在虛空中運動的不可分割的物質粒子――原子。他的長詩《物性論》以宣傳伊壁鳩魯主義。
3、格林是一個自然神論者,並有目的論的思想。世界除了開始與神有關外,其後與神沒有什麼關係。世界的一切受自然規律的支配。格林認為,腦是心理的器官;格林對醫學有很大的功績,從他開始,腦作為心理的器官的看法才逐漸被鞏固下來。
4、最有影響的教父:奧古斯丁。奧古斯丁信奉二元論的心理學。認為,“心”是存在的,但不是物質的。他認為靈魂的活動和心理的活動是統一的,靈魂有三種功能:⑴自覺的記憶;⑵理智;⑶意志。

近代

(一)文藝復興時期
從十四世紀下半葉起,便產生了資產階級反宗教、反神學的所謂“人文主義”運動,即是資產階級所謂的文藝復興運動。當時資產階級所謂的“文藝復興”,決不是為了回到古代去,而是為了借用古代那些受崇敬的文化名人和他們的唯物主義科學思想來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作輿論準備。“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文化運動。其目的在於利用古代的文化以與中世紀的宗教文化相對抗。
1、波蘭傑出的天文科學家尼古拉·哥白尼恢復了古代希臘人的太陽中心說,是衝破中世紀宗教封鎖的開始。發表了《天體運行》論證了行星系是以太陽為中心而不是以地球為中心。這就是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日心說”,也稱“地動說”)。
2、塞爾維特發現肺循環。
3、哈維以動物的實驗證明了血液循環。
4、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是西方最先進的國家。達·芬奇的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義並是個多方面的天才。
5、斐微斯《論靈魂與生命》《論科學》。他是人文主義者,他曾極力提倡改革教育,反對經院式教育。
(二)17世紀的法國和荷蘭

笛卡爾笛卡爾

1、笛卡兒是法國傑出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數學家與自然科學家;他創立了解析幾何,第一個將代數方法套用到幾何學中去。笛卡兒的認知論是唯理論,他相信人有固有觀念亦稱天賦觀念。他看重追求知識的方法,不重視實驗方法,而偏重數學的演繹推理。他認為只有象數學那樣由明白無誤的公理推導出來的知識才是可靠的,一切直接或間接由感覺經驗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可靠的。只有主觀上的明白清晰才是真理的標準,笛卡兒的真理標準使他得出靈魂存在的結論。“我思,故我在”。他認為主觀上明白的觀念,並非來源於人的實踐經驗,而是人的理性中所固有的,是人的“固有觀念”,也稱天賦觀念。

笛卡兒的唯理論,其實質是唯心的。因為真理不能憑主觀感覺作為標準。運用他的唯理論,進一步獲得了心物二元論的結論:認為世界上有上帝,有靈魂(心),有物質,三者都是不依賴他物而獨立存在的實體。絕對獨立存在的只有上帝,靈魂與物質只是相對的獨立,它們須依靠上帝才能存在。
認為心與身是兩種互相獨立的實體。心身交感論:笛卡兒認為,心能影響身,但是他又說身對心有著更大的影響。心身兩者的關係是相互作用的關係。他對心身間的關係的看法是心身交感論。並選擇腦中的松果腺作為靈魂的駐所。
在心理學史上笛卡兒被稱為反射動作學說的創始人。“反射”術語起用於笛卡兒,但其具體意思卻與後來的“反射”概念有著一定的距離。
笛卡兒著《論情緒》認為有六種原始情緒:驚奇、愛悅、憎惡、欲望、歡樂、悲哀。其他情緒,雖然很多,但都是這六種情緒之中的某些種的組合。
逢會論:格林克斯提出了逢會論(亦譯偶因論)。認為感覺的真正原因不是外物與人體;而是上帝。當物與人體正發生作用時,是上帝使其靈魂產生感覺,外物與人體的作用只是適逢其會,是偶然的原因。
2、馬勒伯朗士《對真理的追求》。他受笛卡兒靈魂與肉體互相獨立的思想的影響,認為不僅肉體不能作用於靈魂,使靈魂產生感覺或思想,靈魂也不能作用於肉體,使肉體產生動作。馬勒伯朗士認為人的經驗的單位,不是獨立的感覺而是複合感覺,是過去的經驗與當前的感覺的結合。馬勒伯朗士稱為“複合感覺”,又叫做“自然判斷”意即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判斷。自然判斷是人明知其不正確也無法不那樣知覺的一種判斷。
3、斯賓諾莎生於荷蘭。笛卡兒認為世界有三個實體:上帝、靈魂和物質。斯賓諾莎則認為只有一個,他稱為上帝的實體。他所謂的上帝實則指無限永恆的自然界。自因說是由斯賓諾莎提出的,自然界中的一切都處於錯綜複雜、無窮無盡的因果聯繫中,它們存在和變化的原因,都在自然界本身之中,故也稱自因說。斯賓諾莎認為唯一的實體是無限的自然界,它的屬性的數目是無限的,人只能認識這無數屬性中的兩個,即心與物。斯賓諾莎《倫理學》1675年,認為知識分三種:第一種是感性的知識,第二種是理性的知識,第三種是直觀的知識。
心身平行論:在斯賓諾莎看來,思維和廣延並不是兩個互相獨立的實體。可是他將二者看成互相平行,卻不能互相決定。斯賓諾莎認為人有相似聯想或同時聯想;情緒有兩類,一類是心的主動狀態,另一類是心的被動狀態。 斯賓諾莎是一元的世界觀,卻又有泛心論的錯誤觀念。
17世紀的英國和德國

霍布斯霍布斯

1、1620年英國唯物主義的開山祖弗蘭西斯·培根出版《新工具》,提倡求知識的新方法。培根提出要認識自然、研究自然及控制自然。提出“知識就是力量”名言。
2、機械唯物論:霍布斯認為,世界由具有廣泛和各種形狀的物體所構成。物體的運動遵從著數學的規律,都是機械的運動。霍布斯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私自利的,都要壓迫他人,提高自己。霍布斯反對笛卡兒的“天賦觀念說”,認為一切知識都由感覺開始。他認為每一感覺過程發生以後,都留有殘餘的運動,這殘餘的運動就是想像。平時想像的這種殘餘運動比較微弱,被當前感覺過程更強烈的運動所淹沒,因此平時顯現不出來。只有人在睡眠時,感覺運動不存在了,殘餘運動才突顯出來而形成夢境。聯想主義的萌芽是由霍布斯開始的。認為聯想是由於兩種感覺的運動在發生時間上的接近。

洛克洛克

3、洛克《人類悟性論》1690年出版。反駁了笛卡兒的天賦觀念論,宣傳了唯物主義的經驗論。洛克反駁當時傳統的“固有觀念”或“天賦觀念”。他認為人不存在未有經驗之先就意識到所謂固有觀念或固有原理。洛克認為一切知識來源於經驗。經驗是指個人出生以後的閱歷。他認為人心在出生時象張白紙,最初沒有字:一切字都是由經驗印上去的。洛克把人所能意識到的心理現象統稱為觀念,又將一切觀念分簡單與複雜的兩類。洛克以為反省是觀念的另一來源,稱它為內感官,以別於耳、目等外感官。洛克的經驗主義認識論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最徹底的唯物主義理論。洛克把外物的性質區分為原始性與次起性。 廣延、形狀、體積、動靜、不可入性、數目等是原始性;外物由於它的原始性的種類與程度的不同而產生色、聲、香、味等感覺的能力是次起性。
洛克最先使用“聯想”這一詞語,在《人類悟性論》中,題作“聯想”。他認為,觀念要靠經驗而來,也要靠經驗而發展。簡單觀念,通過聯想就會合成複雜觀念,而使心理經驗得到了發展。洛克的聯想主義思想,後來為英國的聯想心理學派所繼承,尤其後來的心理學的創始人馮德所繼承。馮德的實驗心理學及其構造心理學就是建立在洛克聯想主義基礎之上的。
4、萊布尼茨《人類悟性新論》,他在認識論上,同笛卡兒一樣,是唯理論者。他相信人有固有觀念,否認認識的客觀來源;但他與笛卡兒並不完全相同,他認為天賦觀念並不是生來就是明白與清楚的。它需要經過一段發展的過程,即需將人們心中潛在的普遍的知識,逐漸地展開,才能成為一種非常清晰的觀念。他認為人心既不是一張白紙也不是一座成形的雕像,而是一塊有紋路的大理石,經過加工、琢磨才能漸次成為一座雕像。布尼茨認為存在兩種真理,一種是理性真理,一種是事實真理。萊布尼茨認為單子是實體,是“物的元素”。他認為,單子有無數等級,從最低到最高。預定和諧說:萊布尼茨認為神在創造單子的時候,就已經保證了它們的一致和諧。每一個單子都是一個完整的宇宙。他用“預定和諧說”來說明心與身的關係,使他去為當時的宗教政治宗教制度辯護。萊布尼茨將最不明白的觀念,稱為微覺。最明白的叫做統覺。
18世紀的英國
1、巴克萊是近代西方主觀唯心主義的鼻祖,蓍《視覺新論》。名言是:存在就是被感知。巴克萊在他寫的《視覺新論》中提出空間知覺的問題,人的視網膜如何感知對象的距離,他也是運用聯想的原理來說明的。總的來說,巴克萊用聯想主義的分析方法分析空間知覺,沒有太大的錯誤。
休謨是十八世紀英國近代不可知論的主要代表,繼承了巴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他認為外在世界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他把世界的一切歸結為主觀現象或經驗,否認心理活動的客觀來源和生理基礎,提出不可知論。聯想主義的心理學是指休謨用聯想主義的分析方法處理心理現象,他的聯想主義來自洛克,但表現出唯心主義的特點。
2、休謨認為聯想的條件包括:⑴相似;⑵時地接近;⑶因果關係。
3、哈德烈強調心理對生理的依存性,被稱為生理心理學的創始人。《對人,其結構,其義務及其期望的觀察》簡稱《對人的觀察》。哈德烈提出振動說。他認為振動是神經的一種活動,神經不是空管而是實體組織,神經能傳導是因為它能振動。哈德烈認為微振是指神經的振動是由外物引起的,引起之後在腦中要保持一段時間,這時的振動就叫微振。微振與振動基本一樣,二者沒有性質的區別而只有量上和程度上的不同。哈德烈反對洛克的反省說,承認感覺是認識的源泉。他還是一個平行論的二元身心論者。受洛克影響,哈德烈對聯想心理學加以系統化,是系統化的聯想主義。用聯想來解釋一切複雜心理現象,他認為聯想的條件只是時間接近,聯想包括同時聯想和相繼聯想。認為三大聯想規律可以歸結為一個規律即接近規律。
哈德烈用神經振動解釋聯想的生理基礎。
哈德烈提出聯想的三條次級律:
⑴複雜觀念的性質不是簡單觀念性質的算術總和;而是具有新的性質;
⑵原來有意識的活動,由於多次重複,最後可能變成無意識的活動,他稱之為“次起的自動化活動”。
⑶有些觀念的強度和生動性會由於聯想傳染到與它相聯的其他觀念。他認為人的同情心、憐憫心就是這樣由聯想發展起來的。
4、十八世紀中到十九世紀初,蘇格蘭大學的教授為維護宗教信條就出來反對休謨的不可知論,這些人就是所謂的蘇格蘭學派,又因為他們自稱根據常識立論,又叫做常識學派。蘇格蘭學派強調許多問題的認識可以憑常識。他們反對聯想心理學,認為聯想心理學已經排斥掉了心的作用。他強調心的主動性,認為習慣、經驗都是外加的原因,是被動的。 黎德是蘇格蘭學派中比較重要的人物,他的《論人的理智材能》《論人的活動材能》這二部書列舉許多活動材能和理智材能,所以他的心理學是材能心理學。司徒亞特的理論大致與黎德相同。蘇格蘭學派的基本觀念為反對聯想主義,強調心有主動性,相信材能心理學。

學派

在現代心理學的幾大學派中,幾乎每一學派都無不是直接或間接地在前一學派理論的基礎上,經過批判、繼承、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從這個意義上看,它們有著一脈相承的內在聯繫。正是這些在心理學史中曾發揮較大影響的幾大心理學派,上下關聯,前後銜接,綿延百年,才構成了一部現代心理學的完整的百年史。

內容心理學派

它產生於19世紀中葉的德國,代表人物是馮特。內容心理學派主張對人的直接經驗進行研究。所謂直接經驗就是人在具體的心理過程中可以直接體驗動的,如感覺、知覺、情感等。不過,馮特這裡研究的並不是感覺、知覺等心理活動的本身,而是感覺或知覺到的心理內容,即感覺到了什麼,知覺到了什麼。馮特認為,人的這種直接經驗(心理或意識)是可以進行分析的。他將心理被分析到最後不能再分析的成分稱為心理元素。他認為心理元素是心理構成的最小單位,而人的心理,是通過聯想或統覺才把在些心理元素綜合為人的直接經驗的。因此,馮特認為,心理學的任務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結構和內容,發現心理元素複合成複雜觀念的內在原理與規律。為此,馮特的心理學體系被稱為內容心理學。
馮特一生治學嚴謹,論述豐碩。1865年,他出版的《人體生理學教本)一書,曾得到與他同時代的恩格斯的肯定,此後,他接連出版了《對感官知覺理論的貢獻》、《關於人類靈魂和動物靈魂的講演錄》和《生理心理學原理》等著作。這些成果,初步奠定了他他理論體系。其中《生理心理學原理》一書,被心理學界認為是心理學的獨立宣言。馮特的內容心理理論體系是龐大的,據他的女兒後來收集的書目看,馮特一生寫了近500種著作,一個人每天若以60頁的速度來閱讀他的著作,要用整整兩年半的時間。在這一點上,他甚至超過了後來幾乎所有學派。
馮特的內容心理理論觀點,後來被他的學生鐵欽納帶到美國,並於19世紀末在美國發展形成了一個在主要的心理思想上與馮特觀點相似但又有區別的較大學派——構造主義心理學派。由於"內容"與"構造"兩個學派的主體思想一致,故後人一般都傾向將它們視為一個整體的學派。該學派的理論興盛了二三十年。

行為主義學派

行為心理學行為心理學

它產生於20世紀初的美國。代表入物是華生和斯金納。這是針對馮特學派理論的不足而在美國這行的一場心理學革命。它一反傳統心理學,而主張對人的意識進行研究的觀點;主張心理學不應只是研究人腦中的那種無形的橡"鬼火"一樣不可捉摸的東西--意識,而應去研究那種從人的意識中折射出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東西,即人的行為。他們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縮和腺體的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隱藏在身體內部,其強度有大有小。他們認為,具體的行為反應取決於具體的刺激強度,因此,他們把"S----R"(刺激一反應)作為解釋人的一切行為的公式。行為主義理論認為,心理學的任務就在於發現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聯繫,這樣就能根據刺激而推知反應,反過來又可通過反應推知刺激,從而達到預測和控制行為的目的。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主體思想是對19世紀末美國的另一個土生土長的心理學派--詹姆士的機能主義學派的心理理論觀點的進一步發展。行為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20年代發展到高峰,成為從20年代到50年代整整30年在美國心理學研究中一直處於統治位置的美國心理學史甚至世界心理學史上都絕無僅有的一大學派。

格式塔學派

它20世紀初產生於德國。代表人物有魏特曼、考夫卡和苛勒。這是在馮特的本國因反對馮特的理論觀點而產生的一大學派。"格式塔"這一古怪的名稱,是對形狀、完形、整體等意思的德文譯音。
格式塔心理學最初是從感知覺運動的似動現象研究起的,但它以後的研究範圍,基本上都還停留在感知覺的範圍。格式塔心理學既反對馮特把心理現象分析為各個元素,也反對行為主義的刺激與反應的"S-R"公式。他們認為,任何一個心理現象部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整體具有特殊的內在規律的完整的歷程,具有具體的整體原則的結構。整體並不簡單地等於各部分的和。他們有一句名言:"整體總比部分相加還要多。"比如,把許多單個的音符放在一起,從它們的組合中會出現新東西(一支曲調),而這種新東西並不存在於任何個別的音符中;把四根線段組成一個正方形,它就已是具有一種新的性質的新的形式,它的含義比四根線段本身的含義多得多。
格式塔心理學派強調整體的觀點,重視各部分之間的綜合。這對心理學的研究是個較大的貢獻。但其不足是,它們研究只局限於感知覺的領域;另外,它的一些原則究竟是否能適用於心理學的全面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探討。這一學派在20世紀30年代達到高峰。

精神分析學派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

它產生於本世紀20年代。代表人物是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是弗洛伊德在畢生的精神醫療實踐中,對人的病態心理經過無數次的總結、多年的累積而逐漸形成的。它對傳統的心理學課題,如意識、感知覺、注意等不感興趣,它主要著重於精神分析和治療,並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獨特的解釋。它認為,人內心的生物方面的衝動、情慾等原始本能的東西,是人的個體複雜生存活動和傳宗接代的種族生存的主導驅動力。弗洛伊德認為,外部的一些社會倫理道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人的這種原始衝動的自由表現,所以,弗洛伊德進一步認為,人的心理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意識,另一部分是潛意識(無意識)。意識包括個人現在意識到的和現在雖意識不到但卻可以記憶的。無意識是不能被本人意識到的,它包括原始的盲目衝動、各種本能以及出生後被壓抑的欲望。無意識的東西並不會因壓抑而消失,它還存在並伺機改頭換面表現出來。這就是精神分析理論。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人的本能的、情慾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闡述了無意識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開闢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它重視人格的研究、重視心理套用。在精神病治療方面,不僅提供了一整套治療的理論和方法,而且當為現代醫學心理學之先聲;另外,精神分析理論還在藝術創造、教育及其他人文科學方面得到了廣泛的套用。弗洛伊德學說的消極方面主要表現在它過分誇大了人的自然性而貶低了人的社會性;他的泛性論基本上是非科學服 而他的精神分析學說因把精神提高到了物質之上,故基本上是唯心主義的。後來,由弗洛伊德的一些學生又發展形成了新弗洛伊德主義,表現為不再那么強調人的本能作用,而開始重視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的社會因素。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是心理學百餘年史中唯-一個經久不衰的心理學派,它的許多理論至今仍在心理學研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皮亞傑學派

它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瑞士,代表人物是皮亞傑。該學派主要研究兒童的認知活動、探索智慧的結構和機能及其形成發展的規律。他們認為,人類智慧的本質就是適應。而適應主要是因為有機體內的同化和異化兩種機能的協調,從而才使得有機體與環境取得了平衡的結果。皮亞傑心理學理論的核心,是"發生認識論"。這一理論主要就是從縱向來研究人的各種認知的起源以及不同層次的發展形式的規律。在皮亞傑學派以前的各個學派,都是停留在成人正常的意識或病態的意識以及行為的橫斷面的研究上,而從未由兒童到老年縱向地全面地發展地去考察、去研究人類的智慧的發生、發展規律。因此,皮亞傑學說對心理的研究,不能不說是心理史上的一個空前創舉,它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的認識論,拓展了心理學研究的領域,促進了兒童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同時,對其他一些學科如認識論邏輯學語言學教育學等的產生,有很大的影響。它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對人的社會性和實踐性活動重視不夠,對環境,特別是對教育的作用估計偏低,對人類智慧的結構化有些牽強武斷。

神經生理學派

神經心理學神經心理學

它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前後。代表人物有加拿大的潘菲爾德、瑞典的海登等一大批學者。該學派主要強調對心理的生理機制的研究。它主要從解剖結構、生物化學組成、電活動等三個方面對腦及神經系統結構與探能進行研究。例如,對腦的蛋白質、核糖核酸化學物質的研究;對大腦皮層機能定位的研究;對大腦的記憶過程的研究等等。目前國際上有相當一批學者,包括生理學家、心理學家、神經生理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他們有的甚至都不惜放棄原來已研究多年的課題而轉向投入到對神經生理的研究中。
恩格斯把人的心理現象譽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產生心理現象這朵瑰麗精神之花的大地,就是人的神經系統,尤其是人的腦。人的腦,經歷了10億年的極為漫長歲月的進化發展,成為大自然所創造的一個絕妙無比的傑作與奇蹟,人的心理現象事實上只是腦這種物質運動的結果與產物。可以肯定地說,如果連對產生心理的這種有形的物質運動形式都不甚了解,那么,就不可能達到對由這種物質運動產生的更複雜的無形的精神現象的徹底了解。心理學應當而且必須了解這一物質的結構與運動規律。
目前,在這方面已取得了相當的進展。德國解剖學家加爾提出了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的觀點;法國生理學家弗洛侖斯用精確的切除法研究了人腦,發現了腦機能的整體性;法國醫生布洛卡通過對患"失語症"的病人的屍體解剖,發現了左側大腦皮層專管"語言"的機能區域的存在。德國醫生弗立奇以及法國生理學家形齊格用電流刺激大腦皮層而發現了大腦皮層上的專管人體肢體動作的"運動"機能區的存在;加拿大醫生潘菲爾德用微電極探查大腦皮層得到了更精確的機能定位,並首次發現了"記憶"機能區的存在;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柯貝通過對記憶的研究發現,記憶是通過大量的神經元的觸突變化儲存在中樞神經的大片網路上的,這種儲存是擴布性的,很像全息照相;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斯佩里通過長期對"裂腦人"的研究,發現人的左右兩腦半球有分工,左半球主管語言、數理和邏輯等的抽象思維,右半球主管空間形式、音樂和藝術等形象思維;瑞典生物學家海登在生物學上的DNA和RNA的發現之後,通過對動物的實驗發現RPJA是記憶物質;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理學教授休貝爾和威塞爾通過腦電的研究發現,大腦皮層的細胞還有分工,有的管看線條,有的管看角,有的管看運動等,這項研究並於1981年獲得了諾貝爾獎金。
當前,國際上的神經生理學研究非常活躍。隊伍不斷擴大,手段越來越現代化。神經生理學派的根本任務,就是要揭開人腦這個"黑匣子"中的秘密。從而最終徹底揭示人的心理活動的全部內在奧秘。該學派正方興未艾,具有廣闊的前景。

認知心理學派

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它產生於本世紀70年代初,目前,正處於高潮。一般認為,奠基者是美國耐塞西蒙。認知心理學是在行為主義失敗,而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以及計算機科學發展起來的條件下產生的。該學派反對行為主義,認為應承認人的主觀東西--意識,並認定,人的行為主要決定於認識活動,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人的意識支配人的行為。強調人是進行信息加工的生命機體,人對外界的認知實際就是一種信息的接受、編碼、操作、提取和使用的過程。為此認為,認知心理學就是要研究人類認識的信息加工的過程,提供信息加工的模型。
認知心理學強調了意識(理性)在行為上的重要作用,強調了人的主動性,重視了各心理過程的聯繫、制約,基本上博採了幾大學派的長處,尤其是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對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有較大貢獻。認知心理學已表現出來的缺陷是忽視了人的客觀現實生活條件和人的實踐活動的意義,而集中於人的主觀經驗世界。

兩種主義

心理學中一直存在著兩種主義即科學主義人文主義。在對西方心理學脈胳的疏理、危機的剖析、未來的前瞻中,可窺見西方心理學發展的動力、危機的根源、繁榮的契機均與兩種主義息息相關。縱觀整個西方心理學走過的道路,無非是眾多學派爭論不休,輪番粉墨登場的歷史,這實質上就是心理學的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相互對抗鬥爭的過程,而心理學也正是在這種對抗鬥爭的過程中得以發展壯大的。
心理學的“兩個主義”,或被稱為心理學的“兩種文化”(吉姆布爾),“兩種背馳的趨向”(羅傑斯),均是指心理學研究兩種不同的研究取向。心理學科學主義的研究取向是指將心理現象的自然物質的一面視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採用自然科學實證的方法,依賴實驗與數據,強調學科知識的客觀性與精密性;而人文主義的研究取向由突出了心理現象的社會物質一面,採用人文學科的描述、解釋方法,依賴經驗與現象,追求感性、豐富、生動的學科知識。

兩種主義下的西方心理學發展

在1879年馮特創建心理學實驗室,心理科學正式誕生之時,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就與心理相生相伴了。馮特在構建整個心理學基架之時,就採用以科學主義取向研究個體心理過程(感知覺等)與以人文主義取向研究高級心理過程(思維、想像等)並重的方法。然而初生心理學為了能徹底擺脫哲學母體,實現真正的“脫胎換骨”,便不遺餘力地追隨並模仿自然科學。故而,作為了“心理學之父”的馮特自然更偏向於採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經驗要素及其複合,並用精確實驗控制內省的條件。
與此同進,心理學的人文主義並沒有因為“心理學之父”的偏袒而被廢棄,布倫塔諾的意動心理學旗幟鮮明地以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了向的內容心理學相抗衡,即以觀察的方法研究意識活動來反對以實驗的方法研究意識的內容,因此內容心理學與意動心理學可視為心理螳兩個主義對立的濫觴。由於兩個主義的對立,關於意識的研究陷入對峙的僵局中,深受實證主義影響的行為主義依據客觀性原則乾脆將意識從心事學研究中剔除出擊,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大膽觀點立即受到人們重視。行為主義之所以能搏得一致回響,獲取巨大的成功的原因在於,它將意識研究轉向行為研究,使得心理學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均獲得了自然科學的客觀性,如此,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同,隨之也帶來了心理學飛躍性發展,所以這些傲人的成績遂確立了科學主義取向的行為主義在心理學學界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統治地位。之後,作為反行為主義而興起的現代認知心理學,它所提出的輸入→內部信息加工→輸出的認知模式完全是建立在行為主義經典公式“刺激(S)→中間變數(O)→反應(R)”的基礎之上,因而儘管在研究對象上認知心理學又復回到意識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則是對行為主義客觀性原則的深化。隨著認知心理學在主流心理學絕對主導地位的確立,心理學中的科學主義也最終獲得了霸主的地位。
心理學中的人文主義並不甘於沉默,它始終沒有放棄自己應有的一席之地。一方面,格式塔心理學主張對直接經驗進行現象學的研究,以整體經驗取代單個的刺激――反應,使心理的整體性從此得以關注;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學派在臨床套用領域發揮著影響,它不僅根本沒有精確的關證,且不關注人的理性層面,而是深入到潛意識,將非理性發揮到極致,以人文主義的視角開掘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心理領域;而作為人文主義研究典範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更是大張旗鼓地宣揚心理學研究中人的尊嚴、價值,主張人自我實現。它們糾正了心理學的科學主義只將人視為自然物(動物、機器),只關注其自然屬性(客觀性、精確性),而從人文主義角度提出人作為社會存在所改期具有的社會屬性――整體的意義、價值,以其生動、親切、鮮活的面目引得眾人矚目。
從心理學內部發展來看,正是通過科學主義(均造主義、行為主義、認知心理學)與人文主義(意動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人本主義)之間的對立鬥爭,相互否定、揚棄,推動心理不斷發展;從科學史角度來看,真正的科學應具備一種科學精神――不斷批判-、否定,它恰恰體現了作為科學所應具備的精神特徵。

兩種主義下的西方心理學危機

所謂物極必反,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對立鬥爭推動了心理不的發展壯大,但也正是由於兩具主義的各執一端,互不容納最終導致了西方心理學面臨的危機,這一危機具體表現為:
1.理論瑣碎:理論瑣碎直接導源於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長期分裂排斥,它使得歷史本不久遠、理論相對貧管的心理不未形成合力,找不到統一的理論基礎。一方面,心理學中的科學主義交早已被哲學界淘汰出局的實證主義奉為至寶,實證主義的方法論原則要求經驗實證、客觀主義,於是心理學家沉頃於各種實驗研究,一面是實驗儀器的不斷精密化,研究數據的不斷精確化,另一面卻是研究中問題意義的喪失,以及研究對象(人)主體性的喪失,這種南轅北轍式的研究最終導致了一大堆零碎的數據、結論無從組建,根本形成不了系統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心理學的人文主義又走入了另一個極端,它否定理性,強調非理性,以致於人與動物無異,完全受本能擺布;還定分析、強調整體,以致於心理不的理論完全成為個人的體驗、感司,降低了心理學科不地位,使之陷入了神秘主義。尤其是目前方興未艾的後現代主義心理學思潮提出消解一切中心,摧毀一切理性,否定以前心理學尤其是實驗心理學的所有成果,似乎就走得更遠了,況且他們缺乏嚴謹的體系,只是相似相近觀點的匯集,故而其理論的支離破碎可想而知。
2.視野狹窄:科學主義以自然科學楷模,就必然要按照自然科學的原則要求自己,將視野限定在自然科學劃定的界域之內,故而納入視野內的事物必須是能夠經得起實驗驗證的、可操作性,而不必從價值立場對其進行描述、說明。這一點首先十分突出地表現在其研究對象的確定上,比如認知心理學,它認為人的心理過程就是信息的輸入、貯存、提取、加工的過程,它從不關心哲學中如何認識心理問題,也不在意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理解人之心性迪樣,情感、人格等所有不可操作的心理現象被丟棄了,只剩下可控制的認知過程。另外,由於一直以來人們均認為認知心理學是依照實證方式建立起來的所謂的科學的心理理論,因而也就必然是普遍的、規律性的入之四海皆準的真理,理所當然地視之為中心,而無視在各種文化背景中的心理現象的特異性。科學主義存在著“近視”問題,導致了它與人們現實生活相距甚遠,人文主義同樣有顧此失彼的毛袖珍。它雖將研究視野擴展到被忽視的人的主體性、價值尊嚴等,但卻對人的自然物質屬性視而不見,由於它對公認邏輯及標準的否定,使之處於無法考證的被動境地,甚至難與科學為緣,故而科學主義雖是弊端種種,然人文主義卻始終未能取而代之,只能在有即範圍發揮一定作用。
3.方法單一:科學主義以實證方法為唯一方法,認為只有實證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科學研究的客觀性。翻開眾多心理學雜誌,充斥其中的儘是統計公式、實驗數據,似乎不如此心理學就成不了科學。但過分強調高保真技術設備與實驗數據,卻將真正的目的拋在了腦後,甚至讓實驗者有意無意地使自己的研究問題所要求的實驗結論與實驗數據相吻合,達到實驗中的“自我實現”。這最終導致技術手段越先進,結果卻越有悖於事實規律。人文主義中也存在此類方法上的問題,如羅洛•梅就認為只有現象學方法是科學的。
由於理論瑣碎,各個理論之間不能溝通,難成體系;由於視野警察,也就無法將各種心理現象相互聯繫,揭示真象;由於方法單一,使得各類方法不能相互補充,只能各行其是。結果只能是“心理學有如此多毫無關聯的知識元素,彼此的不信任、不一致、累贅與爭議,以致於帛取一般的意義也成為一個嚴肅的問題。”這就是心理學的危機,而危機的根源在於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之間相互指責、互不信任所引起的內訌、分解,耗散了心理學原本就不豐實的理論基礎與體系。

兩種主義下的西方心理學出路

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對立分裂直接導致了心理學的危機,那么如何從兩個主義入手,解心理學於危機之中呢?
可以說是科學主義促使了心理學的獨立,使之朝著精確化、客觀化方面發展,提高了心理學的科學價值;人文主義關注人生存的價值、意義,使心理學要貼近人們真實的心理。兩者應是各有所長,相互彌補,不可代替,那么是否只要將兩者合而為一就可以解決分裂問題而實現統一呢?我們不妨對科學發展史稍作俯瞰:哲學電初脫胎於神話,這就決定了最初的哲學是個混沌、籠統的混合體,隨著哲學的發展,科學與人文從中分流出來,而作為獨立體的它們必然要與母體有本質區別,因而科學、人文又分別朝著各自的“個性化”道路發展,並最終演變為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一方面“個性化”程度越高,則越趨於成熟,但如果超出一定範圍也必然會阻礙它的進一步發展。故而,要達到真正的成熟必須重新趨合,但這時的趨合是在雙方各自成熟的基礎上實現的更高層次的統合。回過頭來反觀心理學,其實心理學史上也曾出現過兩個主義的統合,但結果均告失敗,這就是國為統合的基礎不夠,為時尚早。屈爾佩、麥塞爾的二重心理學欲調和內容和意動心理學,但由於當時心理學尚處於發展前期,雙方的研究亦未深入,因而這僅是一種簡單的拼湊,並未達到真正統一,故波林對這種趨合的評價是“極端的折中主義的懶漢方法。”就是當前方興未艾的認知心理學的也可視為兩個主義的趨合的再度濃度嘗試。一方面認知心理學強調認知過程的整體性;另一方面它又接受實證主義的對象客觀性和方法實證性,表面看似全面,可由於受到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尤其是腦科學發展的局限,認知心理學對心理的認識仍處於灰箱階段,並未能真正揭示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
那么兩個主義在最高層次上的統合應該是怎樣的呢?它應該是一種全新的科學觀-科學人文主義,即在辯證唯物法基礎上實現兩者的統合。辯證唯物法告訴人們客觀世界處於普遍聯繫,相互作用、不斷變化發展之中,宇宙運動的特徵決定了事物本身既呈離散性、相對靜止狀態又呈連續性、流變狀態,且兩種狀態是相互聯繫、依存的,且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人的心理狀態亦如此。因此儘管兩個主義乍看起來迥然不同,但其精神實質、深層底蘊是相通互補的。因此心理學的科學人文主義既繼承了科學主義的求真,它在要求心理的客觀化、定量化同時,更加注重吸收其他學科關於人的心理的知識,及日常概念,使研究對象血肉豐滿,使疏遠的科學世界重歸人生活的世界。此外,由於它將科學主義的實證方法與人文主義的理解、描述相結合,拓展了實證方法的內涵與套用領域,因此也同時成為人文主義領域的研究方法。同時,心理學科學人文主義也將人的價值、意義建立在對人的心理客觀認識基礎之上,將質與量、整體理分析結合併用。在這裡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真正溶為一體,正如馬克思曾預言的自然科學通過工業進入人文科學;人文科學的拓展離不開自然科學,二者將變為“同一門學科”。
正如我們所見到的,心理學研究正朝著多元、交叉、綜合化趨勢發展,然而僅有百餘年歷史的心理學仍處於較低的發展水平,在科學人文主義尚未充分深入之時,切不可盲目拼加已有成果,我們應切實做好各自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當前心理學發展的二大主題是科學化與本土化,這“兩化”亦可視為心理學中的兩個主義在新形勢下的一種表現形式,即科學主義指導下的科學化與人文主義指導下的本土化。科學化秉承了科學主義將心理學不斷客觀化、定量化、規範化並最終達到普適性目標的思想;本土化則吸取了人文主義關注具體環境中特殊心理現象,採納民間、日常生活素材、反中心、反霸權的思想。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心理學一直以來偏重心理學的科學化,但結果凍如人意,於是轉而求取於本土化道路以求擺脫困境;而開發中國家心理學在進行本土化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又遇到了科學化(即規範化)的問題。在科學與本土化兩個取向上的搖擺不定,再一次提醒人們,正如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關係一樣,科學化與本土化只是一個問題的二個方面,如果將之對立起來只會越走越遠。所以,我們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一味科學化走極端不行,應結合本土化的視角補充新的材料;而在本土化的同時離不開科學化的指導下規範,否則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會消亡。

對我國的影響

對於我國來說,心理學是一門“引進”的學科,而且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的心理學還比較落後,較之西方心理學的總體發展水平還有一段很大的距離。因此我們有必要開展西方心理學的研究,了解西方心理學的過去、現在和預測它的未來,學習和借鑑其有價值的成果,以加速我國心理學的建設。學習西方心理學史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意義。
1.吸收西方心理學的精華用於建設我國的心理學
我國已故著名心理學家潘菽先生早就認識到這一點。他指出:“建設我國的心理學要遵照自力更生的原則,要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但同時,作為參考和補充,也要多多向外國學習。外國的心理學已發展到較高水平,是世界心理學發展的前沿……因此,我們不能對外國心理學已有的成就和將有的成就有所忽視。我們要把他們已有和將有的成果至少是其中主要的成就,都拿過來加以了解,加以鑑定。其結果應該是有的採取,有的捨棄,有的存作參考,有的則加以消化和吸收,使之成為我們自己的血肉。如果沒有這樣的氣魄,也就難於把我國的心理學建設好。”潘老的這段話體現了“洋為中用”的思想。
2.對西方心理學歷史的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今日的西方心理學
建設我國的心理學的必要基礎之一是吸收和借鑑西方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了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現狀。而要對西方心理學的現狀有正確的了解,則必須具備有關西方心理學的歷史知識,這是由心理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所決定的。因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人的意識、心理現象極為複雜,幾個世紀之前心理學的先驅所提出的問題現在仍沒有獲得解決。歷史上所研究過的一些心理學問題至今仍使得大多數心理學家感到困惑。這樣一來,心理學的過去和現在就通過這些持久存在的問題而保持著緊密聯繫。誠如美國心理學史家舒爾茨所指出的:“由於人的極端複雜性,若干世紀之前提出的關於人類本性的許多問題現在仍然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提出來。因此,像心理學中那樣的問題的連續性是其他各門科學中找不到的。這樣,在心理學中存在著一種與過去更加直接和更明確的聯繫……現代心理學也只有與其過去的發展聯繫起來時,它才是有意義的。”所以,為了對現代西方心理學有正確的了解,就必須了解它的過去。
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研究現實問題必須把這些問題放到歷史的背景中,掌握它們的來龍去脈。列寧曾指出,不要忘記基本的歷史聯繫,要看某種現象在歷史上怎樣產生,在發展中經過了哪些主要階段,並根據它的這種發展去考察它現在是怎樣的。如果我們對西方心理學的過去沒有清楚的了解,那么就不可能形成對當代西方心理學的正確認識。
3.學習西方心理學史有助於我們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
這種理論素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理論思維能力。
西方心理學在發展上存在著形形色色的理論觀點,在這些理論觀點中,既有對人的心理本質正確的認識,也有對人的心理本質歪曲、片面的認識;既有唯物主義的心理學思想,也有唯心主義的荒謬觀點;既有辯證分析的觀點,也有形上學的機械論觀點。在對這樣一種錯綜複雜歷史的研究中,我們不可能採取客觀、超然的態度,而是要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為指導,對具體的理論作具體的分析,把正確的觀點與錯誤的觀點、唯物的成分與唯心的成分、辯證的方法與形上學的方法分開,並把人物的哲學基礎與專業成就、政治觀點與學術觀點區別開來。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要分析這些理論先行的影響和後繼的效果,又要總結和概括這些理論的特徵及其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繫,吸收其合理成分,排除其消極的影響。這樣一種學習過程必然提高了我們以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水平,同時也鍛鍊和培養了我們理論思維的能力。
4.學習西方心理學有助於我們歷史思維的培養
歷史思維是當代國外歷史教學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它指的是一種站在歷史的角度上對歷史事實進行綜合分析的理論思維方式。歷史思維有四個典型的特點。首先,歷史思維要求我們不僅要掌握歷史事實,還要理清事實之間的錯綜複雜關係。歷史並非各種事件的簡單羅列,雖然歷史離不開具體的事件和事實,但依照年代學的秩序排列組合的事件和事實並不是一部完整的歷史。完整的歷史需要包括事件與事實之間的相互關係。其次,歷史思維要求我們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對歷史事實進行分析。歷史事件的意義和關係往往是錯綜複雜的。若僅僅從某一方面或某一個角度去理解,則往往會以偏概全,導致片面性的錯誤。第三,在對歷史事實的解釋上,歷史思維要求我們善於形成各種假設,並為證實假設提供證據。第四,在歷史事件的因果分析中,歷史思維要求我們不僅要把握事件的直接原因,還要把握事件的間接原因;不僅要分析近因,也要分析遠因;不僅要認識事件的直接和明顯的效應,更要認識間接和潛在的效應。最後,歷史思維要求我們以歷史的眼光看待各種歷史事實。任何一種學說和理論、人物或學派,無論存在多少缺陷和錯誤,無論其影響多么微不足道,從歷史上看都有其存在的理由,都有其值得肯定的方面;另一方面,無論一種學說或理論、人物與流派的影響是多么深遠,力量是多么強大,它都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換句話說,都有它歷史的局限性。歷史思維的這些特點決定了歷史思維的培養必須在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