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學的新進展》

《西方心理學的新進展》

《西方心理學研究新進展》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西方心理學研究新進展》分為三編。第一編為西方心理學的方法論。讀者在閱讀了《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之後,對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輪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對於西方心理學發展的深層次原因,仍然難以把握。所以,在這一編里,我們從分析西方心理學的哲學方法論入手,分析實證主義、現象學,解釋學,範式論與西方心理學的關係,從理論上厘定現代西方心理學的哲學根基。第二編探討與西方心理學的分裂與整合有關的問
《西方心理學研究新進展》西方心理學研究新進展
題。

內容摘要

(一)主流心理學的科學觀在闡述主流心理學的科學觀之前,有必要對科學的產生和科學觀的形成作一簡要回顧。古希臘哲學一直奉行實體還原論或理智主義的傳統,這種實體還原論的哲學追求用單一的“實體本原”“一般”來說明整個宇宙,認為只要把握了宇宙的這種終極實體就把握了宇宙的統一、永恆的本質,從而也就最終地說明了世界。、在近代,這種理智主義哲學傳統終於找到了自然科學這種表達形式。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發展,自然科學尤其是數學和物理學首先從宗教神學中擺脫出來,成為獨立的科學領域,並且在實踐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這些成就的鼓舞下,人們試圖在所有的知識領域貫徹自然科學的精神和方法,著名科學史家丹皮爾稱19世紀為“科學的世紀”,在這個時代里,人們對於自然和宇宙的整個觀念改變了,因為我們認識到人類與其月圍的世界,一樣服從相同的物理定律與過程,不能與世界分開來考慮。而觀察、歸納、演繹與實驗的科學方法,不但可套用於純科學原來的題材,而且在人類思想與行為的各種不同領域裡差不多都可以套用。”④社會哲學家孔德採用科學的二分法,將科學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他認為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具有共同的方法論基礎,因此他努力把使社會知識獲得自然科學所具有的實證性質作為自己的使命。在他看來,真正科學的“社會學”就是“關於社會現象根本原則的實證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