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元代陶俑

中國西安地區發現的元代隨葬陶塑品,造型古樸,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

西安元代陶俑

正文

中國西安地區發現的元代隨葬陶塑作品。1956年發掘的西安曲江池至元二年段氏墓及1978年發掘的戶縣泰定四年(1327)賀氏墓,均有灰陶俑出土。後者種類豐富,數量較多,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賀氏墓的陶俑,有男侍俑、女侍俑、儀衛俑、騎馬俑、牽馬俑、胡人騎駝擊鼓俑、牽駝俑等,總數近60件。侍俑通座高30~33厘米,騎馬俑通高約45厘米。女侍俑頭綰雙辮髻,上身著窄袖左衽短襖,下系長裙,作捧盒侍奉狀;男侍俑頭髮分披,身穿窄袖右衽長袍,作籠袖搭巾侍立狀;儀衛俑戴幞頭,身著盤領窄袖長袍,腰束革帶,足蹬短靴,左臂曲舉,作喝姿態;塑工最佳的是一組騎馬俑,有的頭綰髮辮,有的戴寬沿氈笠,或佩腰刀,或背箭,足踏馬鐙,左手提韁扶鞍,右手甩開,作揚鞭催馬狀,刻劃了蒙古族諳熟騎術、崇尚射獵的生活習俗。這批元代陶俑,以藝術手法寫實、造型比例勻稱而著稱。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