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景宗

西夏景宗

西夏景宗李元昊(1003~1048),西夏開國君主。又名曩霄,因先世宋賜趙姓,故又稱為趙元昊。雄毅大略,不甘臣服於宋,遂稱帝,建國號夏。宋伐之於三川口、好水川等戰役給予宋朝沉重的打擊。宋不能克,乃封為夏國主。曾訂定官制﹑軍制﹑法律及創製西夏文字。李元昊兇殘暴虐,多疑忌,貪婪好色,1048年,酒醉回宮,被其子寧令哥刺殺,驚覺躲閃,被削去鼻子,驚氣交加。不久,鼻創發作,不治而亡。謚武烈皇帝,廟號景宗。

少年英雄

西夏景宗李元昊西夏景宗李元昊

景德元年(1004年)五月初五,一個嬰兒在靈洲(今寧夏靈武)呱呱墜地,他剛出生就啼聲英棄,雙目炯炯。他就是後來正式建立西夏王朝的第一代皇帝李元昊

少年時代的元昊,平素喜穿白色長袖衣,頭戴黑冠,身佩弓矢,出行常常帶百餘騎兵,自乘駿馬,前有兩名旗手開道,後有侍衛步卒張青色三蓋相隨,左右簇擁,煞是耀武揚威。他幼讀詩書,對兵書更是手不釋卷,專心研讀,優傾心於治國安邦的律法著作,一向善於思索、謀劃、對事物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宋朝邊將曹瑋,早想一睹元昊的風采,但總不能見到,後派人暗中偷畫了元昊的圖影,曹瑋見其狀貌不由驚嘆:“真英勇也!”
元昊成人後,對於先輩稱臣於宋,特別是依賴宋朝的恩賜而改變本民族的生活習慣十分不滿。父親李德明對他說:“吾久用兵疲矣,吾族三十年衣年錦綺,此宋恩也,不可負!”元昊反駁父親道:“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當王霸耳,何錦綺為?”
李元昊嶄露頭角是1028年進攻甘洲(今甘肅張掖)回鶻政權的戰爭,這年元昊二十四歲。以甘州為中心的回鶻政權和占據西涼吐蕃都是宋朝得以聯絡而挾制党項的盟友,元昊之父李德明為了使西夏政權得以鞏固和發展,首先採取攻占河西走廊的戰略,並由其子元昊擔當西攻的重任。元昊接受了西攻回鶻的重任後,採取突然襲擊的戰術,使回鶻可汗來不及調集兵力,甘州城即被攻破。此後,瓜州(今甘肅安西)、沙州(今甘肅敦煌)相繼降夏。元昊由於這一顯赫戰功而被李德明冊封太子。接著元昊又按其父意圖,在率軍回師途中,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乘勢突破西涼,一舉成功。突襲甘、涼的成功,不僅使党項的勢力擴展到河西走廊,也使年輕的李元昊贏得了榮譽。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十月,李德明病勢後,李元昊在興州(今寧夏銀川)以太子的合法身份和自己的軍事才幹以及顯赫的戰功,取得了党項政權的最高統治權。此時,西夏所控制的領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方二萬餘里”,事實上已形成了與宋、遼三足鼎立的局面。

西夏開國

泥人張製作的李元昊泥人彩塑泥人張製作的李元昊泥人彩塑

一○三一年,德明病死。在對外作戰中立有大功的太子元昊,繼承德明的職位。宋朝封元昊定難軍節度使,襲爵西平王。元昊統治時,適應著党項族歷史發展的要求,建立了党項族的國家——夏國
夏國的建立
繼遷、德明以銀、夏等州為基地,不斷展開對外擄掠。散處各地的党項部落,也在聯合對外作戰中,不斷擄獲外族奴隸。德明時,依附宋朝,轉而對回鶻、吐蕃部落展開大規模的攻掠,極大地加強了党項奴隸主貴族的力量,擴展了統治的領域。
元昊繼續統率党項部落,向吐蕃、回鶻進攻。一○三三年,元昊戰勝吐蕃唃廝羅(唃音谷)部,攻破犛牛城。一○三六年,又西攻回鶻,攻下瓜州、沙州和肅州,占領了河西走廊。統治的領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包括夏、宥、銀、會、綏、靜、靈、鹽、勝、威、定、永和甘、涼、瓜、沙、肅等州的廣大區域。

領域的擴展,被統治的外族分子的大量湧入和俘掠奴隸的急劇增加,原來以興州為中心的鬆散的部落聯合,顯然已經不夠了。歷史的發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實行階級壓迫的統治機關,以保護党項奴隸主貴族的利益,統治奴隸和各族人民。建立國家的條件,日益成熟了。
唐末宋初以來,拓拔部和被稱為平夏部的夏州部落首領,接受唐、宋封授的官職,並且入居州衙通過貢賜的方式,接受了漢族的物質生活和文化。他們以這種特殊的地位,在對外作戰時召集各部落形成暫時的聯合。宋朝皇室也通過他們來控制党項各部落的對外擄掠。歷史形成的這種特殊的狀況,不僅越來越不能適應党項奴隸制發展的要求,而且日益成為發展的障礙。
在党項族這樣一個歷史轉變的時期,党項貴族中出現了兩種不同的主張。早在德明時,以德明和元昊為代表,便對党項的發展道路展開了爭論。德明主張繼續維持現狀,依附宋朝。他說:“我族有三十年不穿皮毛,而能穿著錦綺的衣服,這都是宋朝的好處。”元昊說:“穿皮毛,事畜牧,是我們本來的習俗。英雄應當成霸王之業,何必穿錦綺。”党項貴族接受宋朝的賞賜,部落居民窮困,矛盾也日益尖銳。元昊對德明說:“我們所得俸賜,只歸自己。可是,眾多的部落都很窮困。我們失掉了部落,還怎么能自守?不如拒絕朝貢,練習兵事,力量小可以去擄掠,力量大還可奪取疆土,上下都能富裕,何必只顧我們自己。”德明死,元昊繼立,便按照他自己的主張,擺脫宋朝的控制,按照党項奴隸制發展的道路,建立起夏國。

建國措施

宋遼金元時期中國國土上各勢力分布圖宋遼金元時期中國國土上各勢力分布圖

元昊建國時,野利部的野利仁榮成為他重要的支持者。野利仁榮通曉党項和漢族的文化。他提出“商鞅峻法而國霸,趙武胡服而兵強”,主張按照党項本民族的狀況和風俗,“順其性而教之功利,因其俗而嚴以刑賞”。以兵馬為務,反對講禮樂詩書。依據這個方針,元昊在建國前採取了一系列的新措施。
禿髮——元昊繼立,首先下令禿髮。即推行党項的傳統髮式,禁止用漢人風俗結髮。元昊首先自己禿髮,然後下令境內人民三日內必須禿髮,不服從命令者殺頭。
改姓立號——廢除唐朝宋朝的賜姓李氏和趙氏,改用党項姓“嵬名”。又廢去宋朝西平王的封號,用本族語稱“吾祖”(兀卒。青天子)。
立年號——德明時用宋朝年號紀年。一○三二年,元昊自立年號顯道。一○三四年,改年號開運、廣運。一○三六年,又改為大慶。
建都立國——一○三三年,元昊把興州升為興慶府,擴建宮城殿宇,作立國的準備。一○三八年,元昊正式建國號大夏,稱“始文英武興法建禮仁孝皇帝”(景宗)。改年號為“天授禮法延祚”。

立官制

夏景宗元昊建國後,在他的周圍建立起一個統治機構。由於夏國境記憶體在著漢族和其他各民族,元昊一面採擇宋制建立官職,一面又設党項官,兩個系統並列。同時也有了司法官,並逐漸出現了法律。
漢制官職——夏國仿宋制,設中書省樞密院,分掌文武兩班。最高長官是中書令和樞密使。設御史台,由御史大夫司監察。中書、樞密以下有三司、翊衛司(翊音奕y@)、官計司、受納司、農田司、群牧司、磨勘司飛龍苑、文思院等機構。一○三七年,增至十六司,管理政務,官員由蕃、漢分別擔任。野利仁榮、嵬名守全、張陟、張絳、楊廓、徐敏、張文顯等分任中書、樞密、侍中等官。一○三九年,又仿宋制,設尚書令,總管十六司事。
党項官職——專授党項人的官職,有寧令、謨寧令、丁盧、丁弩、素齎(音肌j9)、祖儒、呂則、樞銘等。野利仁榮任謨寧令(天大王),在党項官員中,處在極高的地位。
司法——《遼史•西夏外紀》記載,夏有專司曲直的“和斷官”。元昊建國前即注意法律,案上常置法律書。後來,還陸續出現了官修的審刑、治獄的專書,夏國的法律和監獄也作為國家的組成部分建立起來了。

定兵制

党項部落住帳幕,一家稱一帳,小部數百帳,大部千餘帳。男子年過十五成丁。每逢發生戰爭,各部落出丁作戰。元昊建立夏國的軍隊,各部落每二丁取“正軍”一人,配備隨軍服雜役的“負擔”一人,合稱一“抄”。原來是以四丁為兩抄,同住一帳幕,後來改為三丁同住一帳幕,即二正丁合用一“負擔”。正軍每人給馬、駝各一,如倒斃需賠償,稱為“長生馬駝”。
擒生軍——元昊又設立十萬擒生軍,是夏軍的精銳,職責是在作戰中擄掠生口作奴隸。擒生軍有三萬正軍,七萬“負擔”,每一正軍平均有“負擔”兩人以上,大概裝備特別精良。又有炮手二百人,稱“潑喜迭”,立鏇風炮於駱駝鞍上,發拳大的石彈攻擊敵人。擒生軍的設立是夏國兵制中的一大變革,它使夏景宗元昊為首的皇室貴族擁有最強大的兵力,也使夏國擁有眾多的國家奴隸,各部落首領無法與之抗衡了。
侍衛軍——元昊選拔豪族子弟中善騎射的五千人,號“御國內六班直”,分三番宿衛,每月給米二石,作為給養。這是一支侍衛軍,又是一支質子軍。它用來保衛夏國奴隸主的統治,又可用以控制各部落豪強。
地方駐軍——夏國各地方的軍隊仍沿用原來的部落組織形式,但各有固定的駐地,對居民實行區域性的統治。夏國發兵,用銀牌召部落長面受約束。部落首領統領各部落兵,謂之“一溜”。全國共置左、右廂十二監軍司,委任豪右貴族分別統帥部眾。每一監軍司都仿宋制立有軍名,規定駐地。左廂神勇軍司駐彌陀洞,祥祐軍司駐石州,嘉寧軍司駐宥州,靜塞軍司駐韋州,西壽保泰軍司駐柔狼山北,卓囉和南軍司駐黃河北岸,右廂朝順軍司駐克夷門,甘州甘肅軍司駐甘州,瓜州西平軍司駐瓜州,黑水鎮燕軍司駐兀剌海城,白馬強鎮軍司駐鹽州,黑山威福軍司駐漢居延故城。每一監軍司設都統軍、副統軍和監軍使各一員,由貴族豪右擔任;下設指揮使、教練使及左右侍禁官等數十人,由党項人和漢人分任。
兵力部署——西夏的兵力重點,設定在以興慶府為中心的一個三角線上,以七萬人護衛興慶,五萬人鎮守東南的西平府,五萬人駐守西北的賀蘭山。左右兩廂和河南北四條線上也配備了軍隊。其中左廂宥州路五萬人和河南鹽州路五萬人防宋,河北安北路七萬人防遼,右廂甘州路三萬人防吐蕃和回鶻。每逢要向西用兵,則從東點集而西,要向東就從西點集而東,在中路就東西都向中集合。
夏國出兵作戰,仍保持著若干原始的風俗制度。出兵前各部落首領要刺血盟誓。元昊率領各部首領在出兵前先外出射獵,獵獲野獸,環坐而食,共同議論兵事,擇善而從。這實際上是一種貴族議事的制度。

造文字

西夏陵區出土的西夏文印章西夏陵區出土的西夏文印章

隨著夏國階級統治的建立,文字成為必需了。元昊通漢文。建國後與謨寧令野利仁榮,製成西夏文字十二卷。夏國文書紀事,規定一律用新制的夏國文字。一○三七年,設立國字院和漢字院。漢字只用於和宋朝往來的文書,同時以西夏國字並列。對吐蕃部落、回鶻和張掖、交河等地的各民族,一律用西夏國字,同時附列各民族文字。西夏文是依據漢字改制成的方體字。在夏國統治的近二百年中,一直行用。在夏國亡後,也還長久流傳。西夏文字的創製,對夏國統治的確立和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禮儀

西夏建國前後,宋朝正在大力提倡因循保守的孔孟儒學。它不能不在党項貴族中產生某些影響,阻礙著党項的前進。野利仁榮早就對元昊提出,“斤斤言禮言義”,決沒有益處。元昊長子寧明喜學儒、道,元昊對他很是厭惡。一天,元昊問寧明,什麼是“養生之道”。寧明答:“不嗜殺人”。又問什麼是“治國之術”。寧明答“莫善於寡慾”。元昊大怒,說“這小子說話不倫不類,不是成霸業的材料”。西夏建國,正需要鞏固和發展奴隸制度,展開大規模的擄掠和鎮壓,保守的儒學當然完全不適合新興的西夏國的需要。元昊和野利仁榮極力消除儒學的影響,順應本民族的發展需要,也在文化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定儀服——元昊建國稱帝,不再採用宋朝的衣冠,改穿白色窄衫,戴紅里的氈帽,腦頂後垂紅結綬。這是採擇了吐蕃贊普和回鶻可汗的服制。文武官員的服式也有規定。文官戴戴幞頭(幞音符f*),穿靴執笏,穿紫衣、緋衣,基本還是宋朝的樣式。武官按照等級戴鏤金、鏤銀和黑漆冠,穿紫衣,系塗金的銀束帶。平民穿青綠衣,以分別貴賤等級。
制禮樂——元昊又參用宋制,改定朝儀。每六日,官員朝見皇帝,稱“常參”。九日朝見,稱“起居”(問候皇帝起居)。凡吉凶、嘉賓、宗祀、燕享等,改宋九拜禮為三拜。
德明時,禮樂都照宋制。元昊對野利仁榮說:“本族風俗,以忠實為先,戰鬥為事。唐宋的縟(音褥r))節繁音,我很不喜歡。”元昊下令廢除宋朝的五音,改為一音。
蕃學——元昊創製西夏文字後,又命野利仁榮主持建立“蕃學”(党項學)。用西夏文字翻譯《孝經》、《爾雅》、《四言雜字》等書,選拔党項和漢族官僚子弟入學學習。學成之後,出題試問。學習精良,書寫端正者,酌量授給官職。蕃學的建立實際上是仿照宋朝的科舉授官制,並藉以推動夏國文化的發展。元昊反對儒學而又譯讀《孝經》,顯然是為了適應氏族部落制的傳統習俗的緣故。
夏景宗元昊採取一系列的建置,完成了建立西夏國家的巨大事業。這是党項族歷史發展中的一大事件,也是中華各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夏國的出現,對我國各民族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西夏國家的建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的結果,但正如一切新事物的產生總是要伴隨著同舊事物的鬥爭一樣,元昊建國前,也遭到了党項族守舊貴族的反抗。一○三四年,元昊母衛慕氏的族人、貴族山喜企圖發動叛亂,謀殺元昊。元昊發覺了山喜的陰謀,把山喜全族處死,並毅然殺死母衛慕後,勝利地擊敗了貴族的反抗。

血染宮闈

公元1227年,蒙古軍隊的鐵蹄踏上了賀蘭山,西夏王國滅亡了,党項主體民族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從此悄無聲息。雖然有少許遺民的記載,但世事滄桑,已經不能構成一個民族的延續,只有宏偉的承天寺(現在已經不存在)和曠野上孤獨的西夏王陵印證了這個鮮卑血統的驃悍民族曾經存在過的痕跡,滾滾向東的黃河水,永遠帶走了英雄和美人的傳奇,朗朗高懸的長生天,注視過多少絕代佳人盪氣迴腸的人生軌跡。

承天寺的修建,與一個女人息息相關,她就是西夏開國皇帝夏景宗的寵妃,夏毅宗拓跋諒祚的生母沒藏氏。她氣度高華,姿容秀麗,是党項美女中的美女,深得党項勇士們的傾慕。她先後嫁過兩個丈夫,一個是西夏開國功臣野利玉乞,號稱天都王,一個是西夏開國皇帝拓跋元昊,號稱吾祖(青天子的意思)。她的兩個丈夫都深深地寵愛她,對她十分溫順。她的後夫腰斬了她的前夫,把她變成了皇帝身邊的女人。她的後夫拓跋元昊去世時,她的兒子才剛剛周歲,她和哥哥沒藏訛龐一起把持了西夏朝政,風韻尤存的西夏皇太后,情人無數,盡情享樂,度過了一生中的最後八年,福聖承道四年(1056年),寵臣李守貴刺殺了她,結束了她香艷而迷離的一生(可能是因為情人間的爭風吃醋)。
歷史上曾有胡人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說法,党項男人雖不至於不知其父,但對母親和妻子依戀是有目共睹的。北宋初期,李繼遷(拓跋繼遷)背叛宋朝,遭到痛擊,宋軍曾俘虜李繼遷的母親和妻子,把她們留在宋朝,對她們優厚有加,為此讓李繼遷牽掛了一生,後來,李繼遷的母親在延州去世,李繼遷悲痛欲絕,李繼遷的兒子李德明感念宋朝的恩情,主動歸順了大宋。從這段歷史記載,可以窺見女人在多數党項男人的心目中,決不是可以隨意丟棄的舊衣服,這未必是出於什麼孝順的觀念,而可能是遊牧民族對女人本能的依戀和感情。《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曾有一句經典之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李德明的兒子李元昊(拓跋元昊)卻是典型的“兄弟如衣服,妻子如衣服”,但美麗的沒藏氏卻能得到元昊終其一生的寵愛,對比元昊其他的妃子衛慕氏、遼國興平公主、野利氏,足以證明沒藏氏不同凡響的女人魅力。
拓跋元昊一反父親勿忘宋恩的囑咐,在党項豪族的支持下,與宋朝軍隊進行了多次血戰,在三川口(今陝西延安西北)、好水川(今寧夏隆德東)、定川砦(今甘肅固原西北)重創宋軍,宋軍死以萬計,一敗塗地,宋朝皇帝難過得徹夜難眠,在榻邊轉來轉去。元昊的漢族謀臣張元有詩為證說,“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文人帶兵而又兵力分散的宋軍,被敵人誘敵深入,以眾擊寡,遭到了慘痛的失敗,更慘痛的是,直到宋朝滅亡,文人帶兵的機制都一直延續下來(對皇權的穩固有好處),尤使後人而復哀後人矣。

雄才大略的元昊,從來都是“有疑必誅”,不放過任何一個威脅他地位的人,包括自己的生身之母衛慕氏。衛慕氏的兄弟衛慕山喜曾經密謀刺殺元昊,以奪其位,陰謀敗露後,遭到外甥慘烈的報復。元昊把衛慕全族都綁上石頭,沉入河底,又用毒酒害死了自己的生母衛慕氏,元昊的表姐兼妃子衛慕氏反對元昊對生身母親的殘忍行徑,元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殺掉了妃子衛慕氏,順帶殺掉了衛慕氏為他生下的兒子,古人云,“虎毒不食子”,元昊是既食子又食母,狠毒已至化境矣,也可能是党項民族中女人具有重大的影響力,所以斬草要除根,不肯放過看似柔弱的女人。
遼國的興平公主,是遼興宗的姐姐,姐弟倆感情深厚。党項與遼國結盟後,出於共同的利益,興平公主嫁給了拓跋元昊。也許是興平公主心中另有所愛,也許是拓跋元昊從來沒有喜歡過這位尊貴的妃子,兩人一直相處得很不愉快。興平公主生了病,元昊作為丈夫既不前去探望,又不告知遼興宗,興平公主長年抑鬱,愁悶難解,黯然辭世。遼興宗為姐姐流下了傷心的眼淚,他派耶律庶帶著自己的詔書去譴責拓跋元昊,表達了遼國皇帝極度的不滿,遼夏同盟從此產生了深深的裂痕,加上“與元昊爭夾山小族”,最終導致了河曲之戰,元昊雖然反敗為勝,但雙方都元氣大傷。遼夏聯姻,本來為了密切兩國關係,使兩國互為甥舅,但如果遇上拓跋元昊這種六親不認的男人,就算遼國公主美若天仙,恐怕也會事與願違。
元昊的第一任皇后野利氏,就是沒藏氏的第一任丈夫野利玉乞的妹妹。野利玉乞和沒藏氏這對英雄美人,應該是党項民族中最有魅力的夫婦,他們應該也很恩愛。元昊儘管自己後宮的女人不在少數(一生七娶),但對沒藏氏垂涎已久,應該是不爭的事實。元昊立野利氏為皇后,不過是為了酬謝野利家族多年同甘共苦的奮鬥。在與宋軍的多次生死決鬥中,野利家族的戰績最為顯赫,成為宋朝軍隊的心腹之患。戰績是柄雙刃劍,既能對付敵人,又能對付人主,元昊坐穩了寶座之後,對部族首領的依賴沒有那么大了,為了把權利統統集中到自己手裡,於是“諸部大人且盡”,其中包括勢力最龐大的野利家族,而宋朝將軍種世衡的反間計只不過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就象宋太宗信任北漢降將楊繼業,很多人從中挑撥都起不了什麼作用,無他,內因不因外因而改變矣。
種世衡採取了多種手段對付西夏的野利兄弟(野利旺榮和野利玉乞),死士行刺未能奏效,就盜走了野利玉乞的寶刀,並謊稱這是野利玉乞投奔宋朝的信物,而這把寶刀又是元昊親自賜給野利玉乞的。種世衡活用《孫子兵法》的“生間”和“死間”,終於讓元昊下定了決心,腰斬了野利玉乞。一代西夏名將,走上了最悽慘的末路,美麗的沒藏氏失去了長相斯守的丈夫,變成一名寡婦,拓跋元昊如願以償,將之收入了自己的後宮。
皇后野利氏本來就對元昊殺害自己的哥哥非常不滿,又見元昊霸占了自己以前的嫂嫂,更是氣憤難平。但是作為依人而活的女人,她又能怎樣?野利氏只有逼著以前的嫂嫂到興慶府戒壇寺出家為尼,成了戒壇寺的“沒藏大師”。應該說沒藏氏頗有佛學所說的慧根,竟然小有成就,很快就能開壇講經,成為佛學大師。西夏的豪族們無疑娶的都是西夏最優秀的女人,門當戶對,兩相匹配,直到現在這都是一條不過時的潛規則。孟母三遷、岳母刺字,沒有了優秀的女人,就如同生機勃勃的稻田沒有了水源,產生不了優秀的男人。
元昊沒有因沒藏氏的出家而放棄她,他頻頻駕臨寺院,順便臨幸住在寺院中的“沒藏大師”,很快讓“沒藏大師”懷上了龍子,1047年,在兩人外出打獵途中,生下了拓跋諒祚(夏毅宗)。
本來一個小男嬰,又不是當朝皇后所生,應該沒有什麼機會繼承皇位,但是命運有時會張開它的血盆大口,吞掉本來屬於某個人的一切。
年輕的皇太子寧令哥在此之前已經結婚了,新婦是沒移皆山的女兒沒移氏(在《賀蘭雪》中這個女人叫沒移俐瑪),年輕的女人長得美艷無比,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元昊馬上動心了,他也不跟兒子講什麼虛禮,直接付諸行動,搶走了兒子的新婚妻子。“吾女嫁二十年,止故居,而得沒移女,乃為修內(這裡指天都山離宮)”,皇后野利氏跟了元昊二十年,只能住在故居里,而沒移氏後來居上,盡情享受天都山離宮的愜意。野利皇后新仇舊恨,一齊發作,與元昊大吵大鬧,元昊收拾了野利皇后的幾個哥哥,沒了後顧之憂,立馬廢掉了野利皇后,冊封新寵沒移氏為西夏國新皇后。
昔日的妻子變成了今天的後母,寧令哥怒火滿腔,党項人蓬勃的血性讓他不堪忍受面前的恥辱,象唐明皇的兒子那樣忍氣吞聲。國相沒藏訛龐告訴他,“殺掉你的父親,我們擁戴你做西夏皇帝”。寧令哥信以為真,決定挺而走險。公元1048年1月15日,寧令哥和野利浪烈闖入了元昊的住所,元昊當時已經喝得大醉,野利浪烈死在侍衛的亂刀之下,寧令哥闖進內宅,一刀就削掉了元昊的鼻子,因為驚動了眾人,趕緊逃走了,第二天,元昊就一命嗚呼,享年46歲,坐在皇帝位上僅僅只有十年。因為妹妹沒藏氏而升為西夏相國的沒藏訛寵已經控制了朝政大局,他順利實現了自己的圖謀,以弒君罪殺掉了皇太子寧令哥,還有寧令哥的母親——被元昊廢掉的野利皇后,把妹妹沒藏氏年僅周歲的兒子扶上了皇帝寶座,這就是夏毅宗拓跋諒祚。
元昊的妻室(后妃)有8人,數據不祥。而且元昊的妻室的下場都是十分的可憐。
第一位娶的妻子是衛慕氏,是元昊母親的侄女,後因衛慕山喜反,故元昊滅掉衛慕族並毒殺了自已的生母。同時將妻子關了起來,但不久身懷六甲的妻子生下一個兒子。當時的元昊另一個妃子野利氏因而進讒,說那不是元昊的親生。於是元昊一怒之下將衛慕母子二人一起殺掉。而其後野利氏也間接死在沒藏氏的手上,也可說實是因果報應。野利氏也不是什麼好人。
第二個娶的妻子是耶律氏,原只是遼國宗族的宗室女,當時的遼聖宗將她封為興平公主嫁給元昊。(呵,和親之策,非漢獨有)同時她也是遼國後來的皇帝遼興宗的姐姐。但和親的婚姻並不美滿。興平自持是大國的公主,元昊對其十分冷淡。興平後病死,而元昊在當時競連興平生病和病死了,都不去看望和不通知遼國一聲。這件事情在加上元昊與遼國的一些衝突,則直接引起了元昊與遼興宗的決裂與血戰。
第三位娶的妻子是野利氏,野利是西夏大族,野利妃是元昊的重臣野利旺榮和野利遇乞的侄女,元昊原十分喜歡她並封其為憲成皇后,野利生有三子,長子就封為太子,只是其長子性格和元昊不同,生性仁慈,好修道,當時跟定仙山的一個叫路修篁的有名道士學氣功,後氣忤不能進食而死。而後傳太子位於野利次子寧令哥,其子與元昊性格很象,後結局與樓主說的一樣。野利後也被沒藏尼的哥哥殺掉。
第四娶的是索氏,也是國內党項大族,二人關係不好,後索氏得罪了元昊而畏罪自殺,元昊又殺死了她的全家。
第五娶的是都羅氏,也是党項大族,早死。
第六娶的是咩迷氏,也是党項大族,(也是元昊妻子中比較悲劇的一位)咩迷氏被元昊所厭棄,自居於王庭鎮,並生下一子名叫阿里,後阿里成年後知道母親的情況,心中大恨。於是圖謀為亂,後被族人告發,元昊捉住了阿里投入河中,並派人去王庭鎮賜死了咩迷氏。
第八娶的是沒移氏,原本要立為太子妃,後給元昊看上自娶為妃,此事也就造成了元昊的父子之間的血案。後遼興宗在元昊死後再次親征進攻西夏,在戰爭中抓俘獲了沒移氏,並將她移到了遼國。
第九娶的是沒藏氏,十足的淫娃蕩婦,並非如電視所說的是什麼她氣度高華。史載此女容貌妖艷,生性放蕩,喜歡治游。她用色相勾引了元昊後,常喜歡夜間出行,以大隊相隨,同時令國中張燈結彩遊樂其中,通宵達旦。(十足一現代版的豪放散女)其原為野利遇乞之妻,後野利遇乞被元昊中了宋朝鐘相公的反間計所誤殺,並要殺掉野利家人,沒藏氏於是就逃到三香庵出家為尼躲藏。後元昊清醒過來,後悔自已中計,於是重新尋找野利家人。於是得以引入宮中。沒藏本非貞女,於是二人勾搭成奸。元昊死後,沒藏於是重拾舊歡,與前夫野利遇乞的財務官李守貴,以及元昊的侍從官寶保吃多已私通,而後的三角衝突中李守貴殺了吃多已和沒藏後。
元昊的內宮可是血跡斑斑,而且因果循環極重,元昊殺母、殺妻、殺子、誅殺大族重臣。結果反是死在兒子的手上,而其子卻死在重臣的手裡,而且朝政也落入外戚重臣的手中。
而野利氏曾為爭後位,而進饞害死了衛慕氏母子。結果自已最後也是死在別人的算計之中,而三個兒子一個是練氣功氣忤而不能進食而死;一個是被沒藏欺騙和誅殺;而另一個也是早死,都不得善終。而沒藏後也是最終還是死在了前夫野利遇乞的部下的手中。
所以說所莫要害人,最終者還會害已。

帝位之爭

李諒祚李諒祚

對於嵬名元昊之死,有各種不同的記述;關於他的繼承人的出身,記載也非常混亂。當對宋朝的戰爭行將結束時,党項皇帝將已經與自己的兒子定婚的沒移氏新娘納為自己的妃子。雖然這一亂倫的行為遭到了廣泛的譴責,但是元昊此舉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削弱皇后野利氏家族的熾烈勢力。沒移氏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元昊正式指定的繼承人是野利皇后之子寧凌噶(又譯寧令哥)。野利旺榮野利遇乞是野利家族位尊權重的長者,他們分別把持著西夏宮廷和軍隊的大權。旺榮和遇乞可能認為形勢的發展會對自身的利益構成嚴重的威脅,於是他們安排寧凌噶與皇后叔父(也可能是哥哥)野利旺榮的女兒結成了夫妻。後來,在舉行婚禮的前夕,野利旺榮邀請皇帝到帳內做客,圖謀暗殺元昊。但是,他們的陰謀不慎敗露,結果野利旺榮、野利遇乞和野利氏的其他三個成員都被處以死刑。在有些史料中,將上述事件的時間定在1042年或1043年,並將事件的起因歸結為宋朝的顛覆活動,但是我們認為,這些事件很可能是發生在夏、宋和約締結一兩年之後,即1045年或1046年。
野利皇后雖然當時沒有受到懲罰,但是此後不久就遭到了皇帝的貶黜,沒移氏被立為皇后。然而先前的野利皇后仍然保持著對皇帝的巨大影響,她最終使皇帝回心轉意,痛悔自己輕率地處死了皇后的清白元辜的族人,並竭力尋求這次屠殺的倖存者。於是嵬名元昊找到了野利遇乞的妻子(出自著名的沒藏氏),並將她帶進了皇宮。當皇帝開始臨幸沒藏氏時,野利前皇后將她轉移到了首都郊區的一所寺廟裡,但是皇帝仍然與沒藏氏保持了私通的關係。據宋朝正史稱,1047年二月,沒藏氏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個孩子出生於“兩岔”河邊,所以因河名命名為“諒詐”。其他的記載將諒詐的出生時間定為皇帝死後兩月,即在1047年末或1048年初。
諒詐是在母舅沒藏訛龐家裡長大成人的,沒藏訛龐曾在野利遇乞手下服役。野利皇后的被貶(1047年?),激起了被剝奪了繼承權的太子寧凌噶刺殺皇帝、為野利氏報仇雪恨的願望,太子的行為得到了沒藏訛龐的默許。當年末,在劓去了父親的鼻子之後,寧凌噶逃進了沒藏訛龐的宅邸,但是沒藏訛龐卻立即逮捕了這位倒霉的年輕人,並將他與其他倖存的野利氏成員一起處以極刑。
為了確保他們的傀儡幼帝的地位,沒藏氏的長者沒藏訛龐炮製出了一套完善的方案,野利氏敗落之後留下的權力真空,很快就由沒藏氏填補了。元昊在遇刺後的次日就去世了,為了選定新的君主,西夏召集了大首領議事會。部落長者一致同意嵬名元昊的侄子作為皇位繼承人,因為元昊的侄子是由已故的皇帝在遇刺前就已經選定,並在臨終遺囑中再次明確指定的繼承人。只有沒藏訛龐對此持反對意見,他提出的理由是很虛偽的,訛龐認為由侄子繼承皇位,將會違反既定的長子繼承慣例,而且稱被選定的繼承人缺少“功業”。為此,沒藏訛龐提出了以幼年的皇帝私生子為繼承人的建議。據記載,他的建議沒有引起任何異議,這不能不說是十分令人驚詫。於是元昊的幼子成了新皇帝(廟號毅宗,1048—1068年在位),他的母親被尊為皇太后。沒藏訛龐則成了攝政者和宮廷的“家相”,即西夏事實上的統治者。
在反對部落寡頭政治集團的鬥爭中,嵬名元昊最終沒能使王權保持不墜。在元昊以後的50年中,西夏實際上是由後族統治的,最初15年由沒藏氏秉政,後來權力又轉落在了勢力強盛且嫻於權謀的梁氏手中。這種由母族執政的類型顯然深深地植根於党項(和吐蕃)的社會政治和血緣親族的傳統之中。

北收回鶻

美麗的河西走廊美麗的河西走廊

黃河以西,祁連山北山山脈之間,有一條寬百公里或僅數公里的天然長廊,蜿蜒1000多公里,稱作河西走廊。它是古代中西交通必經大道—“絲綢之路”的東段大道,也是古代中原王朝西北邊防的重地。河西走廊地區,由於有祁連山雪水的滋潤,水草肥美,可耕可牧,是歷史上各族勞動人民賴以生養蕃息的一塊寶地。
党項族未占領河西走廊之前,是甘州回鶻(河西回鶻)居住的地方。早在公元9世紀中葉,漠北回鶻汗國滅亡後,一部分回鶻人遷人河西地區,同原來居住在這個地區的回鶻部族建立了回鶻政權,成為河西走廊一股重要的統治勢力。夏州党項政權興起,特別是李繼遷都西平之後,党項政權即處於甘州回鶻、吐蕃和宋、遼之間。河西走廊地逼西平,直接威脅著党項政權後方的安全。李繼遷要進攻宋朝,就必須解除後顧之憂。河西走廊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也成為党項政權發展的必爭之地。

甘州回鶻的“牙賬”設在甘州(今甘肅張掖)。從大中祥符元年(1008)到天聖四年(1026),李德明同回鶻進行了六次爭奪甘州的戰爭,每次都遭到失敗。德明因此同回鶻結成世仇。天聖六年,元昊已長大成人,德明經過了充分的準備,首次派元昊帶兵去攻打甘州,一戰告捷,攻破甘州,甘州回鶻可汗夜落隔通順王倉猝出逃,留在城中的后妃子女家屬都被元昊擄獲。甘州首戰成功,深得德明歡心,元昊被立為太子。
党項同回鶻爭奪河西涼州的時間持續最久。李繼遷時,西涼為吐蕃首領潘羅支占據,並結回鶻為援共同對付党項。鹹平六年(1003),李繼遷帶兵越過黃河和賀蘭山攻打西涼。在攻占西涼後的凱鏇路上,李繼遷中了潘羅支致命的一箭。4年之後,李德明又一次奪取西涼,不久又被回鶻奪回。元昊攻取甘州之後,固守西涼的回鶻人就失去了大本營。元昊又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吸引宋兵到環慶一帶,使回鶻失去戒備,然後出奇兵突襲西涼,回鶻人棄城去投奔吐蕃角廝囉。

回鶻王子禮佛圖回鶻王子禮佛圖

元昊占領甘、涼二州之後,使河西走廊西部的肅州和瓜、沙二州失去了禁止。當甘州城危之時,隸屬於甘州回鶻的沙州回鶻分部瓜州王曹賢順,帶兵來援,兵至甘州,城已為元昊占領,曹賢順見元昊軍勢盛,表示願率部歸附。在德明同意接受投降後,曹又重返瓜州。元昊繼位之後,忙於同吐蕃角廝囉作戰,直到景元昊大慶元年,公元1036年,才從同角廝囉部將安子羅曠日持久的作戰中脫身出來,率軍西攻回鶻瓜州(今甘肅安西),直抵沙州(今甘肅敦煌),又回師占領肅州(今甘肅酒泉)。這樣,元昊便安全控制了河西走廊,結束了甘州回鶻的統治。
宋鹹平初年,河西戰事開端。當時歸曹氏統治的瓜、沙歸義軍政權發生了一次奪權鬥爭。擔任節度使的曹延祿被其族子曹宗壽殺害,瓜、沙歸義軍政權開始了曹宗壽當權時期(1002-1014)。曹宗壽就是瓜州王曹賢順的父親。曹宗壽一上台,面臨河西戰亂局勢,為防不測,開始動手做一些備戰工作。其中之一是把所屬瓜、沙二州各處佛教寺院中收藏的佛教經典,佛家度諜,寺院契約、帳目,善男信女施主朝拜佛事的狀、疏、發願文、寫經、佛畫、檔案文書,以及各類書籍統統收集起來(約四五萬件),運送到莫高窟,找了一個可容納這些文書的不大不小的洞窟(今編號17窟)封存起來。後來在曹氏失去這個地方之前,又在封閉的洞口牆壁上繪製了壁畫。從此這個被封閉的洞窟便不為世人所知。從元昊占領瓜州,西夏占領瓜、沙190餘年,下至元、明、清歷900餘年,到清末的光緒二十六年(1900),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被一個顢頇無知的小道士無意中發現了,埋藏在洞窟中近千年的數萬件珍貴文書才重見天日。這就是震動世界學壇的敦煌藏經洞的發現,在中國以至全世界的文化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西略吐蕃

吐蕃武士吐蕃武士

在党項政權轄地和後來建立的夏國版圖內,南部與宋相鄰的涇、渭二水上遊河谷地,河西走廊中心地帶的涼州,湟水流域、洮河流域的熙、河二州地區,以及岷江流域以西以南的廣大地區都居住著吐蕃居民。党項族的興起與發展,與這些地區的吐蕃部族發生了密切的關係。
在河西走廓中心地帶的涼州(今甘肅武威)居住著吐蕃的六穀部。他的首領潘羅支,就是當年於靈州之郊一箭射中李繼遷的那個人。李德明嗣立伊始,為報殺父之仇,即派兵並策動潘羅支內部的党項迷般囑、日逋吉羅丹等族,裡應外合,襲殺當時擔任宋朔方節度使的潘羅支,乘勝將潘羅支弟弟廝鐸督占領的涼州收回。六穀部所屬一部分吐蕃部族退居青海的湟水流域,依附於另一個吐蕃部族角廝囉。

角廝囉,吐蕃語“佛子”的意思,為吐蕃贊普之後。宋初,由於角廝囉的聲譽,被宗哥城(今青海西寧市以東大小峽之間)僧人李立遵和邈川(今青海樂都)大首領溫逋奇擁立,在現今青海西寧一帶,建立了一個統一轄洮、湟流域廣大 地區,擁有數十萬居民的地方封建政權,大中祥符八年(1015)九月,角廝囉曾聚集了數十萬兵馬、向宋表示“請平夏人以自效”,但宋對其採取防範的態度。後來角廝囉同李立遵不和,同溫逋奇徒居邈川,深感党項政權對他的威協,即歸附宋朝,謀求對他的授助。
明道元年(1032),元昊繼位之後,宋想利用角廝囉的勢力牽制元昊,於是授角廝囉為寧遠大將軍、愛州團練使。授溫逋奇為歸化將軍。第二年又進封角廝囉為保順軍節度觀察留後。元昊初立,積極準備稱帝建國,為了鞏固後方,也為了懲罰角廝囉歸附宋朝,便發動了對吐蕃河湟地區的進攻。
這一年七月間,元昊派大將蘇奴兒帶兵2.5萬進攻貓牛城(今青海西寧東北,大通河東南),被葉蕃兵擊敗,蘇奴兒被俘。元昊聽到訊息後,於九月間親自帶兵南征,又一次圍攻貓牛城,攻城一月余,城堅不克。於是元昊派人向吐蕃守將詐稱約和,暗以兵士藏躡於後,城門剛啟,元昊士兵奪門蜂擁而入,迅速攻占城池,對城內居民殘酷屠殺擄掠。
景祐二年,元昊立稱廣遠元年(1035),角廝囉內部發生叛亂,論逋(國相)溫逋哥囚禁角廝囉,角廝囉逃出邈川,集兵殺死溫逋哥,並徙居青唐城。元昊乘角廝囉發生內亂的時機,出兵進攻宗哥帶星岑諸城寨,進圍青唐城。角廝囉派部將安子羅領兵10萬,陰絕元昊退路。元昊還兵與安子羅軍作戰,戰鬥十分激烈。經過了延續200餘天的艱苦戰鬥,安子羅兵漸漸不能支持;元昊軍隊也因糧草不繼,士兵飢餓而死者越來越多。元昊只好撤軍,大軍流宗哥河,船方半渡河中,安子羅暗使人決水淹元昊軍,士卒漂沒不計其數,倖存者大潰而逃。

西夏武士西夏武士

宗哥河之敗使元昊十分惱怒。同年十二月,又親率大軍進至河湟。角廝囉自知寡不敵眾,屯兵於鄯州(今青海西寧境),不出戰。元昊主動進攻,在渡一條河時,在河水淺的地方插標識為記,作為返軍渡河之處。角廝囉派細作前去偵探,得其虛實,暗中使人把渡河標識移植到河水險之處。角廝囉派細作前去偵探,得其虛實,暗中使人把渡河標識移植到河水深險處。元昊對角廝囉的進攻被擊敗,士兵狼狽爭相逃命,到達河邊,尋找標識搶先涉水而過,不斷誤入深水,險浪撲擊,士兵溺水而死者十有八九,失去輜重無數,僅留得殘兵剩卒保護元昊逃回。元昊又一次敗於角廝囉,再不敢輕易涉足其境。
第二年,當元昊擊敗河西回鶻,完全占領河西走廊,又想窺視隴、蜀之地時,他深恐宋利用吐蕃諸部族去抄自己的後路,於是帶領大軍循阿乾河,攻破蘭州羌族部落,進軍馬銜山(今甘肅臨洮縣北),在瓦川會地主修築城寨,留兵鎮守,以斷絕吐蕃和宋的通路。
這時角廝囉發生內亂,角廝囉妻妾爭寵,李氏子摩氈角同母黨李巴全策劃攜帶其母逃奔宗哥城,集眾形成一支獨立勢力,不受角廝囉制約。元昊乘機以重賂行間,並誘使摩氈角的謀主、首領郢城俞龍歸附。郢城俞龍帶領萬餘人投降元昊。後來又把女兒嫁給元昊的兒子寧令(號梁王)為妻。從此,角廝囉常懷禍發肘腋之憂,意衰志怯,勢力越來越衰弱,遂同三妻喬氏往西遷到歷精城居住。
元吳正式建國後,宋還想利用角廝囉的勢力去牽制元昊,但由於夏的強盛,使角廝囉“終不能有大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