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園翰墨

《西園翰墨》的作者是清代人蔣延祿,體裁是七言絕句。蔣延祿,清代平羅縣文人。生平事跡不詳。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西園翰墨》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蔣延祿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西園翰墨
高人吟嘯在山樊②,隱約書樓見古原。
好趁一渠春水暖,鳥啼花落過西園。

作品注釋

①這首詩選自《道光平羅紀略》。西園翰墨,平羅文人蔣延祿寫的平羅八景組詩之一。平羅地處寧夏平原北端。巍峨壯麗、峰巒疊嶂的賀蘭山雄踞西部;滔滔黃河縱貫全境,由南向北奔騰而下。山河之間,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草豐盛,物產豐富。平羅歷史悠久。唐先天二年(713年)於縣境置定遠城,屬靈州。景福元年(892年)置警州,後廢,宋置定遠鎮,西夏置定州(俗稱田州)。明永樂初於今縣治置軍馬哨備,隸寧夏衛。弘治六年(1493年)居人繁庶,展築新城,周回共1.5公里,東西倍於南北。嘉靖三十年(1551年)置平虜守御千戶所(明代有虜警,平虜即靖虜、鎮虜之意),隸陝西都司。清初以諧音改名平羅所,屬甘肅省寧夏府。雍正二年(1724年)置平羅縣。平羅在清道光以前並未有八景之說,歷代志書也沒有明確記載。道光四年(1824年),浙江歸安(今浙江湖州市)人徐保字任平羅知縣,他為宣傳平羅確有“塞上江南”的風光,便不畏酷暑嚴寒,和一二同仁或文人墨客,走遍全縣山川,尋覓風景名勝古蹟,經過實地觀賞和篩選,最終確定了“平羅八景”。據《道光平羅紀略》(知縣徐保字編修)及《續增平羅紀略》(知縣張梯編修)載,清代平羅八景有:西園翰墨(後改為“官橋煙柳”)、北寺清泉(後更名為“佛寺香泉”)、傑閣層陰、邊牆晚照、馬營遠樹、虎洞歸雲磴口春帆(亦名“黃河春帆”)、賀蘭古雪(亦名“賀蘭夏雪”)。平羅八景定名後,凡到平羅縣的文人墨客和達官顯貴,多赴之一游,並即興賦詩,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平羅縣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據《平羅紀略》載:“西園翰墨,在李剛堡,隱士趙渭古別墅,題詠頗多。”趙渭古,字飛熊,平羅諸生,李綱堡(今賀蘭縣立崗鎮)人,性豪爽,流連詩酒,不求仕途。有田百頃,率子耕種,供全家8口衣食。在其屋後開闢幾畝的大花園,號“西園”,種植花卉果木,除自己觀賞吟詠外,還以所出饋贈親朋,當地士紳多與結交。又築三層樓,曰“曠逸”。詩好晚唐,暮年益工,著作有《西園草》。翰墨:筆墨,文章。
②高人:超世俗之人。多指隱士。吟嘯:吟詠。山樊:山傍,山陰。《莊子?則陽》:“冬則�鱉於江,夏則休乎山樊。”《釋文》:“樊,音煩。李(頤)云:‘傍也。’司馬(彪)云:‘陰也。’《廣雅》云:‘邊也。’”

作者簡介

蔣延祿,清代平羅縣文人。生平事跡不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