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牆晚照

邊牆晚照是由清代時期的詩人蔣延祿寫的是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邊牆晚照》【創作年代】清代【作者姓名】蔣延祿【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邊牆晚照⑴一帶頹垣柳陌河⑵,長城飲馬此中過⑶。揮鞭小住斜陽里,貪看邊山紅葉多。[1]

作品注釋

⑴這首詩選自《道光平羅紀略》。邊牆晚照,蔣延祿寫的平羅八景組詩之一。明時,為抵禦韃靼、瓦拉等蒙古遊牧部落的侵擾,先後在寧夏修築東邊牆、西邊牆、北邊牆和固原舊邊等四條骨幹邊牆(明稱長城為“邊牆”),全長約1500公里。平羅北面屬北邊牆。北邊牆包括“陶樂長堤”和河西新、舊兩道邊牆,總長約100公里。並築長城關隘多處,重要關隘有鎮遠關、北門關。據《平羅紀略》載:“縣北一帶頹垣,古邊牆跡。”古邊牆,就是指北長城及邊防北關門牆。在明代平羅有兩道北長城,一道在今石嘴山市惠農區境內,為舊北長城,又稱紅果子長城。一道在平羅縣城以北5公里處,明嘉靖十年(1531年)築,為新北長城,又稱邊防北關門牆。從當時所處環境看,“邊牆晚照”當指後者。新北長城西起賀蘭山棗兒溝,東到柳陌河(今平羅縣二閘鄉新村六隊處),向東延伸至金星村,全長17.5公里。至20世紀50年代大部分牆體還在,遺蹟尚存。⑵柳陌河:《平羅紀略》載:“柳陌河,在惠威堡。謹按《平定朔漠方略》曰‘柳穆河’。”《(乾隆)寧夏府志》載:柳陌河在平羅縣城北三十里。柳陌河,亦作流穆河,即今平羅縣二閘鄉新村東之黃河河段。⑶長城飲馬:古代征戍之客到長城一帶防守邊疆,詞曲中常用“長城飲馬”或“飲馬長城”稱之。後逐漸演變成古樂府瑟調曲名——《飲馬長城窟行》。[1]

擴展閱讀

最強棄少http://www.7kwx.com/0/198/
妙手天師http://www.7kwx.com/0/210/
將夜http://www.7kwx.com/0/5/
天才相師http://www.7kwx.com/0/196/
求魔http://www.7kwx.com/0/170/
聖堂http://www.7kwx.com/0/99/
神煌http://www.7kwx.com/0/203/
楚漢爭鼎http://www.7kwx.com/0/19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