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醫學

行為醫學

行為醫學是綜合行為科學和生物醫學科學知識的一門新興的多學科交叉性學科。它主要研究有關健康和疾病的行為科學和生物醫學科學的知識與技術,研究行為與疾病關係,研究行為障礙與行為有關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人類的行為是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是適應社會環境的一切活動過程。人的行為除了受生物遺傳的本能活動支配外,更重要的是受心理的調節,社會環境的制約。一個人或群體可具有良好行為,能促進健康。也可具有影響健康的不良行為,也叫異常行為。行為異常甚至發生變態行為,就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特有表現。

基本簡介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研究人類行為與疾病的關係以及利用行為干預的方法防治疾病的科學。 行為科學一詞出現在40年代,是美國一些科學家創用的。它研究人類行為的發生、進化和發展以及正常、異常行為的特徵及其預防和矯正,是一門新興的跨學科的邊緣科學。它涉及生物學生態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精神病學。 一個生物體要接受許多性質不同的外界刺激,並對此作出各種反應,以保持體內、外環境的平衡。人是社會動物,所面臨的刺激除了物理、化學和生物性的刺激外,還有心理社會性刺激,並對此表現出各種行為。把行為科學套用於醫學研究,便是行為醫學。它是1960年代後才發展起來的。和1977年聯絡精神病學家G.L.恩格爾提倡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一樣,行為醫學的發展從另一個側面來彌補現代醫學的缺點和不足。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行為醫學
現代醫學是從歐洲文藝復興以後發展起來的,它的研究方法是因素分析,對疾病的認識由器官到組織、細胞、分子,逐步深入。它對人類保健作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生物醫學。但醫生們注意的焦點漸由整體轉向有病的組織和細胞,忽視了人的整體,忽視了人類行為、生活方式與疾病之間的關係。人類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尤其是各種自殘行為如酗、藥物依賴、吸、貪食、體力勞動減少等等引起了許多疾病如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中毒等等,這些疾病已經成為當今時代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問題。研究這些行為的形成原因,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增加體力活動等等,都是行為醫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另外,行為醫學還研究用行為矯正方法治療其他適應不良的行為如性變態、各種神經症、性功能障礙以及口吃、咬指甲、遺尿等兒童行為問題,還包括某些反社會行為如說謊、偷盜等不良行為。

基本概念

行為醫學是研究和發展行為科學中與健康、疾病有關的知識和技術,並把這些知識技術套用於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的一門新興科學領域,是適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具有美好發展前景的新興學科。
行為醫學,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研究人的行為的醫學。具體地說,是研究與人的行為有關的一切知識和技術,從行為入手,來揭示人的生命活動、健康與疾病的本質、規律,探索診斷、治療、預防疾病、增進健康的行為科學技術和方法。現代醫學創始即是基於對病人疾病的行為表現以及治療後的應答性行為的系統觀察、記錄、總結、分析而後建立起來的系統理論。傳統中醫學的整個理論體系也是建立在長期對人的行為的觀察分析基礎上形成的。行為醫學立足於人類行為的發生、進化和發展、正常和異常行為的特徵以及預防和矯正異常行為的研究。人的行為是人的心理的外在表現,認識和把握人的行為離不開心理,但行為並不完全等同於心理,二者不可混淆,不要把行為混同於心理。人的行為是對付外界環境變化的手段,不能脫離環境孤立地研究人的行為。行為醫學研究的重點是那些與人的健康、疾病關係十分密切的行為。健康行為指有利於身心健康的行為或生活習慣,是一種理想的行為理論模式。疾病的行為表現指患病後病人所具有的行為特性、所處的行為狀態和所經歷的行為過程。人的行為及醫學的複雜性決定了行為醫學必然是一門與多個學科相關的邊緣學科。來,行為醫學研究迅速發展,研究領域已分支派生出健康行為學、行為心理學、行為病理學、行為藥理學(毒理學)、行為遺傳學、行為解剖學、行為流行病學、行為診斷學、行為評估學、行為治療學、行為護理學、行為康復學、行為預防學、行為保健學等許多分支學科。行為醫學與心身醫學、醫學心理學精神醫學臨床醫學護理醫學社會醫學家庭醫學、醫學倫理學、環境醫學、旅遊醫學、康復醫學、全科醫學、保健醫學、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學等有廣泛的交叉和滲透。
行為醫學是在行為科學和醫學取得重大發展的基礎上,在科學體系發生激烈變化、學科出現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的歷史背景下逐漸形成和發展的。美國生物學家L.Birk首先使用行為醫學一詞。他曾用生物反饋技術研究關於哮喘、癲癇、緊張性頭痛、雷偌病等的治療問題,並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後關於行為醫學學科發展的討論十分活躍,先後有許多著名的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醫學家紛紛展開研究。行為醫學是行為心理學的原理、技術在醫學、健康、疾病領域的系統套用,重視實驗行為分析技術(行為治療、行為矯正等)的臨床套用,同時開展了與疾病和衛生服務有關的行為功能分析性研究。

歷史由來

行為醫學是行為科學與醫學相結合而發展起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來的一門新興的醫學學科。它研究行為科學中與健康相關的知識和技術,並把這些知識和技術套用於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的學科領域。行為醫學關注的重點是那些與人的健康關係密切的行為的研究,從而指導人們樹立健康行為,矯正異常行為,改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習慣。行為醫學自上世紀70年代在興起,立即被醫學界及廣大民眾所重視,80年代成立了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建立了行為醫學專業隊伍,行為醫學的預防保健和臨床專科相繼建立,行為醫學專業學科的研究和套用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為人民民眾的身心健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行為醫學已發展形成的專業有:行為流行病學、行為預防學、行為病理學、行為診斷學、行為治療學、心身醫學、生物反饋學、心理衛生諮詢、醫學行為學等。各省、市醫學院校、醫療機構都設有心理衛生諮詢及行為醫學的相關科室,設有諮詢熱線,為民眾服務。行為醫學在臨床診療、疾病預防與控制、心理衛生、行為干預、健康教育、社區衛生服務等領域裡已廣泛套用。行為醫學就是研究行為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在醫療實踐中套用的科學。簡言之.它就是研究人體與精神之間關係的醫學科學。
行為醫學是綜合了行為科學和生物醫學有關各科的知識和技術,為解決人類疾病和健康的複雜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行為醫學把人體的軀體和精神看作是同一個統一體的兩個方面。研究證實,套用行為改變的理論和方法,來改變病人的性格,有可能預防冠心病和消化性潰瘍的發生。行為醫學廣泛地使用生物回授治療。某些心理治療方法和氣功療法,亦可作為行為醫學的輔助療法。行為醫學涉及的疾病還不多,但它將來可能影響任何一種疾病的治療,因為它所考慮的是影響機體的易感牲、抵抗力和藥物反應能力等因素。
1977年在美國耶魯(Yale)召開了第一次行為醫學大會,提出了行為醫學的暫行定義,即“行為醫學是研究和發展關於行為科學中與生理健康和疾病有關的知識、技術、以及把這些知識、技術用於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的科學領域”。並指出了行為醫學與心身醫學的區別,認為心身醫學是由生物醫學與心理學結合發展而來的,主要研究關於疾病的病因學、病理學等基礎醫學方面的問題。行為醫學則是以行為科學為主體,結合具體醫學問題發展起來的。心身醫學與行為醫學兩者相互補充,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健康、疾病對醫學提出的要求。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行為醫學
行為醫學認為,不僅疾病有各種各樣的行為表現,更重要的是人的行為對健康狀況有著巨大的影響。只要掌握了有關行為改變的原因,就可能實現對行為的控制,進而起到改變人的健康狀況的作用。行為醫學撇開直接干預人的軀體,從人的外在行為入手,力圖通過改變行為而達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目的。人類健康就不僅僅是身體沒病,而且還要求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三個方面狀態良好。行為醫學強調人類疾病也不僅僅是細胞組織器官的病理過程,是人與自然、心理和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一種表現。在病因方面,重視社會心理應激因素的作用;病理方面,重視分析與健康與疾病有關的病理心理過程;治療方面,既要重視藥物和手術等軀體治療手段,也應重視心理治療和社會幹預,既要強調改善病人的軀體功能,也重視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的恢復,關心病人的社會適應與生活質量問題。在預防方面,既致力於避免和消除遺傳因素、致病微生物、環境污染等對人類的危害,也大力倡導發展心理諮詢、行為指導及危機干預工作,以減輕心理應激過程中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全面體現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綜合防治的觀點。

研究對象

行為醫學關注的重點是與人類健康和疾病有關的、外顯的行為,其研究的對象首先是人。重點研究的是那些出現各種行為問題的人,也包括健康的人。研究問題行為,主要是臨床醫療過程中的各種行為問題,確定這些行為問題的原因、性質、程度等,研究改變問題行為的方法、措施,通過治療手段來消除病人的行為障礙,幫助病人培養健康行為、矯正問題行為,促進疾病的痊癒和身體康復。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行為醫學
行為醫學研究健康人的行為,主要探討正常人群各年齡段行為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並通過行為諮詢、行為指導等方式,預防各種行為問題的發生。行為醫學藉助動物實驗研究,探討行為的生物學機制,觀察病理改變和藥物對行為的影響等,如行為生理學、行為病理學、行為生化學、行為藥理學、行為解剖學、神經行為學等的基礎研究可為行為醫學的臨床研究提供理論依據。概括行為醫學的研究任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人類行為的起源、發展、進化過程及各種行為的功能;②人類行為發展規律、生理機制;③人類行為與各器官生理功能、人體健康、疾病相互作用的關係;④有害健康行為的發生、預防、矯正措施。主要研究對付各種疾病的行為手段和技術,包括診斷、治療、預防和康復,滿足公眾的需要;⑤社會性行為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和干預措施;⑥倡導健康的行為,通過健康教育和其他措施,把行為醫學知識告訴公眾,促使人類行為朝著文明、健康、和諧、美好的方向發展;⑦不斷發展、完善行為醫學科學體系,包括基本理論、原理、技術、方法,吸收引進相關學科的知識技術,逐步完善自身科學體系;⑧人類行為研究的深化,即把行為醫學思想原理、技術、方法等推廣到整個醫學領域乃至整個社會,如套用人類行為研究成果處理社會性行為帶來的公害、污染、家庭解體、人際關係緊張、生活節奏過快、失業、犯罪等問題,將人類行為研究的成果套用於行為管理科學等領域。

研究方法

1.行為醫學研究應以心理學、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行為學的研究理論為基礎。涉及心理行為與健康和疾病這一命題的重要理論有行為理論、精神分析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心理生理理論、應激學說、生物反饋原理等。行為理論包括Pavlov的經典條件化理論、Skinner的操縱條件化理論、Watson的學習理論、Wolpe的互動抑制和系統脫敏理論和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等。行為理論通過精心設計的實驗方法對動物行為進行定量觀察,認為環境因素對行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類的各種行為主要受內在本能活動的驅使,與一些潛藏在內心深處的無意識矛盾衝突、衝動、欲望等有關,即認為行為是內在心理活動的外部表現,研究方法主要是自由聯想以及分析夢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失誤等,側重探討人的本能、需要、動機情感、無意識以及人格等深層心理問題,強調童年早期的經歷和心理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人本主義理論認為,行為研究必須考慮行為內在的、固定的決定因素,也包括外在的、環境的決定因素。僅僅客觀地觀察人的行為是遠遠不夠的,也必須研究人的主觀,考慮人的感情、欲望、需求和理想。應激學說認為應激是機體針對外界刺激的非特異性反應,即不論外界刺激的性質如何,機體總是作出大致相同的反應。應激必須通過一定心理過程的中介,強調應激不僅取決於外部刺激的特徵,而且還取決於個體對應激情境的認知評價和應對過程。生物反饋原理重視套用操作條件反射原理訓練控制動物內臟的生理活動,並建立了內臟學習理論。生物反饋技術藉助於儀器的感受、放大或轉換,可以將人體內部的一些不受意識支配或不被覺察的內臟生理活動,如皮膚溫度、肌張力、血壓、心率和心律、胃腸平滑肌收縮以及腦生物電活動等信息,以聲、光、儀表指針或監控裝置顯示的符號、數字等信號形式,連續不斷地直接反饋給被測試者,使其能隨時覺察到自己體內的某些生理過程的動態變化情況,並根據這些反饋信息有意識地調整自身的活動,從而使這些原本不受意識支配的生理活動在一定的範圍內受到有意識的調控。
2.行為醫學研究的基本方法:①觀察性方法:對觀察研究的對象不施加目的性干預措施的一種方法,分為簡單觀察法和問卷調查。簡單觀察法要求被研究對象在儘可能近乎“自然”的情境裡活動,觀察記錄其有關的全部行為特徵,以達到研究目的。常用於對典型異常或病理行為的早期描述和系統處理。問卷調查,是根據一定的理論假說,編製成相應的問卷,被研究者回答問卷中的問題,通過一定技術處理回答的結果。廣泛用於各種行為、疾病問題的評價和診斷;②實驗性方法:根據一定的理論假說,嚴格控制各種有關因素,對研究對象施加目的性實驗干預,以研究了解其作用的方法。行為醫學採用“準實驗性”的研究方法,即把社會自然發生的條件因素作為實驗條件進行研究。如研究特定環境或特定干預因素作用下人的行為健康問題和疾病變化等;③模擬方法:在一定的理論假設和大量的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周密設計、布置之後,在實驗室里模擬“特定環境”,觀察研究對象在特定環境下的行為學變化。
3.行為醫學研究的基本程式:行
行為醫學行為醫學
為醫學研究的問題可概括為兩大類,一類為評價性問題,是行為醫學科研中大量提出的問題。研究過程中對已有事物進行客觀比較,並得出相應評價性答案,沒有明顯性的創造性,但卻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另一類為發展性問題,研究需採用創造性思維才能解決的問題。研究課題設計通常經過以下步驟:①提出問題,選定研究題目:研究題目來源於臨床實踐和過去已有的研究文獻。研究者可基於實際工作,經過理性思維分析,從實踐中提出。也可根據科學發展的趨勢,在對現有研究文獻分析的基礎上,搜尋可研究的關鍵性問題。提出研究課題時,應注意具有科學性創新性;題目既要來自實踐,又要用於指導實踐。立題應有理論根據,切忌重複他人的研究,即使對前人已研究的課題進行研究時,也應當有新意或有進步和發展。②建立假設:對所選的課題,應全面熟悉有關的研究現狀、研究方法、有關理論、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可行性的假設。建立的假設應能夠解答所研究的問題,假說論證具有可操作性,保證研究工作有明確的方向,從什麼地方開始,達到什麼目標。③調查與實驗設計:實驗設計要對解決的問題,提出構想。考慮如何控制自變數,如何觀察記錄應變數,儘量減少無關變數的干擾。設計中要注意其可驗證性,能針對問題,提供答案,能加以推論。④數據收集:數據的可靠性是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決定因素。行為醫學研究中的數據收集不象臨床醫學那么具體、客觀。行為醫學量表評定人的心理、行為學指標,數據的可靠性與評定者的訓練水平、調查技巧和量表的操作性有密切關係,應儘可能排除人為因素的影響。⑤數據的加工與分析:通過調查或實驗獲得的大量數據,必須進行加工整理,目的是簡化、概括、歸納,檢查各種變數之間的關係、分析各種複雜的相互關係中主要矛盾。在分析資料中將收集的資料進行數量化或可供觀察的等級化,以便能統計分析和控制套用。⑥獲得結論:對大量數據進行加工分析之後,應做出結論,證實或推翻事前的假設。要特別注意不能根據部分的事實作出普遍的結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