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鎮

藩鎮

藩鎮,亦稱方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鎮。藩是“保衛”之意,鎮是指軍鎮;唐代朝廷設定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唐玄宗為防止邊倕各異族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時稱天寶十節度。藩鎮軍中按兵源分有以前分番服役的健兒、罷諸州團練使後新組建的團結兵和地方鄉兵;按構成劃分有隻領的外鎮兵、屬下州的郡兵、屯於藩鎮帥府內宅的內院兵;最重要的是牙兵,又稱衙兵,藩鎮之最親兵,極為精銳,負責保衛衙城和藩帥,是藩鎮軍的核心力量。

漢語詞語

基本信息

【詞目】藩鎮

【讀音】 fān zhèn

【基本解釋】地方方面長官。

詳細解釋

(1).地方方面長官。《三國志·蜀志·許靖傳》:“﹝張子云﹞今雖臨荒域,不能參與本朝,亦國家之藩鎮,足下之外援也。” 清 昭連 《嘯亭雜錄·論三逆》:“命吳三桂……等世守邊圉,以為藩鎮。”

(2).藩衛鎮撫。《三國志·吳志·陸凱傳》:“願陛下簡文武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將,藩鎮方外,公卿尚書,務脩仁化。”

(3). 唐代初年在重要各州設都督府, 睿宗 時設節度大使,玄宗時又在邊境設定十節度使,通稱“藩鎮”。各藩鎮掌管一個地區的軍政,後來權力逐漸擴大,兼管民政、財政,掌握全部軍政大權,形成地方割據,常與朝廷對抗。

歷史

概念

藩鎮地區劃分藩鎮地區劃分

安祿山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伺機發動叛亂。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勢中衰,在今陝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鎮大多依舊服從中央政府,向中央繳納賦稅。而在河北、山東、河南、湖北、山西一帶的藩鎮,即時稱“河朔三鎮”的成德、魏博和盧龍三鎮,則割據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亦不賦稅,形同獨立政權。後代史家把這種局面統稱為“藩鎮割據”。

興起

唐朝的軍制,顯著的一點是繼承前朝在重要地點設定都督府。睿宗時設節度大使,玄宗時開始擴大節度大使職權,並在邊境設定十節度使,統稱“藩鎮”。由此,形成了所謂的藩鎮雛形。

唐朝時的藩鎮唐朝時的藩鎮

唐朝之所以煌煌知名千年,就是它的兼容並包,容納了很多的異族,並且平等對待。這一點,在唐初就已經很明顯。但是,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論。既然有願意內附的外族人,就一定有狼子野心的人。這也是突厥雖然在太宗、高宗的時候都已經不成氣候了,但是北患仍然嚴重的原因。突厥有餘孽,契丹也在崛起。在西南方,雖然對吐蕃的和親有很大的羈繫作用,但仍然不能阻擋他的繼續強大,並且擴張的野心。唐與吐蕃的緩衝地帶——吐谷渾已經被唐消滅。所以兩者必將會硬碰硬摩擦。明皇好大喜功,邊將無不以拓疆開土來封官發財。由此,邊境的兩邊都沒有安定的意願。所以,在當時談什麼和平可以說純粹是無稽之談。厲兵秣馬,備荒備戰可以說是此起彼伏。另一方面,明皇時候,府兵制已完全破壞,開始實行募兵制,這必然會造成兵隨將走,將領擁兵自重。無形中其實已經提供了藩鎮形成的條件。募兵制的惡性發展形成了藩鎮割據。大唐一方面可以進行中亞的與大食的戰爭,卻也不得不防範身邊外族的入侵。明皇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藩鎮節度使掌握地方兵權,是唐政府對遊牧民族騎兵實行軍事防禦的需要;藩鎮節度使掌握地方財政大權,是唐政府緩解財政壓力,解決邊防駐軍後勤供應的需要;藩鎮節度使擁有轄區數州的行政權,是更有效地執行軍事防禦任務的需要。總之,藩鎮節度使是唐軍事戰略變革需要的產物。

其他

唐初時道相當於現代的軍區,長官為大都督(戰時出征稱大總管),又以守捉、軍、城、鎮作為不同等級的邊防軍分區,其長官稱為"使",有時一部分都督以欽差身份持節上任,至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以節度使為固定官職取代"使"時仍只有統兵權;玄宗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藩鎮既指節度使及所部軍隊,首長由重臣出任,賜雙旌雙節、攬軍政大權,十鎮共擁兵486900人:藩鎮名所在地職責軍力安西節度使今新疆庫車管理西域24000北庭節度使今吐魯番防禦突騎施、堅昆20000河西節度使今甘肅武威隔離吐蕃、突厥73000朔方節度使今寧夏靈武防禦突厥64700隴右節度使今青海樂都防禦吐蕃75000劍南節度使今成都防禦吐蕃、綏靖南夷39000嶺南五府經略使今廣州綏靖南夷15400河東節度使今山西太原防禦突厥55000范陽節度使今北京防禦契丹、奚91400平盧節度使今遼寧錦州招撫室韋、靺鞨37500。藩鎮軍中按兵源分有以前分番服役的健兒、罷諸州團練使後新組建的團結兵和地方鄉兵;按構成劃分有隻領的外鎮兵、屬下州的郡兵、屯於藩鎮帥府內宅的內院兵;最重要的是牙兵,又稱衙兵,藩鎮之最親兵,極為精銳,負責保衛衙城和藩帥,是藩鎮軍的核心力量。

節度使許可權過大,亦有身兼數鎮者,終至釀成安史之亂。亂平後,以前為平叛新設的和歸附的藩鎮林立,兵將久鎮一處導致節度使出現世襲現象、尾大不掉,朝廷無力節制;而一些忠於王事的藩鎮因宦官監軍掣肘、國家糧秣供應不及時也倍受鉗制。

地區名望

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唐朝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中央權力削弱,藩鎮越來越強,幾乎協同對抗中央。沖在最前面的藩鎮,叫做“河朔三鎮”,這三個藩鎮是成德軍、魏博軍、盧龍軍。唐朝為了籠絡河北降將,先後任命張忠志為成德軍節度使,賜姓名李寶臣,統恆、趙、五州,不久增領冀州,駐恆州,田承嗣為魏、博都防禦使。李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統幽、營、平、薊、媯、檀、莫七州,駐幽州。這些原屬安史的叛將名義上歸順朝廷,實際上並不服從中央,自己署置將吏官員,各握強兵數萬,租賦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據勢力。朝廷無力過問。由於這三鎮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稱為河北三鎮,又稱河朔三鎮。

三鎮節度使的繼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傳子侄,或由部下悍將奪位。代宗大曆三年(768),李懷仙為其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等所殺,三朱相繼為節度使。十四年,田承嗣死,侄田悅承襲,代宗即子承認。德宗建中二年(781)正月,李寶臣死,其子惟岳求繼。德宗新即位,很想改變這種狀況,拒絕了這一要求,於是李惟岳、田悅與占據今山東地區的淄青節度使李正己、據今湖北西北部的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等聯兵抗命。

唐朝派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等率兵討伐,八月,梁崇義兵敗自殺。次年閏正月,李惟岳部將王武俊殺惟岳降朝廷,但因不滿朝廷的報賞,田悅、王武俊和參加征討的幽州節度使朱滔又相互勾結,聯兵反叛。朱、王引兵救田至魏州,十一月築壇同盟,相約稱王:朱滔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又約淄青李納(正己子,正己已死)稱齊王,於是亂事進一步擴大。直到興元元年(784)正月唐德宗下詔罪己,重申待河北三鎮如初,才逐漸平息。此後,河北三鎮自立節帥成了慣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