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周泰

蔣周泰,字介石,祖籍江蘇宜興,是近代中國軍事家及政治家。

蔣周泰是蔣中正蔣介石)的族譜上所記載的名字。
蔣中正簡介
蔣中正,字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近代中國軍事家及政治家,浙江奉化溪口人,祖籍江蘇宜興(先蔣中正總統曾於20世紀30年代到宜興縣城和宜興和橋鎮認祖歸宗),中華民國前總統。宋美齡之夫。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他承繼了孫的中國國民黨領導人地位。他揮軍北伐,對抗當時占據北方的軍閥並獲得勝利;1928年統一全中國,成為中華民國全國領導人。領導中國抗日期間,蔣中正在國內的聲望達到最高峰,其國際間的聲望也顯著地提升,成為同盟國領袖四巨頭之一。蔣氏試圖剿滅中國共產黨,但最終失敗;在國共內戰節節敗退,迫使國民政府撤退至台灣。國府遷台後,他一直擔任中華民國總統至其逝世。
目錄
1 早年生活
2 崛起掌權
3 訓政中國
4 領導抗日
5 國共再戰
6 台灣時期
7 身後評價
8 名字
9 和蔣介石相關的傳記資料與學術研究
10 參照
11 外部連結
早年生活
蔣中正出生於寧波府奉化縣溪口鎮(寧波西南方約33公里)一小康鹽商之家。父蔣肇聰,母王采玉。經媒妁之言,他娶同村毛福梅(1882年-1939年)為妻。蔣與毛生有一子經國,一女建華。
蔣中正長大的年代,中國遭列強屢挫,負債累累,動湯不安。蔣中正立志救國,加入軍隊。1906年他進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接受軍事教育。1907年赴日就讀振武軍校,並於1909年至1911年服役於日本帝國軍。在日本,他受到同伴影響,支持推翻滿清、建立共和中國。1908年,蔣中正加入同盟會
崛起掌權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蔣介石回國加入革命鬥爭。他於上海革命軍服役,隸屬其良師益友陳奇美麾下。革命成功後蔣成為國民黨創黨黨員之一。
袁世凱執掌共和政府後,蔣中正跟隨孫中山,穿梭日本和上海的租界。在上海,蔣與地下犯罪組織,惡名昭彰的青幫修好,隨後在廣東軍閥陳烱明的軍隊中擔任軍官。1923年,孫中山將大本營遷往廣州,並在共產國際的協助之下,改革國民黨,建立革命政府。同年,孫派蔣赴俄羅斯學習蘇維埃體制的政治及軍事系統。1924年蔣回到廣州,建立黃埔軍校。黃埔建軍初期,蔣培養出一批對其忠心耿耿的年輕軍官;在1925年前,這批蔣軍在對抗廣東省當地敵人時已獲得勝利。
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群龍無首。雖然一般認為蔣作為孫的繼承人方面排名相對較低,但他透過機智的政治操作反而成功地嶄露頭角。蔣介石在1925年成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並在1926年7月發動北伐,這次軍事行動成功地擊敗了當時控制中國北方的軍閥,率領國民黨統一全國。
1927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及蘇聯顧問鮑羅廷(Michael Borodin)的支持下,國民黨左派人士將國民政府自廣州遷往華中武漢汪精衛出任國民政府主席。3月蔣取得上海及南京的控制權,與國民黨左派人士決裂,發動清黨、分共。4月12日,他清剿黨內以個人名義加入之共產黨員,許多人慘遭殺害,包括向警予方誌敏等,此事件又稱“四一二事變”。隨後,蔣在保守派擁護者支持下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共產黨員及其他左派人士被清出國民黨,蘇聯顧問被驅逐。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從軍閥手中取得北京的控制權。
1927年12月1日,蔣與宋美齡於上海結婚。宋美齡是孫中山遺孀宋慶齡之妹。為取悅宋家雙親,蔣與原配及陪房(妾)離婚,並承諾改信基督教。1929年蔣中正受洗禮。
訓政中國
蔣介石名義上掌控全中國,但國民黨卻處於「弱致未能領其國之政;壯而無可復其黨之人」的尷尬狀態。1928年,蔣介石恢復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一職,並出任國民政府委員會主席;他保有該頭銜至1932年及稍後1943年至1948年間。
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被稱為「黃金十年」,是國民政府的鞏固時期,蔣在此一時期獲得一些成就。中國政府借外交手段處理了一些割讓租界的問題,並收回部分外國在華享有的特權。政府積極進行了法律及刑罰系統的現代化、穩定物價、償還國債、改革金融及貨幣系統、鋪設鐵路及建設公路、改善公共衛生設施、立法對抗毒品交易,以及提高工業及農業生產。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有長足進步。為建立更融和的中國社會,蔣氏發起新生活運動,強調儒家道德價值,並且推行國語作為標準語言。廣泛的建設通訊設施進一步激勵人民的統一感及驕傲感。然而這些成功所遭遇到的是接連不斷、需要進一步政治上及軍事上鞏固的政治騷亂。蔣介石與其多數掌有軍權的盟友進行爭鬥,1930年的中原大戰幾乎使國民政府破產,並造成近二十五萬人員的傷亡,而1931年與胡漢民的決裂也使得國民政府搖搖欲墜。而農業改革的失利,更是直接導致了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壯大以及工農割據的形成。
全面勦滅中國共產黨這件事難倒了蔣。共產黨人在江西再次集結,並且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蔣氏的反共立場為他吸引到納粹德國軍事顧問的協助。1934年,在第五次勦共行動中,蔣在占盡優勢的條件下,雖然極大地打擊了共產黨的軍事力量,最終卻讓共產黨成功逃脫,而共產黨,也開始了如同史詩一般的長征(最後到達延安)。
委員長與蔣宋美齡
史迪威將軍在緬甸(1942年)[編輯]領導抗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入侵滿洲(按:也稱之為九一八事變),蔣氏提出宣傳標語「先安內,後攘外」,意指政府應先擊敗內亂的共產黨,而非直接迎擊外來的日本。蔣介石沒有積極採取措施抵抗日本的進攻,反而調動軍隊去攻擊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此一決定並未受到歡迎。1936年,出身東北軍閥、蔣重要盟友張學良,以及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蔣氏被劫持,被迫同意和共產黨一致抗日。然而蔣後來卻拒絕承認曾達成任何協定,並且在戰爭期間繼續打擊共產黨人。
1937年,他在蘆溝橋事變後對日本宣戰,對日抗戰全面爆發。同年8月,蔣中正派遣五十萬名配有最佳裝備的精銳部隊赴上海防守。隨著其中二十五萬名的官兵陣亡,蔣介石失去他所擁有的黃埔軍校受訓軍官的政治基礎。隨後他把政府遷往內陸重慶。缺乏經濟及工業的資源,蔣介石無力阻止日軍深入,更遑論反擊敵人。
1943年,蔣中正、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溫斯頓·邱吉爾進行的開羅會議。隨著日軍攻擊珍珠港及太平洋戰爭的開始,中國成為同盟國成員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之後,蔣中正與其受美式教育的妻子宋美齡(通常被稱為蔣夫人),以見到他們身為基督徒及民主中國的期望在美國進行遊說,以換取堅定不移的支持。蔣中正的政策其實與基督徒或民主相距甚遠,然而由於中國以國家之力強加審查,及美國戰爭及隨後數年間的自我審查,美國大眾對於蔣氏夫妻宣傳與實際層面的落差並無所悉。
蔣中正戰時的軍事策略與毛澤東及美國的策略正好相反。美國認為蔣中正是一個重要的盟邦,可以藉由牽制侵華的日軍方式有效縮短戰爭。相反地,蔣運用有力地組織,例如在香港孔祥熙,建立中華民國軍隊用以戰後與共產黨軍交鋒。美國政府並未認清事實。美國的聯絡官,約瑟夫·史迪威將軍正確地理解到蔣的策略在於積攢軍火物資,用於將來的內戰而非用以抗日,然而史迪威無法說服羅斯福總統,亦無法阻止美國將軍備力量持續以對友邦供應物資食糧租借法案的方式,發配給國民黨。蔣氏與羅斯福、邱吉爾和史達林被認為是同盟國領導人四巨頭,並在1943年11月前往參與開羅會議。他的妻子在該會議中作為他的貼身翻譯暨諮詢顧問。1945年8月,日本被美國核子彈轟炸,隨後無條件投降。有人認為,中國在蔣介石領導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也有人認為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並未對抗日作出很大貢獻;但即使是中共官方資料也承認,國民黨是抗日前期的主要戰鬥力。
國共再戰
參閱:國共內戰
抗戰結束後,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和共產黨再次爆發內戰。美國繼續支持蔣介石對付毛澤東所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儘管蔣中正的國際地位大大提升,他所領導的國民政府卻深受貪污及通貨膨脹問題困擾。抗日戰爭嚴重削弱國民黨的力量,在此同時,共產黨卻借著在農村地區進行的游擊戰,充實物資,取得民心,正規軍由抗戰初期的5萬餘人發展到抗戰結束時的127萬餘人(大約是國民黨軍隊的1/4),民兵達268萬餘人,與國民黨形成了此消彼長的局面。
1947年,蔣中正用軍隊鎮壓了台灣的二二八事件。同年,中華民國憲法制憲完成,他被國民大會選為總統。由於經濟、政治及軍事各方面不得人心,國民黨始終不能在內戰中占優,反而節節敗退,傷亡慘重。白崇禧要求蔣中正下台,蔣於1949年1月21日辭去總統職務,由副總統李宗仁任代理總統,與共產党進行和談。和談破裂,1949年12月10日一早,人民解放軍包圍了國民黨在中國大陸最後控有的城市-成都,當時蔣介石與其子蔣經國坐鎮成都中央軍校指揮防禦,同日父子二人搭乘美齡號軍機撤往台灣,之後未再踏足中國大陸的土地。
[編輯]台灣時期
政府遷往台灣台北後,蔣中正於1950年(民國39年)3月1日復行中華民國總統職權。1954年5月20日再度當選中華民國總統,隨後1960年、1966年、1972年繼續連任。此時,蔣中正仍宣稱對中國全部領土擁有主權。當時正值冷戰時期,大部分西方國家均承認國民政府的合法性與正當性,由中華民國代表聯合國及其他組織內的中國席次。
雖然中華民國憲法是民主憲法,蔣中正政府卻以「動員戡亂時期」為由,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中華民國憲法大部分的條文。該臨時條款大幅提高總統的權力,並以反攻大陸為由允許國民黨一黨專政,實施黨禁、報禁和戒嚴令。
被共產黨擊退後,一些在1949年政府遷台前位居要職但被控貪污的黨員(如孔祥熙、宋子文等)遭查辦,隨後離台赴美。大量的美援、日治時期所完善的基礎建設、來自大陸的眾多學者和專業人才以及被卷帶到台灣的當時大陸銀行幾乎所有黃金外匯儲備是其後台灣經濟長足發展的基石。
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內代表中國席次此一議題獲得多數國家的支持,蔣中正被迫接受美國的「兩個中國」安排,然而中共堅持「台北不出,北京不入」,最後蔣在對內聲稱「漢賊不兩立」下,於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前夕,宣布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蔣在1975年於台北逝世,享年88歲。遺體置銅棺中暫厝桃園縣慈湖。兒子蔣經國的遺體則暫厝大溪陵寢。此安排乃期望大陸光復後,兩者均能回奉化老家安葬。1997年,蔣宋美齡與蔣經國遺孀蔣方良以遺族身分,同意中華民國已故元首得先葬於台灣,但於兩岸統一之後仍應返回中國大陸安葬。2004年,蔣方良正式出面要求將父子二人葬於台北縣汐止的五指山軍人公墓。原預計於2005年春舉行的國葬典禮,因墓地整建工程流標可能延後舉行。
位於台北的蔣中正紀念堂[編輯]身後評價
蔣中正的總統職位由嚴家淦接任。然而,真正的權力則是由其子蔣經國接掌,蔣經國時任行政院院長,並在嚴結束所餘三年任期後成為總統。
蔣中正雖然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但他卻未能如孫中山受到中國人民的愛戴和推崇。蔣介石處處針對共產黨,很自然在中國大陸他的政策常被批評忽略抗日、妄顧民族利益。台灣方面,蔣中正的極權統治也使他成為不受歡迎人物。1990年代台灣民主化後,蔣的圖像逐漸從公共建築、硬幣及紙鈔上消失。台灣的政黨,包括國民黨亦然,鮮有利用對蔣中正的記憶作號召;他受愛戴的程度遠不及孫中山或其子蔣經國。儘管如此,他對抗軍閥統一中國、領導中國戰勝日本的功勞普遍受到肯定。
名字
一如其他的中國歷史人物,蔣中正一生中有多個名字。他的家族親戚在正式場合(如婚禮時)會用他的族譜名蔣周泰,然而此一名稱較少為大陸或台灣民眾所知(不過毛澤東的名字就是族譜名)。他的乳名是蔣瑞元,此名更少為人所知,僅其雙親如此稱呼。1903年,16歲的蔣到寧波上學,起了志清作為其學名,隨後孫中山在1910年間都以這個名字稱呼他。
1912年,留日時,蔣中正在他創辦的中文雜誌《軍聲》中使用筆名蔣介石,隨後「介石」成為他的字。關於「介石」二字有不少解釋,有人認為是取自易經,也有人認為他是跟隨同輩兄長,因為他們都以「介」做字的首字;「石」字則認為是與他的族譜名「泰」(泰山)有關。因為當時國民政府的根據地在廣州,他的英文名字Chiang Kai-shek譯自「蔣介石」三字的廣東話發音。中國大陸最常用「蔣介石」此名(漢語拼音:Jiang Jieshi)。
1917至1918年間,蔣在國民政府中冒起,與孫中山過從甚密。此時他把名字改為蔣中正。這是精明的決定。新名字與孫中山的名字很接近,讓人覺得他倆關係密切。「正」字有正直、公正、正統的意思,給人印象似乎他就是孫中山先生的繼承人。中國共產黨向來不用此名,所以中國大陸絕少用它來稱呼蔣。國民黨員則普遍接受此名;他在台灣的正式名稱仍是「蔣中正」,或簡稱「中正」(威妥瑪拼音:Chung-cheng),如台灣北部的國際機場名為中正國際機場(C.K.S. International Airport)、台北市區的蔣介石紀念館名為中正紀念堂等。
在台灣,還有一種使用「挪抬」的尊敬寫法:「先總統 蔣公」。但在1990年代台灣民主化後,這種寫法已逐漸減少。
說英語的外國人(特別是美國人)有時暱稱蔣為Gimo,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蔣擔任委員長(generalissimo)的英語簡寫。
和蔣介石相關的傳記資料與學術研究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Ch'En, Chieh-ju. 1994. Chiang Kai-Shek's Secret Past : The Memoir of His Second Wife, Ch'En Chieh-Ju. New York: HarperCollins.
董顯光,1980,蔣總統傳。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Furuya, Keiji. 1981. Chiang Kai-shek: His Life and Times. 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 Press.
馬之驌,1993,雷震與蔣介石。台北:自立晚報。
Seagrave, Sterling,1994,宋家王朝<全譯本>。澳門:星光書店。
翁元,1994,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台北:書華出版公司。
楊逸舟,1991,二二八民變與蔣介石。台北:前衛。
李敖汪榮祖,蔣介石評傳。台北:商周文化。
《蔣介石大傳》(上中下) ,劉紅著,團結出版社,2001。
&#91;編輯&#93;參照
中華民國歷史
外部連結
中華民國總統介紹
前任:
宋子文
(行政院代院長)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一次)
1930─1931 繼任:
陳銘樞
(行政院代院長)
孔祥熙
(行政院代院長)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二次)
1935─1938 孔祥熙
(行政院代院長)
孔祥熙
(行政院院長)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三次)
1939─1945
1943年起兼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 孔祥熙
(行政院代院長)
宋子文
(行政院長) 中華民國行政院代院長
1947年3月─4月
同時身兼南京國民政府主席 張群
(行政院長)
前任:
譚延闓
(國民政府主席
委員會召集人)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一次)
1928年─1931年 繼任:
林森
林森
(國民政府主席)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二次)
1943─1948 中華民國總統(一次)
1948-1949 李宗仁
(代總統)
李宗仁
(代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二次)
1950年─1975年 嚴家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