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市師範附小

渤海之濱尋芳處萬紫千紅滿園春在遼西走廊,渤海之濱,有一所布局合理,環境優雅的花園式學校---這就是葫蘆島市教育局唯一一所直屬國小---葫蘆島市師範附小。德育是立人之本、立國之基。我校始終把良好育人環境建設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本著環境育人、文化育人、情感育人,創建陽光附小、和諧校園高品位一流學校。

基本信息

葫蘆島市師範附小簡介

遼寧省國小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現場經驗交流會材料彙編
渤海之濱尋芳處萬紫千紅滿園春
在遼西走廊,渤海之濱,有一所布局合理,環境優雅的花園式學校---這就是葫蘆島市教育局唯一一所直屬國小---葫蘆島市師範附小。德育是立人之本、立國之基。我校始終把良好育人環境建設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本著環境育人、文化育人、情感育人,創建陽光附小、和諧校園高品位一流學校。

葫蘆島市師範附小特色

一、最是一生春好處、絕勝環境滿校園
美在於創造。創造美和欣賞美是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幾年來,我校精心營造一種清新明快,賞心悅目的育人環境。使美育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一)讓學生在美的氛圍中生活,是學校進行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學校校門代表著學校文化,傳承著學校的辦學理念,影響著學生的一生。右側高聳的大理石門柱是大寫的F字,代表著附小的縮寫,和值班室相交成趣。右側的大理石牆面像打開的書,上面寫著:“葫蘆島市師範附屬國小”十個遒勁有力的魏碑體金色大字,使人倍感振奮和鼓舞。里側寫著“簡單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容易的事天天做好就是不容易。”兩行醒目的黑體字。它時刻告之師生,從小事做起,細節決定成敗。19.92米的電子門,代表著我們的建校時間。電子門的電子螢幕上,24小時不停地變換著台北時間和“讓每個學生擁有成功的人生起點。”“讓每位教師擁有成功的發展平台。”“我是中國娃,要說國語……”
的滾動字幕。校門的設計,簡單中不失莊重,質樸中不失華美。正如一名同學在文章中寫道:我們的新校門,它雖然沒有法國的凱旋門那樣盛名;也沒有北京天安門那樣雄偉;但它是我們學校文明的標誌,也是學校進步的象徵。每逢看到它,就想到我們每天生活的校園,一股幸福自豪之感在心中油然而升。如果有一天我們離開這裡,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引領我們走進知識殿堂的大門。
踏著大理石鋪成的甬路走進校園,撲面而來的是股股沁人肺腑的花香,我們力求讓師生在花香中成長。教學樓前因地形設計大大小小的花壇里,五顏六色的花兒張開笑臉。鮮花叢中,蜂飛蝶舞,一群群孩子們圍著觀看。花兒映著笑臉,笑臉映著鮮花,真讓人難以分辨哪是花兒,哪兒是臉!為了讓學生親近自然,關愛生命。我們又建造了百鳥園。棕色樹皮製成小木屋,看上去仿佛走進了原始森林。成群結隊的雪白的和平鴿,時而在槽邊覓食;時而悠閒地散步;時而展翅高飛;時而咕咕地唱著。孔雀一會兒飛到空中的橫線上,挪動腳步向孩子們展示美麗的舞姿;一會兒,又展開五彩灑金的大尾巴,不停地抖動等待孩子們的誇獎。一群群孩子們圍在四周,看著、說著、笑著、議論著,有的還把自己喜歡的食品分給小動物。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培養了孩子們對自然、對動物、對生活的熱愛。關愛的種子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萌發。教學樓的牆面上懸掛著:“讓每個學生擁有成功的人生起點”時刻向我們昭示著學校的育人目標。
(二)綠色充滿著生機和活力。讓孩子們在綠色中成長是我們的又一個創意
我校教學樓色彩的基調是白色,為了使學校整體的色彩和諧協調,我們以“綠”為主,美化校園。整個校園,滿目青翠。操場的中央,紅色的塑膠跑道環抱著綠油油人工草坪,分外妖嬈。課間,同學像小鳥似的飛到草坪上,不停地跑啊!跳呀!追呀!紅撲撲的小臉上,滾動著豆粒大的汗珠。幾個小淘氣還躺在草地上打滾,是那樣的滑稽,那樣的可愛。
甬道旁是兩場長方形的修剪得整齊翠綠的喬木林,中間巧妙地配上“和諧校園、陽光附小”八個紅色的英文縮寫字母。綠葉叢中一點紅,是那樣富有生機,又突出了我們學校的雙語特色。
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校園環境,體現了高格調、高品位的文化環境氛圍,無疑使人心情舒暢,心靈也隨之淨化,這與學生純真和喜好幻想的天性是相吻合的。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更能激發孩子們對心靈美的追求渴望,使內心的精神世界與外部的環境相和諧。學校的綠化與學生的勞動教育結合起來,學生在參與綠化管理的勞動過程中,既學到了勞動的知識、技能,又養成了熱愛勞動的習慣,在如詩如畫和諧愉悅的氛圍中生活,欣賞美、鑑賞美的審美情趣悄然而升。
(三) 淨化環境, 持之以恆
整潔美麗的校園,體現了學校的精神文明程度,我們制訂了清潔校園、淨化校園的規章制度,如《環境衛生管理制度》、《衛生班評比制度》、《綠化區管理制度》等,建立了由學生支援者進行檢查、評比的激勵機制。在潛移默化中,學校講衛生的要求變成學生自覺的行動,他們以講衛生為榮,地面哪怕只有一點紙屑雜物,都會立刻自覺地撿起來,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進一步內化為優良的品德素質。
好習慣是做人做事的基礎。學校開展了爭創“星級中隊”活動,一顆顆紅星成了學生心目中潔淨、美好的象徵。在班級日常衛生管理中,我們注重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每班輪流設立兩名“環保小衛士”,由他們負責監督本班的衛生責任區。小小的胸牌寓示著服務,寓示著自律,更寓示著責任。堅持經常的淨化校園活動,保證了校園無雜物、無死角、為師生創造了舒適清新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四)興趣是點燃智慧火花的火種,是克服困難的一種內在的心理因素,是學習知識的動力。
我們在教學樓樓體側面開闢了英語角,長5米,寬3米的彩色噴繪,令人駐足讚嘆。而色彩鮮明、造型活潑的英語字母設計的桌、椅,充滿童真童趣,讓孩子們在輕鬆歡娛的氛圍中,通過具體的可感知的美的形象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感情激盪,造成情感共鳴。接受異國語言的薰陶。學校體育活動區的設立、英語角的開闢、院牆的彩化、甚至一塊沙地的保留都是為了順應孩子們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使他們在無拘無束的遊樂中身體得到了鍛鍊,心理得到了滿足,參與意識、合作意識和求知意識得到發展。
二、春色滿園關不住、紅杏朵朵出牆來
(一)牆壁文化----教育人
步入教學樓,猶如一股春風撲面而來。雪白的牆壁,淺藍色的圍裙與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交相暉映。一盆盆鮮花,張開了笑臉,頓時讓你感到生機盎然。大廳右側懸掛著以校園為背景的巨大的噴繪,上面寫著“在創新上求發展
、在特色上做文章、 依法治校、 改革活校、 科研興校、
特色立校”鮮紅的美術字,異常醒目,向社會、向家長、向師生昭示著我們的辦學宗旨。對面是光榮榜,裡面鑲嵌著來自全校各個班級的精英,分別在國家、省、市各種競賽獲得殊榮。“今日勤奮學習,明日報孝祖國”的榮辱觀,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發芽、長葉、生根。
由“初升的太陽,飛翔的海鷗”組成紅藍分明的校徽高懸在一樓大廳最醒目的地方。寓意是:附小的每一名學生都像展翅飛翔的海鷗,迎著初升的太陽飛得更高更遠。
在每層學生上下樓梯拐角的牆面處設定了“我們的心靈像花兒一樣美麗、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文明-----成功之花的蕊,理想之舟的帆、牆面微笑著說:別碰髒我行嗎?”等為師生共勉的行為準則。使師生在美的準則規範下,克服自身或糾正他人與此相悖的思想或言行,積極養成與美的校園協調一致的行為習慣。
(二)走廊文化----激勵人
牆壁文化獨具特色,走廊文化更顯風采。1—4樓的走廊上空懸掛著井然有序,色彩熱烈的校訓、班訓,從不同的角度,真實地再現了29個教學班,1500多名同學的聰明才智,激勵著全體師生不斷進取,奮發向上。
走廊牆壁的文化專欄更是張揚各班特點的天地,師生以自己對美獨特的領悟力,精心裝飾。一張張精美的剪紙畫,一個個精緻的小花邊,一篇篇活動後學生的感受,一件件獨巨匠心的藝術品。無不展示了學生奮發向上的內心世界,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創造。
每學期文化專欄更換兩次內容,政教處結合節日、紀念日確定不同的主題,針對主題布置班級的文化專欄,對學生進行教育。如:三月份的第一周是全國安全教育周,結合《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學校和女子特勤大隊建立了共建單位,聘請女子交警到學校上交通安全課,成立了少年警校。每天早晨學生上學、晚上學生放學時,交警到學校幫助疏散交通、維持秩序,確保師生的交通安全。
教室門口的教師簡歷表介紹班主任的基本情況,班主任的心靈寄語和課程設定。一年一班班主任高瑩老師的心靈寄語是:“給我一次機會,還你一個奇蹟。”三年二班班主任解迎風老師的心靈寄語是:“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離成功不遠的時候。”五年三班班主任菊秀環老師的心靈寄語是:“飽學博識春風化雨教書,高風亮節丹心絲露育人。”透過班主任的心靈寄語,可以看出班主任的工作業績。我校老教師鞠秀環同志年近半百,擔任五年三班班主任。她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早晨迎著初升的太陽第一個來;傍晚踏著月色最後一個離開學校,對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班級管理井井有條。她的心牽掛著學生,有病了,捨不得丟下學生請假去醫院,下班後在診所里打點滴,白天照常上班,堅持不影響正常的教學和管理工作。2005年九月份,學校承擔了市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上的大型團體操表演。學校統一組織學生,每天早晨5點40到距校五、六里地的蓮花廣場訓練,鞠老師拖著病體,每天堅持帶學生訓練。直到十一放假,她才到醫院檢查。醫生看了她的化驗單後,確診為腎結核積水。醫生告訴她愛人,如果再晚來幾天,兩個腎就全完了。一個人腎不能工作意味著什麼?丈夫嚇出了一身冷汗。可她躺在病床上,心裡還時刻惦記著班裡的學生。2006年3月,她病還沒有痊癒,就堅持到校上班。班級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紀律衛生紅旗常駐不走。在學校組織的廣播操比賽、主題班隊會和各種競賽中名列前茅。班裡人人多才多藝,湧現出一批小作家,小書法家,百分之八十的同學曾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她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家長的讚譽,社會的好評。
(三)班級文化---感染人
教室的正前方懸掛著國旗,後面牆壁上布置了競賽園地、紅花擂台、好習慣我養成、讀書角等,“讀書角”既可以滿足師生們讀書的需求,又營造了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可謂一舉兩得。“讀書角”中“點點滴滴知識成海,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是全校師生共同的格言。
教室里,窗明几淨。窗台上,一盆盆鮮花怒放,互相比美。朗朗的讀書聲,悠揚的樂曲聲,輕快的歌聲,歡快的笑聲……組成了班級特有的交響曲。置身於優美的環境中的師生們,每天心情都是愉快的。孩子們主動地給花兒澆水、彎腰拾起地面垃圾,愛護校園的一草一木,將文明的行為化為自身品行修養。
(四)廳廊文化---陶冶人
校園環境建設不僅僅是一種體力的勞作,更是一種心智的創造,而正是這一過程才使環境育人的內涵顯得更加豐厚與充實。
廳廊文化的建設是大膽而富有創意的。我們在三---五層樓的走廊開闢了美術長廊、歷史長廊、音樂長廊。
美術走廊:讓孩子們步入美的世界,從一幅幅作品中欣賞美、發現美。步入歷史長廊,仿佛穿越時空的隧道,讓孩子們走入了歷史的畫卷。使學生知道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

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華民族以其勤勞、智慧、勇敢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傳承文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我校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重點,通過潤物細無聲的環境薰陶,讓學生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達到啟迪智慧,淨化心靈的教育目的.
音樂長廊:是學生步入藝術的殿堂。在這裡學生通過欣賞優秀、高雅的藝術作品,來陶冶情操。學生們常常利用課餘時間在那裡凝望,這些無聲的語言,無不對具有個性的學生是一種激勵和鼓舞,這種影響是無法從家庭和課堂、家長和教師的說教中所能得到的,在那裡學生找到了知音、了解了偶像、獲得了勇氣、看到了希望。領悟到德育教育的深刻含義。學校力爭讓每一面牆,每一處景都會說話,
每當孩子們漫步於這些長廊,撲面而來的濃郁的藝術與文化氣息。如隨風潛入夜的春雨,潤物細而無聲。
走廊里還有很多珍貴的照片。這是我校以“慶六.一”為主題,舉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時的拍照。2005年5月29
日,是附小家長和師生共同難忘的日子。因為葫蘆島市市長、葫蘆島市教育局局長、市直兄弟學校的校長、家校委員會的代表以及學生家長3000多人歡聚一堂舉行學校第五屆文化藝術節暨慶“六.一”國際兒童節聯歡活動.這也是葫蘆島教育界一次盛況空前的聯歡活動。
一年組的“時裝表演”精彩紛呈,有穿旗袍的、婚紗的、運動裝的、休閒裝的、晚禮服的、球裝的、現代裝的。為了演出的成功;為了節目的新穎;為了給附小增光,一年組的老師真是“揮汗如雨,痴心不改,但求模特兒盡展風采。”最讓家長動情動容動心的是由六年組老師創作的詩歌,全年組213名師生共同參加的《難忘附小》大型詩朗誦,無論是從內容到形式上,還是到師生表演,讓人耳目一新,震撼心靈。詩朗誦有師生之間互相傾訴,有情景再現,有歌有舞,配合恰到好處,渾然一體。孩子們一句句發自內心的呼喊:“附小,母校,我們愛你。老師,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被孩子們的真情感動。這是一次難忘的演出,這是孩子們一生難忘的經歷,這是一次師生之間、親子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一次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絢爛多彩的舞台,三個小時的節目,在不知不覺中落下了帷幕。但它為家長和學校搭建了一個互動的平台,家長們不僅看到了一台精彩的節目,更多的是看到了附小的校風,了解了附小的精神。學校領導難以忘記的,不是體育館中不同凡響的強大陣容,不是那真唱實演、原汁原味的精彩節目,也不是從家長眼神中洞察出的敬佩驚詫的異彩和嘉賓那驚嘆不已的讚許。而是在活動的籌備過程中,我們的老師太多太多的忘我付出、無私奉獻,太多太多的團結協作和理解支持。
(五)溫馨的辦公環境-----影響人
奉獻是一首無字的歌。在師範附小育人環境建設中,這首歌無時無刻不迴蕩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以支部為核心的班子成員以校為家。校長杜禹幾乎每休息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終日為育人環境的建設奔波、忙碌。班主任老師積極策劃,周密組織,為校園環境建設與管理付出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勞動。各學科組的老師自籌資金,自己設計,積極投身到美化辦公環境的熱潮中。一年組“讓我們聆聽花開的聲音”,道出了幾位班主任老師愛崗敬業的精神。對待學生他們像呵護花兒一樣細心,時常蹲下身子與孩子們談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做孩子們的朋友;三年組“只找途徑成功,不找藉口失敗”成為組員的座右銘,大家互相勉勵,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科學租的李研老師,心靈手巧。為了節約開支,她犧牲了很多個人休息時間,帶領組員,“輕裝修,重裝飾”,突出年組特點,做到“獨一無二”。用毛線編織了蜘蛛,用彩紙板製作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紙立體壁畫。溫馨的環境,和諧的氛圍,激發了大家的工作熱情。附小的校園是美的,而比校園更美的是師生的愛我校園,甘於奉獻的美好心靈。
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朵萬朵花兒開
(一)爭取社會力量豐富校園活動
我們與社區單位開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動。組織學生到遼瀋戰役紀念館參觀學習,到塔山阻擊戰祭掃烈士墓,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四五六年級學生徒步20公里到軍營體驗---一日兵生活,磨練學生吃苦耐勞的意志。回來後,孩子們都寫了自己的親身感受。葫蘆島日報、晚報對我們的活動進行了跟蹤報導。對六年級學生我們的教育重點放在正確對待人生,樹立遠大理想和遵紀守法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教育上,組織學生到勞動教養院參觀學習,少年犯的以身說法,給師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教育課,淨化了師生的心靈,增強了師生的法制觀念。走近社區、走向社會活動寓意深刻、富有情趣,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使教育活動具體、生動、形象,易於學生由道德感知向道德情感轉化。
(二)構建和諧、濃厚的藝術氛圍
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美好的校園環境,是一部美育教材,各門學科教學,蘊涵著審美化要素。師生的各項活動,無不是愉悅身心,交流感情、培養高尚道德情操的有效載體。把藝術教育滲透到每一個學科,滲透到每一個孩子,滲透到孩子的
每一個方面,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班級,每一個角落,來營造一種藝術氛圍,是學校藝術教育所追求的。和諧的人際關係,是藝術化教育的保證,幾年來,學校致力於良好師生關係的創設,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創設,良好教學情景的創設。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倡導與學生平等相處,培植和發展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主精神。通過藝術化教學,做到全過程愉悅,全方位的和諧。
我校的活動課程包括2個層次,即學校的特長活動課和班級的興趣活動課。按照“知識、藝術、技能”、三個類別,組建了以下活動小組。
(1)知識類:讀書寫作班、奧數班、英語班。
(2)藝術類:舞蹈隊、合唱隊、管樂隊民樂隊古箏、笛子、琵琶二胡、國畫、素描、兒童畫12個特長隊。
(3)技能類:剪紙、貼上、米粒畫、手工製作、十字繡、計算機6個小組。
讀書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組織下,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找春天、逮蝴蝶、觀秋葉,放風箏、餵鴿子、餵螞蟻……學生們玩得如痴如醉,在歡聲笑語中感受自然之美,愛的種子在心靈中萌發。美術教師帶領同學們,走出校門畫山水,繪花草。觀察美、描繪美、欣賞美的能力在實踐中提高。
學校有百餘人在國家、省級比賽中獲獎。舞蹈《妞妞戲狗娃》、《鄉下妞》、《山妹子》均獲市舞蹈大賽一等獎。崔思辰同學在“東方青少年藝術明星大賽”中獲少年組民族器樂專業金獎,趙英博同學在中國少年兒童藝術節第二屆藝術風采展示大賽“中獲葫蘆絲專業銀獎,576人《騰飛的附小》、640人《走向輝煌》大型團體操參加市級比賽一舉奪得了三個獎項,即特殊表演獎、最佳創意獎和優秀組織獎。校合唱隊在校園歌曲大賽中獲三等獎。
幾年來,學校致力於對校園環境藝術化的不懈追求,用健康的音樂感染人,用優美的舞蹈陶冶人,用健美的體魄鼓舞人,用恢宏的畫面教育人,用灑脫的書法振奮人,用成功的作品激勵人,用潔美的環境影響人。使學校辦出了特色,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青睞。2004年被評為遼寧省實施中國小校園環境藝術化工程先進學校;
2005年被評為遼寧省少先隊工作示範校。2004年被評為葫蘆島市國小素質教育先進單位;2005年被評為葫蘆島市心理健康教育AA級學校;2005年被評為葫蘆島市交通安全示範學校;2006年被評為葫蘆島市平安校園先進單位.
憶往昔,崢嶸歲月,望未來,信心百倍。附小的師生們在教育這片沃土上,用心血和汗水,用聰明和智慧去收穫芳香四溢的明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