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寺[陝西長安]

華嚴寺[陝西長安]

華嚴寺是唐代長安城南“樊川八大寺”之一,位於現在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原半坡。是全國佛教重點寺院,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嚴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據《長安志》記載,華嚴寺建於唐太宗貞觀十四年,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華嚴宗的發祥地,是國內外信眾朝聖禮拜的聖地。2006年6月,華嚴寺內現存的兩座唐代磚塔(華嚴宗初祖杜順大師舍利塔和四祖澄觀大師舍利塔)被國務院批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嚴寺歷經宋、元、明等朝代漸趨荒落;清乾隆年間少陵塬發生崩塌,主體建築基本被毀,僅存杜順大師和澄觀大師舍利塔。此雙塔因建於滑坡帶上,80年代中期曾又出現塌方沉陷,四祖妙覺塔向西傾斜97厘米,塔旁的碑石滑到了坡下。“為了確保全全”,當時的長安縣組織對妙覺塔進行搬遷,並在塔上第三層發現了三件文物。並於1996年,在寺下面建起了一道200多米長的水泥護坡,以加固塬體,防止出現大規模的滑坡。2011年9月的一次降雨再次導致華嚴寺護牆被滑塌的泥土衝垮。華嚴寺客堂、華嚴三聖殿、主房等多處建築被塌方掉落的土方塌毀,齋堂的地基也已坍塌。

基本信息

簡介

陝西長安少陵塬華嚴寺為中國佛教華嚴宗祖庭,距離西安十五公里車程。據《長安志》所載,華嚴寺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寺內東閣法堂、會聖院、澄襟院、真如塔院等建築依次而建,規模非常宏大。從佛教經典總集《大正藏》,唐宣宗李忱《幸華嚴寺》,唐大詩人李白《杜陵絕句》,宋名相寇準《游華嚴寺》等資料來看,華嚴寺自建寺起,華嚴宗五祖、唐開元三大士、不空、智藏、玄逸等高僧敕住華嚴寺,杜順大師依據《華嚴經》思想在這裡開創了華嚴宗。華嚴寺當時道場莊嚴、高僧雲集、環境優美,曾經一度成為世界佛教中心。

寺內建築

華嚴寺主體建築已不存,只有兩座東西相對的磚塔。1930年,朱子橋與康寄遙等重修兩塔,建殿三間,並在初祖杜順、四祖澄觀塔下小堂內分別石刻兩祖遺影。東邊為華嚴宗初祖杜順大師塔,塔高7層,13米,塔身為摟閣式仿木建築結構,最上層有石刻“嚴主”橫額;西邊為四祖澄觀大師塔,塔高5層,7米,為實心磚塔,也是仿木建築結構,第二層有石刻“大唐清涼國師妙覺之塔”額。

陝西省人民政府於1956年將華嚴寺遺址宣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嚴宗

華嚴宗是中國佛教的一個重要宗派,依《華嚴經》立宗。華嚴宗的實際創始人是唐法藏大師,因參加新經80卷《華嚴經》的翻譯工作,武則天賜號“賢首”國師,故華嚴宗又稱“賢首宗”。

華嚴宗五祖

華嚴宗以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為“五祖”。

千年古塔

位於陝西西安市長安區少陵原畔的佛教華嚴宗祖庭——華嚴寺內僅存的兩座古塔面臨著山體滑坡造成的巨大威脅。華嚴寺內現存的兩座古塔於2006年被納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2011年5月、6月和9月的數次集中降雨中,華嚴寺周邊多處發生山體滑坡,其中建於唐代的杜順塔的塔基已在滑坡中部分裸露,距離古塔一米左右的地面上裂開了長達數米的裂縫,妙覺塔旁的齋房的地基也遭到極大破壞,寺院內的其他房屋也在滑坡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由於近期西安仍不時出現降雨天氣,已經遭到較大破壞的華嚴寺古塔目前面臨著極大的滑坡威脅。

面臨滑坡的華嚴寺面臨滑坡的華嚴寺

西安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