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灣風景區

西子灣風景區

西子灣位於高雄市西側,北靠萬壽山,南隔高雄港與旗津半島相望,是一處以黃澄沙灘、碧藍海水浴場、迷人的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聞名的灣澳;渾然山海襯著繁忙進出高雄港的各國船隻,可謂最具港都特色的風景區。距市中心車程約20分鐘,原本是一處以海水浴場及天然珊瑚礁聞名的灣澳,後經高雄市政府陸續開發,規化成一個完善的風景區,西子夕照為台灣八大勝景之一;1980年更在此地建立了全國僅有的一所海濱大學-中山大學,使西子灣更添加了幾許的文化氣息。


簡介

(圖)西子灣風景區西子灣風景區

西子灣位於高雄市西側,北靠萬壽山,南臨旗津半島,原本是一處以海水浴場及天然珊瑚礁聞名的灣澳,後經高雄市政府陸續開發,規化成一個完善的風景區。1980年,更在此地建立了全國僅有的一所海濱大學-中山大學,使西子灣更添加了幾許的文化氣息。風景區內除中山大學外,尚包括西子灣海水浴場、海濱公園和蔣公紀念館。西子灣海水浴場極富熱帶氣息,浴場海灘平坦,白沙細軟,高大挺拔的椰林,迎風搖曳,充滿了南洋風情。夏日可在此戲水、打沙灘排球、做日光浴,欣賞燦爛的夕照。黃昏是游西子灣的最美時刻,海潮覆岸,前來欣賞夕陽紅霞及看船的人影在堤防上成雙成群,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長長的防波堤是西子灣的標誌。另外,還有十八王公廟遺址及人文薈萃的中山大學,紅磚建築襯著綠地,充滿人文氣息;史跡文物陳列館原為舊英國領事館廢址,於74年修建後即開放三觀,陳列館衣山坡而建,是國內二級古蹟,陳列有人文及地理歷史背景及其它台灣文物史料、古今景觀照片、建築模型、打狗抗日的炮戰圖片。雄鎮北門,是一座紅磚古城門,也是當時高雄市發源地旗後的門戶。

氣侯

(圖)西子灣風景區西子灣風景區

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緊臨台灣海峽,受海洋季風的調節而氣候溫和,晴日即暖,陰雨轉涼,年平均溫度為24℃。一年當中氣溫最低的1、2月份日平均溫度在18℃;氣溫最高的7月份,日平均溫度為28℃..

海水浴場

(圖)西子灣風景區西子灣風景區
1980年,更在此地建立了全國僅有的一所海濱大學中山大學,使西子灣更添加了幾許的文化氣息。風景區內除中山大學外,尚包括西子灣海水浴場、海濱公園、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蔣公紀念館。這裡有台灣最大的海水浴場,可容納萬人。西子灣海水浴場極富熱帶氣息,浴場海灘平坦,白沙細軟,高大挺拔的椰林,迎風搖曳,充滿了南洋風情。夏日可在此戲水、打沙灘排球、做日光浴,欣賞燦爛的夕照。黃昏是游西子灣的最美時刻,海潮覆岸,前來欣賞夕陽紅霞及看船的人影在堤防上成雙成群,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另外,還有十八王公廟遺址及人文薈萃的中山大學,紅磚建築襯著綠地,充滿人文氣息;史跡文物陳列館原為舊英國領事館廢址,於74年修建後即開放三觀,陳列館衣山坡而建,是國內二級古蹟,陳列有人文及地理歷史背景及其它台灣文物史料、古今景觀照片、建築模型、打狗抗日的炮戰圖片。 雄鎮北門,是一座紅磚古城門,也是當時高雄市發源地旗後的門戶。

夕陽美景

(圖)西子灣風景區西子灣風景區

長長的防波堤是西子灣的標誌,徜徉堤上,海風吹拂令人心曠神怡,眺望海洋,堤外就是高雄港第一港口船隻進出的水道,大小船隻棋布在海面上,大船入港襯著嗚嗚船笛的景角在眼前歷歷上演。防波堤北側是西子灣海水浴場及中山大學校園。西子灣共有三處海灘,第一海灘在防波堤內,第二海灘在堤北側,西子灣海水浴場就位在這裡。西子灣海水浴場的沙灘平緩,是夏日玩水的好去處,而沙灘內側也設定了露天游泳池,襯上海灘的椰子樹,極具熱帶夏日風情。遊客可從臨海路馳車前往西子灣,或從鼓山哨船頭旁一條深邃的山洞步行進入。黃昏是游西子灣的最美時刻,海潮覆岸,前來欣賞夕陽紅霞及看船的人影在堤防上成雙成群,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面。

(圖)西子灣風景區西子灣風景區

西子灣風景區內除中山大學外,尚包括西子灣海水浴場、海濱公園和蔣公紀念館。自西子灣入口的停車場,可遠眺高雄港,由此可到中山大學的入校車輛管理站,站旁有一條蜿蜒的囝山道,通往半山腰的十八王公廟及史跡文物陳列館;西子灣海水浴場極富熱帶氣息,高聳蒼翠的椰樹和潔白的沙灘,日落西沉,躺在樹林下享受涼風徐徐吹來,令人心曠神怡,是高雄市民弄潮的天堂。西子灣是一處以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聞名的灣澳。這裡的夕陽是高雄八景之一,每當夜幕低垂時,,漁船燈火閃爍其間及晚霞的照耀下,將大海點綴成海天一色的美景,常可見一對對情侶在此互道情愫,是約會的好地方。

蔣公紀念館

(圖)西子灣風景區蔣公紀念館

蔣公紀念館位於西子灣北側國立中山大學校園內,是一棟二層樓的西式建築,日據時代由高雄名醫彭清約先生於 1937年斥資所建;蔣公紀念館共有二樓,『西灣藝廊』是由一樓原文物展覽室,連同廚房、隨從住處及浴室,總整個空間可作為靜態展品展出,壁面可供展出畫作,一樓尚有一間五十坪左右的大廳,擺設原有家俱,還設有兩間展覽室,供民眾參觀。

文物陳列館

  • 史跡文物陳列館原為舊英國領事館遺址,號稱是全台灣第一棟洋樓;西元1860年北京條約開放了台灣包括打狗、安平、淡水、雞籠四個港口,英國率先在台設立領事館,至1864年英領事館自淡水遷至打狗,次年英商天利洋行建竣此館,1867年英國向商行承租設立領事館,因此該館建立時間應該比淡水紅毛城還要早;史跡文物陳列館於74年修建後即開放參觀,陳列館衣山坡而建,是國內二級古蹟,陳列有人文及地理歷史背景及其他台灣文物史料、古今景觀照片、建築模型、打狗抗日的炮戰圖。 

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

(圖)西子灣風景區西子灣風景區
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建於1866年。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後簽訂天津條約,中國被迫開放五口通商,第三年又增大台灣的打狗港(即今高雄港)。英國於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在打狗港的哨船頭小丘上,設立領事館,處理關稅及商務。據文獻記載,這棟紅磚到頂的西洋式建築先前為英商天利洋行所建,由英國首任駐打狗領事郇和承租。約建於1865年至1866年之間,在台灣現存西式近代建築中,—可列為台灣第一號洋樓,同時也是清代外國人在台灣正式建造的第一座領事館,困守鎮北,是高雄市彌足珍貴的古蹟。仁立於城門,令人感嘆時空的轉換,頗能激發歷史省思之情。十八王公廟和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毗鄰,香火鼎盛,具有“雕樓畫梁”的閩式建築風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