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式

莽式

莽式舞,中國清代宮中宴會上表演的滿族舞蹈。多在重大節上表演。莽式分男莽式和女莽式。跳莽式必有歌唱和,一人領唱,眾人以“空齊”之聲相和,加強節奏,故也有人稱之為莽式空齊舞。舞蹈粗獷有力,動作幅度較大,多是騎士步,這與滿族先民尚武有關。

簡介

滿族舞蹈名。為傳統的筵宴歌舞,廣泛流傳於民間。凡有宴會時,主人家男女便便迭起舞,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鏇,曰莽式。共九折十八式。九折9組動作,一為起式,二為擺水打漁動作,三為穿針即織網動作,四為吉祥歡慶動作,五為單奔馬即打獵動作,六為雙奔馬即出征動作,七為怪蟒出洞即龍舞動作,八為大小盤龍即龍戲水動作,九為大圓場,與四同。十八式即為18個舞蹈姿式,肩二式,走一式。並有“男莽勢”、“女莽勢”、“襯舞”等表演形式。

莽式莽式
中國清代宮中宴會上表演的滿族舞蹈。滿語瑪克式的音譯。《清史稿·樂志一》載:“瑪克式舞,乃滿洲筵宴大禮,典至隆重。”分男莽式和女莽式。跳莽式必有歌唱和,一人領唱,眾人以“空齊”之聲相和,加強節奏,故也有人稱之為莽式空齊舞。舞蹈粗獷有力,動作幅度較大,多是騎士步,這與滿族先民尚武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把這幾乎湮滅的舞蹈挖掘整理出來,將其動作歸納為 9折18式,成為該舞的規範。
清代統治者視東北地區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龍興之地”,竭力保持其滿族的遺風。所以,東北地區滿族的音樂、歌舞,也和騎射之風一樣,作為民族特色而保留著。《柳邊紀略》記載:“滿洲有大宴會,主家男女,必要迭起舞,大率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鏇伯勢,曰‘莽式’,中一人歌,眾皆以空齊二字和之,謂之曰‘空齊’,蓋以此為壽也。”《寧古塔紀略》記載:“滿洲人家歌舞,名曰莽式。有男莽式、女莽式。兩人相對而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於新歲或喜慶之時,上於廟中用男莽式。”《莽式空齊》舞共有婦折十八勢,活潑喜慶,富於變化,風格獨特,場面極為壯觀。其曲調新穎明快,韻律優美,深受滿族人民喜歡,後傳入宮廷,更名為《慶隆舞》。
莽式莽式
撫順滿族地秧歌,即撫順滿族秧歌,是在撫順所屬各縣區流傳的一種滿族民間舞蹈。撫順地秧歌形成於清初,一直流傳至今。它與滿族先世的民間舞蹈有著直接的淵源關係。據史書記載,唐代已有名為"踏錘"的舞蹈,明代有被稱為"莽式"的歌舞,它們對撫順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自明末努爾哈赤在撫順境內崛起,到"滿洲"族形成,滿族人繼承了由其先人女真人時期流傳下來的民間舞蹈"莽式舞"。康熙初年間漢人楊賓在東北生活過一段時間,著有《柳邊紀略》。《柳邊紀略》(卷三·十五)中記載了當時"柳條邊"(含撫順地區)流傳的"莽式舞"的舞蹈動作和表演形式:"滿洲有大宴會,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鏇作勢,曰莽勢。"清王朝統一全國後,東北地區較為安定,滿族民間在原有民間舞蹈基礎上,不斷吸收其他民族民間舞蹈,逐漸形成了從表演形式到角色、裝扮、舞蹈動作都獨具特色的滿族秧歌。一些史料,如:《柳邊紀略》、《奉天通志》等多有對滿族秧歌的具體描述。

滿族莽式

莽式莽式
滿族,現有人口9821180人。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遼寧省為最多,少部分散居在全國各大中城市。
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肅慎人。肅慎人,是滿族的最早祖先。漢代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幾個朝代則稱“女真”。長期生活在長白山以東、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廣闊地區。16世紀後期,努爾哈赤崛起,以女真人為主體融合了部分漢人、蒙古人和朝鮮人,形成了一個新的共同體——滿族。
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滿族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文是16世紀末參照蒙古文字母創製的。後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點”,稱之為“有圈點的滿文”或“新滿文”。由於清代以來大量滿族遷入中原地區,在經濟、文化、生活上與漢族交往密切,滿族人民逐漸習用漢語文。
滿族主要從事農業。散居城市的滿族人大多從事工業和文化科學事業。在歷史長期發展進程中,滿族同胞對祖國的締造和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滿族在歷史上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隋朝時,滿族祖先靺人派使者去長安見隋文帝高祖文帝)厚勞之,令宴飲於前,使者與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戰鬥之容”。靺後裔女真人有這樣的習俗:女子成年後,行歌於途,歌唱自己的身世、姿色、技能,以尋找伴侶。到努爾哈赤興起後,也繼承了滿族能歌善舞的傳統。每逢佳節、喜慶、婚嫁筵、出征、凱鏇、祝壽、祭祀等都要歌舞盡興,其中“莽勢舞”最具代
表性。這種民間舞多在新歲和喜慶之日跳,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鏇作勢,成雙對舞,旁人拍手而歌,以擊堂鼓伴奏。
莽式莽式
莽勢舞進入宮廷後,由自娛性舞蹈變成表演性的慶典舞,改名為慶隆舞場面壯觀,規模宏大。往往司琵琶、三弦、奚琴、箏等樂器的就有60多人,伴唱的13人,舞蹈者58人。服飾有嚴格規定,伴奏的穿石青金壽字袍豹皮褂,伴唱的穿蟒袍豹皮褂,舞蹈者穿黃畫皮套,黑羊皮套,朝服等。並戴有各種假面具,做騎馬射擊等動作。這種舞多由滿族狩獵和戎馬生涯演變而來。此外民間還有“野人舞”、“笊籬姑姑舞”、“童子舞”、“秧歌舞”、“薩滿舞”等。
滿族民歌也豐富多彩,如勞動號子、山歌小調、風俗歌曲、兒童遊戲歌和愛情歌。滿族人從小就在母親唱的“悠車曲”中長大,“巴補哇,俄世啊!悠悠小孩巴補哇……”這首歌世代相傳,家喻戶嘵。
滿族風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親路上的“官吹”,鬧洞房時唱的喜歌“拉空齊”以及喪葬儀式中的哭喪調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動聽。滿族民歌在大部是五聲音階,結構簡明,鏇律流暢,感情真摯。
至今,在邊遠的滿族聚居區愛琿等地,仍保留著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傳統民族歌舞。同時,這一燦爛的文化遺產也受到重視,經過挖掘整理後的莽式空齊舞,又登上舞台,開創了滿族舞蹈藝術的新時代。

東海莽式

莽式莽式
莽式為滿語“瑪克”(舞蹈)的譯音,東海是古代女真族的聚居地。此舞原是民間宴會中不可少的舞蹈,傳人宮廷後,成為追慕祖德、頌讚帝業的筵席樂舞。舞蹈表現婦女織網、捉魚,男子狩獵、出征,殺敵。男女分別執鼓、鈴和白綢同舞,表現斗怪蟒的情節,最後是男女歡舞,喜慶豐收等。全舞共分9段,主要舞蹈動作有數十個之多。
巴拉莽式:也叫“野人舞”。巴拉人是滿族的一支,居牡丹江西部張廣才嶺山區,從事狩獵,清代中後期下山定居,保持每年春季祭天、祭山的習俗。儀式中薩滿跳神完畢後,由男女青年表演此舞直至深夜。據說舞者皆赤膊披髮,男著豹皮裙,持手鈴,女著柳葉裙表演。舞蹈有8段,現傳下來有“開門紅”“滿堂紅”“二點鼓”“整陣容”“喜火樂”等5段。

“東海莽式”的由來

“東海莽式”中的“東海”是指生活在“寧古塔”的廣大地域。“莽式”是滿語,意為舞蹈。滿族民間舞蹈“東海莽式”,也叫九折十八式。據介紹,舞蹈大約產生於1000多年前,最早來自民間,後又走向宮廷,最後又回到民間。

在表演現場,記者從寧安市文化局研究室主任謝景田處了解到,這個舞蹈是全國著名滿族民間藝術家付英仁13歲從舅爺梅崇阿那得來的。梅崇阿18歲時被選入清宮歌舞班,學習了東海莽式等舞蹈,傳授給付英仁等人,在民間演出。舞蹈內涵豐富,繪聲繪色的九折十八式令人叫絕,九折是九個不同的舞段,既是一個整體,又可單獨成篇十八式是十八個基本動作,表現滿族先民女真族漁獵征戰以及信仰喜慶等民俗。

莽式莽式
獨特的藝術魅力

表演中,女子的“吉祥步”“穿針”、“抹鬢”等動作穩健秀美,男人的“單奔馬”、“雙奔馬”等騎馬蹲檔式,常年在馬上狩獵、征戰生活活靈活現。一會出現了“怪蟒”出洞的場面,它代表魔鬼般的反叛勢力,被團結、勇敢的人民打死,體現了正義戰勝邪惡的巨大力量。全部舞蹈粗獷豪放,男如鷹、女如燕,輕快中含剛健,粗獷中伴有抒情,尤其是“壓地歡”“馬步”“鷹步”等聳肩動作,突出了滿族剽悍、豪放的性格。

傑出的歷史價值

東海莽式”填補了建國以來滿族民間舞蹈的空白,舞蹈通過象徵性的語彙和各種肢體語言,反映了先民漁牧征戰生活的情景。舞蹈中運用織網、采珍珠的動作,展示了滿族漁民姑娘的形象用騎馬奔跑、狩獵、征戰展示男人的形象。

如果滿族舞蹈僅僅局限在書本里或錄像里,時間久了,就會漸行漸遠。值得欣喜的是,如今寧安市已將“莽式”舞蹈列入“十一五”規劃,撥專款用以保護,確保“東海莽式”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阿罕白 擺手舞 拉手舞 喇嘛教寺廟舞蹈 蘆笙舞莽式 苗族鼓舞 木瑙縱歌薩滿舞 喪事舞蹈 師公舞

所屬分類

少數民族代表性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

少數民族代表性舞蹈

少數民族代表性舞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