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地不容

荷包地不容

本種塊根含較多量的左旋荷包牡丹鹼(1-dicendrine)和較少量的顱通定(rotundine)。我國產的本屬植物發現左旋荷包牡丹鹼就是從本種的塊根中首次分離得到的。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植物志:30(1):061

毒性:塊根有毒。

化學成分:含荷包牡丹鹼(56—6)等。

毒理:含荷包牡丹鹼(56—6)等。

形態描述

草質、落葉藤本,長約3米或更長;莖、枝均有直線紋,乾時呈紫褐色。葉柔軟,紙質,三角狀近圓形,長、寬均約8—15厘米,頂端短尖,有時鈍頭而具小凸尖,基部近截平或圓,全緣至有少數粗齒,兩面無毛,乾時上面常變黑色或灰褐色;掌狀脈10—11條,連同網脈兩面均可見,但下面較明顯;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或有時比葉片長很多。復傘形聚傘花序通常腋生或有時生腋生短枝上,雄花序總梗長2.5—5厘米,傘梗5—10條,長約1厘米,很少達2厘米;苞片線狀披針形;雄花:萼片6,淡綠色,外輪3片倒披針形至倒卵形,長約1.5毫米,內輪近菱形,中部以下驟狹成爪,長約1.5—1.7毫米,寬1.2—1.5毫米;花瓣3,綠黃色,闊楔形,長0.7毫米,寬0.8—1毫米,裡面有2個腺體;聚葯雄蕊長約0.7毫米,花葯通常6個;雌花序總梗長3—7厘米,傘梗多至10餘條,長3—4毫米,肉質,乾時黑色;雌花:萼片1,微小,花瓣2,闊卵狀圓形,長約0.6毫米;心皮無毛。核果具肉質果梗,成熟時紅色;內果皮闊倒卵形,長約6毫米,背部有4列短柱狀凸起,每列15—17顆,柱狀凸起的頂端擴大呈頭狀,胎座跡穿孔。 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分布及生境

雲南東部(開遠為模式產地)和西部(臨淪、鳳慶);常生林下多石礫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