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三棱煎丸

荊三棱煎丸用於五積六聚,血氣塊,聚散不定,及一切氣積不和。

基本信息

三棱煎丸--《普濟方》卷一六八引《博濟》

處方

荊三棱(煨,銼)1兩,蓬莪術(煨,銼)1兩,芫花(醋炒焦)1兩,半夏(湯洗7次,焙)1兩,青橘皮(去白,炒)1兩,硇砂(去石,研)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桂(去粗皮)半兩,延胡索(醋炒)半兩,大戟(膩粉調,酒炙)半兩,乾漆(炒煙出)半兩,豬牙皂(去皮子,炙)半兩,五靈脂半兩。

製法

上為末,分作3份。用好醋3升,入藥2份,熬成膏,再入1份,和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五積六聚,血氣塊,聚散不定,及一切氣積不和。

用法用量

每服5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一六八引《博濟》

中藥方劑之荊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j字部分方劑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