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蓬煎丸

荊蓬煎丸具有消癥破積,理氣導滯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痰癖,癥塊,冷熱積聚,胃膈疾悶。

基本信息

名稱

蓬煎丸

來源

《御藥院方》卷三。

組成

荊三棱60克(銼,酒浸,冬三日,夏一日) 蓬莪術60克(銼,醋浸,冬三日,夏一日,二味用去皮巴豆20片,同於銀石器內上文武火炒令乾黃色為度,揀去巴豆不用) 木香 枳殼(麩炒,去甑) 青皮(湯浸,去白) 川茴香(微炒) 檳榔(銼)各30克

用法

上藥七味修制畢,搗羅為細末,水煮麵糊和丸,如豌豆大,每服30丸,食後溫生薑湯下。

功用

消癥破積,理氣導滯。

主治

痰癖,癥塊,冷熱積聚,胃膈疾悶。

中藥方劑之荊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j字部分方劑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