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炒螺螄

酒炒螺螄

酒炒螺螄具有清熱利尿止遺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小便白濁不利、滑精。

主料

500克,白酒5克,2克

做法

1.將螺螄洗淨,放鍋內炒熟,加白酒和清水少量,煮沸至酒水將乾即可,挑出螺螄肉蘸調料,一次吃完,並飲餘下的酒液。

健康提示

清熱利尿; 泌尿系感染,腎盂炎屬濕熱蘊結者,症見小便淋痛,或小便白濁,或水腫或渴飲等;用開水灼熟螺螄,挑出螺螄肉,用白酒炒亦可。

食物相剋

螺:螺肉不宜與中藥蛤蚧、西藥土黴素素同服;不宜與牛肉、羊肉、蠶豆、豬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類同食;吃螺不可飲用冰水,否則會導致腹瀉。

方解

酒炒螺螄酒炒螺螄
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螺螄處處湖溪有之,江、夏、沔尤多。大如指頭,而殼厚于田螺。憔食泥水。春月,人采置鍋中蒸之,其肉自出,酒烹糟煮食之。螺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明目、去濕、利尿、通暢等功效。”

中藥j字部分方劑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