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牙皂

豬牙皂

豬牙皂,豆科皂莢屬植物皂莢,因受外傷等影響而結出的畸形小莢果。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乾。呈圓柱形,略扁而彎曲。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被灰白色蠟質粉霜,擦去後有光澤,並有細小的疣狀突起及線狀或網狀的裂紋。頂端有鳥喙狀花柱殘基,基部具果梗殘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棕黃色,中間疏鬆,有淡綠色或淡棕黃色的絲狀物,偶有發育不全的種子。氣微,有剌激性,味先甜而後辣。

概述

豬牙皂豬牙皂

皂莢出自《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皂莢,生雍州川谷及魯鄒縣。如豬牙者良,九月、十月采莢,陰乾。《唐本草》:皂莢,有三種,豬牙皂莢最下,其形曲戾薄惡,全無滋潤,洗垢亦不去。其尺二寸者,粗大長虛無潤也。若長六、七寸,圓厚節促直者,皮薄多肉味濃,大好也。《本草圖經》:皂莢,今所在有之,以懷孟州者為勝。木極有高大者。此有三種,醫家作疏風氣丸煎,多用長皂莢;治齒及取積藥,多用豬牙皂莢。所用雖殊,大抵性味不相遠。《本草述》:皂莢修治,其炙固隨其所宜,然欲療風或風痰,止微火煨之足矣,更不可久煨去其辛味也。
皂莢落葉喬木,高達15-30m,樹幹皮灰黑色,淺縱裂,乾及枝條常具刺,刺圓錐狀多分枝,粗而硬直,小枝灰綠色,皮孔顯著,冬芽常疊生,一回偶數羽狀複葉,有互生小葉3-7對,小葉長卵形,先端鈍圓,基部圓形,稍偏斜,薄革質,緣有細齒,背面中脈兩側及葉柄被白色短柔毛,雜性花,腋生,總狀花序,花梗密被絨毛,花萼鍾狀被絨毛,花黃白色,萼瓣均4數。莢果平直肥厚,長達10-20厘米,不扭曲,熟時黑色,被霜粉,花期5-6月,果熟9-10月。皂莢分果實或不育果實。前者稱皂莢,後者稱豬牙皂。

藥品簡述

豬牙皂豬牙皂
藥名:豬牙皂。
漢語拼音:ZhūYáZào
英文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拉丁文名:
功效分類:祛痰開竅藥,散結消腫藥。
科屬分類:豆科。
別名:皂莢(《本經》),雞棲子(《廣志》),皂角(《肘後方》),豬牙皂角(《海上集驗方》),牙皂(《本事方》),烏犀(《綱目》),小皂(《本經逢原》),眉皂、小皂莢(《中藥志》)。
性味:辛鹹,溫,有毒。
歸經:入肺、胃、大腸經。
功能:通竅,滌痰,搜風,殺蟲。
主治:中風口噤,頭風,風痼,喉痹,痰喘,痞滿積滯,關格不通,癰腫,疥癩,癬疾,頭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5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摻或調敷,吹鼻,熬膏塗,燒煙燻。
生態環境:生於路邊、溝旁、住宅附近。
資源分布:四川、貴州、雲南、山東。此外,陝西、湖北、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蘇等地。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皂莢已衰老或受傷害後所結之果實。
採收儲藏:秋末,將成熟的果實採下,除去雜質,曬乾。
炮製方法:
1、揀淨雜質,洗淨曬乾,用時搗碎。
2、《雷公炮炙論》:凡使皂莢,須要赤膩肥並不蛀者,用新汲水浸一宿,銅刀削上粗皮,用酥反覆炙,酥盡為度,捶去子,搗篩,(每)皂莢50克,(用)酥1克。
3、王好古:凡用皂莢有蜜嵌、酥炙、絞汁、燒灰之異,各依方法。

用藥禁忌

1、體弱者及孕婦忌服。
2、《本草經集注》:青葙子(一作柏實)為之使。惡麥門冬。畏空青、人參、苦參。
3、《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4、《本草備要》:年老氣虛人忌用。
5、《得配本草》:陰虛痰盛,熱極生風者禁用。
6、《中國藥典》:孕婦及咯血、吐血患者禁用。

化學成份

豬牙皂果實含皂甙。

配伍套用

1、配半夏:溫肺化痰。主治胸中痰結咯痰不爽,半夏辛溫燥散,燥濕化痰,為治濕痰咳嗽之要藥;豬牙皂,辛開溫通,亦有較強的化痰作用。二藥相配,則溫肺祛痰作用倍增,且二藥皆入肺經,故對於治療胸中痰結,粘稠難咯者,尤為適宜。
2、配細辛:通竅開閉,治療中風神昏。纓辛,辛開溫通,芳香透達;豬牙皂,辛開溫通,具有強烈的去痰作用。二藥相配,即有較強的通竅開閉作用,又有良好的去風化痰之功。故二藥常相互為用。治療中風神昏,口噤不開,涎潮壅上之證。

臨床套用

1、治療急性血吸蟲病:取牙皂、五倍子,磨細後分別裝入膠囊(牙皂0.45克,五倍子0.5克)。第1天每次各服4粒,第2天起每次各服2粒。均每日3次,2周左右為一療程。據觀察,對中度或輕度急性血吸蟲病患者,有一定的退熱作用,對重度(高燒)患者的效果不明顯。治療9例。除1例用藥四天未退熱改用激素外,其餘均獲退熱效果。退熱時間一般在4~7天。退燒後改用銻劑或口服血防片根治。
2、治療急性腸梗阻:取豬牙皂2兩搗開,放文火上燒煙,熏肛門約10~15分鐘,即有腸鳴聲;如未見效,再熏1~2次,治療10例,9例見效。此藥氣味有竄透作用,刺激腸道後可引起腸蠕動亢進而有通便排氣效果。

常用選方

皂莢皂莢

1、治卒中風,風涎潮於上膈,痹氣不通,昏昏若醉,形體惛悶,四肢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似利微有涎出:豬牙皂角四挺(削去黑皮),晉礬一兩。二味同搗羅為細末,再研為散,如有患者,可服半錢,重者三字匕,溫水調灌下,不大嘔吐,只是微微涎稀冷出,或一升二升,當時惺惺,次緩而調治,不可便大段吐之,恐過,傷人命。(孫用和救急稀涎散)
2、治中風口噤不開,涎潮壅上:皂角一挺(去皮),豬脂塗炙黃色,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氣壯者二錢,以吐出風涎為度。(《簡要濟眾方》)
3、治諸竅不通,因氣、因痰、因風、因火,暴病閉塞者:豬牙皂莢(去皮、弦、子,炒),為細末,吹入鼻內即通。(《本草匯言》)
4、治卒頭痛:皂莢末吹鼻中,令嚏則止。(《斗門方》)
5、治腦宣:皂角(去皮、弦、子)蜜炙捶碎,水中揉成濃汁,熬成膏子,鼻內搐之,口中咬箸,良久涎出為度。(《儒門事親》)
6、治風邪癇疾:皂莢(燒存性)四兩,蒼耳根莖葉(日乾)四兩,密陀僧一兩。為末,成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四十丸。棗湯下,日二服,稍退,只服二十丸。(《永類鈐方》抵柱丸)
7、治急喉閉,逡巡不救:皂莢(去皮子)生半兩,為末,每服少許,以箸頭點腫處,更以醋調藥末,厚敷項下,須臾便破,少血出即愈。(《靈苑方》)
8、治咽喉腫痛:牙皂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太焦)。為末,每吹少許,八咽吐涎即止。(《聖濟總錄》)
9、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八兩(颳去皮,用酥炙)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金匱要略》皂莢丸)
10、治一切陽邪積滯,凡氣積、血積、蟲積、食積、傷寒、實熱秘結等證:牙皂角(耖微黃)一兩六錢,川大黃一斤。上為末,用湯浸蒸餅搗丸,綠豆大,每用五分或一錢、或二、三錢,酌宜用引送下,或用蜜為丸亦可。(《景岳全書》百順丸)
11、治大小便不通,關格不利:燒皂莢細研,粥飲下三錢。(孫思邈)
12、治霍亂轉筋:皂莢末,吹一小豆入鼻中,得嚏便瘥。(《梅師集驗方》)
13、治足上風瘡作癢甚者:皂角炙熱烙之。(《綱目》)
14、治腎風陰癢:稻草燒皂角,煙燻十餘次,即止。(《濟急仙方》)
15、治卒外腎偏疼:皂莢和皮為末,水調敷之。(《梅師集驗方》)
16、治鼻齆:炙皂莢,末之,如小豆,以竹管吹鼻中。(《千金方》)
17、治小兒頭瘡粘肥及白禿:皂角燒黑,為末,去痂敷之。(《衛生雜興》)
18、治吹乳:豬牙皂角(去皮、弦),蜜炙為末,酒調服之。(《袖珍方》)
19、治風熱牙痛:皂角一挺,去子,入鹽滿殼,仍加白礬少許,黃泥固濟,煅研,每日擦之。(《楊誠經驗方》)
20、治腳氣腫痛:皂角、赤小豆。為末。酒醋調貼腫處。(《永類鈐方》)

丸制

丸制名稱:豬牙皂莢丸
藥物組成:鱉甲1兩(塗酥或醋炙令黃,去裙襴),豬牙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郁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尖,微炒),天靈蓋1兩(塗酥炙令黃),甜葶藶1分(隔紙炒令黃或紫色),虎頭骨半兩(塗酥炙令黃),乾青蒿半兩。
處方來源:方出《聖惠》卷三十一,名見《普濟方》卷二二九。
方劑主治:熱勞。或咳嗽氣喘,兩脅脹,不思飲食,大便秘澀,心臟燥熱.恍惚不安。
用藥禁忌:忌莧菜。
製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麥門冬湯送下,不拘時候。

文獻論述

豬牙皂豬牙皂

1、《綱目》:皂角,味辛而性燥,氣浮而散。吹之導之,則通上下諸竅。服之則治風濕痰喘腫滿,殺蟲。塗之則散腫消毒,搜風治瘡。
2、《本草經疏》:皂莢利九竅,疏導腸胃壅滯,洗垢膩,豁痰涎,散風邪,暴病氣實者用之殊效,第似中風證由於陰虛火炎,煎熬津液,結而為痰,熱極生風,以致猝然仆蹶,世人多以稀涎散吐之,損其不足,竭其律液,津液愈耗則經絡無以榮養,為拘攣偏廢之證矣,法所最忌也。
3、《藥品化義》:皂莢,為搜痰快藥。凡痰在腸胃間,可下而愈。若蓄於胸膈上,則橫入脂膜,膠固稠粘,消之不能行,瀉之不能下,以致氣壅喘急,甚則悶、脹、痛齊作,或神呆昏憒,或時常吐濁,但能坐而不得眠,以此同海石為丸,橫胸濁痰,使漸消化,搜出凝結,大有神功。
4、《本草新編》:凡心疼之病,隨愈而隨發者,必用皂莢,始可除根,此《本草》所未言也。張夫子曾傳余治心疼之方,實有皂莢火炒一兩,炒梔子一兩,炙甘草五錢,白芍二兩,廣木香三錢,為細末,老黃米煮粥為丸,如半米大,滾水送下,即愈,永不再發,是皂莢又可以治心疼也。然而皂莢非治心疼之藥,借其開竅,引入於心之中,使諸藥直攻其邪也。皂莢熟用則無益矣,必生用為佳,而生用切不可用蛀者;研為細末,即包在紙包之內,亦必須時常取出經風,以防其再蛀。有一法制之最佳,用麝香同包,斷無再蛀之理,且又可借麝香之香氣,引入鼻空,而開關更靈也。
5、《本經逢原》: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風痰,牙皂最勝,若治濕痰,大皂力優。古方取用甚多,然入湯藥最少,有瘍醫以牙皂煎湯,涌吐風痰,服後全身赤痱,數日後皮脫,大傷元氣,不可不慎。至於鎖喉風症,尤為切禁,常見有激動其痰,鎖住不能吐出,頃刻立斃者。
6、《長沙藥解》:皂莢辛烈,開沖通關透竅,搜羅痰涎,洗盪瘀濁,化其粘聯膠熱之性,失其根據攀附之援。臟腑莫容。自然外去,雖吐敗濁,實非涌吐之物也。其諸主治,開口噤,通喉痹,吐老痰,消惡瘡,熏久痢脫肛,平婦人吹乳,皆其通關行滑之效也。
7、《本經疏證》:皂莢之治,始終只在風閉。風閉之因有二端,一者外閉毛竅,如風痹死肌邪氣。一者內壅九竅,如風頭淚出是已。
8、《本經》:主風痹死肌,邪氣,風頭淚出,利九竅。
9、《別錄》:療腹脹滿,消谷,除咳嗽囊結,婦人胞不落,明目益精。
10、《藥性論》:主破堅症,腹中痛,能墮胎。將皂莢於酒中,取盡其精,煎之成膏,塗帛,貼一切腫毒,兼能止疼痛。
11、《日華子本草》:通關節,除頭風,消痰,殺勞蟲。治骨蒸,開胃及中風口噤。
12、王好古:按肝風,瀉肝氣。
13、《本草會編》:燒煙,熏久痢脫肛。
14、《綱目》:通肺及大腸氣,治咽喉痹塞,痰氣喘咳,風癘,疥癬。
15、《本草述》:主治中暑風,喉塞腫痛,風邪癇疾,風涎眩暈,胸膈痞塞,痰逆嘔吐反胃,除風濕腫淌,利二便關膈。

中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乾燥莢果呈圓柱形,略扁,彎曲作鐮形,長5~10厘米,寬5~12毫米。表面紫棕色或紫黑色,被灰白色粉霜,擦去後有光澤,並有細小的疣狀突起及線狀裂紋,腹縫線突起呈棱脊狀,背縫線突起不顯著而有棕黃色縱紋。先端有喙狀的花柱殘基,基部有果柄殘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外層棕黃色,中間黃白色,中心較軟,有淡綠或淡棕黃色的絲狀物與斜向網紋,縱向剖開可見排列整齊的凹窩,很少見種子。臭微,有刺激性,嗅其粉末則作噴嚏,味先甜後辣。以個小飽滿、色紫黑、有光澤、無果柄、質堅硬、肉多而粘、斷面淡綠色者為佳。
顯微鑑別
本品粉末棕黃色。石細胞眾多,類圓形、長圓形或形狀不規則,直徑15~53μm。纖維大多成束,直徑10~25μm,壁微木化,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及少數簇晶,形成晶纖維;纖維束旁常伴有類方形厚壁細胞。草酸鈣方晶長6~15μm;簇晶直徑6~14μm。木化薄壁細胞甚多,紋孔及孔溝明顯。果皮表皮細胞紅棕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較厚,表面可見顆粒狀角質紋理。
理化鑑別
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8ml,加熱回流5分鐘,放冷,濾過。取濾液0.5ml,置小瓷皿中,蒸乾,放冷,加醋酐3滴,攪勻,沿皿壁加硫酸2滴,漸顯紅紫色。
2、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煮沸10分鐘,濾過,濾液強烈振搖,即產生持久的泡沫(持續15分鐘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