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貴州省]

草海[貴州省]

草海又名松坡湖、南海子、八仙海,位於中國貴州省西部威寧縣境內的石灰岩溶蝕湖。因湖中水草繁茂故名草海。據《威寧縣誌》記載,清鹹豐十年(1860),當地淫雨連綿,山洪暴發,崩濤洶湧,挾沙帶石,將原來的消水洞堵塞而形成澤國,合南海、西海而名草海。草海水中草本植物繁多,尤以蒲草最豐盛。流域面積約380平方千米,湖水面積45平方千米,一般水深為2米,蓄水量1.4億立方米。草海的水生植物有43種142屬。在魚類資源中,威寧細魚是名貴特產,它長1~2厘米,肉嫩味鮮。冬季又是丹頂鶴、黑頸鶴、白鸛以及大雁、野鴨等候鳥的避寒勝地。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草海[貴州省]草海
位於貴州省西部威寧縣境內,雲貴高原中部,烏蒙山脈腹心地帶,有一個面積為27.5平方公里的天然淡水湖泊,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威寧草海。1985年10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將草海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草海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草海保護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其中,以水面、沼澤為主的核心區40平方公里;環海積雨坡面地域45平方公里,農林用地35平方公里。保護區地處川、滇、黔三省交通要道,鹹寧昭通宣威六盤水畢節的四大公路,依山傍水,環海而行,來往便利。草海處於亞熱帶西甫季風控制區,典型氣候特徵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乾濕交替明顯;年均溫度為11.6℃,年均日照1801小時是一個理想的消暑越冬地。由於草海盆地海拔高,緯度低,地貌多樣,氣候優越,水量豐富,土壤肥沃,沼澤密布保護區內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數量可觀,僅水生高等植物就有37種,涉禽和水禽達155種。

主要資源

草海[貴州省]草海

草海是以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鳥類為主的綜合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於草海具有特殊而優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水質良好,透光性好,水底淤泥層厚。水生植物的生物產量很高,水草密度大,鮮重可達一萬噸左右。 

如此豐富的植物資源,養育了種群繁多的浮游生物、底棲動物和魚蝦,構成了草海優良的濕地生態環境。這種優良生態又成了吸引眾多鳥類來此棲息的理想條件,因此以黑頸鶴為首的珍稀候鳥,每年飛來這裡越冬的數量越來越多。草海素有“鳥的王國”之稱,共有鳥類100餘種、珍稀鳥類70餘種,特別珍稀的鳥類有黑頸鶴、灰鶴丹頂黃斑葦雉黑翅長腳鷸草鷺,還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鴨,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諧相處的十大候鳥活動場地之一,是冬春觀鳥、夏秋避暑的最佳選擇地。

沿威宣公路南行,經六洞、大馬城,便到了神秘的簸箕灣。這裡是與大熊貓齊名的國家重點保護珍稀鳥類——黑頸鶴覓食和棲息的地方。貴州電視台曾於1985年在這裡拍攝了電視片《神秘的簸箕灣》 ,中央電視台在這裡拍攝了科教片《黑頸鶴》下集,把“奇妙的動物世界”獻給了各位觀眾。據調查統計;草海有浮遊動物115種,底棲動物52種,蚊相17種,魚類9種,兩棲爬行類動物19種,鳥類155種。在這些鳥類中,有繁殖鳥87種,其中留鳥75種,夏候鳥12種。非繁殖鳥68種,其中旅鳥15種冬候鳥53種。這些鳥類隸屬15目39科。其中屬於國家一類保護珍稀動物有黑頸鶴白頭鶴白鸛黑鸛游隼等5種。屬於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有白琵鷺、雀鷹、草原雕、灰鶴、白尾鷂、紅隼等11種。另外還有48種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中規定保護的鳥類。這些鳥類大多生活在簸箕灣一帶地方。

豐富的鳥類資源,是草海的一大特色。而黑頸鶴更使草海身價倍增,它是世界上迄今所發現的十五種鶴中唯一生活在高原上的鶴類,也是科學上記載最晚的一種鶴,是一種珍稀瀕危物種。1994年來草海越冬的黑頸鶴高達502隻,已引起國內外的關注。

形態描述

又名松坡湖、南海子、八仙湖,在威寧彝族回族自治縣城西南部,因湖中水草繁茂故名草海。水位2171.70m,長14.2km,最大寬6.2km,平均寬1.76km,面積25.0km2;最大水深5.0m,平均水深2.4m,蓄水量0.6×108m3。

我國面積最大的構造岩溶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上新世晚期~更新世初期及早更新世末,氣候較濕熱,岩溶作用在構造斷陷基礎上積水成湖。後因構造變動和河網變遷曾消失。據史料記載,明洪武年間“詔衛兵屯兵其中”、“迄今鞠為牧草,郡民牧草其中”,說明已成為可耕、可牧的壩區。現今的草海形成於清代,據稱“清鹹豐七年(1857年),7月落雨40餘晝夜,山洪暴發,夾沙抱木,大部落水洞被堵,洪水無法渲泄,盆地東部被淹成湖”。直至1958年前雖幾經變遷,但仍保持水量充沛,生物類型多樣的高原湖泊景觀。70年代,受“以糧為綱”思潮影響,將黑岩洞、丘上頭兩大落水洞鑿通排乾湖水,一度演變為沼澤濕地,以利圍湖造田,當時殘存湖面僅5.0km2。引起氣候反常,魚蝦絕跡、候鳥他遷、土壤沙化、灌溉水量短缺和農作物病蟲害滋生等生態失調和環境惡化等問題。1980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干預,決定恢復草海,於1981年採取蓄水填堵工程,1982年一期蓄水工程完成,草海得以恢復。目前,草海盆地內除草海以外,尚有薛家海子、小草海等10多個小湖沼。

生態環境

湖區屬山地亞熱帶西南季風氣候,垂直氣候帶明顯。年平均氣溫10.4℃,1月平均氣溫1.9℃,極端最低氣溫-15.0℃;7月平均氣溫17.7℃。極端最高氣溫32.3℃。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805h,輻射總量467300J/cm2,降水量950.9mm,5~10月降水占年降水量的88%;最大年降水量1435mm(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554.7mm(1989年)。盛行SW風,年均風速3.2m/s,最大風速20~25m/s。地帶性土壤為高原黃棕壤,酸性;海拔2500m以上為高山草甸土;濱湖為沼澤土;植被為高原山地常綠櫟林、常綠闊葉混交林和雲南松林,是我國黃杉林最集中的分布區,黃杉為第三紀孑遺植物,屬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樹種,在草海南部有成片分布;盆地為威寧最大的農業區。

集水面積127.0km2,補給係數5.1。湖水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北門河、東山河、卯家海子河、大中河和白馬河等。多年平均年入湖徑流量0.48×108m3,湖面降水量0.24×108m3,合計年入湖水量0.72×108m3;水位超過2171.7m,湖水漫過滾水壩經大橋流入黑龍洞後,進入地下成為潛流,至松林復出地表,經橫江下注金沙江。年地表出湖徑流量0.45×108m3,湖面蒸發量0.27×108m3,合計年出湖水量0.72×108m3。

年均水溫15℃,1月平均最低水溫10.0℃,7月平均最高水溫17.2℃(劉國柱,1986年)。湖水黃綠色,透明度62.4cm,pH值8.0,總硬度9.27德國度,礦化度276mg/L。陰離子HCO3-、SO42-、Cl-和CO32-含量分別為117.74、83.94、4.2和3.0mg/L;陽離子Ca2+、Mg2+、K+和Na+含量分別為55.76、6.15、4.28和4.1mg/L,屬重碳酸鹽類鈣組Ⅱ型淡水湖。DO7.79mg/L,TFe0.13mg/L,SiO22.02mg/L,COD52.0mg/L;NH4+—N0.39mg/L,NO3-—N0.025mg/L,NO2-—N0.003mg/L,PO43-—P0.34mg/L。湖水有毒物質多數未檢出和超標,僅有局部水域受到輕度污染。

湖泊類型

重碳酸鹽類鈣組Ⅱ型淡水湖

魚類

計有魚類4科9種(文軍,1986年),以鯉、鯽和貝氏條等為主,年產量50t左右。

鳥類

是貴州省候鳥的主要棲息地,以灰鶴為優勢種群,屬國家保護的一類珍稀鳥類有黑頸鶴白頭鶴白鸛、游隼四種;二類的有白琵鷺、鳶蔦等11種以及鳳頭鸊鷈等48種,被列為“中日兩國政府保護候鳥及棲息環境協定”中規定的保護鳥類。其中每年來草海越冬的黑頸鶴達300隻,約占全國總數的1/3,成為我國黑頸鶴自然種群數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棲息地(李若賢,1986年)。

水生植物

計有水生植物26屬37種(袁家謨,1986年),以水蔥光葉眼子菜狐尾藻海菜花球狀輪藻、鈍節擬麗藻和茨藻為優勢種。平均生物量579g/m2,最高達1309g/m2(鮮重),其中沉水植物占76.89%。其中屬國家三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的海菜花,分布頗廣。

浮游植物

據1983年調查(萬建東,1986年),見有浮游藻類8門91屬,以席藻、藍纖維藻轉板藻水綿鼓藻、針桿藻、舟形藻和小板藻等為優勢種。年均數量868.7×104ind./L,生物量2.644mg/L。數量以藍藻門最多,約占總數量的71.08%;生物量以綠藻門和硅藻門最高,分別占總生物量的28.91%和23.5%。

浮遊動物

見有浮遊動物79屬155種(吳本壽,1986年),其中原生動物66種,輪蟲43種,枝角類25種,橈足類21種,以砂殼蟲、匣殼蟲鞍甲輪蟲臂尾輪蟲腔輪蟲點滴尖額溞、長肢秀體溞、龜狀筆紋溞、湯匙華哲水蚤、毛飾擬劍水蚤和廣布中劍水蚤為優勢種。全湖平均數量13596ind./L,生物量4.7718mg/L。

底棲生物

見有底棲動物45屬52種(鄧一德等,1986年),其中腹足類9種,甲殼類2種,寡毛類12種,蛭類2種,水生昆蟲27種,以中華園田螺、木場漁鄉蚌蟲中華顫蚓雕翅搖蚊為優勢種。平均密度184ind./m3,生物量40.08mg/L。

原生動物

原生動物66種

美麗景色

草海[貴州省]草海

水是草海的又一景色,候鳥因水而來,海水因鳥而活,相映成趣,別是一番景象。草海天水相連,山水相依,海灣岬角相間。草海的水,平均水深2米,水面海拔高度2170米,比泰山主峰還高600米。草海群山環抱,與廣闊的沼澤地相連,與朱家灣、白家嘴、保落山、陽關山、江家灣等鶴的生活場所相望。
草海從東向西,觀鶴群、聽鶴鳴的地方就有六處,每年冬季都熱鬧非凡。簸箕灣江家灣倮落山白家嘴子陽關山……雖然名字普通,但它已聞名於國內外。陽關山四面環水,山上柏樹蔥蔥。人們稱陽關山管理站為“望海樓”、“觀鶴樓”、“觀鳥台”。的確因它坐落地勢高,視線開闊,能見度好,望海觀鶴居高臨下,若是用上高倍望遠鏡,更是把湖光山色,黑頸鶴嬉戲盡收眼底。白家嘴半島以其鳥多而稱其“鳥島”。每年4一10月,有上百隻白色和灰色的鷺科鳥群在高大的林木上空盤鏇飛翔,落在樹上的鷺鳥猶如朵朵白花,喧鬧異常,場面十分壯觀。
美麗的草海,空氣新鮮,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十分理想的遊憩場所,讓人們盡情地遊覽、觀光,令人留連忘返。一批又一批的國內外環保專家和學者,絡繹不絕地來此進行科學考察與研究,使草海的美名越傳越遠。
1992年6月11日,李鵬總理在世界環發大會上,把巨幅國畫《草海復甦》贈給了聯合國環發會議秘書長斯特朗,引起了各國貴賓的興趣。復甦後的草海更加光彩照人,名揚四海,前景輝煌。

形態描述

草海草海

草海是貴州最大的淡水天然湖,是一個典型的高原濕地生態系統,湖的南岸有一個約0.33平方公里的半島,最窄處僅有200米寬的地段與陸地相連,草海湖盆面積45 km2,湖底海拔2170m,平均水深2m,正常水位高程為2171m,相應水面積20 km2。1992年,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草海位於貴州西部威寧縣境內。是貴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1.7米,覆蓋面積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草海四面青山環抱,林木茂密。湖中盛產魚蝦、蒲草等水生動植物,棲息著 100多種珍奇水鳥,中國特有的高原候鳥黑頸鶴,每年都要在這裡越冬。主要保護以黑頸鶴為主的濕地鳥類。草海素有“鳥的王國”之稱,共有鳥類100餘種、珍稀鳥類70餘種,特別珍稀的鳥類有黑頸鶴、灰鶴、丹頂鶴、黃斑葦雉、黑翅長腳鷸和草鷺,還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鴨,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諧相處的十大候鳥活動場地之一,是冬春觀鳥、夏秋避暑的最佳選擇地。
草海冬季溫暖,氣候宜人。暮春時節,草海周圍開放著大面積千姿百態、絢麗動人的杜鵑花。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開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黃花、紅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隨水波浮動,如入仙境。草海的冬天,則是觀賞黑頸鶴等300餘種鳥類的最好季節。
草海四面青山環抱,林木茂密,水天一色,翠峰鵠立,草海西部有一孤島叫“陽關山”島上竹籬茅舍,雞犬相聞,湖中白帆點點,波光粼粼,一片寧靜淡泊的世外桃源景象。草海東南水面有六洞橋及望海樓,沿橋煙柳長堤,垂柳依依,長堤東端有寺廟,相傳呂洞賓曾到此一游。
草海盛產魚蝦,水禽,蒲草等水生動植物,棲息著珍奇水鳥。其中最多也最著名的有黑頸鶴和野鴨等。這裡的氣候濕潤溫和,故一到暮春時節,草海便整個地被千姿百態的杜鵑花覆蓋著。為草海沉寂的大地平添了幾許活力與生機。草海附近的彝族風景迷人,每年端陽節,彝族民眾在這裡舉行賽馬,青年男女在蘆笙山歌中翩翩起舞,互傳眉目之歡。

貴州省畢節市著名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