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盆

湖盆

湖盆指蓄納湖水的地表窪地。湖盆底部的原始地形及平面形態,在頗大程度上取決於湖盆成因。

湖盆湖盆
根據湖盆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湖盆概括為以下幾類:由地殼的構造運動(如斷裂和褶皺等)形成的構造湖盆;因冰川進退消長或冰體斷裂和冰面受熱不勻而形成的冰川湖盆;火山噴發後火口休眠形成的火口湖盆;山崩、滑坡或火山噴發使物質阻塞河谷或谷地形成的堰塞湖盆;水流沖淤或水的溶蝕作用形成的水成湖盆;由風力吹蝕形成的風成湖盆;此外尚有大隕石撞擊地面形成的隕石湖盆等。

簡介

湖盆湖盆
湖盆(lake basin),地表上匯集體的相對封閉的窪地。形似盆狀。

湖盆可以由5部分組成:湖岸、沿岸帶、岸邊淺灘、水下斜坡、湖盆底。湖泊面積的大小,湖盆地質條件和水流動態不同,湖盆的形態也有差異。研究湖盆的形態及其變化,有助於了解湖泊的起源、發展;湖泊的容積、湖水的理化性質和水文形勢的變化。

湖盆底部的原始地形及平面形態,在頗大程度上取決於湖盆成因。根據湖盆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湖盆概括為以下幾類:由地殼的構造運動(如斷裂和褶皺等)形成的構造湖盆;因冰川的進退消長或冰體斷裂和冰面受熱不勻而形成的冰川湖盆;火山噴發後火口休眠形成的火口湖盆,山崩、滑坡或火山噴發使物質阻塞河谷或谷地形成的堰塞湖盆;水流沖淤或水的溶蝕作用形成的水成湖盆;由風力吹蝕形成的風成湖盆;此外尚有大隕石撞擊地面形成的隕石湖盆等。

形成原因

湖盆湖盆
湖泊發育的首要條件是匯水儲水的盆地,即湖盆,第二是水有來源。湖盆的形成則有多種原因。

中國是一個多湖泊的國家,僅湖北一省就有大小湖泊千餘個,可謂明珠璀璨。湖泊發育的首要條件是匯水儲水的盆地,即湖盆,第二是水有來源。湖盆的形成則有多種原因。由地殼的構造運動(如斷裂和褶皺等)形成的構造湖盆;因冰川的進退消長或冰體斷裂和冰面受熱不勻而形成的冰川湖盆;火山噴發後火口休眠形成的火口湖盆;山崩、滑坡或火山噴發使物質阻塞河谷或谷地形成的堰塞湖盆;水流沖淤或水的溶蝕作用形成的水成湖盆;由風力吹蝕形成的風成湖盆;此外尚有大隕石撞擊地面形成的隕石湖盆等。

類別

湖盆構造湖盆

構造湖盆

構造湖盆常見於地表的斷陷帶或裂谷帶內,如沿東非裂谷(可分東支和西支)發育的湖盆,俄羅斯境內裏海、貝加爾湖等。中國的雲南省在昆明附近和大理附近發育兩個近南北向的盆地群,其中的滇池和洱海都是構造湖盆。昆明西山龍門陡崖實為一斷層崖,崖下即滇池;大理城外點蒼山東麓的山前斷裂即為洱海西界。

火山湖盆

火山作用造成火山湖盆,有兩個亞類。一為火口湖,即火山噴發停止後火山咀積水成湖,如吉林長白山主峰白頭山的天池,二是火山噴出物將河谷堰塞成湖,如黑龍江省鏡泊湖

河成湖盆

湖盆河成湖盆

河成湖盆是河流發生彎曲改道、廢河道兩端淤塞造成的湖盆。通常認為這樣的湖盆集中於兩個帶,一是長江中下游帶(含漢水流域的湖盆),二是北起天津南迄杭州的沿海帶。不過,從歷史上看,該地的許多湖盆(如鄱陽湖、洞庭湖等)早期都經歷過斷陷盆地階段,現今的長江河道發育也受基底中斷裂的影響,因而稱複合成因的湖盆可能更恰當。

冰川湖盆

冰川湖盆由冰川的刨蝕形成。在山嶽冰川區,原冰斗窪地區可積水成面積不大的冰斗湖;大陸冰川區則形成順冰流方向排列、深淺不一的窄長湖盆。冰川或冰磧物把河流堵塞可形成湖,如新疆天山上的天池;四川西昌城郊的筇海,也有人認為系冰磧物堰塞而成。

風成湖盆

風成湖盆與風有關,風在吹揚風沙的同時,既可掘地成湖,也可堆沙成湖。湖盆呈圓或橢圓形,順風向延展。西北及內蒙古的湖大多屬此,如居延海,吐魯番盆地內的羅布諾爾

海成湖盆

湖盆西湖
海成湖盆是海灣、瀉湖等因鄰區地殼上升與海洋自身隔絕而形成的,如歐洲的黑海曾是地中海的一個海灣。杭州西湖原是杭州灣的一部分,屬海成湖,現湖水來源於雨水,故是淡水湖。西湖至今風光依舊,與歷史上幾次重大的疏淤活動有關,包括蘇東坡組織的清淤。現西湖內有白、蘇二堤,以志對白居易蘇東坡二公的紀念。

還有一種湖盆是隕擊造成的,即:地外物體撞井形成一個近圓形的坑,坑內注水即為湖,如江蘇的太湖。

蒙古巨大的烏布蘇湖是一個面積廣大的淺鹽水湖,其良好的大草原生態系統適合多種鳥類棲息,周圍的山脈為諸如雪豹等瀕臨滅絕的動物提了供庇。

烏布蘇湖盆地

湖盆俄羅斯
烏布蘇湖是蒙古最大的鹹水湖,從1967年起被列入蒙古國家自然保護區。該湖大部分在蒙古境內,一些支流流入俄羅斯。1997年,蒙俄兩國共同向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將烏布蘇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今年6月,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巴黎舉行的會議上同意了這一申請。

烏布蘇盆地位於大湖的北端,保護區由四個部分組成,有烏布蘇湖及它的海岸線、圖根山脈、塔噶恩蘇烏特山和兩塊沙漠地帶。許多小的冰川和冰雪覆蓋的圖根山脈,依凍原、森林和草原而立。許多河流和小溪從這裡流向烏布蘇和其它湖泊。這些差異形成了壯觀的景象和為許多動植物提供了生存的環境。這個地區的哺乳動物包括狼,紅色狐狸、雪豹、猞猁、海豹、草原臭鼬、西伯利亞海豹、野豬、麝、麋、獐和蒙古黑尾巴小羚羊等。烏布蘇湖共有超過220種鳥被記錄下來。許多瀕危動物在這裡發現,包括包括黑鸛、歐亞琵鷺、天鵝,條鵝、和白尾巴鷹。超過一百對琵鷺在這裡築巢,與白蒼鷺、天鵝、粉刺鷗、粟粒疹鷗和黑鸛相毗鄰。

高原上的湖盆

湖盆日月山

青藏高原東北部黃河幹流兩側,分布著很多規模不等的湖盆,除前文敘及的河源盆地、若爾蓋盆地和共和盆地外,還有青海盆地、貴德盆地、循化盆地、湟水盆地和蘭州盆地等。盆地間由斷塊山相隔。如青海湖和湟水盆地間即為日月山相隔,形成東西兩個盆地。

黃河上游區大多數盆地,都是由於兩側山體抬升,中間地塊沿山前斷裂下滑沉降,最終形成盆地。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控制,每個盆地的形成過程都十分複雜。日月山西側有條倒淌河,西流入青海湖,據傳說那是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時思鄉流下的淚水形成的。那當然是神話與傳說,但從這條河留下的眾多地質信息,可以提供這一帶盆地形成、演化的寶貴線索。這些湖盆有以下共同規律:第一,都為褶皺隆起和構造斷層圍限而成斷陷湖盆;第二,長軸走向與區域構造線方向一致,基本都為北西南東向,邊緣呈三角形或棱形;第三:它們以前都曾經是內陸湖泊,現在演化成外流型;有的以前是外流型,現在被閉塞成內陸湖。

湖泊的種類及成因

概述湖泊是由湖盆湖水和水中所含物質——礦物質、溶解質、有機質和水生生物等組成的統一體。湖泊的形成有多種多樣形式,但是,不論湖泊是怎樣形成的,它都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條件:一是窪地即湖盆,二是湖盆中所蓄積的水體。因此在地理學中通常以湖盆的成因作為湖泊分類的主要依據。近年來在湖泊分類時又考慮到致使湖盆積水的主導因素,因為只有積水的窪地才稱為湖泊。
分類成因特點與舉例
構造湖是在地殼內力作用形成的構造盆地上經儲水而形成的湖泊。其特點是湖形狹長、水深而清澈,如雲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撫仙湖青海湖、新疆喀納斯湖等。再如著名的東非大裂谷沿線的馬拉威湖坦噶尼喀湖維多利亞湖。構造湖一般具有十分鮮明的形態特徵,即湖岸陡峭且沿構造線發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同時,還經常出現一串依構造線排列的構造湖群。
火山口湖火山噴火口休眠以後積水而成。其形狀是圓形或橢圓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測,如白頭山天池深達373米,為我國第一深水湖泊。
堰塞湖由火山噴出的岩漿地震引起的山崩冰川土石流引起的滑坡體等壅塞河床,截斷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積水成湖。五大連池鏡泊湖等。據《黑龍江外記》載:“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墨爾根(今嫩江縣)東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塊飛騰,聲震四野,越數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即今日的五大連池”。
岩溶湖是由碳酸鹽類地層經流水的長期溶蝕而形成岩溶窪地岩溶漏斗落水洞等被堵塞,經匯水而形成的湖泊。如貴州省威寧縣草海。威寧城郊建有觀海樓,登樓眺望,只見湖中碧波萬頃,秀色迷人;湖心島上翠閣玲瓏,花木扶疏,有水上公園之稱。
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蝕形成的坑窪和冰磧物堵塞冰川槽谷積水而成的湖泊。如新疆阜康天池,又稱瑤池,相傳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北美五大湖芬蘭瑞典的許多湖泊等。
風成湖沙漠中低於潛水面的丘間窪地,經其四周沙丘滲流匯集而成的湖泊。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環繞,水面酷似一彎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河成湖由於河流擺動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它又可分為三類:一是由於河流擺動,其天然堤堵塞支流而水成湖。如鄱陽湖洞庭湖江漢湖群雲夢澤一帶)等。二是由於河流本身被外來泥沙壅塞,水流宣洩不暢,瀦水成湖。如蘇魯邊境的南四湖等。三是河流截灣取直後廢棄的河段形成牛軛湖。如內蒙古的烏梁素海
海成湖由於泥沙沉積使得部分海灣與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稱作瀉湖裏海、杭州西湖、寧波的東錢湖約在數千年以前,西湖還是一片淺海海灣,以後由於海潮和錢塘江挾帶的泥沙不斷在灣口附近沉積,使灣內海水與海洋完全分離,海水經逐漸淡化才形成今日的西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