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水灣鎮

花水灣鎮

大邑縣花水灣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西部,幅員面積77.1平方公里,轄有4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87個村民小組,人口8198人。花水灣溫泉以“人間瑤池”著稱,享譽全川,聞名遐邇。其天然獨特的地熱礦水——花水灣溫泉,屬古海泉水,是成都地區唯一的達到以醫療熱礦水命名的大型熱礦水。具有流量大、水溫高,醫療礦水水質良好的特點。景區已成為國內距大都市最近的以溫泉浴療為主的大型旅遊度假區,總面積13.5平方公里,景區內的千圓道觀是宗教開放點,相傳西漢時圓覺大師在此摩崖造像千佛,故名。

基本信息

鄉鎮概述

花水灣鎮花水灣鎮景點
花水灣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3℃左右。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050小時左右,年平均降雨量960毫米左右。

花水灣鎮毗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嶺雪山和西嶺滑雪場,是大邑縣黃金旅遊線熱點之地。東距成都市區85公里,離大邑縣城35公里。有成溫邛高速公路和大雙旅遊快速通道直達鎮內,交通十分便利快捷;有日供水萬噸的自來水廠;有3.5萬千伏雙向電源網路;有線、無線通訊均已覆蓋全鎮,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花水灣千圓道觀以險山、奇水、幽林、溶洞等自然風光和石刻、宗教、中國古建築等人文景觀融匯於一體,聞名於邛、蘆、崇、新等縣。

花水灣鎮以其獨特的大型地熱礦水成為成都旅遊的經典品牌,填補了成都市長期無熱礦水療養旅遊業的空白。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嶺雪山優勢互補,形成一冷一熱、一動一靜的自然資源絕佳組合。與區內國家級森林公園、千佛山景區構成了一個全方位多功能的運動、休閒為主體的風景名勝區。改變了人們以傳統觀光觀景為主的旅遊觀念樹立了以運動、休閒為主的旅遊新思維。

花水灣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05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億元,財政收入82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509元,2005年被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光榮稱號。2006年1-9月份完成財政收入629萬元。

溫泉資源

花水灣鎮花水灣鎮景點
花水灣鎮溫泉井深2886米,儲水量2億立方米,水溫68℃,富含碘、鐳、鋰、鍶、氟、氧、弱鹼性氯化物、硫酸鹽——鈉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多種康療、保健、防病、治病、除疲解乏的作用。日供溫泉水達8400多立方米。1自1995年開發建設以來,總投資達15億元,景區內現有賓館、酒店14家,床位2000餘個,運動項目2個。區內有上劉河、龔家壩、陳家河、武城四個搬遷居民區。年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

花水灣鎮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鎮內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平均氣溫比成都平原低3—5℃,鎮內的西嶺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25平方公里,縱跨三個氣候帶,主體分布明顯,山巒疊翠,林海茫茫。

鄉鎮建設

花水灣鎮花水灣鎮景點
花水灣鎮拆除了交通車站、農貿綜合市場、管委會食堂和住宿樓,農房,溫泉賓館員工宿舍和原溫泉區管委會新辦公大樓附屬樓,以及老安順街54戶農房,拆遷面積達3萬平方米。花水灣鎮實施了大雙公路沿線花水灣段和景區民房的“變臉”改造工作,改造裝飾房屋3000餘間。花水灣鎮對景區內各賓館飯店也進行了裝飾改造,進一步提升了花水灣旅遊整體形象。

花水灣鎮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溫泉社區建設步伐。溫泉社區作為全縣示範建設社區之一,建立健全了機構設定,完善了規章制度,配齊配強了工作人員,努力建設功能完善、設備配套的一流社區。花水灣鎮2005年榮獲縣級文明社區,按照縣委、政府“三個集中”的要求,加快中心村建設步伐,修建上劉河居民點,完成了第一期60套拆遷安置房的修建並完成了安置工作。

花水灣鎮認真做好愛國衛生和農村發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了基礎設施建設,集鎮和景區整治、村道加密等工作;切實做好農村改水改廁工作;並切實做好了豬鏈球菌病和禽流感的防治工作,防止了疫情的發生、流行。加快實施農村中國小標準化工程和配套設施設備建設。紮實搞好了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合5190人。計畫生育工作得到紮實推進,社會保障體制建設逐步完善,民政武裝工作進一步加強。

花水灣鎮投入資金8901萬元,實施完成了7類18個項目,有力推動了花水灣鎮醫院標準化建設、花水灣鎮九年制標準化學校建設,污水處理廠建設,綠化帶、生態河濱建設,飲用水源保護區建設,生態村、生態住宅區建設、關閉煤礦污染源等,城鎮環境得到了改善,產業結構得到了最佳化,生態旅遊品牌得到了全面提升,生態意識深入人心,基本實現了經濟、社會與環境和諧發展。

旅遊業

花水灣鎮花水灣鎮景點
花水灣溫泉以“人間瑤池”著稱,享譽全川,聞名遐邇。成為國內距大都市最近的以溫泉浴療為主的大型旅遊度假區,其地熱礦水是成都地區唯一的達到以醫療熱礦水命名的大型熱礦水。溫泉區毗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嶺雪山和西嶺滑雪場,是大邑縣黃金旅遊線熱點之地;東距成都市區85公里,離大邑縣城36公里。花水灣溫泉區內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配套:有成溫邛高速公路和大雙旅遊快速通道直達區內;有日供水萬噸的自來水廠;有3.5萬千伏雙向電源網路;有線和無線通訊均已開通。花水灣溫泉儲水量2億立方米,水溫68攝氏度,富含、弱鹼性氯化物、硫酸鹽---鈉等多種微量元素。日供溫泉水達8400多立方米。櫻花賓館、金泉賓館、新豪斯大酒店等18家溫泉開發企業,50多個溫泉池在綠樹青山掩映下波光瀲灩,日接待能力5000多人次,每年遊客近百萬人次。

花水灣溫泉區內珙桐銀杏等珍稀植物和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繁多;大型天然溶洞、陡崖怪石、奇花異草更是多不勝數。區內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冬、夏平均溫度要比成都平原低3-5攝氏度。花水灣景區為成都地區唯一以醫療熱礦泉命名的大型地熱礦水資源地,花水灣成為成都旅遊的經典品牌,填補了成都市長期無熱礦水療養旅遊業的空白。和其他幾個景區更是相得益彰。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嶺雪山、西嶺滑雪場,配置為一冷一熱、一動一靜的套餐式旅遊;與區內國家級森林公園、千佛山景區、溫泉公園,構成了一個全方位多功能的風景名勝區,其優勢特色可謂一流。

小鎮名人

花水灣鎮麻羊飼養
花水灣鎮高安村農民劉恩良,於2002年試著圈養了4隻羊,餵養的羊從買回來的20多斤長到了近60斤,年增重近40斤,按當時的市場價計算,每隻羊年收入在150元以上。初嘗甜頭的劉恩良2003年又購回麻羊30隻,並利用母羊進行繁殖,當年出欄20隻,收入8000元左右。劉恩良刻苦自學防病知識,潛心鑽研養殖技術,定期對麻羊餵糧食,嚴格畜草採集衛生,通過採取定時、定量的科學餵養,他養的羊增重快、肉質好,市場價格高,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