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夫葬船

胡夫葬船

胡夫葬船是法老胡夫的陪葬品,因為船隻是古埃及人溝通河谷南北的惟一交通工具。他們認為太陽是創造萬物、主宰一切的神,並且想像天空是浩渺無際的海洋,建造的太陽船可以讓死去的國王升天追上太陽神。太陽船的船尾後翹,船頭有涼棚。船的中央兩側各配有五支槳,船尾兩個槳作舵用。有些槳上面有箭頭,另外船上還有一根篙,用來測水深。

簡介

胡夫葬船胡夫葬船

所謂的胡夫葬船(Ship of Cheops)。1954年在埃及吉薩胡夫金字塔周圍發現五處葬船坑,坑內葬有拆散的木葬船。最後一處船坑尚未發掘。

葬船在無空氣狀態下保存比較完好。葬船包括1224塊船板,疊成13層,另外還有纜繩、籃子和蓆子;經過重新裝配後長44公尺,橫樑6公尺,有銅箍加固,且配六對木槳,槳長6.5至8.5公尺,船中艙排水量為45噸。埃及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扎希·哈瓦斯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埃及學教授吉村作治一起,在埃及吉薩胡夫金字塔旁通過一台鑽入深坑的攝像機公開展示了埋藏其中的第二艘胡夫“太陽船”。據考證,這艘“太陽船”距今已有4500年的歷史,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陪葬品。此次展示是該船自1957年來的首次公開展示。

太陽之舟

太陽船博物館太陽船博物館

在氣勢非凡的胡夫金字塔南側,有一座看上去小巧玲瓏,設計新穎別致,造型優美的博物館,它就是著名的太陽船博物館。太陽船作為埃及古代文明的又一見證,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一顆耀眼明珠。

太陽船,這個名稱聽起來多么神秘!但它究竟是什麼呢?古埃及人尊太陽為創造萬物、主宰一切的拉神。他們生活在尼羅河畔,兩側是廣袤無垠的沙漠,船隻是溝通河谷兩岸的唯一交通工具。他們見太陽每天東升西落,周而復始,想像天空是浩瀚無際的海洋,太陽每天乘船兩次航行:一次在白晝,乘坐白晝之船“瑪阿內傑特”由東往西,飛渡太空;一次在夜晚,乘坐夜間之船“梅塞凱底特”,自西往東,穿越冥府。這就是太陽船的來歷。古埃及人還把夜間比喻為死亡,所以又認為,太陽是天天復活、轉世的。法老自封為拉神之子,他們渴望享受太陽神的永恒生活,因而仿製太陽船,置於金字塔旁,以便駕崩後其靈魂太陽神一樣,乘船遨遊太空

人們根據歷史傳說,推測金字塔下面可能埋藏有太陽船。為了解開這個謎,埃及考古工作者作出了不懈努力。他們首先對胡夫金字塔的塔基進行清理。1954年5月,當時在開羅西南郊吉薩高地工作的考古學、後任《金字塔報》副刊主編的卡瑪爾·馬拉赫在胡夫金字塔塔底南側18。5米遠的地方,發現一截圍牆的殘存部分,拆除、挖掘後顯露出東、西兩個長方形石板陣,兩者間隔3米,每陣排列著41塊打鑿磨光的白色石灰岩石板。卡瑪爾·馬拉赫認定它們是洞穴的蓋板,經多次請求,他獲準打開東邊的洞穴。同年11月,東坑的第一塊石板被吊起,卡瑪爾·馬拉赫便進入坑內,他雖什麼也看不見,卻有一股幽香撲鼻而來。他激動萬分地拿出鏡子,將從石板縫透進來的陽光折射入坑內,映入眼帘的是一塊塊大小、長短不齊的木塊以及一些蘆葦繩索,它們雖已歷經4600多年,但仍不蛀不爛。兩個月後,東坑的石塊蓋被全部吊離。據考證,坑內藏的原來是胡夫法老生前使用的一艘御船。胡夫死後,其三太子達達夫·拉繼位,用這艘船將胡夫的木乃伊從當時埃及首都猛菲斯運至吉薩,葬入大金字塔里,隨後把這艘由1224塊木料製成的船拆成650份,整齊地安放於石坑內。胡夫太陽船的出土,被認為是20世紀中葉埃及考古界最偉大的發現,也是迄今發掘到的最完整和最古老的船隻,對於研究古埃及造船、航運、胡夫生平和當時社會經濟生活具有重要價值。訊息傳出,轟動了埃及和國際考古界,納賽爾總統曾到現場視察,表示祝賀。

太陽船博物館太陽船

安放太陽船部件的石坑長31米、寬2。6米、深為3。5米。坑上蓋著的41塊石板,代表當時埃及全國41個州。每塊石板長4。5米、寬0。8米、厚1。8米,平均每塊重18噸。石板上達達夫·拉的名字仍清晰可辨。坑口封閉嚴密,內置麝香和其他防蛀香料。大塊大多為雪松木,最長的達23米,最短的不足10厘米。據記載,胡夫之父曾派40艘船從黎巴嫩運雪松木,造船的木塊可能就是那次運回的雪松木。儘管胡夫時代已出現了鐵器,但全船卻找不到一顆鐵釘。原來,造船匠們在木版上鑿了4000個洞眼,用5000克棕繩如同縫衣一般將整條船穿紮起來,利用雪松木下水膨脹、棕繩遇冷水收縮的原理堵塞縫隙。埃及著名的文物修復專家艾哈邁德·尤索夫在既無圖紙又無文字資料可供參照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歷時11年,終於在1968年將船板重新組裝,使胡夫太陽船昔日的雄姿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

復原後的太陽船像一隻流線型大棗核,全長43。4米,最寬處5。9米,船頭高6米,挺立似木柱,有紙草花雕刻圖案;船尾後翹,先往裡勾,後直向外,高7。5米;船中央有木架搭起的兩間艙,長9米、寬4米;船頭有一涼棚,上蓋蘆葦,繫船長指揮室。兩舷各配5支槳,槳長8。5米,船尾另有兩支槳做舵用。每支槳配水手兩名,航行時共需24名水手。船上還備有測量水深用的一根木蒿以及停泊時掛纜用的一把木槌和兩根木楔。

1982年3月6日,在挖掘現場,由義大利工程師精心設計,裝配有現代化恆溫設備的太陽船博物館宣告建成,已故埃及總理毛希丁主持了博物館開館儀式。博物館的外形呈船體,兩側鑲嵌著透明玻璃,以保證館內光線充足。走進寬敞、明亮、潔淨的展廳,參觀者都要穿上特製的鞋套。為了使觀眾能看清太陽船的各個部位,博物館建築分上下兩層,參觀道繞太陽船盤鏇而上,太陽船被鋼架托起置於博物館中央,太陽船體被塗刷成棕色,遠遠望去,宛若一件精美的工藝品。

文化影響

太陽船博物館太陽船博物館

木船是木頭的,這個木頭又是一個雪松,這個雪松是在埃及沒辦法發現的,埃及根本沒有雪松的木頭,這個木頭是哪兒的,是黎巴嫩的。在古埃及的文獻當中也經常提到,高級的木頭是從哪兒來的呢?是從黎巴嫩來的雪松。那么這就是一個雪松做成的船,顯然是花了很大的價錢才購買來的木料造成的。

埃及人造船是不需要釘子的,他惟一能夠把木板結合起來的就是這些繩子,把它捆在一起,最後他真的把這個船捆成了,就形成了這樣一個非常壯麗的景象。這既是一個和古代人較量,同時也是向古代人學習,同時又是把一個不知道如何把它弄在一塊的船,最後一件藝術品完成的這樣一個過程。

古埃及公元前2500年,因為胡夫是第四王朝的一個法老,所以葬在他的金字塔邊上,那大體應該是他的太陽船,那么他的太陽船埋葬在這個地方有實際用途,既然有實際用途,把它運來以後,把它扔了就算了,為什麼還一定要葬在這裡,還要秘密埋藏在這裡呢?就是剛才我說的是這樣一種猜想,它有可能是兩用的,既是太陽船,同時又是一個喪葬實際用船,但是怎么能夠確定它一定就是太陽船,而不是別的船呢?不是一個普通陪葬的船呢?

看這個船形,這是一個模型了,是按照它的形狀做成的模型,看前面這個船頭豎起一個很高的桿,後邊又是彎過來的,木船完全可以造成不是這樣一種形狀,因為什麼呢?在中國很早就有木船,其他很多民族都有木船,這些木船很少有這樣一種形狀,那為什麼他要建成這種形狀,它這個頭跟這個尾為什麼要是這樣,於是人們就到古代的墓裡邊,壁畫裡邊去找,那么就發現了這樣一個壁畫。這是一個法老,在尼羅河上打獵,他坐著一艘小船比較小,但是形狀有一點點像我們剛才看的金字塔下的這個大船,也就是說古埃及到胡夫法老這個時候,儘管造船技術已經很先進了,但是在形狀上他一定要模仿古人,他的先輩造船的那種情形。為什麼要描寫成這種情形呢?因為他崇尚一種創造,創造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每天太陽東升西落,所以太陽船採用的就是最早時期這樣一種船的形狀,而不是後來船的形狀,因為後來船的形狀已經不具備那種載著太陽神東升西落,一天一天巡遊在世界上這樣一個功能了,所以正因為這樣,他才把自己的船造成這樣,所以一切都源於對於古代最遠古時期的這種模仿,這種模仿裡邊包含了一種創世的概念,包含了一種創造的概念,包含了一種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總體的認識,所以我們說埃及人在這一點上表現了他們對人類生活的態度,一種非常輕鬆的態度。

埃及胡夫葬船埃及胡夫葬船

那么這個太陽船為什麼要秘密地埋葬在金字塔邊上,這正好體現了古埃及人的一種生活觀念,這個世界上的民族千差萬別,很多地方相同,也有很多地方不同,但是古埃及卻是一個生活在自己神話世界當中的一個民族。它對世界的認識,是把神話跟現實是揉合在一起來看待的,所以他們才能夠建造自己的金字塔,建造自己的太陽船,才能夠讓人在一個世界跟另一個世界每天進行這樣的循環,這是他們的世界觀,他們也認識這個世界,他們也想知道這個世界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但是他們這個世界在人類世界的解說裡邊,就包含了他們的觀念,有的時候,現代人認為他有一些幼稚,有一些迷信,但是他們自己卻不這么認為這樣的一些內容,他真誠地相信法老就是一個神的兒子,那么他死了之後,就變成了另外一個冥界之神,那么就會坐著太陽船一次一次地巡行於兩個世界之間,那么這一點感覺到有的時候是不是很落後,按照現在對認識論的觀點來說,它是有一些落後,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正是由於埃及人這樣的一種世界觀,這樣的一種生活在神話與現實當中的這樣一個世界的民族特性,使古埃及給我們留下了這么輝煌的一份遺產,其中包括它的金字塔,包括它的木乃伊,包括它的方尖碑,包括它的太陽船,還包括它很多建築非常精妙的神廟,而這些神廟成了古代希臘人所模仿的一個老師,而這種模仿是綿延不絕,不僅是古希臘人在模仿古埃及人,古希臘之後的人,古羅馬人在模仿著古希臘人,那么整個西方世界都在模仿著古希臘古羅馬,實際上正是間接地模仿著古代的埃及,一直到我們現在,甚至包括中國有一些建築,什麼建築呢?凡是那些有巨柱出現的這樣的一個地方,我們都會想到,這是受誰的啟發,是受古代希臘人神廟的啟發,那么古代希臘這種神廟的巨柱受誰的啟發呢?如果我們到埃及去的話,幾千年之前埃及人所建造的神廟,最輝煌的那種巨柱廳不是像我們這么少,而是那么多的巨大的柱子建造起來的這種巨柱廳,才看到了整個這種建造模式的先祖是古代埃及人,這么這一切與什麼有關,沒有他這樣的一個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他就不會留下這么多的東西,就不會留下這么多的遺產,這么輝煌的遺產,所以我們說他的對待整個世界,認識世界和這種生活在神話當中的這樣一種態度,給我們確實留下了很多東西,而且他這樣的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生存的態度,使古代埃及人生活得比較踏實,第一,古埃及人,並不懼怕死亡,這一點恐怕是所有的古人加在一起都很難跟埃及人匹敵的,他不懼怕死亡,他認為死亡是一種延續,這一世界的內容只是整個循環當中的一個鏈條,或者說是多幕劇當中的一幕而已,而這個戲劇是要循環上演的,他有創造的那一天,有人類從原始之水當中鼓出一個土丘,在這個土丘上生存繁衍發展起來的這樣一個人類之初的概念,但是卻沒有最後消失的概念,之所以不消失,就是因為他這樣的一種世界觀,所以這樣的一種態度對於我們現代人是不是也有一些啟發,從古埃及的太陽船裡邊,我們能夠想像到一些東西。

埃及太陽船埃及太陽船

埃及很神秘,太陽船也很神秘,那么古埃及的民族也是很有意思,生活在兩個世界之間,它有著跟完全不同的,或者說有很大不同世界的觀念,這個世界的觀念想對於後人來說,是有很大啟迪的,不管它在認識論上,有多少東西是可以汲取的,多少東西是現代人不能汲取的,但無論如何對現代人來說,它都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都是一個能夠刺激現代人去尋找、去探尋、去思索這樣的一個領域,那么他們的生活方式跟現在截然不同了,但這種生活方式從某些角度來看,會不會給現代忙碌的人,現在這些面對著死亡不知道應該怎么理解,怎么對待的人們,是不是會有一些啟發,或者起碼能夠讓人們想一想,還有這樣一個民族曾經有這樣一種態度來對待人的生與死,對待這樣一個生命的歷程,對待這樣一個宇宙循環的歷程,如果思考了,不管思考的結果是正確還是不正確,總會讓人們有那么一點心靈的寧靜,這個心靈的寧靜,會是一種很美好的感覺,這裡邊包含了現代人對於真的追求,那么對於善的追求,同時也有一種對於美的追求,如果人們一生當中在閒暇的時候能夠留出一點時間來,通過對於古埃及文化的一種特殊現象,能夠追求到了真,追求到了善,追求到了美,那么的愉悅,肯定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探索發現

1950年5月,當時在開羅以西吉薩金字塔地區工作的考古學家、現任《金字塔報》副刊主編的卡瑪爾·馬拉流在胡夫大金宇塔南側18米處清理沙石時,發現一截土牆,拆除後顯露出東、西兩個長方形石坑,兩者間隔3米,每個坑上平鋪著41塊打鑿磨光的白色石灰岩石板。同年11月23日,東坑第一塊石板吊起,一股異香從坑內飄出,映入眼帘的是一塊塊大小、長短不齊的木塊以及一些蘆葦和繩索。這些木塊4500多年滄海桑田,仍不蛀不爛,完好如初。這是一堆什麼木材?為什麼儲藏在坑內?經考證,原來是胡夫法老(第四王朝第二代國王,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560年執政)生前使用的一艘古船。胡夫去世以後,其子達達夫·拉繼承王位,用此船將胡夫木乃伊(防腐加工後的遺體)從當時埃及首都孟菲斯運至吉薩,葬入金字塔內,隨後把船拆成650個部件,1224塊,安放於石坑內。有人稱它為太陽舟。石板上達達夫·拉的名字清晰可辨,胡夫船的出土被認為是20世紀中葉埃及考古界最偉大的發現,也是迄今發掘到的最完整的古代船隻,對於研究古埃及造船、航行、胡夫生平和當時社會經濟生活具有重大價值。訊息傳出,轟動了埃及和西方考古界,納賽爾總統曾親臨現場視察表示祝賀。

埃及胡夫葬船埃及胡夫葬船

石坑寬1米,長2.6米,深3.5米。坑上覆蓋的41塊石板,代表著當時全國41個州,每塊石板長4.5米,寬0.8米,厚1.8米,平均重1.8噸。坑口封閉嚴密,坑內放置原香和其他防蚊香樹。木塊大多為杉木,最長的達23米,最短的不足10厘米。據記載,胡夫之父聖法魯曾派40艘船從黎巴嫩運杉木。上述木塊可能就是此次運回的杉木。儘管在胡夫時代,埃及已經使用鐵器,但全船沒用一顆鐵釘,而是用5千米棕繩如同縫衣服一股,將全部木板上約4000個洞眼穿扎而成,依靠木材遇水膨脹,棕繩收縮的原理堵塞縫隙。埃及著名的文物修復家艾哈邁德·尤素夫,在沒有圖紙、繪畫和文字資料可循的條件下,克服了重重困難,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恢復了胡夫船的昔日雄姿,由義大利工程師精心設計、裝配有現代空調設備的太陽船博物館經歷了一番曲折後,也宣告成功。1982年3月6日,已故毛希丁總理主持了博物館開幕式

博物館緊挨胡夫金字塔南側,設計新穎別致,外形呈船體。走進寬敞、明亮、乾淨的展所,呈現在眼前的是一艘用鋼架托起的棕色龐大木船。參觀道繞木船盤鏇而上,使觀眾能清楚地觀看上下左右各部位。木船首尾高昂,呈流線型,形態優美,宛如一件精細的工藝品。船長43.4米,最寬處為5.9米,船頭高6米,挺立似木柱,有紙草花雕刻圖案。船尾後翹,先往裡勾,後直向外,高7.5米,靠近船尾有兩間艙,長9米,寬4米。船頭有涼棚,上蓋蘆葦席,繫船長指揮室。船的中央兩側各配有五支槳,長8.5米,船尾兩槳作舵用。每槳由兩名水手操作,全船共需24名水手。有些槳上面有箭頭,據說是供此船登天時用來降妖除怪。另配一篙,以測水深,一把木槌和一根木楔備拋錨用。

太陽船前面的雕像太陽船前面的雕像

何謂太陽舟?古埃及人尊太陽為創造萬物、主宰一切的拉神。他們生活在尼羅河畔,兩側均為廣袤無垠的沙地,船隻是溝通河谷南北的惟一交通工具。他們見太陽每日東升西落,周而復始,想像天空是浩渺無際的海洋,太陽每日乘船作兩次航行:一次在白晝,由東往西,飛渡太空;另一次在夜晚,由西往東,穿越冥府。這就是太陽舟的來歷。

在胡夫金字塔附近共發現五個石坑中收藏的五艘船。1920年打開塔東三個石坑,僅得到一些包金船板殘片,大部分木塊早已被盜。博物館以西的石坑,尚待開掘。那么,胡夫船是否就是太陽舟?學者們持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派持肯定態度,認為法老自封為拉神之子,他們渴望享受太陽神的永恒生活,因而仿製太陽舟,置於金字塔內,以便身後像太陽神一樣,每日進行兩次航行;另一派說,根據金字塔內銘文記載,太陽舟的特點是船體長,船頭高聳,下呈四方形,一條寬帷幔幾乎垂到水面,船的中央有幾根支柱,上面豎立著古代人崇拜的鳥獸等偶像,船上僅有一槳,航行時靠其他船牽引。這些特徵,在整個法老統治時期均無重大變化。國王駕崩後,升天追上太陽神,太陽神令其與眾神同船,而不設法老專用舟。胡夫船頭尾呈紙草莖狀,中央無任何偶像標誌,槳的數目不具備太陽舟的特點。至於胡夫為何一人擁有五艘船,其解釋是,一船用於舉行加冕典禮,三艘作為巡視船,另一艘專運遺體。此類船在法老大臣們的墓中時有發現。結論是此船無非是胡夫的隨葬船,供他在陰間繼續享受生前的生活而已。學者們的探討尚無定論。對人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它實實在在地擺在面前,如同—塊晶瑩瑰寶,與巍峨的金字塔相互襯托,給燦爛的古埃及文明增添了新的光輝。順便提及的是,胡夫船博物館只有一件展品,但門票極貴,埃及人10埃鎊(合31.2元人民幣),外國人50埃鎊,致使參觀者寥寥無幾,許多慕名參觀者猶豫徘徊在館外,這未免是件憾事。

古埃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