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幾何學

古埃及幾何學

幾何學(geometry)是研究空間關係的數學分支,有時簡稱為幾何。幾何是近代數學的兩大領域之一,另外一個是研究數量關係的領域。現代概念上的幾何其抽象程度和一般化程度大幅提高,並與分析、抽象代數和拓撲學緊密結合,很多分支幾乎無法認出是從早期的幾何學傳承而來。 幾何最早的有記錄的開端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參看古埃及數學),古印度(參看古印度數學),和古巴比倫(參看古巴比倫數學),其年代大約始於前3000年。早期的幾何學是關於長度,角度,面積和體積的經驗原理,被用於滿足在測繪,建築,天文,和各種工藝製作中的實際需要。在它們中間,有令人驚訝的複雜的原理,以至於現代的數學家很難不用微積分來推導它們。例如,埃及和巴比倫人都在畢達哥拉斯之前1500年就知道了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埃及人有方形稜錐的錐台(截頭金字塔形)的體積的正確公式;而巴比倫有一個三角函式表。

起因

古埃及人也把幾何的概念用之於園林設計古埃及人也把幾何的概念用之於園林設計

1、每年的雨季,尼羅河水泛濫,淹沒了兩岸的耕地。雨季過後河水退去,留下肥沃的土地,古埃及就開始耕種。為了恢復各人田產的界線,就需要重新丈量,這就使得古埃及人的幾何學逐漸發達起來。
2、古埃及人為死去的法老建造的陵墓金字塔,是由一塊塊巨石砌成的。在長年累月的建造活動中,埃及人的立體幾何學也發展起來,他們能夠把很多塊巨石精確切割之後運到工地,再砌成雄偉的金字塔。石塊之間對接緊密,而且整座金字塔渾然一體,表現出高超的技術水平。

來歷

古埃及人法老運用幾何學知識古埃及人法老運用幾何學知識

幾何這個詞最早來自於希臘語“γεωμετρία”,由“γέα”(土地)和“μετρε ĭν”(測量)兩個詞合成而來,指土地的測量,即測地術。後來拉丁語化為“geometria”。中文中的“幾何”一詞,最早是在明代利瑪竇、徐光啟合譯《幾何原本》時,由徐光啟所創。當時並未給出所依根據,後世多認為一方面幾何可能是拉丁化的希臘語GEO的音譯,另一方面由於《幾何原本》中也有利用幾何方式來闡述數論的內容,也可能是magnitude(多少)的意譯,所以一般認為幾何是geometria的音、意並譯。

1607年出版的《幾何原本》中關於幾何的譯法在當時並未通行,同時代也存在著另一種譯名——形學,如狄考文、鄒立文劉永錫編譯的《形學備旨》,在當時也有一定的影響。

在1857年李善蘭、偉烈亞力續譯的《幾何原本》後9卷出版後,幾何之名雖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是直到20世紀初的時候才有了較明顯的取代形學一詞的趨勢,如1910年《形學備旨》第11次印刷成都翻刊本徐樹勛就將其改名為《續幾何》。直至20世紀中期,已鮮有“形學”一次的使用出現。

分支

幾何學幾何學

平面幾何

立體幾何

非歐幾何

羅氏幾何

黎曼幾何

解析幾何

射影幾何

仿射幾何

代數幾何

微分幾何

計算幾何

拓撲學

古埃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