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學理工學院

聊城大學理工學院

聊城大學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成立於2002年,由原物理系和原通信工程系整合而建,其中物理系創建於1975年,通信工程繫於1998年成立。學院設有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安全工程5個本科專業;有光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物理電子學、凝聚態物理、物理課程與教學論5個碩士點專業。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聊城大學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成立於2002年,由原物理系和原通信工程系整合而建,其中物理系創建於1975年,通信工程繫於1998年成立。

學院設有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安全工程5個本科專業;有光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物理電子學凝聚態物理、物理課程與教學論5.

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成立於2002年,由原物理系和原通信工程系整合而建,其中物理系創建於1975年,通信工程繫於1998年成立。

學院設有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安全工程5個本科專業;有光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物理電子學、凝聚態物理、物理課程與教學論5個碩士點專業;本專科在校生近2400人;現有專任教師111名,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41人(其中教授19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57人(其中博士12名),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學科帶頭人6名,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2名,有全國優秀教師1名,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名,1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範院校優秀教師獎,1人2004年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十大優秀教師。學院還敦聘南京大學吳培亨院士、美國州立大學焦軍教授、日本物質研究所王淵旭教授等國內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近30名教授為我院的兼職教授。

學院實驗室

學院建有現代光通信實驗室、物理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通信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和安全工程實驗室等5箇中心和實驗室,共48個分室,其中現代光通信實驗室為山東省“十五”、“十一五”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光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山東省唯一一個從事現代光通信理論與技術研究的基地,物理實驗教學中心2003年被批准為山東省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對象,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2006年被列入山東省骨幹學科教學實驗中心建設工程。建有1門山東省精品課程-光學,還建有校級通信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經典力學、量子力學、模擬電子技術基礎3門課程為校級重點建設課程。物理學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被列為校級品牌專業。

學院教學科研設備3800餘萬元,圖書資料120餘萬元,實驗室使用面積6200餘平方米;藏書3萬餘冊,中外文期刊170餘種,資料室和閱覽室面積300餘平方米。 在科學研究中,壓縮態通信理論、光孤子通信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優勢和特色。自2001年以來,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攻關項目、省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廳局級科技攻關項目共32項,其中,承擔了1項國家“863”計畫子課題(與清華大學合作)、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課題10餘項;已有15項通過鑑定,其中8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7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出版著作4部。先後在《Phys. Rev. A》、《Phys. Rev. B》、《Chem. Phys. Lett.》、 《J. Appl. Phys.》《Phys. Lett. A》、 《J. Opt. B》、《Appl. Opt.》、《J. Mol. Struct》、《Appl. Phys. Lett.》以及《物理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260餘篇被SCI和EI收入,被他人引用400餘次。“若干物理系統的量子效應研究”於2005年榮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是當年度山東省獲此獎項的三所高校之一(另外二所分別是山東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和2006年兩次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另外,還榮獲山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一、二、三等獎10餘項。

發展方向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學院始終把教學工作放在第一位,牢固確立以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教學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已經形成良好的學風、教風、院風。二十多年來,不斷改革教學手段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狠抓授課、輔導、實驗和實習等各個教學環節,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取得教研成果二十餘項,其中《面向21世紀高中物理師資培養規格的研究與實踐》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物理實驗教學平台的構建與研究》等2項獲山東省優秀實驗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形成了以“博學、明理、厚德、致遠”為標誌的學院文化,和“以人為本,理工結合,成人成才”建院理念。學院的學科專業設定、師資隊伍、學院文化等為學生的培養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實踐證明,教學改革收到較好的效果,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普遍加強。近幾年來每年都有許多高等學校和省內外大中型企業等用人單位前來我院接收本科畢業生,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在90%以上;畢業生的考研率逐年提高,大部分同學考取到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如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所、中科院安徽光機所、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考取研究生的同學在學習期間仍保持了大學時期勤奮好學的傳統,成績出色,受到導師的普遍歡迎。

我院將以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為契機,認真落實“二十字”方針,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形成結構更加合理、具有團結協作精神的教學和科研隊伍;進一步強化開放辦學的意識,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國內高校同類學院的合作,營造一個更加開放的人才培養環境,為區域經濟的發展輸送更多的套用型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