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與信息系統

通信與信息系統

通信與信息系統(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支柱,是現代高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國民經濟的神經系統和命脈。信息與通信工程是一級學科,下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二級學科。是面向電子信息學科基礎知識面寬、套用領域廣闊的綜合性專業,涉及信號與系統、數位訊號處理、通信原理、DSP、嵌入式、無線通信、多媒體、圖像處理、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醫用X線數字成像、陣列信號處理和相空間波傳播與成像以及衛星移動視頻等眾多高技術領域。本學科所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以信息獲取、信息傳輸與交換、信息網路、信息處理及信息控制等為主體的各類通信與信息系統。它所涉及的範圍很廣,包括電信、廣播、電視、雷達、聲納、導航、遙控與遙測、遙感、電子對抗、測量、控制等領域,以及軍事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各種信息系統。

概述

通信與信息系統(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學科概況

通信與信息系統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支柱,是現代高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國民經濟的神經系統和命脈。

本學科所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以信息獲取、信息傳輸與交換、信息網路、信息處理及信息控制等為主體的各類通信與信息系統。它所涉及的範圍很廣,包括電信、廣播、電視、雷達、聲納、導航、遙控與遙測、遙感、電子對抗、測量、控制等領域,以及軍事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各種信息系統。

本學科與 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理論與技術、航空航天科學與技術以及 兵器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有著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關係,並派生出許多新的邊緣學科和研究方向。

學科研究範圍

1. 通信理論與技術

資訊理論,編碼理論,通信理論與通信系統, 通信網路理論與技術,多媒體通信理論與技術等。

2. 電子與信息系統理論與技術

數位訊號處理,數字圖像處理, 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電子與通信系統設計自動化等。

3. 控制理論與技術

智慧型控制系統,非線性控制理論,工業監控系統設計等。

培養目標

研究生應掌握通信科學、信息科學領域堅實的數理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並具有電子科學、計算機科學以及控制科學方面的一般理論與技術:能從事通信、信息科學及相關領域的科研開發與教學工作;熱愛祖國,獻身於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有嚴謹求實的學風與高尚的職業道德;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研究方向

1.數字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

2.通信系統數位訊號處理

3.信息工程與計算機控制

4.電子與通信系統設計自動化

5.信息網路與信號編碼

6.多媒體系統及套用

就業去向

適合郵電部所屬各郵電管理局及公司從事科研、技術開發、經營及管理工作,也可到軍隊、鐵路、電力等部門從事相應的工作。

高校排名

2011年中國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其中包括中國研究生教育按31個省、市、自治區(未含港澳台地區),按56個研究生院,按476所高校(含分省、分類型),按11個學科門類分高校,按81個一級學科和373個專業等8個方面的508個排行榜。

排 名 學校名稱 星 級 重點學科 博士點 開此專業學校數
1 北京郵電大學 5★ 1 1 124
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5★ 1 1 124
3 電子科技大學 5★ 1 1 124
4 清華大學 5★ 1 1 124
5 東南大學 5★ 1 1 124
6 北京交通大學 5★ 1 1 124
7 北京理工大學 4★ 1 1 124
8 上海交通大學 4★ 1 1 124
9 哈爾濱工業大學 4★ 1 1 124
10 華南理工大學 4★ 1 1 124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4★ 1 1 124
12 北京大學 4★ 1 1 124
13 浙江大學 4★ 1 1 124
1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 1 1 124
15 天津大學 4★ 1 1 124
16 華中科技大學 4★ 0 1 124
17 武漢大學 4★ 0 1 124
18 南京郵電大學 4★ 0 1 124
19 西北工業大學 4★ 0 1 124
2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4★ 0 1 124

註:本文由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授權中國教育線上發布。

通信與信息系統全國前十

1、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一直以來都穩居全國同業系冠軍位置。其中通信與信息系統方向作為二級學科,在全國工學類高校中排名第一。近些年電子工程系平均每個方向招生計畫都在3-4人,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這個專業激烈的競爭現實。

清華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如下:統考政治、201英語、數學一、信號與系統;初試指定書目《信號與系統》(上冊下冊鄭君里等高教出版社 2000年第二版);複試時專業綜合考試內容:現代通信原理或電子電路(含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二選一)。

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 中央部屬高校,直屬 教育部, 工信部共建,是1959年中央確定的首批20所 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 211工程”、“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 111計畫重點建設高校,全國56所設立 研究生院的重點大學之一,中國最早的2所國防工業重點軍校之一( 哈軍工、 西軍電並稱),是中國電子信息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核心基地,為民族電子工業的創建和發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學校坐落於文化底蘊深厚的十三朝古都 西安,前身是1931年誕生於江西瑞金的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1966年轉制。

該校是國內最早設立資訊理論、信息系統工程、雷達、微波天線、電子機械、電子對抗、計算機、微電子、光電子等專業的高校之一,開闢了我國IT學科的先河,形成了鮮明的電子與信息學科特色與優勢。

2002-2005教育部學科評估,“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清華大學同為91分,並列全國第一;2007-2009教育部學科評估,“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94分,僅次於清華大學,位居全國第二。

3、 北京郵電大學

想必很多人對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早有耳聞。這所高校的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科研實力是京都所有同類專業中,僅次於清華大學的。每年這個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也很高,與清華大學不分上下,但是,相對來講,錄取率高一些。而且,目前就業情況也很不錯。

4、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坐落於有著悠久歷史的成都老城。電子科技大學不但風景宜人,而且學校非常注重培養研究生的社會實踐性。這也是很多走出電子科技大學的學子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前引以為自豪的地方。電子科技大學為研究生提供了很多與外界交流、學習、探討的機會。該校的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很受國家重視。從科研實力到科研經費的支持都占有很大的優勢。

5、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併成立,位於“九省通衢”的武漢。每年報考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的考生甚是火爆。但你的分數一定要高。如果你的成績確實很高,你本身實踐能力也較強,建議你事先拜訪導師,這一環節很重要!提前親自去看一看導師,看一看學校,這個費用一定要捨得。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國家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開設有與積體電路設計相關的核心課程,培養當前急需的高水平IC設計人才。因此,每年的通信與信息系統分數很高。熊華鋼、王祖林、馮文全、張曉林、劉久文、常青、楊東凱、李曉白、渠慎豐、黃智剛、寇艷紅、秦紅磊、劉榮科、趙琦、高強等37位導師。通信與信息師資力量較雄厚。

7、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的通信與信息系統在全國同類高校同類專業中排名第七。武漢大學的通信與信息系統很重視科研實踐,一般通過對本科生課程輔導、答疑、批改作業或協助指導試驗、參加導師的課題研究、項目開發、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報告會、經批准可外出調研、蒐集資料等活動等形式對研究生進行實踐鍛鍊和日常考核。且這個專業的研究生被要求在學習期間須在公開刊物上發表至少一篇學術論文。與其他同專業研招機構相比,武漢大學更著重培養研究生科研方面的獨立工作能力。

8、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在全國排名第8。從2007年該專業報錄比初步分析,錄取人數占到報考人數的約五分之一(其中不包括近二十人推免錄取)。雖然報錄比不能精確的說明北京理工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今年的應考難度,但是,它起碼可以說明競爭程度。

9、北京大學

2008年北京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招生11人,報考85人,錄取率是12.9%。雖然,北大的通信與信息系統在全國排名第九,但是其名牌效應,還是讓不少學子選擇報考。很多人都認為現在報考一個名牌學校要比報考一個好的專業更明智。其實,這一點筆者認為應該結合你的實力和考研目的。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通信與信息系2008年研究生入學參考書目:《電路分析》(王楚余道衡 北京大學出版社);《電子線路基礎》 高文煥 ;《 數字邏輯電路》( 王楚 沈伯弘 高等教育出版社);《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楊素行。

10、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大學、國家重點大學、211工程大學,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南大學理科總分列全國高校第17名,工學第9名。其中,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由此前的13名,晉升到08年高校同專業榜的第9名,不得不說是師資、教學科研發展進步的表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