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學

老人學

老年人的科學研究開始於19世紀30年代,屬於一門綜合性學科。其研究範圍包括:老年生物學、老年醫學,老年心理學、老年社會學等。隨著老年人高齡化和社會老人化問題的發展,老年學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的注意,聯合國還特別規定1982年為國際老人年。

簡介

老人學研究人類衰老現象和老年人問題的新興學科。

老化的定義

老化泛指有機體一生中的所有變化。按其年齡,老人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初老人(young-old):65~74歲

中老人(old-old):75~84歲

老老人(oldest-old):85歲以上

生理層面

老化不等於疾病,而是由基因、飲食、運動和環境所共同決定的。

[編輯]生理老化理論

用久必損理論

自體免疫理論

互動連結理論

自由基理論

細胞老化理論

心理層面

人格階段理論

心理社會模式

精神分析觀點

成人人格辨識模式

社會層面

家庭、朋友和鄰居提供重要的社會支持。

[編輯]人與環境理論

場地理論

人格理論

人與環境一致模式

主要內容

(1)人衰老的生物學,社會學原因以及與健康長壽、年齡增長現象有關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原因及其規律,

(2)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心理障礙的發生規律及其保健治療,

(3)老年人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及其歷史變化,以及由高齡化引起的思想意識的僵化及其特點,

(4)老年人口的結構及其對社會人口結構,社會經濟關係、家庭關係的影響,

(5)退休制度,老年人政策、老年人的娛樂、救助、社會福利設施等。

意義

老年人的科學研究開始於19世紀30年代,屬於一門綜合性學科。其研究範圍包括:老年生物學、老年醫學,老年心理學、老年社會學等。隨著老年人高齡化和社會老人化問題的發展,老年學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公眾的注意,聯合國還特別規定1982年為國際老人年。在中國,開展對老人學的研究,不僅對老人學這門新學科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切實地保護老人、使老人度過幸福的晚年,對幹部退休制度、計畫生育成果的鞏固和發展,對充分發揮老年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代際之間關係的和諧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微笑道別的藝術

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常思考和討論死亡,較不害怕面對死亡。讓年輕人學習老年人的超脫狀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