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足而待

翹足而待,成語,指舉起腳跟即可等待到,比喻很快就能實現,出自《史記·高祖本紀》:“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

基本信息

讀音

qiáo zú ér dài

概念

翹足,舉起腳跟。舉起腳跟即可等待到。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
史記·商君列傳》:“趙良曰:‘君之危若朝露……,秦王一旦損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亡可翹足而待。’”
後漢書·陳球傳》:“政出聖主,天下太平,可翹足而待也。”
梁啓超《亞洲地理大勢論》:“苟三勢一旦不均,則其滅亡可翹足而待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