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夜光[唐朝和尚]

唐師夜光者,薊門人。少聰敏好學,雅尚浮屠氏,遂為僧,居於本郡。

人物生平

《新唐書》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

夜光者,薊州人,少為浮屠。至長安,因九仙公主得召見溫泉,帝奇其辯,賜冠帶,授四門博士,賜緋衣、銀魚、金繒千數,得侍左右如幸臣。

《宣室志 師夜光》

唐師夜光者,薊門人。少聰敏好學,雅尚浮屠氏,遂為僧,居於本郡。僅十年,盡通內典之奧。又有沙門惠達者,家甚富,有金錢巨萬,貪夜光之學,因與為友。是時,玄宗皇帝好神仙釋氏,窮索名僧方士,而夜光迫於貧,不得西去,心常怏怏。惠達知之,因以錢七十萬資其行,且謂夜光曰:“師之學藝材用,愚竊以為無出於右者。聖上拔天下英俊,吾子必將首出群輩,沐浴恩渥,自此托跡緇徒,為明天子臣,可翹足而待也。然當是時,必有擁帚子門,幸無忘半面之舊。”夜光謝曰:“幸師厚貺我,得遂西上。儻為君之五品,則以報師之惠矣。”夜光至長安,因賂九仙公主左右,得以溫泉,命內臣選碩學僧十輩,與方士議論,夜光在選。演暢玄奧,發揮疑義,群僧無敢比者。上奇其辯,詔賜銀印朱綬,拜四門博士,日侍左右,賜甲第洎金錢繒采以千數。時號幸臣。惠達遂自薊門入長安訪之。夜光聞惠達至,以為收債於己,甚不懌。惠達悟其旨,因告去。既以北歸月余,夜光慮其再來,即密書與薊門帥張廷珪:“近者惠達師至輦下,誣毀公繕完兵革,將為逆謀。人亦頗有知者。以公之忠,天下莫不聞之。積毀銷金,不可不戒。”廷珪驚怒,即召惠達鞭殺之。後數日,夜光忽見惠達來庭中,罵夜光曰:“我以七十萬錢資汝西上,奈何遽相誣謗,使我冤死。何負我之深也!”言訖,遂躍而上,珪拽夜光,久之乃亡所見。師氏家僮鹹見之。其後數日,夜光卒。

上文翻譯
唐朝有個僧師叫夜光的人,家在薊門。少年時就聰慧敏捷喜歡學習,崇敬佛家,於是就當了和尚,住在本郡。僅十年的時間,師夜光完全理解了佛家經典著作的奧妙。還有一個出家人叫惠達,他家很富有,有金錢巨萬。因為佩服夜光有學問,所以和他交上了朋友。當時玄宗皇帝崇尚神仙佛家,想在全國找名僧道士。然而夜光由於貧窮不能西去長安,心中怏怏不樂。惠達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就拿出七十萬錢資助他去長安。並且對夜光說:“你的學藝和才能,我私下認為沒有再高過你的了。聖上選拔全國的人才名士,你一定會在眾人里出類拔萃,受到聖上的寵幸,從此就會脫離一生寄托在僧人途上了,並能作皇帝的大臣,這是蹺著腳就可以得到很有希望的事。然而那個時候必然是富貴榮華,希望你不要忘了我們還有半面之交。”夜光拜謝說:“多虧師傅您贈送給我這么多錢,使我能夠西去長安。如果我能當上五品官,我就能報答師傅對我的恩惠了。”夜光到了長安,賄賂了九仙公主的親信,得到在溫泉被召見的機會,玄宗命內臣選拔十名博學的僧人,同有才能有方術的人辯論。夜光被選入其中。他的演講流暢玄奧,廣徵博引,並能有所發揮,其他的僧人沒有敢和他較量的。皇上對他的辯才很驚奇,就下詔賜給他銀印和紅綬帶。拜為四門博士,每天都在皇帝身邊,又賜甲第,賞金錢繒彩等上千數。當時號稱幸臣。惠達聽到這些情況就從薊門到長安去探訪他,夜光聽說惠達來了,以為是來找自己要債,很不高興。惠達明白了他的心理,就告別他回薊門去了。已經回到薊門一個多月了,夜光擔心他再來,就寫了一封密信送給薊門帥張廷珪,信中說:“近來惠達到皇帝這裡,誣陷誹謗你現在訓練軍隊,準備軍用物資,將要謀反,有很多人都知道這樣事了。憑公您這樣忠心為國,誰都知道的,積聚烈火可以溶化金子,不能不防備。”廷珪看完信又吃驚又憤怒,立刻就把惠達捉來用鞭子打死了。過了幾天,夜光忽然看見惠達來到廳堂,罵夜光說:“我拿七十萬錢資助你西上,你為什麼這么快就誣陷誹謗我,使我含冤而死,為什麼背棄我到這么嚴重的地步!”說完就跳上來,扯拽夜光,過了很長時間才看不見什麼,師夜光的家僮都看見了。這以後僅幾天的時間,夜光死了。

軼事典故

太平廣記《卷一百二十一 報應篇二十》

唐師夜光者,薊門人。少聰敏好學,雅尚浮屠氏,遂為僧,居於本郡。僅十年,盡通內典之奧。又有沙門惠達者,家甚富,有金錢巨萬,貪夜光之學,因與為友。是時玄宗皇帝好神仙釋氏,窮索名僧方士,而夜光迫於貧,不得西去,心常怏怏。惠達知之,因以錢七十萬資其行,且謂夜光曰:“師之學藝材用,愚竊以為無出於右者,聖上拔天下英俊,吾子必將首出群輩,沐浴恩渥。自此托跡緇徒,為明天子臣,可翹足而待也。然當是時,必有擁篲子門,幸無忘(忘原作忌,據明抄本改。)半面之舊。”夜光謝曰:“幸師厚貺我得遂西上,倘為君之五品,則以報師之惠矣。”夜光至長安,因賂九仙公主左右,得召見(召見二字原作以,據《唐書·師夜光傳》改。溫泉。(泉字下明抄本空九字,當有脫文。)命內臣選碩學僧十輩,與方士議論,夜光在選,演暢玄奧,發揮疑義,群僧無敢比者。上奇其辯,詔賜銀印朱綬,拜四門博士,日侍左右,賜甲第,洎金錢繒彩以千數,時號幸臣。惠達遂自薊門入長安訪之,夜光聞惠達至,以為收債於己,甚不懌。惠達悟其旨,因告去。既以北歸月余,夜光慮其再來,即密書與薊門帥張廷珪:“近者惠達師至輦下,誣毀公繕完兵革,將為逆謀,人亦頗有知者。以公之忠,天下莫不聞之,積毀銷金,不可不戒。”廷珪驚怒,即召惠達鞭殺之。後數日,夜光忽見惠達來庭中,罵夜光曰:“我以七十萬錢資汝西上,奈何遽相誣謗,使我冤死,何負我之深也!”言訖,遂躍而上,珪拽夜光,久之乃亡所見,師氏家僮鹹見之。其後數日,夜光卒。(出《宣室志》

師夜光,唐代著名和尚。師夜光是薊門人,小時候聰敏好學,喜歡鑽研佛學,於是出家為僧。他住在薊門苦苦鑽研佛學十年,自覺窮盡了佛學的玄奧,天目也開了,能看見鬼。有個很富的和尚叫惠達,積攢了金錢巨萬,卻對佛學不甚了了。惠達貪圖得點師夜光的學問,師夜光也看中惠達的錢財,兩個人就有事沒事聯絡聯絡,你提點禮物,我傳點心得,互通有無,相互吹捧,一來二往,就成了親密朋友。

當時玄宗皇帝敬佛禮道,喜歡延攬名僧方士。師夜光卻囊中羞澀,不能西去長安。師夜光自嘆空有絕世才學,卻因為少了幾個阿堵物就蹉跎終身,心裡常怏怏不樂。惠達知道了師夜光的心思,就出錢七十萬資助師夜光出行,說:“大師您的學藝材用,我竊以為天下沒有比大師更高明的了。當今聖上提拔天下英俊,我們和尚一定能高人一頭,沐浴皇恩。大師去長安後,一定平步青雲,既是佛門高僧、又是天子重臣的那一天指日可待。但是到那個時候,我一定會來投奔大師,希望您不要忘了我這個老朋友。”師夜光說:“幸蒙大師厚贈,我才得以西上長安。倘若我做到五品官,他日一定藉機報答大師的恩惠。”

師夜光來到長安,賄賂九仙公主左右,得到了召見的機會。唐玄宗於是在溫泉召見師夜光,命令宦官挑選十多名博學的僧人與師夜光辯論佛學。師夜光演繹經典,暢論玄理,發揮疑義,眾僧沒有誰敢與他一爭高下。唐玄宗驚奇師夜光的辯才,下詔賜給師夜光銀印朱綬,拜為四門博士,日日陪伴唐玄宗左右,還賜給師夜光豪華宅第和數以千計的金錢彩緞。

師夜光成為天子寵臣,紅極一時。但遇到深不可測的高人,師夜光的那點小能小術也有難堪的時候。唐玄宗曾召張果老挨著自己坐,叫師夜光用天目來看張果老到底是何方神聖。師夜光來了,說:“張果老今天到哪裡去了?”其實張果老就在他對面坐著呢。

惠達聽說師夜光發達了,就從薊門千里迢迢來到長安找師夜光,也想撈個一官半職。師夜光聽說惠達來了,卻很不高興,因為他以為惠達是來找他討債的。惠達察言觀色,悟到師夜光不歡迎自己,於是告辭離去。

惠達北歸一個多月,師夜光還不放心,他擔心惠達還會再來打秋風。師夜光竟想出一條毒計,寫密信給薊門統帥張廷珪,說:“最近惠達大師來到京城,誣衊大人在薊門修繕兵器、圖謀不軌,此謠言不脛而走,頗有人知道。大人的忠誠,天下皆知,我豈信捕風捉影的謠言?我只是擔心積毀銷金,大人不可不戒啊!”張廷珪震驚憤怒,即刻召來惠達鞭殺。

幾天后,師夜光突然看見惠達來到庭中,罵師夜光說:“我拿七十萬錢資助你西上長安,你怎么馬上反過來誣告我,使我冤死!你怎能這么對不起我!”說完就躍上堂來,拽住師夜光不放,很久才消失不見,師夜光的家童都看見了這件事。幾天后,師夜光一命嗚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