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鴕

美洲鴕

美洲鳥,學名Rhea americana,別名三趾鴕鳥或鶆䴈,是美洲最大鳥類,不能飛行,腳上有3枚向前的趾。美洲鴕分布於南美洲廣闊的草原上,體長約150厘米,食物為植物種子、根和昆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美洲鴕美洲鴕
美洲鴕是美洲大陸上最大的鳥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之一。體長80-132厘米,身高120-170厘米,體重25-36千克。頭小,頸長,體形略顯纖細。雌雄羽色相近。體羽輕軟,主要為暗灰色,頭頂為黑色,頭頂兩側和頸後下部呈黃灰色或灰綠色;背和胸的兩側及兩翅褐灰色;餘部均為黑白色喙扁平,直而短,呈灰色。翅膀較大,但也不能飛行。沒有尾羽。跗跖和腳為灰白色,跗跖前面為盾狀鱗,腳上具3趾。

生活習性

美洲鴕棲息於疏林、灌叢和草原。喜結群,一般為1隻雄鳥和5-6隻雌鳥。叫聲為“隆隆”聲。善於奔跑,會游泳。食物主要為植物,也吃小動物。壽命約為20-30年。美洲鴕常和鹿等做伴。

繁殖狀況

美洲鴕沒有固定的配偶。繁殖期為5-10月。雄鳥在地面上築巢。雌鳥均產卵於同一巢中,每巢有20-50枚卵。卵的大小為132×90毫米,卵重600-750克。卵呈金黃色。雄鳥孵卵,孵化期為34-42天。雛鳥為早成性。3-4歲性成熟。

分布範圍

美洲鴕美洲鴕

美洲鴕產於從巴西到東南方阿根廷廣大的平原地區。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烏拉圭巴拉圭東部、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北部等地。

營養價值

美洲鴕的全身有許多部分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美洲鴕的肉在外觀上與牛肉相似,肉質鮮嫩,且富含蛋白質脂肪膽固醇含量低。美洲鴕極少因病用藥,很少有藥物殘留,適合現代人類的膳食潮流。美洲鴕的皮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名貴的皮革之一,輕柔有彈性,耐用透氣性好,皮上的羽根形成天然圓點圖案也增加了美觀度,其耐力是母牛皮的3-5倍。美洲鴕的羽毛經濟價值也非常高,套用於現代的電子工業和汽車工業,同時也是高檔時裝的配料。美洲鴕的卵大,而且味道鮮美,卵殼還是優質的工藝品。此外,美洲鴕的油和眼角膜也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保護狀況

美洲鴕已被列入瀕危保護動物目錄。

人工飼養

美洲鴕美洲鴕

美洲鴕以草食飼料為主食,耐粗飼,不與人類爭食。它既具有反芻動物的耐粗飼特性,又具繁殖性能強,適於集約化飼養的特性,並且抗病力強。

飼養美洲鴕發欄舍應建設在僻靜處,在可能條件下應儘量大而平坦,適當種植可食的落葉喬木、灌木、苜蓿或禾草等。圍欄要堅固,高2米以上。房舍面積也應較大,土地面,上鋪沙土(為防鼠也可用水泥底,上鋪沙土),冬季和繁殖時墊草。舍內應有操作廊和保溫設施,還需注意採光。每對美洲鴕的欄舍大小為:運動場50米×12米,舍內5米×5米。

經過人工馴養的美洲鴕仍保持了其草食特性,具有很強的粗纖維消化能力(盲腸特別發達),對優質的籽實飼料需求量少。成體每天僅需供應1.5-2.0公斤精料,其他為青草,就可以滿足正常的生長和繁殖營養需要。美洲鴕主食混合面窩頭、糧食、禾草、樹葉、苜蓿、葉菜以及水果、骨粉等。混合面窩頭可按下面配方配製:玉米面30%、豆餅面20%、麩皮10%、高粱面22%、白面5%、魚粉8%、骨粉4%、鹽1%。另加不定量的帶骨肉末,少量多維素。3月齡以下的幼鳥,青粗飼料可占40%。精料中通常可使用50%草粉。

美洲鴕可一雄多雌飼養。3月齡後美洲鴕對氣溫的適應極強,成體除產卵時進入室內外,其餘時間均可在露天生活。颳風、下雨、冷熱天氣對其均無不良影響。但是,在北方地區飼養的冬季需要注意保溫,晴朗無風的天氣可放出在運動場運動,夏季在無喬木遮蔭的場地飼養時應有遮萌設備,中午經常人工淋浴或噴水降溫。大美洲鴕在繁殖期好鬥,甚至攻擊人,因此要注意安全,非接觸不可時需提高警惕。飼料的衛生消毒和墊草、墊沙的清理與消毒十分重要,夏秋季節應注意杜絕黴菌、內寄生蟲和消化道疾病的發生。

與鴕鳥的區別

美洲鴕體型都比鴕鳥小。達爾文美洲鴕比普通美洲鴕還要小一些,褐色的羽毛上有白點。 除了體型更小一些以外,美洲鴕與鴕鳥的區別還在於它的腳上有三趾,鴕鳥只有兩趾。羽毛也不如鴕鳥的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