葒草

葒草

葒草即紅蓼。紅蓼(學名:Polygonum orientale L.)為蓼科植物。一年生草本,高可達3米。莖直立,具節,中空。葉兩面均有粗毛及腺點。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下垂;初秋開淡紅色或玫瑰紅色小花。生於溝邊、河川兩岸的草地、沼澤潮濕處。因其生長迅速、高大茂盛,葉綠、且花密紅艷,適應性強,適於觀賞,故適宜做觀賞植物。果實入藥,名“水紅花子”,有活血、止痛、消積、利尿功效。除西藏外,廣布於中國各地,朝鮮、日本、俄羅斯、菲律賓、印度和歐洲、大洋洲的其它國家也有。

基本信息

概述

出處:1.《名醫別錄》:葒草,如 馬蓼而大,生水傍。五月采實。
2.《綱目》:此蓼甚大,而花亦繁紅,故曰葒,曰鴻,鴻亦大也, 《別錄》有名未用草部中有天蓼,雲一名石龍,生水中,陳藏器解云:天蓼即水葒。據此,則二條乃一指其實,一指莖葉而言,今並為一。其莖粗如拇指,有毛,其葉大如 商陸葉,其花色淺紅成穗,深秋子成,扁如酸棗仁而小,其色赤黑而肉白,不甚辛。拼音名:HónɡCǎo

別名:游龍、紅、蘢古、巋、龍(艹頡)、紅草、蘢鼓、天蓼、石龍、大蓼、水紅、水紅花紅蓼、朱蓼、白水葒苗、蓼草、大毛蓼、東方蓼、水蓬稞、九節龍、大接骨、果麻、追風草、八字蓼、搗花、辣蓼、丹藥頭、家蓼、水紅花草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葒蓼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orientaleL.

葒草 葒草
採收和儲藏:晚秋霜後,采割莖葉,洗淨,莖切成小段,曬乾;葉置通風處陰乾。

生態環境:生於路旁和水邊濕地。

資源分布:除西藏自治區外,分布幾遍全國。

性味:辛;性平;小毒

歸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活血;截瘧。主風濕痹痛;痢疾腹瀉;吐瀉轉筋;水腫腳氣;癰瘡疔癤;蛇蟲咬傷;小兒疳積疝氣;跌打損傷;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浸酒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或搗敷;或煎汁洗。

考證:①治風濕性關節炎:東方蓼全草一兩。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②生肌肉:水葒花根煎湯淋洗,仍以其葉曬乾研末,撒瘡上,每日一次。

原形態

 

形態特徵

紅蓼為蓼科蓼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葒草、大紅蓼、大毛蓼、游龍、狗尾巴花。是一年生草本。

葒草 葒草

直立,粗壯,高1-2米,上部多分枝,密被開展的長柔毛。寬卵形、寬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5-1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微下延,邊緣全緣,密生緣毛,兩面密生短柔毛,葉脈上密生長柔毛;葉柄長2-10厘米,具開展的長柔毛;托葉鞘筒狀,膜質,長1-2厘米,被長柔毛,具長緣毛,通常沿頂端具草質、綠色的翅。
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或腋生,長3-7厘米,花緊密,微下垂,通常數個再組成圓錐狀;苞片寬漏斗狀,長3-5毫米,草質,綠色,被短柔毛,邊緣具長緣毛,每苞內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長;花被5深裂,淡紅色或白色;花被片橢圓形,長3-4毫米;雄蕊7, 比花被長;花盤明顯;花柱2, 中下部合生,比花被長,柱頭頭狀。瘦果近圓形,雙凹,直徑長3-3.5毫米,黑褐色,有光澤,包於宿存花被內。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化學成份

葒草 葒草
地上部分含槲皮甙(quercitrin),3,3′,5,6,7,8-六甲氧基-4’,5’-亞甲二氧基黃酮(3,3’,5,6,7,8-hexamethoxy-4′,5′-methylenedioxyflavone),5-羥基-3,3’,6,7,8-五甲氧基-4′,5-亞甲二氧基黃酮(5-hydroxy-3,3′,6,7,8-pentamethoxy-4′,5′-methylenedioxyflavone),3’-羥基-3,4′,5,5′,6,7,8-七甲氧基黃酮(3′-hydroxy-3,4′,5,5′,6,7,8-heptamethoxyflavone),3,3′,5,8-四甲氧基-4′,5’,6,7-雙(亞甲二氧基)黃酮〔3,3′,5,8-tetram-ethoxy-4′,5′,6,7-bis(methylenedioxy)flavone],3’-羥基-3,4’,5,5′,8-五甲氧基-6,7-亞甲二氧基黃酮(3′-hydroxy-3,4′,5,5’,8-pentamethoxy-6,7-methylenedioxyflavone),3’,5-二羥基-3,4’,5’,8-四甲氧基-6,7-亞甲二氧基黃酮(3’,5-dihydroxy-3,4′,5′,8-te-tramethoxy-6,7-methylenedioxyflavone),3,3’,4′,5,5′,8-六甲氧基-6,7-亞甲二氧基黃酮(3,3’,4′,5,5’,8-hexamethoxy-6,7-methylenedioxyflavone), 洋地黃黃酮(digicitrin), 月橘素(exoticin)[1]。葉含 葒草素(orientin), 葒草甙(orientoside)A、B[2,3]及大量的 葉綠配(plastoquinone)[4], 牡荊素(vitexin)[5]。

藥理作用

葒草 葒草
1.抗 腫瘤作用:取小鼠每天灌胃 水葒子(即 水紅花子)煎劑、酊劑或石油醚提取物,連續10天,對艾氏腹水癌(腹水型及實體型)和肉瘤-18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效果不穩定,需進一步證實。

2.抑菌作用:葒草果實(即水紅花子)水煎劑用打洞法對志賀氏痢疾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徑分別為17mm和13mm。用挖溝法對志賀氏痢疾桿菌和福氏痢疾桿菌的抑制距離分別為16mm和7mm。水煎劑的濃度為1:1。

3.利尿作用:陳方良等用大白鼠做利尿試驗,按10g/1kg投予水紅花子煎劑與對照組比較,6小時尿量分別為6.14±0.65和4.54±0.62ml/100g(P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