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源村

紅源村

位於山西省沁源縣官灘鄉,另有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周江鎮紅源村和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後門鎮紅源村。

基本信息

1、山西省沁源縣官灘鄉紅源村

在新農村建設中,紅源村做了以下工作:

1、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結合本村實際,改變傳統養殖模式,投資10萬餘元改擴建牛場一個,實行“飼、養、加”一條龍,並採取定單聯繫,預計年末可達到可觀效益,發展綠色無公害產品,擴大種植規模,先優育種,加大科技含量,據統計今年糧食產量明顯增長;

農田農田

2、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積極籌措資金,對環境衛生進行了全面清理整治,綠化、亮化、白化工作全面鋪開,做到不漏死角,不留空隙,並實行幹部分區管理責任制,建立了衛生長效工作機制;

3、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0萬元,硬化街道750米;

4、加大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通過“陽光科技”培訓工作和鼓勵自謀職業的辦法,引導村裡的青壯年積極就業。截止目前為止,全村共轉移剩餘勞動力76人,並全部安置就業。

2、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周江鎮紅源村

紅源村位於周江鎮西南面。東鄰紅湖水庫水口村,西接長布鎮橫崗村,南連河洞村,北界桂子村。北靠插天嶂,四周都是崇山峻岭,山坑、山窩多。居住著翁氏一姓。有田心、新屋、屋場、長嶺、東心、石寨六個居民小組(或生產隊),總農戶31O多戶,總人口為l380多人。

紅源村,原名叫鳳凰村(因其祠堂叫鳳凰祠),解放前,因欠債多,又加上地形陡峭,石石示多,被人叫“石示頭”。解放以後,人民政府根據該村的歷史,第一次大革命時期(即1927年冬至1928年正月)當時五華縣農會會長古大存同志曾在該村成立農民協會,建立紅色政權,帶領赤衛隊員與國民黨的黃旭初匪軍浴血戰鬥。當時,該村有三分之二的住房被國民黨反動派燒光,大部分財物被掠奪,使至全村村民過著水深火熱、貧如水洗的窮困日子。至解放以後,全村沒有一戶地主、富農,全是窮得揭不開蓋的農民。土地改革時,把“石示頭村”改為“紅源村”,含有紅色根源之意。

解放前,全村的可耕的土地80%都已賣給外村地主去了,全部農民都得向外村地主租種耕地,全村人都成了佃戶。那時,該村不到200人,能讀上國小畢業的僅有3人,其餘的全是文盲。房屋大多是茅草房,杉樹皮蓋的房,能有瓦蓋的土泥房也寥寥無幾,進出村裡的道路是羊腸小道,一切日用品和農產品供銷全靠用肩挑。村民受壓迫受剝削,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

解放後,翻身作主人,日子越過越甜香。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生活大改變,全村新建小洋樓的,占80%以上的農戶,公路從村中心穿過,新建村委大樓、學校特別引人注目。現有各類商店、衛生站、及藥店都在村委一樓並排列,貨物齊全,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人們的觀念也已大改變,尊師重教的風氣很好,讀書的人也特別多,全村不論是男、是女,家長都盡力供其上學,大專畢業以上的有40多人,在黨政軍任職較高的:廳級的翁偉芳,處級的翁景芳、翁國堅、翁運珍等。學術界副教授級的翁遠芳。後起之秀有翁葵雄,翁賜芳、翁國旗、翁定科、翁茜等令人可喜。 

 紅源村純姓翁,是580多年前從福建永定縣搬遷而來的。民風淳樸,熱情好客,為人厚道,勤勞儉樸,團結協作。

紅源村資源豐富,有方鉛礦,有豐富水利資源,建有挑君水庫、宮徑水電站。

紅源村主要特色,農業以水稻、蕃薯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花生、黃豆、玉米為主,水果以挑駁李、禾梨、沙梨、香蕉、荔枝為主。林業以杉木、松樹、赤樹、柯樹為主,其它雜木也非常多,這些都是紅源村的經濟支柱,小手工業主要以鑲牙、修電器、做木匠為主,兼做其他打洋錫,做竹篾等。由於紅源人民生性勤勞,因此,每個家庭日子都過得不錯。

紅源村旅遊景點和資源非常豐富。神壇社廟較多,七聖仙娘宮、仙宮、慈悲娘娘宮、五穀爺宮、鳳凰祠、城牆頂、石公、石婆像、酒瓮石、酒瓮頂、桃君水庫、紅湖水庫、四方石、插天嶂、老姑婆壇、雲霧人家、石子寨等。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有關部門對各景點正著力規划進行改造和擴建,不日的將來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編輯本段

3、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後門鎮紅源村

概況

紅源村委是後門鎮最大的純農村委,地處後門鎮西部,廣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且深汕高速公路經海豐地段的唯一出入口正設在該村的中心地域,村委的辦公大樓坐落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正對面,廣汕公路北側,距離才100米左右。

村委會下轄15個村民小組,人口共2060人376戶。

經濟

村委會共有耕地1400多畝,適宜種植水稻蕃薯葛薯蔬菜辣椒等。2005年收成較好的作物是辣椒,全村共收入70萬元左右。果林面積有200畝,種植荔枝為主,主要品種烏葉、桂味。海淡水養殖面積169畝,海養以中國對蝦為主,淡養以草魚為主。2005年全村年人均收入達4千多元,村委會2005年的收入是15萬元。

該村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擁有長達2.5公里的海灘,“海門潮聲”更是海豐八景之一。高速公路出口左側是海麗國際高爾夫球場,該項目投資1.4億元,現已建成營業。廣汕公路兩側酒樓林立,這裡鮮美的海鮮和優質的服務每天吸引著上萬人前來就餐。目前旅遊業和飲服業已成為該村新的經濟成長點。[1]

4、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羅亭鎮紅源村

自然概況

(一)地理位置

紅源村位於南昌市西北35公里處,店羅公路中段山區,東西面分別與新建縣溪霞鎮赤海村、羅亭鎮上坂村、名山村相隔一山,南與梅嶺鎮東昌村相鄰,北與茶嶺林場接壤。

(二)水文地質

紅源村水資源充足,農業灌溉和飲用水主要靠地下水。

地理位置

[2](三)氣候特徵

紅源村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

社會經濟概況

紅源村占地面積7000餘畝,轄管5個自然村,住戶404戶,人口1328人。山林面積5253畝,森林覆蓋率達80%。全村耕地面積974.75畝,主要農產品為茶油、葛粉、水稻、竹筍等,紅源村經濟基礎較好,是羅亭鎮經濟發展較好的村之一。2010年集體經濟收入7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4209元。

村莊建設概況

現狀村民住宅以2—3層庭院式為主,民宅排列比較整齊,但布局混亂、分散,用地浪費。進村公路、村內道路全部硬化。電力、通訊、供水等基礎設施條件完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