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關大樓

粵海關大樓

粵海關大樓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沿江西路29號。為1915年英國製造。室內基本布局、結構保存完好。1993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粵海關大樓

粵海關大樓

粵海關大樓位於廣州荔灣區沿江西路29號。粵海關設立於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是我國最早設立的海關之一,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粵海關稅務司在現關址正式建立公署。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粵海關大樓工程在現址奠基,民國五年落成。建築英國建築師戴衛德迪克仿照歐洲古典建築形式設計,華昌工程公司承建,1916年5月竣工。1925年4月建築照片送“美國建築技術賽會”陳列展出。
大樓坐北向南,建築面積4421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東南立面用花崗石砌築,高四層。頂築穹隆頂鐘樓,鐘樓四面各砌塔司桿雙柱,高13米,置大型四面時鐘,內有5個大小不一的吊鐘,為1915年英國製造。室內基本布局、結構保存完好。
原正中拱券門上“粵海關”3字,改為“廣州海關”4字。
1993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海關博物館

2006年9月12日,廣州海關辦公地點正式撤出已經使用了91年的粵海關大樓,遷往天河區珠江新城。海關總署於2007年2月批覆,原廣州海關的“大鐘樓”將建設為中國海關博物館分館。廣州海關遂發出工程招標公告,向全國進行招標,對大鐘樓進行保養維護,預計投資400萬元恢復其舊貌。保養維護工程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大鐘樓進行原狀修復修繕,對“大鐘樓”四層的主體建築進行保養維護。工程於2007年8月完成,海關博物館則在同年12月28日布置完成,每逢周一、三、五,接受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團體的預約參觀。2009年9月20日和28日,曾對社會公眾試行開放2天;從2010年1月13日起,改為每逢周三對社會公眾免費開放,開放時間為上午9:30至下午4:00,市民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可領票免費進場,參觀1至4層的博物館展室,屋頂及其上面的鐘樓則不開放,每日參觀人數限於800人;從2011年1月開始,博物館再次縮減開放時間,只限在每個月第三周的周三向個人開放參觀,維持憑證件免費領票的安排,開放時間為上午9:30至下午4:00,社會團體憑單位公函仍可在每周一、三、五預約集體參觀。

基本信息:

景點類型:旅遊景點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門票價格:免費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沿江西路29號
公交:文化公園總站下,可乘坐81路上下行,102,103,105,106,110上下行或乘坐捷運1號線到黃沙站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